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導學案【學習目標】1·掌握中和反應的定義;2·理解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的本質;3·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習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視頻導入,熟石灰和硫酸發生什么反應?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知識:中和反應一、觀看視頻,完成學案。1、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現象:生成 。化學方程式: 。二、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1、取一支干凈的試管,往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再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仔細觀察現象。 。2、你能設計出可行的方案證明酸和堿之間發生了反應嗎?在燒杯中加入5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 為止。3、觀看視頻,完成學案。現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 ,隨著滴加鹽酸,顏色 。討論:(1) 酚酞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 。(2)什么時候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 。(3)反應前后溶液中離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化學方程式: 。酸溶液與堿溶液的反應實質是酸溶液中的 與堿中的 結合生成了 。 結論:中和反應實質 。4、歸納總結(1)定義:中和反應: 作用生成 的反應。(2)中和反應的注意事項:①任意酸與堿都能發生 ,都生成鹽和水。②中和反應屬于 。③中和反應是 反應,并且恰好反應時放出的熱量最多,放熱反應還有:CaO+H2O=Ca(OH)2;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④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 是中和反應。(3)鹽定義:由 (或銨根離子)和 構成的化合物。☆知識: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1、農業:改良土壤的酸堿性。植物需要在一定酸堿性的土壤中生長,但近年來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或酸雨的形成,破壞土壤的酸堿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長,應怎樣去改變酸性土壤?用 中和。思考1:是否可用NaOH代替熟石灰?相較于與熟石灰,NaOH 。思考2:能用生石灰代替熟石灰嗎?為什么? ,因為: 。2、工業:處理工廠的廢水。例如:硫酸廠排出的廢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質。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 。3、醫療:治療胃酸過多。(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 。(2)氫氧化鋁能中和胃酸: 。也可用Mg(OH)2中和胃酸: 。4、其它。(1)改善生活:食醋去除皮蛋的澀味、食醋去除熱水壺上的 等。(2)中和蚊蟲叮咬時“注射”的蟻酸,可以用含 的溶液,如肥皂水、稀氨水。【跟蹤練習】請同學們獨立完成以下題目1·下列做法利用了酸堿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鹽進行調味B.用稀鹽酸除去鐵釘上的鐵銹C.焙制蛋糕時加入碳酸氫鈉使蛋糕膨松D.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2·將稀鹽酸慢慢滴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出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溶液溫度隨加入稀鹽酸質量增加而發生變化,如圖所示.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從a到b過程中,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減小B.b點表示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C.c點表示所得溶液中溶質只有NaClD.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3·在醫藥方面,如人的胃酸過多可服用含有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物質的藥物。被有蟻酸的蚊蟲叮咬后,涂一些含有 物質的溶液,就可減輕痛癢。4·農業上利用中和反應改良酸性土壤時,通常向土壤中加入適量的 。 三、課堂小結可獨立展示,可小組為單位集體展示!四、課堂檢測(獨立完成,你一定行!)1·下列反應中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Na2CO3+2HCl=2NaCl+H2O+CO2↑B.2NaOH+H2SO4=Na2SO4+2H2OC.SO2+2NaOH=Na2SO3+H2OD.Zn+CuSO4=ZnSO4+Cu2·HCl和NaOH溶液反應時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滴入溶液”指的是鹽酸B.m點所示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色C.m點和n點所示溶液蒸發結晶可得同樣成分固體D.P點所示溶液pH小于n點3·服用含Al(OH)3的藥物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在工業上需處理酸性廢水時,通常加入適量的 將污水中和至中性。5·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鹽酸時,溶液的pH與加入的熟石灰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當加入熟石灰mg時,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若改用7.4g氫氧化鈉與相同量鹽酸反應,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導學案【學習目標】1·掌握中和反應的定義;2·理解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的本質;3·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學習過程】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視頻導入,熟石灰和硫酸發生什么反應?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知識:中和反應一、觀看視頻,完成學案。1、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現象:生成白色沉淀。化學方程式:H2SO4+Ba(OH)2=BaSO4↓+2H2O。二、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反應1、取一支干凈的試管,往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再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仔細觀察現象。無明顯現象。2、你能設計出可行的方案證明酸和堿之間發生了反應嗎?在燒杯中加入5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3、觀看視頻,完成學案。現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顯紅色,隨著滴加鹽酸,顏色逐漸消失至無色。討論:(1) 酚酞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借以判斷反應有無發生。(2)什么時候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溶液剛好由紅色變為無色。(3)反應前后溶液中離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化學方程式:HCl+NaOH=NaCl+H2O。酸溶液與堿溶液的反應實質是酸溶液中的氫離子與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了水分子。 結論:中和反應實質:H++OH-=H2O。4、歸納總結(1)定義:中和反應: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2)中和反應的注意事項:①任意酸與堿都能發生中和反應,都生成鹽和水。②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③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并且恰好反應時放出的熱量最多,放熱反應還有:CaO+H2O=Ca(OH)2;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④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3)鹽定義: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知識: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1、農業:改良土壤的酸堿性。植物需要在一定酸堿性的土壤中生長,但近年來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或酸雨的形成,破壞土壤的酸堿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長,應怎樣去改變酸性土壤?用熟石灰中和。思考1:是否可用NaOH代替熟石灰?相較于與熟石灰,NaOH不實惠且腐蝕性更強。思考2:能用生石灰代替熟石灰嗎?為什么?可以,因為:CaO+H2O=Ca(OH)2。2、工業:處理工廠的廢水。例如:硫酸廠排出的廢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質。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Ca(OH)2+H2SO4=CaSO4+2H2O。3、醫療:治療胃酸過多。(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2)氫氧化鋁能中和胃酸:Al(OH)3+3HCl=AlCl3+3H2O。也可用Mg(OH)2中和胃酸:Mg(OH)2+2HCl=MgCl2+2H2O。4、其它。(1)改善生活:食醋去除皮蛋的澀味、食醋去除熱水壺上的水垢等。(2)中和蚊蟲叮咬時“注射”的蟻酸,可以用含堿性物質的溶液,如肥皂水、稀氨水。【跟蹤練習】請同學們獨立完成以下題目1·下列做法利用了酸堿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鹽進行調味B.用稀鹽酸除去鐵釘上的鐵銹C.焙制蛋糕時加入碳酸氫鈉使蛋糕膨松D.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答案】D【解析】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鹽進行調味,沒有發生酸與堿生成鹽和水的反應,沒有運用中和反應原理,故選項錯誤;B、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是利用了酸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沒有運用中和反應原理,故選項錯誤;C、焙制蛋糕時加入碳酸氫鈉使蛋糕膨松,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氫鈉受熱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沒有運用中和反應原理,故選項錯誤;D、Al(OH)3與胃酸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和水,是酸和堿的反應,是利用了中和反應原理,故選項正確。故選D。2·將稀鹽酸慢慢滴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出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溶液溫度隨加入稀鹽酸質量增加而發生變化,如圖所示.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從a到b過程中,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減小B.b點表示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C.c點表示所得溶液中溶質只有NaClD.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答案】C【解析】A、由圖示可知,a到b過程中,氫氧化鈉逐漸減少,堿性減弱,故pH值逐漸減小,故選項說法正確;B、根據圖象可以看出,隨著稀鹽酸的加入,溫度逐漸升高,在b點前后溫度是兩種情況,b點溫度最高,b點表示酸堿恰好完全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C、b到c的過程中,是鹽酸完全中和完氫氧化鈉后繼續加入稀鹽酸,稀鹽酸過量,故c點溶液中的溶質含有NaCl和HCl,故選項說法錯誤;D、圖象可以看出:隨著鹽酸的加入溫度在逐漸上升,說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3·在醫藥方面,如人的胃酸過多可服用含有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物質的藥物。被有蟻酸的蚊蟲叮咬后,涂一些含有 物質的溶液,就可減輕痛癢。【答案】堿性、堿性。4·農業上利用中和反應改良酸性土壤時,通常向土壤中加入適量的 。 【答案】熟石灰三、課堂小結可獨立展示,可小組為單位集體展示!四、課堂檢測(獨立完成,你一定行!)1·下列反應中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Na2CO3+2HCl=2NaCl+H2O+CO2↑B.2NaOH+H2SO4=Na2SO4+2H2OC.SO2+2NaOH=Na2SO3+H2OD.Zn+CuSO4=ZnSO4+Cu【答案】B【解析】A、碳酸鈉是鹽不是堿,鹽酸是酸,雖然會反應,但不是酸和堿的反應,故A錯誤,B、氫氧化鈉是堿,硫酸是酸,兩者反應生成了鹽硫酸鈉和水,符合定義,故B正確,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不是酸,氫氧化鈉是堿,雖然生成了鹽和水,但不符合定義,故C錯誤,D、鋅屬于金屬單質,硫酸銅屬于鹽,反應物不符合中和反應的定義,故D錯誤.故選:B2·HCl和NaOH溶液反應時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滴入溶液”指的是鹽酸B.m點所示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色C.m點和n點所示溶液蒸發結晶可得同樣成分固體D.P點所示溶液pH小于n點【答案】C【解析】A、圖中pH的變化是由小于7逐漸增大到等于7,大于7可知,該圖表示的是堿溶液加入酸中,故圖中“滴入溶液”指的是氫氧化鈉,A不符合題意;B、由圖可知,m點pH<7,顯酸性,不能使酚酞變紅色,B不符合題意;C、由圖可知,m點時已加入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故m點中的溶質有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氯化鈉及過量的鹽酸,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是氯化鈉。n點時,鹽酸與氫氧化鈉恰好完全中和,此時n點中的溶質為氯化鈉,蒸發結晶后得到的固體是氯化鈉,故m點和n點所示溶液蒸發結晶可得同樣成分固體,C符合題意;D、由圖可知,n點的pH=7,p點的pH>7,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服用含Al(OH)3的藥物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答案】Al(OH)3+3HCl=AlCl3+3H2O;4·在工業上需處理酸性廢水時,通常加入適量的 將污水中和至中性。【答案】熟石灰5·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鹽酸時,溶液的pH與加入的熟石灰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當加入熟石灰mg時,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若改用7.4g氫氧化鈉與相同量鹽酸反應,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答案】Ca(OH)2+2HCl=CaCl2+2H2O;HCl和CaCl2;<。【解析】酸堿反應生成鹽和水,Ca(OH)2+2HCl=CaCl2+2H2O。當加入熟石灰mg時,溶液的pH<7,即鹽酸剩余,所以溶液中的溶質是HCl和CaCl2。由圖像可知,7.4g氫氧化鈣與鹽酸恰好反應,所得溶液的pH=7。Ca(OH)2+ 2HCl=CaCl2+2H2O , NaOH + HCl = NaCl + H2O74 73 40 36.5若改用7.4g氫氧化鈉與相同量鹽酸反應,則鹽酸有剩余,故所得溶液的pH<7。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課后測評1·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A.用氫氧化鈣溶液處理廢水中的殘余硫酸B.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C.服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2·下列反應中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3·下列反應,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二者發生反應的是( )A.大理石和稀鹽酸 B.石灰水和稀鹽酸 C.鐵銹和稀硫酸 D.鎂和稀硫酸4·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加液體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b點所示溶液中,溶質是NaClB.向圖中c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D.由a點到b點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生了中和反應5·向某稀鹽酸中逐漸加入試劑X后溶液的pH變化如圖。試劑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A. H2O B. H2SO4 C. NaOH D. CaCO36·人若長期食用“鎘大米”(鎘含量超標)會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對鎘的吸收率與土壤的pH有緊密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物質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結構,降低水稻對鎘吸收率的是( )A.氯化鉀 B.燒堿 C.熟石灰 D.硫酸亞鐵(水溶液顯酸性)7·向滴有酚酞的鹽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所得溶液的pH與加入溶液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多選)A.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降低 B.A點對應溶液的溶質為HCl、NaClC.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顯中性 D.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8·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鉀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c點所示溶液呈堿性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K2SO4和H2SO4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鉀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燒杯中D.由b點到c點的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反應9·25℃時,向20.0mL質量分數為30%的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的pH與所加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d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是NaCl和NaOHB.由b→c的變化過程是酸性越來越強C.向c點對應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無色D.圖示能體現反應過程中放出了熱量10·向一定量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B.C.D.11·向盛有一定量Ba(OH)2 溶液的燒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過量,下列圖像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A.加入稀硫酸的質量 B.加入稀硫酸的質量C.加入稀硫酸的質量 D.加入稀硫酸的質量12·熱水瓶內壁附著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用 來洗滌。寫出其與Mg(OH)2的應的化學方程式: 。13·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1)如圖表示該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在下面橫線上寫出每種圖形表示的離子(填離子符號)。(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下列物質中只有一種能與KOH溶液發生上述類似反應,應是 (填序號)。①HNO3②CuSO4③CaCl214·將稀鹽酸慢慢滴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溫度隨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變化曲線如圖所示.(1)在滴加的過程中,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由圖可知,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3)圖中B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15·中和反應在工農業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某學生課外興趣小組對中和反應進行研究.(1)對于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產生的中和反應,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要證明它們之間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可通過如下實驗來進行。 ①在盛有稀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燒杯中,邊滴邊用玻璃棒攪拌,當觀察到 現象時,說明它們之間發生了中和反應,且恰好完全反應。 ②將稀鹽酸逐滴勻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用數字化儀器對反應過程中溶液的溫度、PH進行實時測定,得到的曲線如圖1、圖12所示。由圖1、圖2可知,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已發生中和反應的判斷依據是 。對于某些有明顯實驗現象產生的中和反應,如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的反應,只要將稀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鋇溶液中,觀察到 現象,就可說明反應已經發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課后測評1·下列應用與中和反應原理無關的是( )A.用氫氧化鈣溶液處理廢水中的殘余硫酸B.用熟石灰和硫酸銅配制波爾多液C.服用含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D.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答案】B【解析】A、氫氧化鈣和硫酸反應屬于中和反應,此項不符合題意;B、熟石灰屬于堿,硫酸銅屬于鹽,和中和反應無關,此項符合題意;C、胃酸中含有鹽酸,堿性藥物常用氫氧化鎂為一種堿,與中和反應有關,此項不符合題意;D、熟石灰為堿,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發生的是中和反應,此項不符合題意;故選B.2·下列反應中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Na2CO3+2HCl=2NaCl+H2O+CO2↑ B.2NaOH+H2SO4=Na2SO4+2H2OC.SO2+2NaOH=Na2SO3+H2O D.Zn+CuSO4=ZnSO4+Cu【答案】B 【解析】A、碳酸鈉是鹽不是堿,鹽酸是酸,雖然會反應,但不是酸和堿的反應,故A錯誤,B、氫氧化鈉是堿,硫酸是酸,兩者反應生成了鹽硫酸鈉和水,符合定義,故B正確,C、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不是酸,氫氧化鈉是堿,雖然生成了鹽和水,但不符合定義,故C錯誤,D、鋅屬于金屬單質,硫酸銅屬于鹽,反應物不符合中和反應的定義,故D錯誤.故選:B3·下列反應,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二者發生反應的是( )A.大理石和稀鹽酸 B.石灰水和稀鹽酸 C.鐵銹和稀硫酸 D.鎂和稀硫酸【答案】【解析】A、大理石和稀鹽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泡,不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來判斷反應能否進行;B、石灰水和稀鹽酸混合時無明顯現象,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來判斷反應能否進行;C、鐵銹和稀硫酸反應的現象是溶液變成黃色,不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來判斷反應能否進行;D、鎂和稀硫酸反應產生大量的氣泡,不需要借助酸堿指示劑來判斷反應能否進行。故選B。4·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探究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過程,測得燒杯中溶液的pH隨滴加液體體積變化的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圖中b點所示溶液中,溶質是NaClB.向圖中c點所示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不變色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D.由a點到b點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生了中和反應【答案】B【解析】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溶液pH值越來越大,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圖中b點所示溶液pH=7,酸堿完全反應,溶液中溶質是NaCl;圖中c點所示溶液pH>7,顯堿性,滴加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由a點到b點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生了中和反應。故選B。5·向某稀鹽酸中逐漸加入試劑X后溶液的pH變化如圖。試劑X可能是下列物質中的( )A. H2O B. H2SO4 C. NaOH D. CaCO3【答案】C【解析】水為中性物質,可以減低稀鹽酸的酸性,但是溶液始終呈酸性,溶液的pH<7;硫酸為酸性物質,可以增強稀鹽酸的酸性,但是溶液始終呈酸性,溶液的pH值<7;氫氧化鈉為堿,可以和稀鹽酸反應,而使溶液的酸性減弱,當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的pH值為7,繼續加入氫氧化鈉則溶液呈堿性,而使pH值大于7;碳酸鈣可以消耗鹽酸,溶液的pH≤7。故選C。6·人若長期食用“鎘大米”(鎘含量超標)會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對鎘的吸收率與土壤的pH有緊密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物質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結構,降低水稻對鎘吸收率的是( )A.氯化鉀 B.燒堿 C.熟石灰 D.硫酸亞鐵(水溶液顯酸性)【答案】C【解析】A.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時,水稻對鎘的吸收率幾乎不變即最小,而氯化鉀呈中性,故不符合題意;B.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時,水稻對鎘的吸收率幾乎不變即最小,而燒堿是氫氧化鈉俗稱,屬于強堿,腐蝕性強,不能用來改良土壤結構,故不符合題意;C.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時,水稻對鎘的吸收率幾乎不變即最小,而熟石灰呈弱堿性,故符合題意;D.根據上述分析可知,土壤pH=7.6左右時,水稻對鎘的吸收率幾乎不變即最小,而硫酸亞鐵水溶液顯酸性,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7·向滴有酚酞的鹽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所得溶液的pH與加入溶液體積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多選)A.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降低 B.A點對應溶液的溶質為HCl、NaClC.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顯中性 D.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顏色由紅色變為無色【答案】BC【解析】A、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放熱,反應過程中溶液溫度升高,錯誤;B、A點對應溶液pH<7,溶質為過量的HCl和反應生成的NaCl,正確;C、恰好完全反應時生成氯化鈉和水,氯化鈉溶液顯中性,正確;D、反應過程中,稀鹽酸完全反應前溶液是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過量時溶液變紅色,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顏色由無色變為紅色,錯誤。故選BC。8·某校化學小組在利用硫酸和氫氧化鉀溶液探究酸堿中和反應時,利用數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c點所示溶液呈堿性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K2SO4和H2SO4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鉀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燒杯中D.由b點到c點的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反應【答案】D【解析】A、c點時溶液的pH小于7,顯酸性,故選項說法錯誤;B、a點時溶液的pH大于7,顯堿性,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K2SO4和KOH,故選項說法錯誤;C、由圖象可知,pH值是開始時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顯堿性,然后不斷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減小,說明是把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鉀溶液中,故選項說法錯誤;D、由b點到c點的變化過程中,是恰好完全反應后繼續滴加稀硫酸,變化過程中沒有發生化學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9·25℃時,向20.0mL質量分數為30%的鹽酸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溶液的pH與所加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d點對應的溶液中溶質是NaCl和NaOHB.由b→c的變化過程是酸性越來越強C.向c點對應的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無色D.圖示能體現反應過程中放出了熱量【答案】A 【解析】A、d點表示的是氫氧化鈉過量,故溶液中有生成的氯化鈉和過量的氫氧化鈉,A符合題意;B、由b到c的過程中,溶液的pH增加,酸性減弱,B不符合題意;C、d點對應的pH大于7,溶液顯堿性,故向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變為藍色,C不符合題意;D、圖示中只能看出溶液的pH隨氫氧化鈉的變化情況,不能看出反應中的能量變化情況,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10·向一定量4%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稀鹽酸,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B.C.D.【答案】D【解析】A.開始時氫氧化鈉溶液是堿性,pH大于7,隨著稀鹽酸的滴加,pH逐漸減小,但稀鹽酸過量時pH小于7,所以圖象正確;B.酸堿中和反應會放出熱量,故隨著稀鹽酸的加入,溶液的溫度升高,當恰好完全中和時,溶液溫度最高,繼續滴加稀鹽酸,溶液的溫度就會降低,所以圖象正確;C.沒有滴加稀鹽酸時,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為零,隨著加入稀鹽酸生成的氯化鈉越來越多,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越來越大,當二者完全中和時,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達到最大值且不再增加,再滴加稀鹽酸,溶液的質量增大,氯化鈉的質量不變,溶液中氯化鈉的質量分數減小,故圖象正確;D.當加入的稀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反應時,HCl的物質的量為零,當二者恰好完全反應時,繼續滴加稀鹽酸,HCl的物質的量增加,且隨著稀鹽酸加入的量的增多,而不斷增大,故圖象錯誤。11·向盛有一定量Ba(OH)2 溶液的燒杯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過量,下列圖像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A.加入稀硫酸的質量 B.加入稀硫酸的質量C.加入稀硫酸的質量 D.加入稀硫酸的質量【答案】D 【解析】A、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燒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過量,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溶液的pH逐漸減小,恰好反應時pH為7,繼續滴加稀硫酸,pH繼續沖減小,不符合題意;B、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燒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過量,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溶液中氫氧根離子被氫離子消耗,逐漸減少,直至為零,不符合題意;C、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燒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過量,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反應開始就產生沉淀,逐漸增加,氫氧化鋇完全反應后,不再增加,不符合題意;D、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燒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過量,反應生成硫酸鋇和水,反應沒有開始溶液有水,燒杯中水的質量開始不為0,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12·熱水瓶內壁附著的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用 來洗滌。寫出其與Mg(OH)2的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稀鹽酸;Mg(OH)2+2HCl=MgCl2+2H2O;13·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1)如圖表示該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離子,在下面橫線上寫出每種圖形表示的離子(填離子符號)。(2)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下列物質中只有一種能與KOH溶液發生上述類似反應,應是 (填序號)。①HNO3②CuSO4③CaCl2【答案】(1)OH﹣、Na+;(2)HCl+NaOH═NaCl+H2O;(3)①【解析】(1)向NaOH溶液中滴入HCl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氫氧化鈉是由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構成的,鹽酸是由氫離子和氯離子構成的,反應的實質是氫離子結合氫氧根離子生成水分子,故橫線上圖形表示的離子從左到右分別是氫氧根離子(OH﹣)、鈉離子(Na+)。(2)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Cl+NaOH═NaCl+H2O。(3)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屬于中和反應,只有一種能與KOH溶液發生上述類似反應,硝酸屬于酸能與氫氧化鉀發生中和反應。14·將稀鹽酸慢慢滴入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溫度隨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變化曲線如圖所示.(1)在滴加的過程中,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2)由圖可知,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 (填”放熱“或”吸熱“)反應。(3)圖中B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是 (填化學式)。【答案】(1)減小;(2)放熱;(3)NaCl。【解析】(1)氫氧化鈉溶液的pH大于7,稀鹽酸的pH小于7,在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的過程中,溶液的pH逐漸變小;故填:減小;(2)由圖象可以看出,隨著稀鹽酸的加入,溫度在逐漸的升高,說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故填:放熱;(3)根據圖象可以看出,隨著稀鹽酸的加入,溫度在逐漸的升高,在B點前后溫度是兩種情況,B點溫度最高,B點表示酸堿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生成氯化鈉和水,故填:NaCl。15·中和反應在工農業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某學生課外興趣小組對中和反應進行研究.(1)對于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產生的中和反應,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要證明它們之間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可通過如下實驗來進行。 ①在盛有稀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燒杯中,邊滴邊用玻璃棒攪拌,當觀察到 現象時,說明它們之間發生了中和反應,且恰好完全反應。 ②將稀鹽酸逐滴勻速加入一定量的稀氫氧化鈉溶液中,用數字化儀器對反應過程中溶液的溫度、PH進行實時測定,得到的曲線如圖1、圖12所示。由圖1、圖2可知,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已發生中和反應的判斷依據是 。對于某些有明顯實驗現象產生的中和反應,如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的反應,只要將稀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鋇溶液中,觀察到 現象,就可說明反應已經發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答案】(1)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溶液溫度升高;溶液pH由大于7降至小于7。(2)產生白色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解析】(1)①在盛有稀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2~3滴酚酞試液,用膠頭滴管吸取稀鹽酸逐滴加入到上述燒杯中,邊滴邊用玻璃棒攪拌,當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時,說明它們之間發生了中和反應,且恰好完全反應;②由圖1、圖2可知,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已發生中和反應的判斷依據是溶液溫度升高;溶液pH由大于7降至小于7。故填:溶液由紅色變成無色;溶液溫度升高;溶液pH由大于7降至小于7。(2)將稀硫酸滴加到氫氧化鋇溶液中時,能夠觀察到產生白色沉淀,就可說明反應已經發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Ba(OH)2+H2SO4═BaSO4↓+2H2O。故填:產生白色沉淀;Ba(OH)2+H2SO4═BaSO4↓+2H2O。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第十單元 酸和堿課題2 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新知導入熟石灰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白色沉淀H2SO4+Ba(OH)2=BaSO4↓+2H2O酸與堿可發生反應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 取一支干凈的試管,往其中加入適量的稀鹽酸,然后再加入適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仔細觀察現象。看不到明顯現象這是為什么呢?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在燒杯中加入5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溶液,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無色為止。你能設計出可行的方案證明酸和堿之間發生了反應嗎?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討論 1、 酚酞在實驗中起什么作用?借以判斷反應有無發生2、什么時候酸和堿恰好完全反應?現象現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顯紅色,隨著滴加鹽酸,顏色逐漸消失至無色。溶液剛好由紅色變為無色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反應前后溶液中離子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混合后,氫離子(H+)和氫氧根離子(OH-)結合成了水分子,導致溶液原有的酸、堿性相互“中和”。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酸溶液與堿溶液的反應實質是酸溶液中的氫離子與堿中的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了水。 中和反應實質:H++OH- =H2O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HCl + NaOH = NaCl + H2O酸 + 堿 → 鹽 + 水中和反應:酸和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中和反應的注意事項:任意酸與堿都能發生中和反應,都生成鹽和水中和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中和反應是放熱反應,并且恰好反應時放出的熱量最多放熱反應還有:CaO+H2O=Ca(OH)2;活潑金屬與酸的反應。④ 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鹽酸與氫氧化鉀:鹽酸與氫氧化鈣:硫酸與氫氧化鉀:硫酸與氫氧化鈉:金屬離子酸根離子鹽HCl + KOH = KCl + H2O2HCl+Ca(OH)2=CaCl2+2H2OH2SO4+2KOH=K2SO4+2H2OH2SO4+2NaOH=Na2SO4+2H2O新知講解一、中和反應 我們化學上所說的“鹽”,是否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鹽”?鹽由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例如:NaCl、Na2CO3、CaCO3、KMnO4、CuSO4 、Fe(NO3)3 、NaHCO3、NH4NO3 常見酸根:CO32-(碳酸根離子)、SO42-(硫酸根離子)、 NO3- (硝酸根離子)、Cl-(氯離子)、HCO3-(碳酸氫根離子)新知講解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新知講解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 植物需要在一定酸堿性的土壤中生長,但近年來由于不合理使用化肥,或酸雨的形成,破壞土壤的酸堿性,不利于植物的生長,應怎樣去改變酸性土壤?用熟石灰中和。1、農業:改良土壤的酸堿性新知講解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相較于與熟石灰,NaOH不實惠且腐蝕性更強。思考1:是否可用NaOH代替熟石灰?思考2:能用生石灰代替熟石灰嗎?為什么?可以,因為:CaO+H2O=Ca(OH)2用熟石灰(消石灰)改良酸性土壤,也可用生石灰代替新知講解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2、工業:處理工廠的廢水硫酸廠排出的廢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質Ca(OH)2+H2SO4=CaSO4+2H2O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假如印染廠的廢水呈堿性,我們應如何處理?可加入硫酸進行中和新知講解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3、醫療:治療胃酸過多Al(OH)3+3HCl=AlCl3+3H2O氫氧化鋁能中和胃酸胃酸的主要成分是鹽酸胃樂膠囊的主要成分氫氧化鋁也可用Mg(OH)2中和胃酸 Mg(OH)2+2HCl=MgCl2+2H2O新知講解二、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4.其它改善生活:食醋去除皮蛋的澀味、食醋去除熱水壺上的水垢等。中和蚊蟲叮咬時“注射”的蟻酸可以用含堿性物質的溶液,如肥皂水、稀氨水。跟蹤練習1·下列做法利用了酸堿中和反應原理的是( )A.用食醋腌木瓜放入食鹽進行調味B.用稀鹽酸除去鐵釘上的鐵銹C.焙制蛋糕時加入碳酸氫鈉使蛋糕膨松D.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D 跟蹤練習2·將稀鹽酸慢慢滴入裝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用溫度計測出燒杯中溶液的溫度,溶液溫度隨加入稀鹽酸質量增加而發生變化,如圖所示.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從a到b過程中,燒杯中溶液的pH逐漸減小B.b點表示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C.c點表示所得溶液中溶質只有NaClD.稀鹽酸與氫氧化鈉溶液發生的反應是放熱反應C 跟蹤練習3·在醫藥方面,如人的胃酸過多可服用含有 (填“酸性”、“堿性”或“中性”)物質的藥物。被有蟻酸的蚊蟲叮咬后,涂一些含有 物質的溶液,就可減輕痛癢。4·農業上利用中和反應改良酸性土壤時,通常向土壤中加入適量的 。堿性堿性熟石灰課堂總結課堂檢測1·下列反應中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A.Na2CO3+2HCl=2NaCl+H2O+CO2↑B.2NaOH+H2SO4=Na2SO4+2H2OC.SO2+2NaOH=Na2SO3+H2OD.Zn+CuSO4=ZnSO4+CuB課堂檢測2·HCl和NaOH溶液反應時溶液pH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圖中“滴入溶液”指的是鹽酸B.m點所示溶液能使酚酞變紅色C.m點和n點所示溶液蒸發結晶可得同樣成分固體D.P點所示溶液pH小于n點C課堂檢測3·服用含Al(OH)3的藥物可以治療胃酸過多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4·在工業上需處理酸性廢水時,通常加入適量的 將污水中和至中性。5·用熟石灰中和一定量的鹽酸時,溶液的pH與加入的熟石灰質量的關系如圖所示。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當加入熟石灰mg時,溶液中的溶質為 。若改用7.4g氫氧化鈉與相同量鹽酸反應,所得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Al(OH)3+3HCl=AlCl3+3H2O熟石灰Ca(OH)2+2HCl=CaCl2+2H2OHCl和CaCl2<板書設計作業布置1、P65練習與應用:1(3)、3、5、。2、完成課后測評。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和反應1.flv 撒熟石灰.wmv 氫氧化鋇與硫酸反應.wmv 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ppt 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導學案(原卷版).doc 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導學案(解析版).doc 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課后測評(原卷版).doc 課題2酸和堿的中和反應第1課時課后測評(解析版).doc 酸堿中和反應實質.mp4 酸堿中和反應的應用.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