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本《說明》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的《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 2011 年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和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結合浙江省教學實際制訂而成。一、考試范圍和要求(一)考試范圍《歷史與社會》生活的時空、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發展的選擇三大主題所涉及的部分內容(詳見考試目標)。《道德與法治》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國情教育三大模塊所涉及的部分內容(詳見考試目標)以及 2018年 11 月至 2019 年 4 月國內外重大時政。(二)考試要求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業考試注重與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的聯系,立足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考查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特別是在具體情境中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考試內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三個層次,從低到高依次為了解、理解、應用,分別以字母a、b、c 表示,其涵義如下:a——了解 指對有關事實、概念、原理、觀點等的再認、回憶或描述。b——理解 指在了解的基礎上對有關概念、原理、觀點等進行解釋、例示(舉例)、推理(推斷)、比較、說明,就有關事實等進行歸類(歸納)、概括,并展開綜合分析。c——應用 指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有關知識運用于新材料、新情境、新問題之中,評析那些教師未曾講過的現象,解決那些教師未曾幫助解決過的問題。(三)命題要求在“有利于全面、準確反映初中畢業生在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習目標方面所達到的水平;有利于改進日常教學,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有利于高中段各類學校選拔新生”的“三個有利于”思想指導下,提出以下五點命題要求:1.依據課程標準,遵循統編教材課程標準是教學與評價的依據,教材是實現《課程標準》的途徑和形式。歷史與社會學業考試要嚴格以《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來確定考試的內容和要求。統編教材是國家意志的重要載體。根據學科實際,道德與法治學業考試內容和要求在依據課程標準同時,特別重視遵循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規定了各學段法治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道德與法治學業考試的依據之一。2.強調能力考查,倡導素養立意重視對學生運用所學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試題的著眼點和著力點放在考查能力上,以克服“題海戰術、死記硬背”和理論脫離實際的教學傾向。所謂素養立意,是指試題測試的要求更加注重高層次的核心素養,主要考查學生在解決2復雜的、不確定性的現實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性品質。所以,要以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命題重點,加強試題與社會實際與學生生活的聯系,加強對在真實情境中問題解決能力考查,逐步增加真實情境中能力考查的試題比例。3.突出思想性,體現人文性思想性就是要以促進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形成發展為指向,重視對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的考查,切實擔負起立德樹人的學科使命。道德修養,指對自身道德意識、道德品質的客觀認識,對自身道德行為的內化和提升;法治觀念,指對法律的認可、崇尚與敬畏,自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家國情懷,指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對國家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際視野,指對世界動態、多元文化、人類共同命運等方面的認知和關切。人文性就是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重視試題的人文關懷。借助試題,與學生進行心靈的交流和情感的對話,放松學生情緒,激活學生思維。在材料選擇上,試題應該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的興趣、需求,體現地方特色;在問題設計上,要依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符合他們的思維習慣,同時體現個性化和選擇性;在呈現方式上,試題應該追求圖文并茂,在嚴謹規范的基礎上,努力在生動活潑、充滿情趣、富有親和力上下功夫。4.彰顯綜合性,注重實踐性綜合性就是要著重考查綜合思維能力。綜合思維是指借助歷史的眼光觀照今天的社會,縱向認識人類歷史進程,橫向關注人們社會生活,包括理性思辨、多元聯系和融通創新。理性思辨,指尊重事實和證據,有實證意識和辯證思維能力;多元聯系,指對古今、中外、時空,以及理論知識與現實社會的關聯或整合;融通創新,指在對相關知識融會貫通的基礎上,提出問題,并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實踐性就是注重考查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社會實踐包括實踐取向、社會活動和公共參與。實踐取向,指具有實踐意識和規劃或設計實踐活動的能力;社會活動,指在日常學習、野外活動和其他環境下實施的解決與社會有關問題的行動;公共參與,指主動有序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承擔公共責任,維護公共利益,踐行公共精神的活動。5.重視開放,追求創新所謂開放,一是考試形式上的“開放”,不拘一格,如在開卷考試形式中,允許學生查閱、參考有關資料;評卷時注重結果,更注重評判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過程。二是試題內容的“開放”,表現在試題設問開放不封閉,答案設置多元不唯一,允許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鼓勵創造性思維。所謂創新,主要是指試題在情境材料的選擇與處理、考查內容的結構與組合、試題設問的切入與表達、參考答案的設置與操作等都與常見的試題不同,尤其是試題立意獨辟蹊徑,讓人耳目一新,能鮮明體現教學改革的理念和學科思維的新穎。創新既要在內容上著力,也應在形式上變革,可以從試題新情境的創設、新思路的開拓,新視角的挖掘、新形式的呈現等方面去努力。二、考試方式與試卷結構(一)考試方式3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學業考試試卷分《歷史與社會》和《道德與法治》兩部分,可采用開卷筆答形式,也可采用閉卷筆答形式。考試時間 100 分鐘,試卷滿分為 100 分。(二)試卷結構項 目 比 例考試內容分布《歷史與社會》《道德與法治》(含時事政治)50 %50 %考試要求分布了解理解應用約 30%約 40%約 30%試題類型分布選擇題非選擇題約 40 %約 60 %試題難度分布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約 50%約 40%約 10%三、考試目標《歷史與社會》部分主題 考試內容考試要求生活的時空▲共有的家園,共同的歲月1.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及其分布情況2.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氣候類型的總體特征及其分布情況,列舉自然條件對人類生活有重要影響的實例3.描述世界人口、人種、語言的分布情況,列舉人文要素對區域文化特色有重要影響的實例abb▲生活在不同的區域里4.描述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了解中華民族的生存空間5.概述中國地形、氣候和主要河流(長江、黃河)的基本特征6.描述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特征,比較人們社會生活和風土人情等方面的特點7.比較世界典型區域的自然、人文環境特點abbb4▲相關信息的獲取、表達和理解8.能夠從不同類型的地圖和圖表中獲取所需要的信息9.運用各種不同的地圖和圖表,描述區域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特點10.熟知表示歷史時段的常用詞匯或習慣用法,恰當運用它們表述、說明歷史事件11.知道獲取歷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徑,運用不同的資料有理有據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12.根據調查的實際需要,選用適當的社會調查方法ccbcb社會變遷與文明演進▲人類文明的發端與農業區域文明13.概述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體制,列舉古代希臘羅馬重要的文明成就,知道它們對后世的影響14.知道百家爭鳴及其對早期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aa▲中華文明的傳承與中國古代歷史進程15.列出夏朝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時序,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基本脈絡16.列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為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評價他們對歷史進程產生的重要影響17.概述元、明、清時期鞏固和發展統一多民族國家的主要史實18.列舉秦漢以來中國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知道古代中華文明長期處于世界文明發展的前列。acba▲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19.列舉文藝復興、科學革命、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20.描述英國、法國、美國建立資產階級國家的重大事件及其代表人物,說明它們對各自國家歷史進程的影響21.概述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及其影響22.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23.概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內容及其影響abbab▲社會進步的動力和歷史發展的趨勢24.舉例說明工業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發明給社會生產、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理解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是推動社會進步的根本原因25.以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交往、新航路的開辟、經濟全球化為例,比較不同時期區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影響,理解區域聯系日益密切的歷史趨勢bb5發展的選擇▲20 世紀的革命與戰爭年代26.簡述辛亥革命的重要事件和人物,理解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27.簡述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的過程,說明五四運動的意義28.知道中共一大的概況,理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中國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29.列舉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人怎樣開辟了中國革命的新道路30.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理解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31.知道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理解大戰的起因、性質和后果bbbbcb▲當代世界的變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32.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國際政治格局的演變33.列舉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重要史實34.評析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初期政治、經濟、外交領域的偉大成就和艱辛探索35.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意義,概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程abbb▲和諧世界的追求與可持續發展的選擇36.描述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和開發利用情況37.描述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以及解決的途徑38.列舉實例,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特點,理解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的思想和方法39.綜述人口、資源與環境的關系,理解只有三者協調發展才能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abbc《道德與法治》部分主題 考試內容考試要求道德教育▲認識自我與學會交往1.知道正確認識自我的方法和途徑2.了解友誼的力量,結合實例闡釋呵護友誼的方法3.知道情緒是復雜多樣的,學會合理調節情緒abc▲認識與珍愛生命4.了解生命的特點,懂得敬畏生命5.知道生活難免有挫折,學會發掘生命的力量,增強生命的韌性6.認識生命的意義,懂得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acb6▲培育良好道德品質7.了解中華傳統美德,知道美德的力量在于踐行8.理解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系,堅持集體主義9.知道網絡是把雙刃劍,能夠合理利用網絡10.知道誠信無價,學會踐行誠信11.懂得關愛他人、服務社會,做一個負責任的人abbcc法治教育▲走進法律天地12.知道法律的特征,理解法律的作用13.知道違法行為的含義及其分類,懂得依法自律14.了解犯罪與刑罰,自覺預防犯罪15.結合生活實例,認識法律對未成年人的特殊保護16.學會運用法律維護合法權益,善于同違法犯罪作斗爭babbc▲堅持憲法至上17.知道憲法是公民權利的保障書、治國安邦的總章程18.理解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19.了解增強憲法意識的途徑,自覺學習、認同、踐行憲法abc▲理解權利義務20.了解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21.學會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22.舉例說明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23.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義務accb▲崇尚法治精神24.知道自由的內涵,理解自由與法治的關系25.理解公平、正義的重要性,堅守公平與正義bc▲建設法治中國26.了解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27.舉例說明不同社會主體在厲行法治中的職責ab國情▲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28.知道我國已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了解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29.知道新時代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懂得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ab7教育▲我國現階段的經濟33.了解我國現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31.知道鞏固和發展國有經濟的重要性,理解國家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32.懂得我國必須堅持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努力實現共同富裕33.從多個角度,結合實例說明我國堅持改革開放的重要性34.結合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實踐,說明堅持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現實意義abbcc▲我國現階段的政治35.知道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懂得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是新型的民主36.了解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理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37.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懂得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38.知道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認識我國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39.了解我國國家機構的組成,理解國家行政機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40.學會依法參與民生生活,增強民主意識abbbbc▲我國現階段的文化41.認識中華文化的價值,堅定文化自信42.知道中華民族精神內涵,認識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43.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bbc▲當代中國與世界44.了解我國新時代面臨的發展契機與風險挑戰45.懂得我國必須堅持合作共贏,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ab時政教育46.2018 年 11 月~2019 年 4 月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