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一輪復習教案課題 專題復習十九 民族團結教育考點分析 “民族團結教育”這一專題內容,主要集中于《民族政策常識》一書,與九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七課、九下第內容相結合。選材上,多結合國家和地區對少數民族的援助,國家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的的一系列措施及事件,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的慶祝,展現少數民族文化的圖片,經濟社會發展中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例,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等知識。常見的題型主要是選擇題。設問類型主要有影響類、表明類、意義類等。教學目標 1、理清知識脈絡,掌握考點,夯實基礎。2、掌握解題方法,總結解題規律。 3、通過了解我國民族方面的相關知識,理解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堅定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教學重點 我國民族方面的相關知識,理解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教學難點 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堅定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 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情境導入 明確目標 (2分鐘) 1、 視頻導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上李克強總理關于民族問題的報告》2、出示課題 3、出示復習目標和課標要求 學生看視頻,齊讀復習目標和課標要求及考試內容 從視頻導入,切入《民族團結教育》這一課題。考點分析考情回顧(3分鐘) 1、整體分析“民族團結教育”這一專題內容,主要集中于《民族政策常識》一書,與九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七課、九下第內容相結合。選材上,多結合國家和地區對少數民族的援助,國家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的的一系列措施及事件,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的慶祝,展現少數民族文化的圖片,經濟社會發展中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例,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等知識。常見的題型主要是選擇題。設問類型主要有影響類、表明類、意義類等。2、近三年來河北省中考題分析 以表格的形式,展示近三年來中考中對這一主題的內容的考查情況。 學生傾聽、回顧。 讓學生從中考的角度和高度認識這一主題在中考中的地位,如何考等相關情況。從而在做到有目的的復習。知識梳理,建構體系 (15分鐘) 請同學們用15分鐘的時間,梳理本專題的知識點,并構建知識體系。 學生自讀課本,梳理知識,繪制知識結構圖。 學生做的知識網絡圖,自薦上臺展示介紹。師生進行糾錯、質疑、點撥。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培養學生對知識間相互聯系的認知與構建。 重在培養學生對知識間的聯系的認識。 核心觀點 重點記憶(2分鐘) 1.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特點呈現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 2.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構成。 3.新型的民族關系: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4.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就要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 5.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6.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重點記憶、背誦。 強化學生對重要知識點的記憶摸底測試 發現問題 (15分鐘) 后附摸底測試卷 學生閉卷做題自我檢測 通過做題,發現問題,師生共同探究。 盤點提升探究規律(3分鐘) 學生做題、判卷、展講、糾錯。 培養學生中考應試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做題方法和做題技巧。 課堂小結 回扣目標 (5分鐘) 師生共建本節課的知識樹。 學生回憶本節課所學內容,說出相關的知識點。回顧在能力與情感方面的提高。 讓學生從知識、能力與覺悟方面進行總結與反思。板書設計 課后反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十八 民族團結教育 摸底測試1. 我國有56個民族,回族主要聚居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其余在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山西、河北等許多地方也有不少聚居區;壯族主要聚居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占壯族總人口的87.81%,其余分布在云南、廣東、貴州、湖南等地,也有相當一部分和漢、瑤、苗、侗族等雜居.....從中能夠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華民族②少數民族人口分布廣泛③我國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分布特點④我國各民族趨于同化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2. 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之所以要重視民族團結,是因為 ( )①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民 族團結有助于國家穩定和社會發展③維護民 族團結就能實現民族共同繁榮④維護民族團結是 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3. 浙江援疆干部積極參與“民族一家親”活動,帶頭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結對子、認親戚交朋友。這說明 ( )A.創新精神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B.他們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D. 實現祖國統一是我們的共同心愿4. 高山之宗,江河之源,神圣之地,歌舞之鄉....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是發展的西藏,美麗的西藏,幸福的西藏。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西藏也越來越重視向游客展示其獨具特色的文化之美。能夠體現西藏文化之美的是 ( )①莊嚴的布達拉宮②歡快的潑水節 ③別具一格的藏族服飾 ④獨具魅力的藏族歌舞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①5. 位于黃河上游的甘肅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華夏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甘肅省加大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報紙期刊的扶持力度,提高民族地區少數民族語言節目的自辦率。這一做法進一步印證了(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②和國家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③普通話是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的通用語④黨和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A.①④ B.②④C.②③ D.①③④6. 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起,共同團結奮斗 、共同繁 榮發展。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以中華文化認同為根基,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②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③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交融,消除各民族事實上的差別④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7. 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區工作的意見》,要求幫助加強雙語師資培養培訓,為西藏和四省藏區定向培養一批雙語教師和其他專業雙語技術人才。此舉( )①彰顯了民族平等和團結的原則②是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尊重③是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④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持續發展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8. 為實現向中央領導說說新疆變化的夙愿,80多歲高齡的吐魯孫.吾休爾毅然出發,騎行近4000公里終抵北京,沿途來自各民族人民的無私相助令人動容,可見( )①維護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②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③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祖國疆域和中華文明④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A.①②③ B.②③C①②④D. ①④9. 一位少數民族同學在演唱前說:“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該同學說的傳統節日是( )A.彝族的火把節B.壯族的三月三歌節C.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D.傣族的潑水節10. 某電視臺播出的《民族大家庭》欄目,有“是真是假”的競猜游戲,請根據四個“真假’少數民族同胞的敘述,判斷“真”的是( )A.朝鮮族同胞說:“我們在那達慕節上表演賽馬”。B.壯族同胞說:“月色下,草原上,我們彈起了馬頭琴,跳起了孔雀舞”。C.維吾爾族同胞說:“潑水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D.藏族同胞說:“我們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藏袍是我們民族的主要服裝款式。”11. 閱讀材料,分析問題。(16分) 材料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2 980名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總數的14. 70%,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各族人民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國是。材料二:我國民族地區在開放、吸收、創新中迎來了文化發展的春天。《八桂大歌》月上賀蘭》你好,阿凡提....越來越多的“藏在深閨”中的民族藝術以創新的姿態走向大眾;師公舞、安代舞....越來越多的民族傳統文化豐富著百姓的“文化餐桌”;繡球、木卡姆、哈薩克氈繡.....越來越多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旅游相結合,幫助民族地區群眾增收致富。 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來,民族地區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0. 2%,這得益于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在西藏,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青藏公路、青藏鐵路、援藏工程、少數民族扶貧專項貨款等項目陸續實施,迅速提高了當地的發展能力。目前,西藏上市公司達到10家,主要分布于飲食飲品制造、旅游、制藥、礦產開采、藏醫藥等行業,資產總額達數百億元人民幣。 (1) 材料一體現了我國哪一個民族原則? (2 分) (2) 結合材料二,分析民族文化發展的意義。(4分)(3)根據材料二,分析如何對待民族文化。(2分)(4)結合材料三,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民族地區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0. 2%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每點2分,共6分)(5)如果你到西藏地區旅游,為了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安全應該怎樣做? (2 分)參考答案1-5 : B C B D B6—10 D D C B D11.(1) 答: 平等。(2) 答: ①有利于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②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增加民族地區的人民的收入。(3)答:繼承、創新、弘揚。(4) 答;①黨中央的大力支持;②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5)答: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專題復習十九民族團結教育時政導入 明確目標 視頻:《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上李克強總理關于民族問題的報告》 復習目標1、理清知識脈絡,掌握考點,夯實基礎。2、掌握解題方法,總結解題規律。3、通過了解我國民族方面的相關知識,理解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堅定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中國自古以來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交往交融,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逐漸形成了中華民族。●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祖國疆域,共同維護祖國統一,共同發展經濟文化,共同創造中華文明。●我國民族分布。●中國是中華各民族共同的祖國。各民族不論人口多少,經濟社會發展程度高低,風格習慣和宗教信仰異同,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員。●維護祖國統 一和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美麗中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中華各民族的共同責任。●了解各民族杰出人物、語言文字的使用情況、文學藝術、民族風情、傳統節慶。●團結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祖國統一,是國家繁榮昌盛的必由之路,是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堅定地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2019年河北省中考考試內容 “民族團結教育”這一專題內容,主要集中于《民族政策常識》一書,與九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七課、九下第內容相結合。選材上,多結合國家和地區對少數民族的援助,國家促進民族地區發展的的一系列措施及事件,少數民族的重要節日的慶祝,展現少數民族文化的圖片,經濟社會發展中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事例,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平等、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等知識。常見的題型主要是選擇題。設問類型主要有影響類、表明類、意義類等。 考點分析 考情回顧考點 年份 題號 題型 考查點 設問類型 材料類型 設題材料 民族團結常識 2018 22.23. 選擇題 民族團結、傳承少數民族文化 體現類感受類 常規材料 廣西壯族“三月三”節日大聯歡活動 2017 8.9.10. 選擇題 民族關系、民族團結、民族風情、傳統節慶 哪些類意義類 常規材料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鄭家莊村的民族關系,文化展示廳,打造民族旅游示范村 2016 8、9 選擇題 少數民族的文化藝術(舞蹈)語言文字、飲食特點、住房特點、傳統節慶 哪些類 常規材料 1.部分少數民族舞蹈圖片2.米熱古麗的父親要開辦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廳,適宜餐廳布置的建議 河北省近3年中考題分析知識梳理 建構體系 偉大的中華民族多姿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民族團結教育形成與發展民族平等內容特點語言文字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文化藝術民族風情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意識構成五個自治區及首府分布特點內容意義民族團結新型民族關系影響傳統節日對中國對世界核心觀點 重點記憶1.我國各民族人口分布特點呈現大散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2.中華民族由56個民族構成。3.新型的民族關系: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4.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就要增強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中華民族意識。5.中華文化的特點:源遠流長、博大精深。6.我國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我國有56個民族,回族主要聚居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其余在新疆、青海、甘肅、陜西、山西、河北等許多地方也有不少聚居區;壯族主要聚居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占壯族總人口的87.81%,其余分布在云南、廣東、貴州、湖南等地,也有相當一部分和漢、瑤、苗、侗族等雜居.....從中能夠得出的正確結論是( )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中華民族②少數民族人口分布廣泛③我國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民族分布特點④我國各民族趨于同化 A.①②③ B.②③C.①④ D.①②B摸底測試 發現問題 2.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之所以要重視民族團結,是因為 ( )①做好民族團結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民 族團結有助于國家穩定和社會發展③維護民 族團結就能實現民族共同繁榮④維護民族團結是 公民的神圣職責和光榮義務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C 3.浙江援疆干部積極參與“民族一家親”活動,帶頭與當地少數民族群眾結對子、認親戚交朋友。這說明 ( ) A.創新精神是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B.他們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國國情D. 實現祖國統一是我們的共同心愿B4.高山之宗,江河之源,神圣之地,歌舞之鄉....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是發展的西藏,美麗的西藏,幸福的西藏。隨著旅游業的發展,西藏也越來越重視向游客展示其獨具特色的文化之美。能夠體現西藏文化之美的是 ( ) ①莊嚴的布達拉宮 ②歡快的潑水節 ③別具一格的藏族服飾 ④獨具魅力的藏族歌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①D5.位于黃河上游的甘肅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華夏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甘肅省加大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報紙期刊的扶持力度,提高民族地區少數民族語言節目的自辦率。這一做法進一步印證了(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②黨和國家尊重各民族的語言文字③普通話是各民族之間相互交流的通用語④黨和國家重視少數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A.①④ B.②④C.②③ D.①③④B6.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起,共同團結奮斗 、共同繁 榮發展。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以中華文化認同為根基,建設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②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③加強各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交融,消除各民族事實上的差別④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A.③④ B.②③C.①④ D.①②D7.教育部印發《關于加強“十三五”期間教育對口支援西藏和四省藏區工作的意見》,要求幫助加強雙語師資培養培訓,為西藏和四省藏區定向培養一批雙語教師和其他專業雙語技術人才。此舉( )①彰顯了民族平等和團結的原則②是對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尊重③是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尊重④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持續發展A.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②③ D.①②④D8.為實現向中央領導說說新疆變化的夙愿,80多歲高齡的吐魯孫.吾休爾毅然出發,騎行近4000公里終抵北京,沿途來自各民族人民的無私相助令人動容,可見( )①維護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②我國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③中華各民族共同開拓祖國疆域和中華文明④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A.①②③ B.②③C①②④D. ①④C9.一位少數民族同學在演唱前說:“我們民族的傳統節日有拋繡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動。”該同學說的傳統節日是( )A.彝族的火把節B.壯族的三月三歌節C.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D.傣族的潑水節 B10.某電視臺播出的《民族大家庭》欄目,有“是真是假”的競猜游戲,請根據四個“真假’少數民族同胞的敘述,判斷“真”的是( )A.朝鮮族同胞說:“我們在那達慕節上表演賽馬”。B.壯族同胞說:“月色下,草原上,我們彈起了馬頭琴,跳起了孔雀舞”。C.維吾爾族同胞說:“潑水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D.藏族同胞說:“我們主要聚居在青藏高原,藏袍是我們民族的主要服裝款式。”D11.閱讀材料,分析問題。(16分) 材料一:第十三屆全國人大2 980名代表中,少數民族代表438名,占代表總數的14. 70%,全國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各族人民的代表齊聚一堂,共商國是。 材料二:我國民族地區在開放、吸收、創新中迎來了文化發展的春天。《八桂大歌》月上賀蘭》你好,阿凡提....越來越多的“藏在深閨”中的民族藝術以創新的姿態走向大眾;師公舞、安代舞....越來越多的民族傳統文化豐富著百姓的“文化餐桌”;繡球、木卡姆、哈薩克氈繡.....越來越多的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文化、旅游相結合,幫助民族地區群眾增收致富。 材料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來,民族地區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0. 2%,這得益于中央政策的大力支持。在西藏,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推進,青藏公路、青藏鐵路、援藏工程、少數民族扶貧專項貨款等項目陸續實施,迅速提高了當地的發展能力。目前,西藏上市公司達到10家,主要分布于飲食飲品制造、旅游、制藥、礦產開采、藏醫藥等行業,資產總額達數百億元人民幣。 (1) 材料一體現了我國哪一個民族原則? (2 分) (2) 結合材料二,分析民族文化發展的意義。(4分)(3)根據材料二,分析如何對待民族文化。(2分)(4)結合材料三,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民族地區經濟總量年均增長10. 2%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每點2分,共6分)(5)如果你到西藏地區旅游,為了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安全應該怎樣做? (2 分)答:繼承、創新、弘揚。答:①有利于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②有利于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的發展,增加民族地區的人民的收入。答:平等。答:①黨中央的大力支持;②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③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充分發揮當地的資源優勢。答: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和風俗習慣;同破壞民族團結的行為作斗爭。一、題型特點: 選擇題,主要依托時政材料作為命題素材,這類題目通過時政與課本重要知識點相結合,之后設置問題考查。二、答題技巧 :1、認真審題 : 弄清題意,注意限定詞,明確要求,知道問什么。2、尋找關鍵詞: 抓材料中的關鍵字、詞,將關鍵詞與問題相結合。3、回歸教材:聯系教材知識點,確定用什么考點回答4、組織答案:全面,語言表述簡潔明確,使用學科術語。盤點提升 探究規律 小結能力方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知識方面課堂小結 回扣目標樹立……觀念意識做題方法解題規律民族政策常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專題十九民族團結教育摸底測試.doc 專題十九民族團結教育教案.doc 專題十九民族團結教育課件.pptx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上李克強總理關于民族問題的報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