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道德與法治 部編版 八年級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憲法修正案草案。這是對現行憲法的第5次修改,也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導入2018年憲法修正案21新中國成立以來共制定了4部憲法:(1954、1975、1979、1982)現行憲法共進行了5次修改:憲法修改歷史 2004年憲法修正案141988年憲法修正案21993年憲法修正案91999年憲法修正案6條 毛澤東同志有一段話,他說:"一個團體要有一個章程,一個國家也要有一個章程,憲法就是一個總章程,是根本大法"。 第一課 維護憲法權威 第一框主自習學快速閱讀課本P2—10,標畫下列思考題的答案,6分鐘后找同學回答。1、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2、憲法是如何保障國家權利屬于人民的?3、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4、在我國,人權的主體有哪些?5、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有哪些?6、國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閱讀小眉的周記,思考以下問題:1、除了這三個國家機關外,還有哪些國家機關和場所懸掛國徽?2、為什么這些國家機關和場所要懸掛國徽?3、為什么我國很多國家機關的名稱里有“人民”二字?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憲法的基本原則國家權力屬于人民一(本課重點)思考:憲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體現在哪些方面? (如何保障/貫徹?)我國國家性質人民的地位人民的地位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憲法》第一條(1)憲法確認我國的國家性質,明確人民當家做主的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憲法》第二條我國國家性質人民的地位情感目標03(2)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奠定了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的經濟基礎。 憲法第六條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 這一制度保證人民成為生產資料的所有者,成為國家的主人。我國國家性質人民的地位情感目標03(3)憲法規定的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明確了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基本途徑和形式。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我國國家性質人民的地位情感目標03(4)憲法規定廣泛的公民基本權利,并規定實現公民基本權利的保障措施。憲法對公民基本權利的規定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我國國家性質人民的地位情感目標03(5)憲法規定國家武裝力量屬于人民。它的任務是鞏固國防,抵抗侵略,保衛祖國,保衛任命的和平勞動....努力為人民服務。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和民兵預備役。 武裝力量歸屬經濟制度國家的性質 政治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小結:憲法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歸根到底就是要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思考:1.視頻中涉及到了公民的哪些權利?國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這些權利實現的呢?2.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什么?主體和內容分別包含哪些?平等權人身權利政治權利經濟社會文化權利:財產權、勞動權、受教育權等二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二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思考:我國從具體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權?完善立法依法行政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法治國家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法律進一步明確公民享有的具體權利與責任。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國家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形成全民守法氛圍和習慣,努力將人權理想變為現實。我國人權事業取得巨大成就※我國人權事業的發展——典型事例◎2017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關于辦理刑事案件嚴格排除非法證據若干問題的規定》正式發布,從偵查、起訴、辯護、審判等方面明確非法證據的認定標準和排除程序,擴大了非法證據的排除范圍。 以“你不是人民”的名義拒絕辦事民眾新聞焦點: 1月16日,周旭被進行停職調查。1月19日,經當地鎮黨委研究,決定免去周旭天王社區黨總支書記職務。1、為什么該社區書記被勒令停職查辦,最終撤銷職務處理? 沒有明確國家的一切權力來自人民并且屬于人民。其權力行使沒有做到服務人民的利益,屬于失職行為,故撤職處理。 辦事的群眾屬于我國人民一員,同時也具備公民身份,受到中國法律的保護,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也履行規定的義務。2、辦事的群眾是人民嗎?人民與公民相同嗎? 明晰“公民與人民” 具有某國國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人民和人民的敵人)人民不包括全體社會成員。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的人和其他社會敵對分子不屬于人民,但屬于公民。法律概念政治性概念,與敵人相對。知識拓展練一練:正在上小學一年級的小明留學中國的外國學生退休在家的司機老王被剝奪政治權利在監獄服刑的張某 下列不屬于我國公民的是?權力政治概念,有權支配他人的強制之力,如國家執法部門的強制力權利法律概念,是法律賦予的利益,如公民的受教育權等 明晰“權力與權利”權力≠權利 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維護憲法賦予的權利; 履行憲法賦予的義務; 努力學習,熱愛祖國; 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中國, 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宣誓人: 1.國家為什么大力開展扶貧工作?(1)貧窮是實現人權的最大障礙...(2)中國的減貧行動有力促進...2.如何減貧?我們的措施?(1)救濟式扶貧(2)開發式扶貧(3)連片扶貧 (4)精準扶貧3.脫貧的基本方略?拓展提高國家權利屬于人民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人權的實質內容目標人權的主體和內容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措施憲法的基本原則憲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1.1公民權利的保障書課堂總結1.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這說明( )A.在我國,人權的主體非常廣泛 B.公民享有的人權的內容很廣泛C.尊重和保障人權只是國家領導人的事 D.我國的人權保障工作做得不到位單項選擇題課堂練習B2.人民代表大會,人民警察,人民政府……很多國家機關、單位名稱之所以冠以“人民”,原因是( )A.人民人數最多,力量最大B.我國國家權力屬于人民C.人民直接管理國家政權D.沒有人民就沒有國家B3.公民和人民的區別是( ) A.人民享有政治權利,公民不享有政治權利 B.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C.人民享有權利多,公民享有權利少 D.人民參與國家管理,公民不參與國家管理B 4.列寧說:“憲法是一張寫著權利的紙。”之所以說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保證書,是因為( )①公民基本權利的內容和范圍都來自憲法的規定 ②憲法中確認的國家基本制度為公民基本權利的實現提供了法律基礎和保障 ③憲法規定公民有廣泛的基本權利和保障措施 ④憲法只是規定公民基本權利的法律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B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下1.1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教學設計課題 1.1公民權利的保障書 單元 第億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下學習 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認識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憲法原則,知道憲法規定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相關內容,知道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所做的努力和采取的措施。 能力目標:增強憲法意識和人權意識,提高依法積極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能力,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主人翁地位的能力,培養學生對憲法原則、人權概念等的理解、辨別和抽象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憲法意識,弘揚法治精神,讓學生牢固樹立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觀念,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重點 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難點 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材料: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憲法修正案草案。這是對現行憲法的第5次修改,也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憲法的發展歷程,為什么要完善憲法? 學生回答交流教師引導 講授新課 一、國家權力屬于人民快速閱讀課本P2—10,標畫下列思考題的答案, 6分鐘后找同學回答。 1、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2、憲法是如何保障國家權利屬于人民的? 3、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 4、在我國,人權的主體有哪些? 5、憲法保護的人權內容有哪些? 6、國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權? 閱讀小眉的周記,思考以下問題: 1、除了這三個國家機關外,還有哪些國家機關和場所懸掛國徽? 2、為什么這些國家機關和場所要懸掛國徽? 3、為什么我國很多國家機關的名稱里有“人民”二字?學生回答交流,教師引導并歸納: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這是我國憲法的基本原則。 二、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 播放視頻 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憲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體現在哪些方面? (如何保障/貫徹?) 學生回答交流,教師引導并歸納:憲法如何保障國家權力屬于人民? 播放視頻 思考: 1.視頻中涉及到了公民的哪些權利?國家是如何尊重和保障這些權利實現的呢? 2.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什么?主體和內容分別包含哪些? 教師引導并歸納:什么是人權?了解人權 從定義、內容和實質、特點、廣泛性等方面進行了解 思考:我國從具體哪些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權? 展示多部法律的制定和修改的部分情況,思考: 各種法律的制定與修改都以人為本,尊重和保障人權,這說明了什么? 結論:尊重和保障人權是現代法治國家立法活動的基本要求 課本第8頁探究與分享,閱讀材料,思考: 對于這一舉措,有人認為它能夠讓政府服務更便捷,你怎么看? 結論:行政機關在執法過程中應當樹立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意識,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堅持依憲施政、依法行政、簡政放權。 課本第8頁探究與分享,閱讀材料,思考: 這說明了什么? 結論: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保護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 展示宣傳憲法的圖片組,引出:國家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圍和習慣。 歸納總結:國家怎樣尊重和保障人權? 展示材料:我國人權事業取得巨大成就 ※我國人權事業的發展——典型事例播放視頻:以“你不是人民”的名義拒絕辦事民眾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為什么該社區書記被勒令停職查辦,最終撤銷職務處理? 2、辦事的群眾是人民嗎?人民與公民相同嗎? 明晰權利與權力兩組概念 明晰公民與人民兩組概念 全班一起朗讀:權利宣言 學生根據自主學習問題提示,看課本,標疑難點學生看書思考問題 學生交流 觀看視頻,思考并回答問題談論問題,分享答案 課堂小結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公民權利的保障書.ppt 1.1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教案.doc 國家憲法日(宣傳片)-_高清.mp4 憲法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憲法賦予公民“人權”.wmv 群眾反映飲水問題被懟“你不是人民”.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