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思考:為什么國家工作人員就職時要公開進行憲法宣誓?導入新課我國憲法的地位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的高法律效力;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宣誓儀式本身是一次憲法教育,有助于公民更好地認識憲法,從而尊重和維護憲法權威。規范國家權力運行以保障公民權利,是我國憲法的核心價值追求。因此我們應該堅持憲法至上,認真學習憲法,堅決捍衛憲法。 第一單元 堅持憲法至上第一課 維護憲法權威 第一框 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人民大會堂天安門人民代表大會 我國的一些國家機關和場所都要懸掛國徽1、除了以上國家機關以外,還有哪些國家機關和場所懸掛國徽?2、為什么這些國家機關和場所要懸掛國徽?3、為什么我國很多國家機關的名稱里有“人民”二字?教學目標一: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會議廳、出境入境口岸、駐外使領館、外交部等。國徽是代表國家的徽章,是國家和民族的象征。懸掛國徽表示這些機關和場所是代表國家和人民在行使權力。新知講解 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國家權力屬于人民,憲法是如何確認的?(憲法是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1)憲法規定,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作主地位。(2)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3)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4)憲法規定的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5)憲法規定武裝力量屬于人民。憲法的第一條規定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第二條規定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第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 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憲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思考:憲法的第一條、第二條規定分別說明了什么?【經濟制度】思考:(1)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是什么? (2)我國經濟制度的作用是什么?生產資料公有制(我國經濟制度的基礎)指生產資料屬于全體人民或勞動者保證了人民成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成為國家的主人。生產資料:生產工具、土地、道路、河流、原材料等 《憲法》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 廣大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年滿18周歲的公民投票選舉人大代表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預算執行情況報告信訪投訴村民參加村務公開會聽證會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表決方案探究途徑包括:參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人大代表、參加村務公開會、召開工作座談會、協商、論證會、聽證會、批評、建議、通過媒體和網絡討論國家政務等等。2.公民還可以通過哪些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P4范圍廣泛政治、經濟、文化等保障得力憲法規定保障措施憲法的這一規定說明了什么?憲法對國家武裝力量是如何規定的?它的任務是什么?一份中學生的“提案” 在第二屆全國青少年模擬政協活動中,中學生扮演政協委員,通過實地調研撰寫了大量提案。其中北京人大附中的幾位高中生的《關于進一步開展中小學節儉教育的提案》獲得了最佳提案,2016年3月他們將提案移交給政協委員遞交給全國政協會議。生 活 熱 點中學生通過撰寫提案參與國家事務,這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憲法基本原則的實質及其啟示是什么?P5) ⑴實質: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歸根結底就是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⑵啟示:我們要依法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 擔當起國家主人應盡的責任。提供營養午餐開辦農家書屋 開展再就業培訓以上圖片分別說明公民享有什么權利?這些權利是如何實現的? 受教育權生命健康權文化權勞動權教學目標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國家通過投入資金,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 國家積極采取各種措施保障人權。 發展均衡教育 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什么?我國人權的主體和內容。人權內容: 既包括平等權和人身權利、政治權利,也包括財產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權利。人權特點: 廣泛性、公平性、真實性。(1)總體要求:“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被寫入憲法, 成為我國的憲法原則。 ★ 我國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的? 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法治國家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我國憲法規定了公民享有的廣泛的基本權利,法律進步明確了公民享有的各項具體權利,規定了侵害權利的法律責任。(2)立法方面 具體要求: 尊重和保障人權對行政機關執法的要求: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3)執法方面 尊重和保障人權對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的要求: 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4)司法方面 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的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成現實。(5)普法宣傳除了對各級各類國家機關作出要求以外,國家還能通過哪些措施加強對人權的保障?微思考: 要使人權的理想變成現實,除了憲法的保障、國家的保護和促進外,我們自身還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提示:增強憲法意識,嚴格遵守憲法,增強法治觀念,養成守法習慣,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等。人民和公民是一回事嗎?拓展空間性質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范圍不同:公民的范圍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人民卻不包括全體社會人員。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其他社會敵對分子不屬于人民,但屬于公民.公民和人民的區別公 民 人 民敵人人民≠公民人民的概念一般是用于表示整體的政治性概念,與敵人相對。公民是一個可用于表示個體的法律概念 。 現階段我國人民包括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 凡具有中國國籍的人都是中國公民,但公民既包括人民,也包括人民的敵人。含義不同:練一練:1、正在上小學一年級的小亮2、留學北大的美國女學生3、退休在家的工人老張4、被剝奪政治權利在監獄服刑的李某 下列不屬于我國公民的是?權力:一種政治上的強制力量,多用于國家政權方面。如:國家權力,人民享有的權力。權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利益。與義務相對應。國家權力屬于人民權利權力法律概念政治概念什么是權利?什么是權力?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公民權利的保障書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憲法原則憲法確認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憲法規定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憲法規定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及其實現的保障措施憲法規定國家的武裝力量屬于人民保障人民當家做主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我國人權的主體和內容十分廣泛國家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宣傳活動中落實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保障人的發展需求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公民權利的保障書PPT.ppt 習近平宣誓-_標清.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