資源簡介 溫故知新 小游戲——后羿射日受教育勞動服兵役監督人身自由人格尊嚴維護國家統一宗教信仰納稅遵守法律權利義務 第四課 公民義務 第二框題 依法履行義務學習目標1.正確理解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明白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2.懂得必須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和要求。3.知道哪些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及應當承擔的責任。自主學習1、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2、公民如何正確對待權利和義務?3、法定義務的含義和履行法定義務的重要性?4、公民應如何依法履行法定義務?5、違反法定義務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請同學們在5分鐘之內閱讀完教材P51-57頁的內容,并結合《學導練》中的課前預習,思考以下問題,并將答案在課本上劃出。自主學習視頻中爸爸和奶奶分別享有了什么權利,履行了什么義務?爸爸享有了奶奶對他撫養教育的權利,履行了贍養扶助奶奶的義務。奶奶享有了爸爸對他贍養扶助的權利,履行了撫養教育爸爸的義務。 問題:爸爸這一權利的實現需要奶奶付出怎樣的努力?需要奶奶履行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 問題:爸爸這一權利的實現,有什么作用?調動了他自覺履行贍養扶助奶奶的義務,自覺承擔起對家庭的責任。 問題:奶奶履行撫養教育爸爸的義務,有什么作用?奶奶自覺履行撫養教育爸爸的義務,促進了爸爸的健康成長,為她年老時享有贍養扶助的權利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一: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公民義務權利享受履行促 進依 存爸爸享有了奶奶對他撫養教育的權利,履行了贍養扶助奶奶的義務。奶奶享有了爸爸對他贍養扶助的權利,履行了撫養教育爸爸的義務。 從中我們看出權利和義務怎樣的關系呢? 一: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受者, 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憲法》第三十三條 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圖片中的對話反映了什么觀點? 公民既享有一定的權利,又要履行相應的義務。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12如果該納稅人沒有履行依法納稅的義務,他還享有相應的權利嗎? 不享有。因為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履行了相應的義務,才能更好的享有相應的權利。這個學生的想法正確嗎?不正確。因為受教育也是每一個適齡兒童和青少年的義務。我國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一: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如:勞動和受教育。★1、權利和義務的關系(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 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受者, 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如勞動和受教育結合上面兩幅圖片,思考:怎樣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探究與分享(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 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 而不享受權利。(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 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2、怎樣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3、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1)(含義)法定義務是由我國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有強制性。(2)(重要性)自覺履行法定義務,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責任。 法定義務須履行 乘客的手機不慎落到出租車上,的哥要求乘客付100元報酬才還手機,雙方討價還價,甚至引起了不愉快。 不正確。因為不歸還手機就是違法,違法行為都應該受到法律制裁。這個司機的做法正確嗎?為什么?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拾得遺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飼養動物,應當歸還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費用由失主償還。”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法定義務須履行陳強找王發借了五萬塊錢,說好半年后就歸還,可如今兩年過去了,也沒見他還錢,于是,王發就把陳強囚禁起來。 不正確。非法拘禁他人是違法行為,要受到法律制裁。王發的做法正確嗎?為什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條嚴禁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剝奪他人人身自由。違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具有毆打、侮辱情節的,從重處罰。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1、禁止故意傷害他人;2、禁止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 3、禁止酒后駕車;4、禁止偷竊等等我國法律禁止公民做出的行為有哪些?★4、怎樣履行法定義務?(1)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 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2)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 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從視頻中你得到什么警示?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九條 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贍養父母是子女應盡的法定義務。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改變,也不得附加任何條件進行限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六十一條 對于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負有扶養義務而拒絕扶養,情節惡劣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十一條 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違反義務須擔責該男子拒絕贍養父母,沒能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表現:①公民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②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王某損壞他人的東西,要照價賠償。王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王某的行為違反了我國的民法,會受到民事處罰,因此他要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違反義務須擔責 因私設暗管排放水污染物,位于新興縣新城鎮布坪社村的一養殖場,場主陳某某被依法行政拘留5日。陳某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陳某某的行為違反了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受到了行政處罰,因此,他承擔的是行政責任。搶劫者會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搶劫者違反了我國的刑法,因此他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凌晨張小姐加班回家,剛走進樓道,一名男子就沖了上來,搶走了她的手機。搶完張小姐的手機后,男子又開始拉扯張小姐的挎包,張小姐怕他手里有刀,嚇得沒敢出聲。隨后男子跑出了樓道。 這時,張小姐一邊大喊著搶劫,一邊追了出去……違反義務須擔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刑事責任★5、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怎樣的責任?(1)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2)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3)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4)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 刑事責任。權利義務相統一違反義務須擔責法定義務須履行本課小結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原因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違反法定義務要承擔的責任正確理解權利和義務是相統一的依法履行義務單項選擇題 1、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對于公民而言( ) ①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②也不應只承擔義務而不享受權利③履行了義務就一定要享受同等的權利④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義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2、下列既是公民的權利又是公民的義務的有( )①勞動②維護國家利益③受教育④服兵役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3、作為一名中學生,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是( )①法律規定法定義務,具有強制性②法律要求我們做的,必須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③不做的話可能構成違法,會受到法律的追究④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想做就做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A4、皖北晨刊記者從市征兵辦獲悉,今年征兵工作開展以來,宿州市適齡青年投軍報國熱情高漲。網上報名工作結束后,全市共有20769人報名應征,其中大學生報名人數為5081人。這體現了( )A、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B、按照法律要求去做,依法履行公民義務 C、必須履行義務,無須珍惜權利 D、依法享有憲法規定的權利B5、下列屬于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是( )①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②沒有實施法律要求做的行為 ③沒有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④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的行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6、2018年2月1日,一條名為《關于弱小女子在派出所內被黑惡勢力敲詐的情況反映》網帖在某論壇發布,引發網民持續關注。3月12日,四川在線記者從綿陽市公安局涪城區分局獲悉,經調查,網帖中反映的內容嚴重不實,是典型的通過無中生有、夸大事實的網絡虛假信息尋釁滋事違法行為。目前,參與網帖發布的4名“網友”被依法行政拘留。他們的行為是( )①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②民事違法行為 ③行政違法行為 ④造謠會受到民事制裁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A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課 公民義務《依法履行義務》同步練習題1、“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這說明( )①權利與義務是對立的 ②權利義務相統一③權利與義務互為條件 ④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2、下列各項屬于公民應履行的法定義務的有( )①遵守公共秩序 ②尊重社會公德 ③愛護公共財物 ④積極見義勇為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3、“你可以唱歌,但不能在午夜破壞我的美夢。”與這句話意義不相符的是( )A. 權利是為自己的,義務是為他人的 B. 公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C. 作為公民要增強法律意識 D. 公民的權利義務相統一4、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公民權利義務的統一性告訴我們( )A. 先履行義務,后享受權利 B. 先享受權利,后履行義務C. 權利必須行使,義務必須履行 D. 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5、八年級學生小義說:“受教育是我的權利,我想上學就上學,我不想上學就不上。”對其說法評析正確的是( )①片面地強調自己享有的權利,忽視了自己應履行的法定義務 ②受教育是我們的權利,可以放棄 ③割裂了權利義務的統一性 ④違反了我國義務教育法的有關規定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6、在道德與法治課上,老師舉出下列事例,你認為其中人物的做法正確的是( )A. 張某在重慶江北機場禁飛區放飛無人機,造成多個航班迫降或返航B. 杜某用手機拍下違法占用應急車道的車輛照片并上傳到交巡警網絡平臺C. 宮某在網絡中傳播重慶某區成為禽流感疫區的不實消息,造成了不良社會影響D. 王某在居民小區飼養大型寵物狗,并在外出時不給狗佩戴狗鏈,經常嚇到陌生人7、.網民“紫ZIYI”傳播“深圳市獻血不檢測輸血得艾滋”謠言被處以行政拘留7日。深圳是國內最早開展無償獻血的城市,公益獻血事業救助大量病患,深圳網警號召大家積極參與公益獻血。造謠違法,獻血光榮。這給我們的啟示( )A.盡量不損害國家、集體和其他公民的權利 B.樹立法律意識,法律禁止的堅決不做C.公民可以隨心所欲地在網絡發表言論 D.青少年應該遠離網絡,防止犯罪8、15歲的中學生小燕在征得父母同意的情況下在淘寶某網店購買了一雙80元的運動鞋,并下了訂單、付了款。后來該網店發現存貨不足,私自撤銷了訂單。對此下列看法不正確的是( )A.網店因庫存不足取消訂單,并非主觀意愿,情有可原B.網上的訂單也是合同,應當遵守合同,奉行契約精神C.網店沒有按合同履行約定,應該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D.小燕下訂單并完成付款合同成立,網店應當履行合同9、小凱因為迷戀網絡游戲,經常逃課,后來為了籌措上網費用不惜搶劫低年級學生致人重傷,最后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這說明( )①任何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將受到法律的懲罰②法律禁止的事情我們堅決不做③任何違法行為都將承擔刑事責任④他的行為違反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刑事責任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材料 江某高中畢業后,響應國家號召,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退役后,他盡心照料父母;同時,自籌資金,經營飲食業。由于認真守法,積極納稅,多次被稅務部門評為納稅先進分子,他還被選舉為區人大代表。結合上述材料,請運用道德與法治的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江某享受了憲法賦予的哪些基本權利?(2)江某履行了憲法規定的哪些義務?(3)公民應當怎樣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法定義務?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題文中的觀點表明權利義務具有一致性,二者互為條件,相互依存,是統一的,所以排除①,正確答案選B。2、【答案】B【解析】法定義務是有法律規定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其中④屬于道德義務,所以排除,正確答案選B3、【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題文中的公民有唱歌的權利,但是在行使權利時,必須尊重他人權利,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BCD觀點正確,A割裂了權利義務的一致性,觀點錯誤,此題屬于反向選擇題,所以正確答案選A。4、【答案】D【解析】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因此公民既要依法行使權利,也要自覺履行義務。D說法正確且符合題意,應入選。其它三項的說法都是錯誤的。5、【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受教育既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所以題文中的小義割裂了權利義務的一致性,片面強調了自己的權利,忽略了自己的義務,沒有履行法定義務,是違法行為,所以排除②,正確答案選C。6、【答案】B【解析】A是錯誤的,張某行使自己的權利時侵犯了他人的權利,B是正確的,這是維護公共利益的需要,C是錯誤的,宮某是在傳播網絡謠言,D是錯誤的,王某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排除,故選B。7、【答案】B【解析】根據所學,作為公民,要積極履行法律義務,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題文中造謠的行為是法律禁止做的,我們要增強法律意識,堅決不做,B觀點正確;A觀點錯誤,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C觀點錯誤,公民的言論自由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D遠離網絡的觀點沒有認識到網絡的積極作用,觀點錯誤,所以正確答案選B。8、【答案】A【解析】題干中網店私自撤銷訂單,是違反合同的表現,應該履行合同,踐行契約精神。小燕下訂單并完成付款合同成立,網店沒有按合同履行約定,應該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BCD說法正確。A說法錯誤,下訂單是簽訂合同,具有法律效力。本題為逆向選擇題,故選A。9、【答案】C【解析】依據題文描述,小凱因為迷戀網絡游戲,經常逃課,后來為了籌措上網費用不惜搶劫低年級學生致人重傷,最后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這說明了任何違法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小凱做出了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小凱是從不良行為逐漸發展成為違法犯罪的;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說明了小凱已經觸犯到了刑法,必然會受到刑罰的處罰。所以①②④符合題意;違法行為包括一般違法和犯罪,只有犯罪才要受到刑罰的處罰,③的說法錯誤,故應排除;所以本題選擇C。10、【答案】(1)受教育權、勞動權、被選舉權。(2)受教育的義務、依法服兵役的義務、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勞動的義務、依法納稅的義務。(3)①公民依法行使權利時,不得以非法手段謀取利益;不得超越合法權利的范圍;要采用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權利;要依法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或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②公民履行法定義務時,應做到:法律要求做的必須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堅決不做。【解析】(1)“高中畢業”是受教育權的權利;“經營餐飲業”是勞動權;“被選為區人大代表”是被選舉的權利。(2)“高中畢業”是受教育的義務;“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警察部隊”是依法服兵役的義務;“盡心照料父母”是贍養父母的義務;“經營餐館”是勞動的義務;“積極納稅”是依法納稅的義務。(3)根據教材知識,正確使權利,從尊重他人權利、不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權利、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等四個方面回答;怎樣履行義務,從法律要求的、法律禁止的、法律鼓勵的三個角度回答即可。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依法履行義務》教學設計課題 依法履行義務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下學習 目標 1.知識目標:知道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性;知道公民的法定義務有哪些;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能力目標:增強對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對履行法定義務重要意義的認識能力,提高踐行法定義務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增強依法履行義務的意識,明確公民違反法定義務,必須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重點 違反義務必須承擔責任難點 權利與義務的一致性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復習導入,玩小游戲《后羿射日》 學生玩游戲 通過小游戲,引入新課“依法履行義務”講授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 展示自主學習要求:1、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2、公民如何正確對待權利和義務? 3、法定義務的含義和履行法定義務的重要性? 4、公民應如何依法履行法定義務? 5、違反法定義務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播放視頻《兒子與母親》,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視頻中爸爸和奶奶分別享有了什么權利,履行了什么義務? 爸爸享有了奶奶對他撫養教育的權利, 履行了贍養扶助奶奶的義務。 奶奶享有了爸爸對他贍養扶助的權利, 履行了撫養教育爸爸的義務。 再深入思考問題: 爸爸這一權利的實現需要奶奶付出怎樣的努力? 2、爸爸這一權利的實現,有什么作用? 3、奶奶履行撫養教育爸爸的義務,有什么作用? 一: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 結論:(1)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促進權利的實現。 展示《憲法》三十三條規定 結論:(2)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受者, 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展示漫畫,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學生的想法正確嗎?結論:(3)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如:勞動和受教育。歸納小結:1、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展示探究與分享,引導學生思考:結合上面兩幅圖片,思考: 怎樣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2、怎樣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1)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任何公民既不能 只享受權利而不承擔義務,也不應只承擔義務 而不享受權利。 (2)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意識,依法行使權利, 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自覺履行法定的義務。3、為什么必須履行法定義務?展示漫畫和材料:乘客的手機不慎落到出租車上,的哥要求乘客付100元報酬才還手機,雙方討價還價,甚至引起了不愉快。引導學生思考:這個司機的做法正確嗎?為什么? 結論: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展示漫畫和材料:陳強找王發借了五萬塊錢,說好半年后就歸還,可如今兩年過去了,也沒見他還錢,于是,王發就把陳強囚禁起來。引導學生思考:王發的做法正確嗎?為什么? 結論: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怎樣履行法定義務? (1)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 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2)我們要依法履行公民義務, 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播放視頻《男子因父母不帶娃拒盡贍養義務》,引導學生思考:從視頻中你得到什么警示?展示相關法律規定 結論:該男子拒絕贍養父母,沒能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實施法律所禁止的行為,是違反法定義務的行為。違反義務須擔責 展示漫畫,引導學生思考:王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王某的行為違反了我國的民法,會受到民事處罰,因此他要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展示漫畫材料,引導學生思考:陳某某承擔的是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陳某某的行為違反了我國的環境保護法,受到了行政處罰,因此,他承擔的是行政責任。 展示漫畫材料,引導學生思考:搶劫者會承擔什么性質的法律責任? 搶劫者違反了我國的刑法,因此他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怎樣的責任? (1)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公民違反民事法律,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3)違反行政法律,應當依法承擔行政責任; (4)違反刑事法律,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承擔 刑事責任。 學生根據自主學習問題提示,看課本,標疑難點學生看書思考問題 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深入思考并回答問題 談論問題,分享答案 觀看漫畫,思考問題 根據前面所學知識,匯總答案 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并且分享答案 做好筆記 觀看漫畫和思考問題 觀看漫畫和思考問題 根據前面所學知識,匯總答案 觀看視頻,思考并回答問題 觀看漫畫和思考問題 觀看漫畫和思考問題 觀看漫畫和思考問題 學生思考問題 初步感知本課重要知識點 通過思考,讓學生對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引導學生理解“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相互依存、相互促進。” 引導學生理解“公民既是合法權利的享受者,又是法定義務的承擔者。” 引導學生理解“公民的某些權利同時也是義務” 引導學生理解“怎樣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 引導學生理解“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引導學生理解“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引導學生理解“怎樣履行法定義務?” 引導學生理解民事責任 引導學生理解行政責任 引導學生理解刑事責任 引導學生理解“違反法定義務必須承擔怎樣的責任。” 課堂小結 學生分小組比賽,對本節課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2依法履行義務.pptx 《依法履行義務》同步練習(解析版).doc 依法履行義務教學設計.doc 兒子與母親.mp4 男子因父母不帶娃拒盡贍養義務.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