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1課時授新課教材分析 本課為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單元全書第五課第二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第五課的落腳點,是對上一框《人民代表大會:國家的權力機關》的承接與深化。本框包括三目:走進我國的國家機關、我國政權的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學習和了解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助于學生更深一步地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學情分析學生年齡與心理狀況分析作為高一的學生普遍年齡達到16周歲左右,具備了一定的思維分析以及綜合能力,經過高中大半年的學習及學生的心理狀況逐漸發展成熟,對于新鮮未知事物保持著一定的好奇與敏感性。在教學在抓住這一特點,可有效的為教學服務,激發課堂活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本學期的政治生活相對來說較為沉悶枯燥,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把教材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學生知識與理論基礎分析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知識,高一學生在初中就已經接觸過一些粗淺的內容,在日常生活中也從電視新聞報道中看過有關人大的報道,這就為學習本課知識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另外,從高一學生心理特點來看,現在的高中生思想活躍,知識面廣泛,有很多特長,關心國家大事,能夠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同時上一框題已經學習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相關內容,學生不再感到陌生,因此對于本課的熱點問題,將會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知識目標:了解國體與政體及其相互關系;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含義,決定因素及其基本內容;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及民主集中制原則能力目標:提高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政治現象的能力,分析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適合我國國情,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確認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2.達成學科核心素養 政治認同:學習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適合人民民主專政國體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主義原理創造性地運用于中國社會實際所建立的根本政治制度。讓學生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和優勢,使學生逐步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教學重難點重點: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是適合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的基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難點:民主集中制原則教學方法本框題內容涉及人大的活動,知識點較多,內容較陌生,在教學中要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運用調查方式等,感悟、體驗、探究人大政治活動的具體程序和要求。 1、直觀演示法:利用圖片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教學工具多媒體設備;傳統教學工具教學過程導入導入新課給學生播放視頻:播放我國召開“兩會”的視頻以及美國選舉的視頻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授課一、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引導學生閱讀教材58頁“走進我國的國家機關”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學生閱讀課本,討論問題。這一組鏡頭反映了我國國家機構中人民代表大會與其他國家機關的關系,從中可以看出,我國人民是如何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建國家機關、開展管理國家的各種政治活動的。1、我國的政體(1)政體是一個國家的政權機關的組織形式。也就是通過什么方式、制度來組建國家政權機關的。引導學生閱讀教材59、60頁“專家點評、名詞點擊”材料,同時思考:國家機構一般由哪些國家機關組成?我國的國家機構的組成情況是怎樣的?。學生閱讀課本,討論問題。國家機構一般由國家元首、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組成。不同國家在具體設置上有所不同。我國的立法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它與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并同其他國家機關共同組成我國的國家機構體系。了解:國體決定政體,政體反映國體。一個國家的政體總是體現國家的階級性質,為維護國家性質服務。(2)我國的政體是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們的政體只能是采用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有利于人民行使管理國家權力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必然選擇,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2、與不同國家政體比較情境問題:我們學習了解了我國的政體(根本政治制度)是以民主集中制為原則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性質決定,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你知道當今世界其他國家采取怎樣的政體?實行怎樣的原則嗎?多媒體展示:以美國為代表的三權(立法、行政、司法)分立,相互制衡的總統制民主共和制政體;以英國、日本為代表的分權制衡的議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以德國為代表的分權制衡的議會制民主共和制政體。小組討論,代表總結當今世界各國的政體,形式多樣,不盡相同,但是都奉行立法權(議會)、行政權(政府、內閣)、司法權(法院)權力分立、制約、平衡的原則,其本質上是與資本主義國家的國體、國情相適應的,調節資產階級內部各利益的利益,維護資本主義的民主制度。權力的分立和制衡實在資產階級內部的權力分配,相互扯皮,辦事效率低下。三權分立原則在政治實踐中難以真正得到貫徹。引導學生閱讀教材59-60頁,思考:什么是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它表現在哪些方面?學生閱讀、思考,積極回答問題3、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原則是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的最重要特點是:國家機構實行民主集中制。(1)含義: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民主與集中的關系:民主是集中的基礎,只有充分發揚民主,才能形成正確的集中;集中是民主的保障,只有統一人民的意志,才能維護人民的根本權益。離開民主的集中和離開集中的民主,就會導致專制獨裁和無政府主義。 教師活動:出示我國部分中央國家機關領//導人的照片。問題:(1)你知道他/們都是誰、擔任什么領導職務、是怎樣選舉產生的、代表哪些國家機關嗎?(2)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國家機關,這些國家機關之間有什么關系嗎?學生討論、回答。師:出示中央國家機關組織簡表并作講解全國人大(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也是我國的立法機關):從權力的所有者與行使者來看,全國人大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最高權力。它集中代表全國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行使國家的立法權和決定國家生活中的其他重大問題。國家主席(國家元首):是重要的國家機關,是一個國家對內對外的最高代表。 國務院(中央人民政/府):是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國家檢察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審/判機關):是我國的司法機關,行使司法權。國家主席、國務院、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由全國人大產生,對全國人大負責、受全國人大監督。各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得出結論一:由國家權力機關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同時,對權力機關負責,受權力機關監督。(國家權力機關與其它國家機關的關系)教師活動:出示我國政權機關縱向圖。設問:剛才我們講的是中央層面的國家政權機關關系,地方政權機關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那么中央和地方機關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呢?學生討論、合作探究。師點撥總結:全國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中央必須履行管理全局的職責,必須制定和實施全國性的法律、方針、政策,才能保證國家權力的統一行使。同時,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情況復雜,各地發展不平衡。賦予地方必要的權力,讓地方有更多因地制宜的靈活性,發揮地方發展經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于穩定全國的大局,增強整個經濟的生機和活力。我國權力機關集中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各國家機/關分工實施,各司其職,國家機關之間存在著權力制約和監督。既有利于權力機關在民主基礎上集中統一行使權力,又有利于其他國家機關在集中指導下依法行使民主職權。得出結論二:中央統一/領導,合理劃分中央與地方國家機關的職權,充分發揮中央與地方兩個積極性,既在中央的統一領導下,協調一致集中力量辦大事,又能因地制宜,充分發揮地方的積極性,提高辦事效率。(中央與地方國家機關的關系)設問:國家機關由權力機關產生,對其負責,受其監督。從國家機關之間的分工和它的法律地位來說,全國人大在我國國家機構體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任何國家機關都不能超越于全國人大之上,也不能和它相并列。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律和決議,其他國家機關都/必須遵照執行。那么國家權力機關(全國人大)又是怎樣產生的?對誰負責?受誰監督呢?學生討論、探究回答。教師點撥、總結:根據現行憲法和法律的規定,全國/人大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和軍隊選出的人民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對違反人民意志和利益的或不稱職的代表,人民有權依照法律程序予以罷免。得出結論三:人民在普選的基礎上選舉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人民代表由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人大代表與人民的關系)設問:為什么人民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學生討論探究。師點撥、總結:因為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人民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得出結論四: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性質(國體),決定了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政體)。設問:用視頻(圖片)展示人大代表的選舉過程,全國人大代表就《政府工作報告》討論、審議、表決的過程。為什么要充分討論、審議、表決通過?學生討論探究。教師點撥、總結: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選舉產生,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法律的制定、重大問題的決策,由人民代表充分討論,實行少數服從多數原則,民主決定。即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的重要組織和活動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得出結論五:人民代表大會制的重要組織和活動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得出結論六:民主集中制原則和含義及表現: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的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請大家閱讀教材60頁“中央國家機關組織系統簡表”,說明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什么關系?學生積極討論并踴躍發言。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權力機關,其他國家機關都由它產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它以人民代表大會為基石,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得以實現。可見,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現在,我們知道實行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區別于任何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的鮮明特點。民主集中制體現在國家權力運行的各個方面和各個環節。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的結合,體現了最廣泛的民意和高度的行政效率。民主集中制既保證了國家權力的高度統一、行政命令的貫徹和行政效率的提高,集中力量辦大事;又能發揚充分的民主,體現我國民主的真實性和廣泛性。各機/關合理分工,協調一致地工作,國家權力的運行既有統一的目標,又有有效的監督和制約。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這個人民當家作主的最高形式和重要途徑,是以人民當家作主為宗旨,真正保障了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充分體現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顯示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鮮明特點,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勢1、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主要內容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通過民主選舉選出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由人民代表大會產生其他國家機關,依法行使各自的職權;實行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和活動原則;等等。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①它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②它動員了全體人民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③它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④它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歸納總結:實踐證明,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是中國人民奮斗出來的成果和歷史的選擇,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好制度。如何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①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絕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②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要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③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必須保證和發展人民當家做主,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教學總結知識總結 通過大量的政治生活實例分析,我們明確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則,由人民選舉代表組成人民代表大會作為國家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國家社會事務的政治制度。是由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鮮明的特點。是適合我國國情的根本政治制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無比的優越性。為了更好地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適應國家現代化總進程,我們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決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課堂鞏固練習 1、“實行民主集中制,就是要求充分發揚民主,集體議事,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到充分表達和反映,在此基礎上集中正確意見,集體決策,使人民的意愿和要求得以落實和滿足。”(《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白皮書)對這段話概括最全面的是( D )A.實行民主集中制,要求集體議事和集體決策B.實行民主集中制,要求落實和滿足人民的意愿和要求C.實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充分表達和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要求D.實行民主集中制,要求在充分發揚民主的基礎上集中正確意見2.下列關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D) 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②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③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組織活動原則是對人民負責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政體A、1 2 B、1 3 C、2 3 D、1 4 3.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組織和活動的最重要特點,就是國家機構實行( B ) A、對人民負責原則B、民主集中制原則C、依法治國原則D、權利和義務相統一原則本課總結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說過,一個國家選擇什么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承、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我國國家治理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們有主張、有定力。中華民族是一個兼容并蓄、海納百川的民族,在漫長歷史進程中,不斷學習他人的好東西,把他人的好東西化成我們自己的東西,這才形成我們的民族特色。我們說堅定制度自信,不是要故步自封,而是要不斷革除體制機制弊端,讓我們的制度成熟而持久,讓我們的民族永遠有希望。教學反思教前反思 以新課程的基本理念為指導,讓學生在“溫故”中知新,在“探究”中學習,在“合作”中增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設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在思考、討論、探究中學習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原理分析理解政治現象,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并確立堅持和完善這一根本政治制度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教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