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府的權力:依法行使【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明確政府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②理解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 2.能力目標①提高歸納與分析的能力。分析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義。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問題,就有關政府依法行政的探究活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初步探究學習的能力。②學會辯證的觀察問題認識問題。要用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待權力,正確運用權力可以造福社會,濫用權力可能滋生腐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①關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現,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法治觀念。②了解權力的兩面性,形成正確的權力觀念。③了解相關加強和改進政府工作的信息,體會政府推進依法行政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依法行政【教學難點】依法行政的要求【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方法】漫畫導入法;問題探究法;分組討論法;多媒體課件演示法【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欣賞漫畫《決策》:思考:政府的這種決策方式是否合理?應該怎樣決策?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政府關門決策,缺少透明度和群眾參與,不符合依法行政要求,從而導入本課。(設計意圖:漫畫簡潔直觀,形式新穎,易于激發學生興趣。)【講授新課】探究一:如何看待城管的這種執法行為?城管,一個被推到社會矛盾風口浪尖上的名詞。一方面,城管在城市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市容市貌的維護離不開他們;另一方面城管執法過程中時常出現暴力執法的現象,引發了嚴重的對峙與沖突,成為影響政府形象,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課件展示圖片: 思考:城管的執法方式是否妥當?請說明理由。(設計意圖:用近些年的社會焦點為例,讓學生有直觀的感受,有話可講,能提高大家的參與度。)學生討論、說明理由。教師點評:城管的做法不恰當。因為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這就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要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要體現對人民負責的原則。探究二:公共權力 切莫亂用鏡頭一:某市環保局發布文件規定,轄區內從事餐飲業的商戶必須統一安裝某品牌的油煙凈化器,否則不予辦理排污許可證。鏡頭二:某事政府為獎勵納稅大戶,宣布該市企業凡納稅額超過50萬元者,其法人代表若違反交通法規,可免于處罰。探究問題:(1)上述兩政府部門作出的決定理由正當嗎?說說你的看法。(2)政府及其工作人員應如何行使權力?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1)上述兩政府部門作出決定的理由不正當,因為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力由法律授予,行使行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這就要依法行政。政府依法行政要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要體現對人民負責的原則。(2)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權力必須依據憲法和法律,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等。②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嚴格按照法定的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堅持科學民主決策。③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置身于民主和法律的監督之下行使權力,防止權力濫用,保證把人民賦予的權力用來為人民謀利益。探究三:某鎮是一個造酒古鎮。為了促進當地造酒業和旅游業的發展,鎮政府決定把一條繁華的商業街改成“白酒一條街”,街上所有商戶都必須賣當地白酒。經營其它商品的商戶一律搬走,鎮政府既無安置計劃,也無補償承諾。上級部門得知此事后高度重視,責令鎮政府予以改正,認真聽取商戶意見,公開道歉,明確安置辦法和補償標準,對負有領導責任的副鎮長責令停職檢查,接受處理。問題:上級政府是如何做到依法行政的?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意見,組長回答。教師總結:①從根本上講,政府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貫徹對人民負責的原則。②具體要求: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等。③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建立健全決策問責和糾錯制度。教師繼續補充:合法行政:行政機關執行管理時,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進行。程序正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系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權責統一:行政機關違法或者不當行使職權,應當依法承擔法律責任,實現權力和責任的統一。探究四:材料一:城管給小攤販講道理,說明占道經營的危害性,勸其離開。材料二:某市政府在廣泛宣傳的基礎上,召開了一次政府采購競標大會,以合理的價格采購到了全市黨政機關、財政撥款的事業單位所需的一宗辦公用品,既節省了財政開支,又解決了各部門辦公設備緊缺的問題。材料三:某派出所地派出所民警在追捕逃犯的過程中,追到某農民的菜地與逃犯展開了斗爭,將農民的蔬菜毀壞許多,事后,派出所民警按市場價格對毀壞的蔬菜給予了全部經濟賠償。問題:分析三種材料中有關政府部門是怎樣堅持依法行政的?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意見,組長回答。教師總結:材料一體現了合法行政的要求;材料二堅持了程序正當;材料三體現了權責統一的要求。探究五:閱讀教材,完成下表。依法行政的意義對人民對政府對社會學生閱讀教材,出示答案。教師進一步明確:對人民,有利于保障人民群眾的權利和自由;對政府,有利于加強廉政建設,保證政府及其公職人員不變質,增強政府的權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權力的缺失和濫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對社會,有利于帶動全社會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維護法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探究六:吳江垃圾焚燒發電廠被叫停由于當地群眾的抵制,投資3億多元的江蘇省吳江垃圾焚燒發電廠在點火試運行之際被當地政府緊急叫停。吳江市政府承諾將在充分征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當地群眾的意見后再定是否投產運營。3億投資不是小數目,直到老百姓表示不滿的時候,政府才發現少了一道程序——征求民意。面對項目被叫停,投資方負責人表示,企業的底線是投資由政府全部買單。對政府而言,這種未征求公眾意見盲目上馬項目的教訓值得吸取。問題:(1)如何認識當地政府叫停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2)項目叫停,為什么要由政府來買單?(3)這一事例給我們怎樣的啟示?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意見,回答。教師總結:(1)當地政府叫停垃圾焚燒發電廠,堅持了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維護了當地人民的根本利益。(2)因為當地政府當初的決策沒有征求民意,造成決策失誤。按照權責統一的原則,有權必有責,侵權要賠償。(3)①從政府的決策角度看,政府必須審慎行使權力,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增強決策透明度和公眾參與度,使決策能夠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愛惜民力。②從公民參與的角度看,公民應關注社會發展、積極參與政治生活,充分行使公民的表達權、參與權。③要處理好公民的積極參與和政府決策之間的關系。二者密切相聯,缺一不可。探究升華:近年來,一場農民“被上樓”的運動,在全國不少省市先后進行。實行此運動的目的是將農民的宅基地復墾,用增加的耕地量換取城鎮建設用地指標。于是,在“拆村并居”“新農村建設”等口號下,無數村莊消失了,被迫住進樓房的農民生活也受到了極大影響。少數地方政府只因政績沖動,行政強制拆遷造成農民“被上樓”。請你談談在解決城鎮化建設中的拆遷問題時政府應該如何依法行政。學生討論、發言。教師點撥:(1)要堅持合法行政。政府解決拆遷問題,要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條例進行,不得濫用行政權力。(2)要堅持程序正當。拆遷過程中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3)要堅持權責統一。政府在解決拆遷問題時,要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切實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設計意圖:通過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深化對政府依法行政的認識。) 【課堂辯論】城管在城市管理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良好市容市貌的維護離不開他們。同時城管執法過程中時常出現暴力執法的現象,引發了嚴重的對峙與沖突。對城管如何執法存在不同認識。請大家展開辯論。正方:給小攤販講道理,說明占道經營的危害性,勸其離開。反方:同情攤販謀生艱難,不予理睬或沒收財物、強制驅離。。在學生充分辯論并發表見解的基礎上,教師總結:城管執法應堅持依法行政,做到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小商小販也應理解城管的執法行為,對其依法行政行為予以理解和支持。【課堂小結】通過本課學習,我們了解了政府依法行政的重要意義和具體要求,對于廣大青年學生來說,關注政府依法行政的表現,形成符合時代精神的法治觀念,監督政府依法行政情況,幫助政府改進政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板書設計】(學生與老師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總結回顧,建構體系,重點問題再強調。)本節內容講述了政府依法行政的有關知識,知識體系如圖: 【課后作業】某市打算引進一個大型石油化工項目(簡稱PX),可以帶動當地三千人就業,預計每年財政收入一億元人民幣。但該企業污染嚴重,當地群眾極力反對。請你給當地政府提出建議,政府應該如何決策?【教學反思】本課以城管執法等資源引導教學,有利于學生從生活、從實際中分析現時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心生活,這是教學的目的。但又怕引起反面的誤導。因此,材料的選取應慎重,且要從正面引導學生,樹立政府權威。【備課資料】1. 怎樣做到依法行政?①從原則上說必須依照憲法和法律規定。②依法行政的具體要求: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合法行政、程序正當、權責統一等。③政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基本要求:第一,加強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質量,以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第二,加強行政執法隊伍的建設,提高執法能力,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和文明執法。第三,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形成權責一致、分工合理、決策科學、執行順暢、監督有力的行政管理體制。注意:第一個方面強調的是行政立法,第二方面強調的是行政執法,第三個方面強調的是行政管理體制。④政府要審慎用權和科學民主依法決策。2.依法行政和依法執政的關系依法行政依法執政區別主體依法行政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即各級人民政府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內容依法行政的“政”指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職能依法執政的“政”主要指國家政權方式依法行政是各級政府機關通過履行政府職能來實現的依法執政是中國共產黨通過政治領導、組織領導和思想領導來實現的聯系1.依據相同:都根據憲法和法律行使職權或執掌國家政權。2.目的相同:都為實現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務,都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的客觀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