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屆高二學業水平測試模擬卷(二)地理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一、 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城市路燈的照明時間受自然條件影響。下圖為“某年北京市二分二至日路燈照明時間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 圖中四個日期,對應夏至日的是( )A. a B. bC. c D. d 2. 造成北京市路燈照明時間季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天氣變化 B. 地球自轉C. 地球公轉 D. 太陽運動右圖為“2018年8月17日14時亞洲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示意圖(單位:hPa)”。讀圖回答3~4題。 3. 圖示時刻甲地的風向為( )A. 東北風 B. 西北風 C. 東南風 D. 西南風 4. 未來兩天,乙地的天氣變化是( )A. 氣溫下降,陰雨天氣 B. 氣溫升高,風力減弱C. 出現暴雪、冰雹天氣 D. 雨過天晴,氣溫升高下左圖為“沿某經線的大氣運動示意圖”,下右圖為“左圖中甲氣壓帶及其南北兩側風帶的風向圖”。讀圖回答5~6題。 5. 關于圖示氣壓帶、風帶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甲氣壓帶位于南半球,其控制下溫和濕潤B. 丙氣壓帶影響下的地區總是高溫少雨C. 受乙風帶的影響,西歐全年溫和濕潤D. 受丁風帶移動影響,印度半島夏季多雨 6. 圖示氣壓帶位置反映的時段里( )A. 蘇州以東南風為主 B. 格陵蘭島陸地冰川面積擴大C. 長江進入枯水季節 D. 中國容易受到寒潮天氣影響讀“我國某山脈自然帶垂直帶譜圖”,回答7~8題。 7. 該山脈位于我國的( )A. 南方地區 B. 北方地區C. 西北干旱半干旱區 D. 青藏高寒區 8. 影響該山兩側山坡自然帶譜數量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A. 緯度 B. 相對高度C. 海拔 D. 海陸位置讀“某區域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9~10題。 9. 圖中甲地層褶皺后,該區域先后發生了( )A. 沉積作用、侵蝕作用、巖漿侵入B. 巖漿侵入、侵蝕作用、沉積作用C. 巖漿侵入、沉積作用、侵蝕作用D. 侵蝕作用、沉積作用、巖漿侵入10. 若圖中①處巖石發生了變質作用,則形成的巖石最有可能的是( )A. 片麻巖 B. 大理巖 C. 板巖 D. 玄武巖穿堂風也叫過堂風,是氣象學中一種空氣流動的現象,是流動于建筑物內部空間的風。我國許多地區民居設計都充分考慮了穿堂風。讀圖回答11~12題。11. 下列圖示中穿堂風最顯著的是( )12. 現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風,以下設計合理的是( )A. 利用廚房、衛生間做進風口 B. 房屋的朝向為東西向C. 減少東西向墻面的長度 D. 房屋最好坐北朝南在干旱與半干旱地區,植物生長會影響土壤水分。梭梭根區受樹冠集流、蒸騰和遮陰作用影響存在土壤水分相對富集區。右下圖“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樹齡階段梭梭根區全年土壤含水率差異示意圖”。讀圖回答13~14題。13. 枯樹根區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 )A. 樹冠集水作用強B. 無蒸騰作用消耗C. 樹冠遮陰效果好D. 土壤硬化下滲弱14. 導致梭梭根區土壤的“濕島”效應夏季較春季更明顯的主導因素是( )A. 融雪 B. 風沙C. 降水 D. 蒸發一位去印尼巴厘島的游客在游記中寫道:在烏布行走,常能看到隨山勢修筑的層層稻田,錯落有致……走著走著,就會看到路邊石縫中“吱吱”地冒熱氣……。右下圖為“巴厘島水系分布圖”。讀圖回答15~16題。15. 烏布稻田的分布,有利于緩解( )A. 水土流失 B. 農業污染C. 土地沙化 D. 耕地缺水16. 路邊石縫中“吱吱”地冒熱氣,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緯度低,太陽輻射強,光照足B. 沿岸有暖流經過,增溫作用明顯C. 以平原為主,海拔低,氣溫高D. 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下左圖為“我國某區域水系圖”,右圖為“甲湖泊及與其相連乙河段的水位變化圖”。讀圖回答17~18題。17. 下列關于圖中丙河河水流動方向的說法,正確的是( )A. 2月—自西流向東 B. 7月—從西南流向東北C. 8月—從東北流向西南 D. 11月—從東流向西18. 據圖判斷有關甲、乙、丙的說法,正確的是( )A. 三地都參與了海陸間水循環 B. 甲、乙、丙的水全部來自降水C. 甲湖對乙河起到了調蓄作用 D. 甲、乙、丙間只存在物質轉移下圖為“我國傳統民居郵票圖”。讀圖回答19~20題。 甲 乙 丙 丁19. 圖中傳統民居的典型分布地區是( )A. 甲—東北平原 B. 乙—長江中下游平原C. 丙—華北平原 D. 丁—黃土高原20. 夏季,甲傳統民居所在地區( )A. 溝壑縱橫風雨狂 B. 新雨山頭荔枝熟 C. 小麥登場雨熟梅 D. 家家打稻趁霜晴右圖為“遼寧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變化示意圖”。將該區域分為25個方格,每個方格中的兩個數字按左右順序分別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類型。讀圖回答21~22題。21. 圖示區域土地利用變化會導致( )A. 土壤肥力明顯提高B. 空氣濕度明顯增加C. 旱澇災害頻率增加D. 水生生物物種增加22. 目前有利于促進圖示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舉措是( )A. 全部退耕還林、還草 B. 推廣水稻種植C. 發展節水灌溉農業 D. 擴大耕地規模Ⅰ、Ⅱ、Ⅲ代表不同國家,右下圖是“不同國家產業變化過程的示意圖”。讀圖回答23~24題。23. 影響①類產業轉移的主要因素是( )A. 市場 B. 勞動力C. 技術 D. 交通24. 由圖可知,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產業轉移只在不同國家間進行②Ⅰ類國家工業發展早,科技水平高③Ⅱ、Ⅲ類國家產業升級完全依賴Ⅰ類國家產業是否遷出④Ⅰ、Ⅱ、Ⅲ類國家間產業轉移的同時也意味著各國產業結構的調整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疊圖分析是科學選址最常用的方法。讀圖回答25~26題。25. 疊圖分析最常用的信息技術是( )A. RS B. GPSC. GIS D. 數字地球26. 圖示選定的區域最適合建設( )A. 大型垃圾處理場 B. 大型倉儲式超市C. 汽車加油站 D. 水源保護區貴州烏江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我國第一家流域水電開發公司,在烏江流域開發中公司始終秉持“工程建設與區域環境協調發展”的理念。同時烏江流域又是我國主要的石漠化發生區。讀“烏江流域示意圖”,回答27~28題。27. 烏江流域開發建設的內容有( )①大面積種植水稻②梯級開發水能資源③發展電力—煉鋁—鋁加工產業鏈④在景區內大規模建設賓館等服務設施A. ①② B. ②③C. ①④ D. ③④28. 促進貴州省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A. 對發生石漠化的地方全部實施生態移民B. 農業坡度較大的耕地要退耕還林還草,封山育林C. 工業生產中,要優化升級產業結構D. 加快農村替代能源建設,如以電代柴、以煤代柴讀“我國各省電力供應示意圖(港澳臺數據暫缺)”和“‘特高壓疆電外送’工程示意圖”,回答29~30題。29. 甲、乙、丙依次是( )A. 火電豐富區、電力短缺區、水電豐富區 B. 電力短缺區、火電豐富區、水電豐富區C. 電力短缺區、水電豐富區、火電豐富區 D. 水電豐富區、火電豐富區、電力短缺區30. 影響“疆電外送”特高壓輸電線路①(哈密—鄭州)建設的主導區位條件是( )A. 自然條件 B. 經濟條件 C. 政治條件 D. 科技水平二、 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正確的填“A”,錯誤的填“B”。(本部分共10題,每題1分,共10分)31. 石油、煤炭、風能、生物能等均是來自太陽輻射的能源。( )32. 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積、形狀和邊界。( )33. 寒潮是我國最常見、影響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 )34. 不合理的人類活動是我國西北產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35. 產業轉移是企業尋找最優區位的過程中在空間上的具體表現。( )36. 河流上游應保護好植被生態,開發應該以保護性開發為主。( )37. 在平原上流動的河流只有沉積作用,所以泥沙大量堆積。( )38. 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是東北農業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 )39. 南水北調工程對調出區和調入區的經濟發展都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40. 巖石圈物質循環主要是內力作用的結果。( )三、 綜合題。(本部分共4題,共30分)41. 圖1為“亞洲某季節盛行風向示意圖”,圖2為“三種氣候類型氣溫、降水資料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圖1 圖2(1) 圖1所示季節為________季,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 甲處氣候特征與圖2中所示a、b、c三種氣候類型中的________比較吻合,該氣候的成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 乙處夏季常見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丙處春季最容易產生________短缺。(2分)42. 讀“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 該圖為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區,本區域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1分)(2) 圖中A處最具優勢的可再生能源是__________,其豐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 該區域最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B處產生該種生態問題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 C處是黑河注入的居延海,其主要補給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延海是沙漠地區的重要濕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態效益。(3分)43.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材料一 北極航道是指穿過北冰洋,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利用北極航道,可以開辟我國大部分港口到歐洲港口的新航線。材料二 下圖為“從中國大連至荷蘭鹿特丹傳統航道和北極航道示意圖”。(1) 從大連到鹿特丹的新航線,相對于傳統航線的最大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航的季節是________。(2分)(2) 從大連經北極航道到鹿特丹,在A海域因受________(填寒或暖)流影響船舶逆水航行,B港口在極圈內卻終年不封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 冬季,從大連經傳統航道到鹿特丹,在C海域受到____________盛行風的影響,在D海域________(填順或逆)流航行。(2分)(4) 從自然帶類型看,大連和鹿特丹同屬____________________。(1分)44. 下面左圖是“中國東北地區(局部)圖”,右圖是“中國長江三角洲地區(局部)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1) 東北地區是我國主要的商品糧基地,該地耕地類型以________為主,其農業地域類型為________________。黑龍江省農業生產主要的自然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3分)(2) 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這對當地城郊農業的生產條件產生的影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 圖中的太湖平原是著名的“魚米之鄉”,隨著時代的發展,其“糧倉”地位明顯下降,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019屆高二學業水平測試模擬卷(二)(蘇州)地理參考答案1. B 2. C 3. A 4. A 5. C 6. A 7. C 8. B 9. D 10. B 11. A 12. D 13. B 14. D 15. A 16. D 17. A 18. C 19. C 20. A 21. C 22. C 23. B 24. D 25. C 26. D 27. B 28. A 29. D 30. B 31. A 32. A 33. B 34. A 35. A 36. A 37. B 38. A 39. B 40. B41. (1) 夏 盛行海洋吹向陸地的風(東南風、西南風)(2分)(2) c 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3分)(3) 臺風(旱澇) 水資源(2分)42. (1) 干旱(1分)(2) 太陽能 氣候干燥,多晴天,光照強。(2分)(3) 荒漠化 過度放牧或過度墾荒(2分)(4) 祁連山高山冰雪融水(1分) 調節氣候、補給水源,維持生物多樣性(2分)43. (1) 航程短,速度快,成本低 夏季(2分)(2) 寒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2分)(3) 西風 順(2分)(4) 溫帶落葉闊葉林帶(1分)44. (1) 旱田 商品谷物農業 氣候(3分)(2) 市場更廣闊,品種更多樣;規模擴大;技術提高;信息、交通更通暢;農業用地減少(3分)(3) 農業種植結構的調整;生態退耕;非農業用地增加。(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蘇州地理.docx 蘇州地理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