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生物期中復習提綱(內容第四單元第一章至第四單元第四章第一節)第一章 人的由來第一節 人類的起源和發展 一、起源1、現代類人猿與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曾廣泛分布于非亞歐地區,尤其是非洲的熱帶叢林分布最多 2、人類與猿的主要區別:①運動方式不同 ②制造工的能力不同 ③腦發育的程度不同二、人類的進化過程 樹上生活 現代類人猿 森林古猿 下地生活 前肢解放 制造工具、從事勞動 大腦發達 語言文字 人類社會第2節 人的生殖第3節 一、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1、睪丸: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最主要性器官) 2、輸精管:輸送精子 3、卵巢: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女性最主要性器官)4、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及早期胚胎發育的場所5、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二、生殖過程1、受精: 概念: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 場所:輸卵管2、胚胎的營養 ①早期:有卵細胞的卵黃提供 ②后期:胚胎在 胎盤 母體3、胚胎的發育:受精卵 胚胎 胎兒 嬰兒(人生命的起點是受精卵)第三節 青春期一、青春期發育的特點(青春期形態發育的顯著特點是身高和體重迅速增長)1、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體重迅速增長,男女體形發生不同的變化2、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顯增強3、性器官迅速發育(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都是正常生理現象,要正確認識) 二、青春期的心理變化1、有強烈的獨立意識,遇到挫折又有依賴性2、性意識開始萌動 三、青春期的衛生【生理衛生】①注意個人清潔衛生 ②參加適當的體育鍛煉 ③保證充足的睡眠 ④力求營養全面、均衡【心理衛生】①正確對待自身的身心變化 ②樹立遠大理想,集中精神努力學習 ③建立團結互助的男女同學關系 ④多與別人交流第二章 人體的營養第一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一、各類營養物質1、糖類:主要供能物質,也是構成細胞的成分;2、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3、脂肪:備用能源物質,單位質量釋放能量最多;4、水: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5、無機鹽: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材料,如:鈣、磷(構成骨骼和牙齒)、鐵(構成血紅蛋白)6、維生素: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幾種無機鹽缺乏時的癥狀及食物來源】無機鹽種類 缺乏時癥狀 食物來源含鈣的無機鹽 兒童:佝僂病 成年人:骨質疏松癥 奶類、肉類含鐵的無機鹽 貧血 血液、肝臟含碘的無機鹽 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 海帶、紫菜、碘鹽含磷的無機鹽 貧血、肌無力 肉類、蛋類等【幾種維生素缺乏時的癥狀及食物來源】維生素的種類 缺乏時癥狀 食物來源維生素A 夜盲癥 動物肝臟、肉類維生素B1 腳氣病 五谷雜糧維生素C 壞血病 水果和蔬菜維生素D 佝僂病、骨質疏松癥 動物肝臟、蛋【注意:①胡蘿卜素在人體內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 ②維生素D可以促進人體吸收鈣】第二節 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系統的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參與脂肪消化消化腺 作用 流入唾液腺 分泌唾液,含有唾液淀粉酶 口腔胃腺 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 胃肝臟 分泌膽汁,無消化酶,參與脂肪消化 小腸胰腺 分泌胰液,含有能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的酶 小腸腸腺 分泌腸液,含有能消化糖類、蛋白質、脂肪的酶 小腸二、食物的消化【小腸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唾液淀粉酶 麥芽糖酶(腸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腸):淀粉 麥芽糖 葡萄糖 蛋白質的消化(胃、小腸):蛋白質 多肽 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小腸):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三、營養物質的吸收1、概念: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2、消化道各段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胃:少量的水、酒精 小腸(主要的吸收場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大腸:少量水、無機鹽和一部分維生素第三節 關注合理營養和食品安全一 、合理營養 1、按時進餐,一日三餐,早、中、晚餐的能量應當分別占30%、40%、30%左右2、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3、均衡攝入五類食物(平衡膳食寶塔):以谷類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吃適量的肉類及奶制品,少吃脂肪多的食物,吃清淡少鹽的食物。二、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須清洗干凈 不吃有毒的食物(餿飯菜、發芽的馬鈴薯) 買經檢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廚房和炊具的干凈三、綠色食品:指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品。第三章 人體的呼吸第一節 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一、呼吸系統的組成 呼吸道:鼻、咽 、喉、氣管、支氣管1、呼吸系統 【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氣體】 肺:氣體交換的場所2、肺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結構:肺泡外面包繞著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適于氣體交換。功能:進行氣體交換第2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一、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肺的通氣)呼吸運動 包括 吸氣 和 呼氣 兩個動作。吸氣運動:肋間肌和膈肌收縮 胸廓擴大 肺擴張 肺內氣壓減小 氣體進入肺呼氣運動:肋間肌和膈肌舒張 胸廓縮小 肺收縮 肺內氣壓增大 氣體排出肺二、體內氣體的交換(1)原理:氣體的擴散作用 二氧化碳(2)肺泡內的氣體交換:血液 肺泡氧氣 氧氣(3)組織里的氣體交換:血液 組織細胞 二氧化碳第四章 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一、血液的組成和功能 血漿 成分:水(90%)、蛋白質(7%)、葡萄糖、無機鹽等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 紅細胞:成熟的無細胞核,數量最多,能運輸氧氣 血細胞 白細胞:有細胞核,個體最大,數量最少,吞噬病菌 血小板:無細胞核,個體最小,止血和凝血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與氧結合,呈現紅色;在含氧低的地方與氧分離,呈暗紅色。2、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調節體溫【識圖】注意:一個卵細胞只能和一個精子結合精子廢物廢物營養營養能源物質消化系統 (注意:水、維生素、無機鹽不需要經過消化就能被人體吸收)口腔小腸胃蛋白酶肽酶小腸胃脂肪酶膽汁小腸小腸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喉是發聲器官未被消化的營養物質肛門小腸大腸胃食道口腔曲線甲代表糖類,乙代表蛋白質,丙代表脂肪大腸小腸盲腸闌尾膽囊肝臟咽支氣管呼吸道鼻喉氣管肺會厭軟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