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教學設計課題 我們小點兒聲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二年級教材分析 本課是第三單元的第四課,前面三課的學習為此作了鋪墊,孩子們已有公共場所的概念,本教材考慮到學生的生活范圍、學生生活的實際情況,以及與中年級的銜接問題,將范圍基本上定位以學校生活為主,主要涉及教室等公共場所應低聲說話,目的在于幫助學生樹立在公共場所小點兒聲的意識。學情分析 學生在前三課的學習過程中,逐漸有了公共場所的概念,但二年級的學生因年齡小,對于聲音的大小難以控制,初步知道在什么地方應該小點兒聲,但是基本上做不到小點兒聲。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采取多種形式,充分利用學生的感官和經驗,增強學生在公共場所應低聲說話或保持安靜的意識。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在公共場所低聲說話或保持安靜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1.通過 “我是小小調音師”活動,嘗試運用多種途徑,從我做起,保持公共安靜;2.通過學生調音師大考驗,激發學生在公共場所小點兒聲的行為舉動。 知識與技能:1.知道在哪些地方應低聲說話;2.能認識一些常見的小點兒聲的標志。重點 知道在公共場所應低聲說話或保持安靜,不影響他人。難點 培養在公共場所說話小點兒聲的好習慣,做到尊重他人。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故事導入(3分鐘)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認識一位小朋友,他叫皮皮,快和他打聲招呼吧!皮皮和你們一樣都是二年級的小朋友,可他最近遇到了一點麻煩,你們愿意幫助他嗎?有一天,皮皮在學校走廊上遇見了小區里的好朋友球球,于是皮皮就大聲地說:“球球,我們一塊兒去玩吧!”,恰好老師經過這里,對皮皮說:“請不要大聲說話”。皮皮記住了,上課時老師請皮皮回答問題,皮皮想起了老師的話——不要大聲說話,于是皮皮就用只有自己才能聽到的聲音回答了老師的問題,老師又說:“請大聲一點”,皮皮有些糊涂了,到底該大聲說話?還是小聲說話?誰來告訴他?看來,說話有時要大聲,有時又要小聲,到底什么時候該大聲說話,什么時候又要小聲說話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三單元我們在公共場所第12課我們小點兒聲。請把書本翻到第46頁(板書課題:我們小點兒聲) 回答老師的問題 好的導入是吸引孩子進入課堂的前提,利用故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講授新課 活動一 我會聽 教室里的聲音 (7分鐘)1.播放聲音(郎朗讀書聲、吵鬧聲、大聲關門、凳子與地面摩擦等),在播放的聲音里你們喜歡哪一種聲音?為什么?那咱們班的教室里還有哪種聲音讓你喜歡?又哪些聲音是讓你非常討厭的?為什么討厭呢?從學生的回答中引出噪音概念。拓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2.在咱們班的教室里也有老師很不喜歡的聲音,每天上課前,鈴聲都已經響完了,可我們的教室遲遲都不能安靜下來,你們以后應該怎么做呢?。活動二 我是小小調音師(8分鐘)1.班級里的聲音有時讓人感到煩惱,我們一起來做個小小調音師。請同學們看到教材第47頁的內容,同桌之間相互討論交流,怎樣做才能杜絕不和諧的聲音,把這些聲音變小呢?2.前面我們圍繞的都是教室的聲音,那么,在學校里除了教室,還有哪些地方也要小點兒聲呢?(走廊、圖書館)當你教室外走廊上遇到老師,你會怎么打招呼,大聲還是小聲呢?3.調音師大考驗——他們這樣的做法對不對?(搶答賽)(1)自習課上,就我一個人大聲沒關系的,不會影響他們。(2)寫作業時,他們大聲討論,我要大聲告訴他們小點兒聲。(3)大家都在學習呢,我們不要說話了,噓!(4)考試時,有同學邊做邊讀題目。看來大家都通過了這一場考驗,恭喜你們成為了小小調音師! 活動三 這里也要小點兒聲 (10分鐘)過渡語:從班級到學校,我們的小調音師們發現了很多不和諧的聲音并想出了很多辦法制止它們,完成了我們調音師的責任,現在老師要帶來大家走出學校去找一找哪些地方需要我們這些小小調音師呢?1.出發之前,老師先要給你們看一件東西(提示安靜的標志),你們都認識嗎?他們代表什么意思呢?指名說。2.結合書本48頁的圖片,你們覺得這些標志可能會出現在哪些地方呢?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呢?(醫院、學校、圖書館)3.看來孩子們在生活中是一個善于觀察的人,除了剛剛你們所說的這些場所外,還有一些公共場所沒有警示標志,但同樣需要我們小點兒聲,你知道這樣的地方嗎?翻到書本上48頁的圖片(公交車上、火車站、電影院里)為什么需要小點聲?指名說。小結:其實在公共場所都應該小點兒聲,因為這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是有禮貌的表現,更是一種好習慣!四、傾聽大自然的聲音(6分鐘)1. 誦讀《聲音》(齊讀、并配上音樂)風聲小了,聽得見流水的聲音;雨聲小了,聽得見小鳥的聲音;我們聲小了,聽得見心靈的聲音;在博物館里,我們聲小了,聽得見文明的聲音!為什么可以聽見流水的聲音呢? …2. 播放視頻《我叫輕輕》 傾聽各種聲音 說說自己喜歡的聲音和討厭的聲音。學生只需了解在中國有這部法律。 做個調音師。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遵守比賽規則搶答題目,判斷對錯并說理由。 說一說這些標志代表的含義。 回答可能出現在哪里,為什么。 學生齊讀,讀完后描述圖片中的內容。 說說自己從輕輕身上學到了什么。 活動一設計意圖:本活動由三小點組成,先讓學生說教室里自己喜歡的聲音及原因,再讓學生說教室里自己討厭的聲音及原因,形成一種對比,播放錄制的嘈雜聲和讀書聲,間接地讓學生感受他們平時的聲音竟然是這樣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主動思考。活動二設計意圖:本活動是領會知識環節,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同桌交流及判斷對錯活動,鼓勵學生從知到行,每個人都要成為合格的調音師。 活動三設計意圖:此環節采用師生對話方式為主,讓學生了解哪些公共場所需要保持安靜,從而學生在這些場所種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良好習慣,培養意識。課堂小結 孩子們,老師希望咱們2(3)班的孩子能夠和輕輕成為好朋友,像輕輕學習,知道在公共場所應該小點兒聲,那樣老師和同學都會更加喜歡你們,而你們每一個人也都將是文明有禮貌的雋竹人!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大家好,我叫皮皮。我最近遇到了點問題,特別苦惱。你們愿意幫幫我嗎?我到底該大點聲還是小聲說話?誰來告訴我呢?上課啦我們小點兒聲—授課人:《道德與法治》二上第三單元我們在公共場所第12課目 錄教室里的聲音1我是小小調音師2這里也要小點兒聲3傾聽自然的聲音401教室里的聲音讀書聲010203嘈雜聲凳子摩擦聲1.你喜歡哪一種聲音?為什么?2.你討厭哪一種聲音?為什么?噪音:一般是指嘈雜、刺耳的聲音。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社會生活噪音法律小講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國家法律有規定室內噪音標準白天不能超過55分貝,夜間不超過45分貝。02我是小小調音師怎樣做才能杜絕教室里不和諧的聲音呢,把這些聲音變小呢?組長提醒做警示貼,時刻提醒自己 停止打鬧、動作輕輕等在學校里,除了教室,還有哪些地方也要小點兒聲?走廊、教師辦公室、樓梯間…——他們這樣的做法對不對?01040302“自習課上,就我一個人大聲說話沒關系的,不會影響他們。”“寫作業時,他們大聲討論,我要告訴他們小點兒聲。”“考試時,有同學邊做邊讀題目。”“大家都在學習呢,我們不要說話了,噓。”03這里也要小點兒聲你覺得這些警示安靜標志可能會出現在哪些地方呢?醫院圖書館博物館沒有警示標志,也需要小點兒聲。 其實在公共場所都應該小點兒聲,因為這是一種文明的行為,是有禮貌的表現,更是一種好習慣!04傾聽自然的聲音《聲音》風聲小了,聽得見流水的聲音;雨聲小了,聽得見小鳥的聲音;我們聲小了,聽得見心靈的聲音;在博物館里,我們聲小了,聽得見文明的聲音!我叫輕輕動作輕輕說話輕輕文明有禮教室、公共場所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指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凳子摩擦聲.mp3 嘈雜聲.mp3 我叫輕輕.wmv 精品教學設計我們小點兒聲.doc 精品課件道德與法治二上第12課我們小點兒聲.pptx 讀書聲.mp3 配樂(1).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