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2 遵守規則學習目標:1、通過分析自由與規則的關系,懂得真正的自由要受社會規則的約束。※2、樹立正確的規則意識,提高自覺遵守規則、維護與改進規則的能力,養成自覺遵守規則的習慣。打手機是我的自由!“自由”也不能損害其他人合法的自由和權利呀!孩子睡覺了,請您小聲點兒。 探究與分享:你如何看待這位男士打手機的“自由”? 這名男士有打手機的“自由”,但是這種“自由”以不損害周圍乘客合法的自由和權力為前提。所以這位男士的認識錯誤的。探究與分享 有人說,規則的存在限制了人的行為與自由。生活中,到處都是規則,想干點事情特別受到限制。 自由 VS 規則 自由與規則不可分1探究與分享 為什么這位乘客看似在行使權利,最后卻受到處罰?自由與規則的關系 ② 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證每一個人不越過自由的邊界,促進社會有序運行。 擋車門阻止火車啟動,損害了整列火車上乘客的利益,他們的自由和權利是建立在犧牲別人的權利基礎上的,因此不應當受到保護。①社會規則劃定了自由的邊界。自由不是隨心所欲,它受道德、紀律、法律等社會規則的約束。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權利。②社會規則是人們享有自由的保障。人們建立規則的目的不是為了限制自由,而是促進社會有序進行。違法規則、擾亂秩序的行為應當收到相應的處罰。1、規則與自由的關系是怎樣的? 探究與分享:p28你怎么看待“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觀點?“梨雖無主,我心有主”說明許衡嚴于律己,自覺遵守內心的規則,是有自律精神的人。你認為如何形成許衡所說的“我心有主”?“我心有主”即自律,自律就是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習慣,做到自覺遵守規則。 ① 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會規則,既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約束、即自律。2、我們應該如何自覺遵守規則?二、自覺遵守規則 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則。2、我們應該如何自覺遵守規則?二、自覺遵守規則探究與分享:觀點一:闖紅燈不對,但大家都在闖,我也就跟著走。觀點二:只要沒人看到,沒人管,就可以闖紅燈。觀點三:我覺得車輛多的時候不能闖紅燈,車輛少或者沒有車的時候可以闖紅燈。你怎樣看待以上觀點?①這幾位學生還停留在他律階段。我們應該加強自律,嚴于律己,不斷自我反省,克服已經發現的不良行為,做到自覺遵守規則;②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繩,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① 遵守社會規則需要他律和自律。遵守社會規則,既要監督、提醒、獎懲等外在約束,即他律;又需要自我約束、即自律。2、我們應該如何自覺遵守規則? ②遵守社會規則,需要我們發自內心地敬畏規則,將規則作為自己行動的準則。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將規則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討論 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類似的行為,為了改變這種狀況,請你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1)首先,從自己做起,以身作則;(2)以宣傳勸導為主,引導規范人們的行為;(3)設定相關的行政法規約束不文明合理行為。提示: 一方面要從自己做起,自覺遵守規則;另一方面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監督、幫助他人遵守規則。我們如何維護規則?有“禮”,語言文明,態度和善;有“理”,要曉之以理,采取合理的方式;有“節”,要注意適可而止。勸導的技巧p30探究與分享: 你知道哪些被改進的規則?說說為什么有這些變化?5000二、我們改進規則的原因?(1)一些原來沒有的規則,需要制定;一些原有的規則失去了合理性,需要廢除;一些原有的規則不能完全適應實際生活的變化,需要加以調整和完善。 規則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積極參與規則的改進和完善,善于與他人溝通交流、尋求共識,積極為新規則的形成建言獻策。三、我們應該怎樣改進規則?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遵守規則.pptx 擋車門阻礙高鐵發車.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