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在劇烈運動時, 我們常有心慌、氣短的感覺;饑餓時,我們會感到全身乏力。你能解釋這其中的道理嗎?濟南版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一章 第二節 人體內能量的利用能量的攝取 人“一日三餐”要按時進餐,為我們提供生長、發育和各種生理、體力活動所需的能量。具體的說,這些能量來自食物中的有機物。你知道嗎?相同質量的食物所含能量有沒有差異?蛋白質的熱價最高.脂肪的熱價最高糖類的熱價最高做個實驗探究一下食物的熱價 食物的熱價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體外燃燒)時所釋放的熱量. 探究活動///探究不同食物的熱價提出問題不同食物的熱價有沒有差異?作出假設制定計劃不同食物的熱價有差異。材料用具操作方案花生、大豆等食物樣品,大試管,解剖針,鐵架臺,鐵夾,錫箔紙,溫度計,量筒,火機,天平,燒杯和蒸餾水, 碘液 1.用量筒量取30ml水,倒入大試管中,并用溫度計測量并記錄水溫t1。(2)用天平稱量花生或大豆的質量m。(3)裝置按右下圖安裝。(4)用解剖針尖插住花生或大豆,用打火機點燃花生或大豆后,移到大試管下加熱,直到燃盡,然后讀出溫度計的示數t2。把數據記錄到表格內。附(觀察記錄表格) 內容 儀 器 數 據 花生大豆質量 托盤天平 _____克 量水 量筒 V= _30__毫升 水溫T1 溫度計 T1 = _____°C 水溫T2 溫度計 T2= _____°C 熱價 _________ 千焦/克 食物的熱價=0.00418×(t2-t1)×30÷m食物的熱價=0.00418×(t2-t1)×30÷m(5)計算熱價并把結果輸到電腦的表格內(6)整理:把實驗用具按原樣擺放整齊, 垃圾放入塑料桶內!1號一組 三組 五組 七組 花生 22.82 二組 四組 六組 八組 大豆 17.24 得出結論不同食物含能量有差異,含脂肪多的熱價高1、食物在燃燒過程中能夠釋放熱量,這說明了什么? 2、不同食物的熱價為什么有較大的不同?3、你所測出的食物的食物熱價符合其實際熱價嗎?為什么?食物中蘊含著能量。不同食物中所含的能量不同,含脂肪多的食物含能量較多,含蛋白質和淀粉多的食物含能量較少。不相符。因為①燃燒過程中熱量有散失 ②試管等裝置吸收了熱量③食物燃燒不充分表達交流糖類 17.15千焦/克蛋白質 17.15千焦/克脂肪 38.91千焦/克食物中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有哪些營養成分?它們的熱價分別是多少?請思考:常見食物的的熱價表:能量的釋放 我們學過呼吸作用,知道它發生在每一個活細胞中。每個小小的細胞就像一個個“化工廠”,其中的有機物在氧氣的作用下分解,同時釋放能量。還記得嗎?能量水大腦思考維持體溫人體運動生長發育釋放出的能量去哪了? 能量的釋放 維持人體維持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正常的體溫總結若攝入能量多余生命活動需要?多余的能量會以脂肪為載體儲存,造成肥胖。脂肪含量過高會使體內氧氣“入不敷出”,就會出現無精打采,容易疲勞。還會引起性發育障礙,男孩性發育滯后,女孩性早熟。體重過重會平足、脊柱和椎間軟骨損害……肥胖兒童·共同關注若攝入能量少于余生命活動需要?脂肪含量過低,引起蛋白質缺乏,使大腦智力發育受到阻礙,會使記憶力衰退。就會出現疲勞無力和各項生理機能的退化,導致肌肉軟弱和皮膚松弛,甚至由于血漿濃度的降低,導致浮腫…… 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 觀察下圖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活動強度不同,所需能量不同各種活動需要的能量 (假設靜臥為1) 快走消耗能量最多 觀察下圖數據,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年齡性別不同,所需能量不同各年齡的人每天所需要的能量 發育期消耗能量最比其他時期多年齡性別活動強度環境溫度影響能量消耗的因素健康狀況總結良好的飲食習慣與均衡的營養能夠保證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如果營養不當,就會影響生長發育,甚至發生雷養缺乏癥或肥胖癥。合理膳食的意義 隨著對食物營養的深入認識和食品搭配的不斷探索,人們的飲食觀念越來越理性,飲食方式越來越科學。為帶助人們健康地飲食,中國營養學會根據營養學原則,結合我國國情,將膳食結構形象地設計成“平衡膳食寶塔”,以指導人們一日三餐對各類食物的攝取比例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一日三餐,按時進食;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 良好的飲食習慣應該做好哪幾方面?健康的生活一手抓飲食一手抓運動讓我們一起努力1、下列等量的食物中,燃燒時放熱最多的是 ( ) A.饅頭 B.花生 C.牛肉 D.蘋果2、學生的一日三餐應為身體供應的熱量比例最好是(?? )。 A.早∶中∶晚=3∶4∶3 B.早∶中∶晚=1∶6∶3 C.早∶中∶晚=2∶6∶2 D.早∶中∶晚=4∶3∶33、熱量和油脂量最高的食物應安排在( )A、早餐 B、午餐 ?。?、晚餐 ?。摹⒉荒艽_定BB課堂練習A4.人體吸入氧的最終去向是( ?。?br/>A. 與血紅蛋白結合 B. 分解有機物 C. 轉換二氧化碳 D. 構成細胞5.你認為目前很多青少年出現肥胖的主要原因是(??? )A、飲食不衛生 B、食品不安全 C、營養不合理 D、遺傳因素6.如果把一粒浸軟的小麥種子穿到鐵絲上,放在火上燒,剩下的灰燼將是( )A. 有機物 B. 蛋白質 C. 無機鹽 D. 核酸B課堂練習CC6.有些同學只愛吃肉,不愛吃水果和蔬菜,常此以往會造成身體缺乏( )A.蛋白質和維生素 B.脂肪和無機鹽 C.維生素和無機鹽 D.蛋白質和脂肪7、小紅為自己設計了四份早餐,其中營養搭配最合理的是( )A、牛奶、雞蛋、饅頭 B、餅干、飲料、方便面C、肉 絲面、水果、蔬菜 D、稀飯、雞腿、油條 8、 為了使兒子健康成長,一位母親對其提出了合理膳食的要求,其中不科學的是(? )A、少吃油炸的食物???B、多吃蔬菜和水果????C、每天早餐喝一袋牛奶??D 、多吃精制面粉C課堂練習C D9.下周要進行體育運動會,餐廳列出采購菜單。如果膳食中不搭配那類食物會造成運動場上虛脫( )A、谷類 B、肉類 C、蔬菜和水果類 D、奶和奶制品10、小強上課時突然大汗淋漓、頭暈眼花可能的原因是( ?。?br/>A、沒吃早飯,出現低血糖現象 ?。?、天氣太熱C、沒寫完作業,怕老師批評 ?。摹⑸险n想睡覺 A 課堂練習A影響因素如何做到合理膳食人體內能量的利用食物熱價能量的攝取各種食物的能量不同能量的釋放課堂總結影響因素如何做到合理膳食人體內能量的利用食物熱價能量的攝取各種食物的能量不同能量的釋放板書設計作業布置課本鞏固提高1.2.3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br/>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二節人體內能量的利用 同步練習選擇題 1.我們吃的食物經過消化和吸收后會進入細胞,營養物質主要在細胞的哪個結構中被分解并釋放能量( )A. 細胞核 B. 細胞膜 C. 線粒體 D. 葉綠體 2.人體吸入氧的最終去向是( )A. 與血紅蛋白結合 B. 分解有機物 C. 轉換二氧化碳 D. 構成細胞3..與吸入氣體相比,呼出氣體中總是氧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A. 組織細胞間的氣體交換 B. 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C. 肺泡內的氣體交換 D. 組織細胞分解有機物、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4.人跳繩的能量供給有賴于多個系統的配合,與提供能量沒有直接關系的是( ?。?br/>A. 消化系統 B. 呼吸系統 C. 循環系統 D. 生殖系統5.如果把一粒浸軟的小麥種子穿到鐵絲上,放在火上燒,剩下的灰燼將是( )A. 有機物 B. 蛋白質 C. 無機鹽 D. 核酸6.食物能為人體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食物中最主要的供能物質是(? ?)A. 維生素 B. 水 C. 糖類 D. 蛋白質7.若要比較花生和核桃仁含有的能量,花生和核桃仁應( ?。?br/>A. 質量相同 B. 體積相同 C. 數量相同 D. 形狀相同8.生物興趣小組對不同食物中的能量進行測定,實驗結果如下表。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 食物名稱 花生仁 黃豆 核桃仁 大米 質量(克) 20 20 20 ① 水(毫升) 50 50 50 50 溫度上升(℃) 2.2 1.4 3 1.3 A. 實驗中,①應該為20克 B. 為了減少實驗誤差,應該設置重復組C. 測量過程中,溫度計的下端不僅要浸入水中,還要接觸容器底D. 從實驗結果可看出,花生仁、黃豆、核桃仁三種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9.關于食物中的能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測定食物中的能量可用燃燒的方法 B. 食物中的各種營養物質都含有能量C. 測定食物中的能量時應設計重復組 D. 不含能量的營養物質,也可能是身體必需的10.在白紙上用力擠壓炒熟的花生種子,發現有油滴瘢痕,這一現象說明( )花生種子里有蛋白質 B. 花生種子里含有脂肪C. 花生種子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D. 花生種子含有糖類二、填空題11.某小組的同學嘗試測定一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首先,取一粒核桃仁,稱其重量為5克,切取一部分用做實驗材料,稱其重量為0.5g,然后,組裝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用點燃的核桃仁給錐形瓶中的水加熱,水量多少合適呢?水量過多,溫度變化過小,不易讀數;水量過少,則可能出現______現象,從而造成較大的誤差。所以,將水量定為20毫升。(2)要獲得較為準確的測量結果,什么時候將燃燒后的核桃仁從錐形瓶下移開,并記錄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呢?經過討論,形成了以下三種不同意見,其中最為科學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A.火焰熄滅時 B.核桃仁灰燼涼透時 C.溫度計顯示的溫度不再升高時(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測定錐形瓶中水的溫度升高了10℃,請計算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不考慮能量散失造成的誤差)______焦。12.請仔細閱讀下面材料。回答有關問題:未來幾年,馬鈴薯將從“放在盤子里”的菜肴變成“拿在手里”的主糧,成為我國繼小麥、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馬鈴薯蛋白質含量高,維生素的含量也較為全面,特別是含有禾谷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其所含有的維生素C是蘋果的8倍左右。馬鈴薯還是一個礦物質寶庫。(1)與傳統主食小麥、水稻、玉米不同,馬鈴薯的食用部分是______。(2)馬鈴薯的蛋白質在消化液的參與下分解成______,被人體吸收利用。(3)馬鈴薯中的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能有效地預防______、干眼癥、皮膚干燥、脫屑等病癥。(4)鐵是______的組成成分,經常食用馬鈴薯可預防貧血。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1. C 2. B 3. D 4. D 5. C 6. C 7. A 8. C 9. B 10. B 二、非選擇題11(1) 沸騰;C;8400;8518??12. 營養器官(莖);氨基酸;夜盲癥;血紅蛋白;馬鈴薯提取液的滴數少于蘋果提取液的滴數??【答案】【解析】1. 解:A、在“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實驗中,若幾次測得的實驗結果均超過標準值很多,可能與計算錯誤,讀數錯誤,稱量方法錯誤等均有關,而材料燃燒不充分一般會使測量值偏小,A錯誤;B、“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實驗中,為防止高溫殺死細菌、真菌,要等冷卻后,再進行接種,B錯誤;C、“探究花生果實大小的變異”實驗中,必須選用品種相同的花生,測得大花生和小花生平均長軸長度有明顯差異,品種相同的花生遺傳物質一定相同,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是僅由環境引起的變異,C錯誤;D、實驗時煙草浸出液中煙草的有害成分會留在水蚤體內,影響水蚤的心率,從而影響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用一只水蚤只能做兩次實驗,必須先在清水中計數心率,再在某一濃度的煙草浸出浪中計數水蚤的心率,前后順序不能顛倒,D正確。故選:D。(1)“測定某種食物中的能量”實驗中,由于計算錯誤,讀數錯誤,稱量方法錯誤、食物燃燒不充分或向周圍散失一小部分熱量等等,實驗所測得的某種食物能量與某種食物實際所含能量存在差別。(2)檢測不同環境中的細菌和真菌的實驗步驟分為四步:制培養基,高溫滅菌,接種,恒溫培養。接種以后再滅菌會把接種的微生物殺死,導致實驗失敗。(3)花生果實長度的變異,有的是環境引起的,有的是遺傳物質的變化引起的。(4)“探究煙草浸出液對水蚤的影響”實驗時,一只水蚤只能做兩次實驗,一次在清水中,另一次在某一濃度的煙草浸出液中。如果探究的問題與數據有關,常設置重復組,取平均值是為了減少實驗的誤差;如果探究的問題與數據無關,而是一個質的變化,則不需要測平均值。2. 解:呼吸經過呼吸道首先是把氧氣吸入肺部,和肺部的毛細血管進行氣體交換,氧氣進入血液中與血紅蛋白結合,隨著血液循環,運到需要氧氣的細胞,就會與二氧化碳交換物質,細胞中二氧化碳出來,氧氣進去,最終把有機物(如葡萄糖)分解,為身體提供能量,我們的體溫都是因為氧氣把有機物氧化分解產生能量,能量主要以熱能的形式傳播,使我們時刻保持恒定體溫.故選:B生物進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消耗氧,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據此答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隨時都在進行.3. ?【分析】 本題考查的是人體呼吸時氣體成分的變化,解答此題要從人體吸入氧氣的最終目的來分析呼出氣體和吸入氣體成分的變化。【解答】人體呼吸時,從外界吸入空氣,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減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供給組織細胞利用。細胞內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釋放出能量,供給生命活動需要。此過程可以用表達式表示為: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這個過程是在細胞中的線粒體內完成的。所以這個過程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經過一系列的途徑被運輸到肺,由人體呼出,因而導致呼出的氣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故D符合題意。故選D。4. 解:人體的運動(如跳繩)是由運動系統完成的。人體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由骨、骨連接和骨骼肌在神經系統的支配下,有骨骼肌收縮舒張,牽引骨繞關節轉動形成的;運動系統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在線粒體上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的。因此運動還需要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等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生殖系統與運動沒有直接關系。 故選:D。運動系統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是在線粒體上氧化分解有機物釋放的.因此運動還需要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循環系統等互相配合共同完成的.生殖系統與運動沒有直接關系.運動并不是由運動系統獨立完成的,要理解記憶.5. 【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種子中的營養物質,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知道有機物是含有碳的化合物,能燃燒;無機物不能燃燒。【解答】種子的營養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包括脂肪,蛋白質和糖類,無機物包括水和無機鹽。有機物能夠燃燒釋放出能量,其中絕大部分能量轉化為熱量;種子中的水在種子燃燒的過程中散失掉,剩余的灰燼就是無機鹽。因此如果把一粒浸軟的小麥種子穿到鐵絲上,放在火上燒,剩下的灰燼將是無機鹽。故C符合題意。故選C。6. 【分析】本題考查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熟記糖類的作用。?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其中前三類能為人體提供能量。【解答】A.維生素屬于有機物,但它既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也不參與人體組織的構成,但它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A不符合題意;B.水是人體重要的構成成分,也是人體各項生命活動進行的載體,但不能提供能量,B不符合題意;C.糖類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質,人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于糖類的氧化分解,約占人體能量供應量的70%,C符合題意;D.蛋白質也能為生命活動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質主要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動的調節等的物質基礎,D不符合題意。故選C。7. 解:設置對照實驗時,要根據所要探究的條件,要設置以探究的條件為惟一變量的對照組。本探究實驗所要探究的是鑒定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實驗,比較花生和核桃仁含能量的多少,所以要探究的條件為能量,就要花生和核桃仁應設置質量相同的量進行比較。 故選:A此題是一道探究實驗題,具體考查的是探究實驗的科學設計方法。在設計探究實驗時,要設置對照組,對照組中要探究的條件必須是惟一的變量才行。否則實驗設計就會不科學合理。對照實驗組的變量與探究的條件有關,探究的條件為惟一變。8. 【分析】本題考查對不同食物中的能量進行測定的實驗,明確食物的熱價反映出食物中儲存能量的多少?是解答的關鍵。【解答】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熱量,是食物的熱價,食物的熱價反映出食物中儲存能量的多少。相同的水溫度上升越多,吸收的熱量越多,表明食品燃燒釋放的能量越多。?種子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包括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和無機物(含水和無機鹽)。種子中加熱后碳化并可以燃燒的物質稱為有機物,而加熱后不可以燃燒的物質稱無機物。A.探究某種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食品的質量必須相同,因此實驗中,①應該為20,A不符合題意;?B.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誤差,應該設置重復組,多測幾次,以減小誤差,提高可信度,B不符合題意;?C.在錐形瓶里放入一支溫度計,溫度計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觸瓶底,否則處理數據不準確,C符合題意;?D.從實驗結果可以看出,花生仁、黃豆、核桃仁三種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核桃仁,D不符合題意。?故選C。?9. 【分析】本題考查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及作用,解答此題的關鍵是熟練掌握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及其作用,結合題意,靈活答題。【解答】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A.三大營養物質在體內分解所放出的熱量是不同的,我們一般用燃燒的方法來測定,故A不符合題意;B.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是糖類、脂肪和蛋白質,水、無機鹽、維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故B符合題意;C.測定食物中的能量時應設計重復組,減少誤差,避免偶然性,故C不符合題意;D.水、無機鹽、維生素不能提供能量,但對人體都有重要的作用,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 解:種子的成分實驗過程如下:1.水分:取數十粒干燥的小麥放在干燥的試管中,用試管夾夾住離試管口1/3的地方,置于酒精燈的外焰上加熱,觀察試管內壁出現許多小水珠. 2.無機鹽:用解剖針把一粒小麥種子串起來,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燃燒,種子先變成黑色的碳,碳繼續燃燒盡后剩余少量灰燼. 3.淀粉:取面粉一匙,加水和成面團,用紗布包好后置于玻璃杯內的清水中揉洗,觀察清水變成乳白色液體;取洗液5毫升放入試管中加熱煮成糊狀,冷卻后加幾滴碘酒,觀察顏色變藍色. 4.蛋白質:繼續揉擠面團,直到面團基本上消失,紗布內有淡黃色的具有粘性和延展性的物質.向黃白色的面筋滴加雙縮脲試劑,發現面筋變成紅褐色,說明種子里含有蛋白質. 5.油脂:取小麥籽粒用火烘烤干后,切下胚,放在紙上擠壓,紙上出現透明的油跡. ? 所以在白紙上用力擠壓炒熟的花生種子,發現有油滴瘢痕,證明種子含有脂肪. 故選:B. 種子的成分主要有: 有機物是含碳的化合物,容易燃燒,而無機物是不含碳的,熔點高,不易燃燒.不同種子的成分有所差異. 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種子成分的驗證實驗.11. 【分析】 本題考查人體能量的來源。掌握細胞中線粒體的功能是解題的關鍵。【解答】營養物質通過吸收后經過物質交換進入人體細胞。人體細胞內有能量轉換器線粒體,線粒體能將細胞中的有機物在氧的參與下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有機物中的化學能釋放出來。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細胞膜具有保護和控制物質進出的作用,葉綠體是植物細胞內的能量轉換器。由此可見營養物質是在線粒體里被分解,并釋放能量的,故C符合題意。?故選C。12. 解:(1)用點燃的核桃仁給錐形瓶中的水加熱,水要適量(20毫升)。水量過多,溫度變化過小,不易讀數;水量過少,則可能出現沸騰現象,從而造成較大的誤差。(2)為了盡可能減小誤差,可為這套裝置增設一個防止熱量散失的部件,如圖所示(3)A、火焰熄滅時,還有余熱,此時若及時計數,會導致數據偏低,A錯誤;B、核桃仁灰燼涼透時,由于這一過程熱量的散失,會導致數據偏低,B錯誤;C、溫度計顯示的溫度不再升高時,說明不再有熱量產生,此時記錄數據比較科學,C正確;(4)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測定錐形瓶中水的溫度升高了10℃,請計算這粒核桃仁中含有的能量:4.2焦×20毫升×10×10=8400焦。(5)為了盡量減少實驗結果的誤差,提高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因此應該設置重復實驗(或重復組),多做幾次,然后取平均值。即(8400+8544+8610)÷3≈8518故答案為:(1)沸騰; (2(3)C;(4)8400;(5)8518(1)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2)種子的成分包括有機物(淀粉、蛋白質和脂肪)和無機物(水和無機鹽)。有機物含有碳,能夠燃燒;而無機物一般不含有碳,不能燃燒。(3)為了盡量減少實驗結果的誤差,設置重復組的必要性。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學會測量食物的熱價。13. 解:(1)馬鈴薯的主要食用部分是植物的球狀塊莖,因此馬鈴薯的食用部分是其營養器官。 (2)馬鈴薯的蛋白質在胃液、腸液、胰液(消化液)的參與下分解成氨基酸,“被人體吸收利用”。 (3)“馬鈴薯中的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能有效地預防夜盲癥、干眼癥、皮膚干燥、脫屑等病癥。 (4)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因此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經常食用馬鈴薯可預防貧血”。 (5)①維生素C可以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叭?支潔凈的試管,分別編號為甲和乙”,然后注入2毫升高錳酸鉀溶液。 ②“用滴管向甲試管滴入馬鈴薯提取液”,向乙試管滴入蘋果提取液,邊滴邊震蕩,直到溶液顏色完全褪去。 ③“記錄所用提取液的滴數”。 ④若馬鈴薯提取液的滴數少于蘋果提取液的滴數,“則說明馬鈴薯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于蘋果”。 故答案為:(1)營養器官(莖) (2)氨基酸 (3)夜盲癥 (4)血紅蛋白 (4)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全國學生營養日:合理膳食平衡營養.wmv 全球13小胖墩中就有一個中國人.wmv 第二節人體內能量的利用.pptx 第二節人體內能量的利用同步練習(含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