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中考社會思品一輪復習品系列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25.以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交往、新航路的開辟、經濟全球化為例,比較不同時期區域之間的相互交流與影響,理解區域聯系日益密切的歷史趨勢(b)社會八上P60—61、八下P32—35 、九下P72—75 一、古代中國與世界各地交往漢代絲綢之路示意圖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1.絲綢之路(西漢) ——古代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1.含義 漢朝和西域溝通(西漢張騫通西域)以后,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今西安)往西,經過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歐洲,這條溝通中西交通的陸上要道,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2.起訖點 起點:長安(今西安)。終點:古羅馬(漢人稱大秦) 3.路線 長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中亞、西亞——大秦(古羅馬) 4.時間 開通于西漢時期,張騫通西域。 重要城市(絲路古鎮) ①龜茲(新疆庫車縣):地處絲綢之路上的中西交通要沖,是西域都護府的治所,是歷代中央王朝統治西域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中心,也是東西方商品集散地。庫車所在的阿克蘇地區是浙江省結對援疆的地區。②樓蘭古城(新疆羅布泊西北)。③敦煌(甘肅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有敦煌壁畫(敦煌奠高窟)為證。④武威(甘肅河西走廊的東端)。能在絲綢之路圖上找到所在的位置。 (1)絲綢之路是東西方貿易往來的重要通道。中國的絲綢、陶瓷、鐵器、漆器等商品通過這條道路運送到西方。而西方商人則利用此路把毛皮、香料、藥材、珠寶等物品運到中國。(2)絲綢之路也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橋梁。在漢代的城市街頭,就能看到古羅馬魔術藝人的表演。唐代非常流行的馬球游戲,就是從波斯經絲綢之路傳人中國的。(3)絲綢之路溝通了亞歐兩大洲,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4)絲綢之路的暢通,推動了沿線地區的經貿發展以及民族的融合,同時也穩定了長城沿線地區的社會秩序。 絲綢之路的歷史作用(影響)◆絲綢之路是中國古代對外開放的見證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1)西域:兩漢時期,人們把甘肅玉門關、陽關以西,包括今天新疆以及更西的地區稱西域。(2)原因:為了聯絡西域大月氏,東西夾擊,共同對付匈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3)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概況:①公元前138年,張騫從長安西行,首次出使西域,歷盡艱險而返回,雖未完成使命,但了解了西域各國情況。②公元前119年,張騫奉命再次出使西域,西域各國派使節回訪長安。(4)意義: 張騫出使西域使漢朝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頻繁,豐富了漢族的經濟生活,促進了西域經濟發展;開辟了絲綢之路,并為西域都護府的設立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60年(漢宣帝時),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府”,總管西域事務,保護往來商旅。從此,這一地區(包括今新疆地區等)正式歸入西漢的版圖。這是新疆地區正式接受中央政權管轄的開始,新疆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域都護府的設立,保障了東西商路的暢通,加強了中原地區和西域廣大地區的交流,以及對西域地區的管理。(5)西漢對西域的管理:西漢保障絲路暢通的措施 ①軍事上:派衛青、霍去病攻打匈奴;構筑河西長城;沿線構筑軍事防御設施,設置官員鎮守,保護去外國的使者,并提供給養。②政治上:設置西域都護府;沿線設置驛站等。③經濟上:在河西地區大規模屯田開墾,沿線發展農業、畜牧業,保障“糧食自足”。 絲綢之路貿易往來 ①中國傳運到西方:絲綢、瓷器、漆器、鐵器、冶鐵技術、蠶種、養蠶技術等,②西方傳運到中國:毛皮、香料、藥材、珠寶、馬匹、瓜果蔬菜、音樂、舞蹈、宗教等。 文化交流 唐代與外國的頻繁交流,社會生活呈現出中西互通的特點。唐代流行的打馬球游戲,就是從波斯經絲綢之路傳人中國的。 知識拓展 新亞歐大陸橋東起江蘇連云港、山東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普等歐洲口岸,是橫跨亞歐兩大洲、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實現海一陸一海統一運輸的洲際鐵路,經過30多個國家。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代替了昔日緩緩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駱駝隊,被稱為當代的新絲綢之路。2013年,中國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強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逐步形成與中亞、西亞以及歐洲國家的區域大合作,實現共同發展。打造現代絲綢之路(新亞歐大陸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玄奘西行、鑒真東渡 (唐朝) ——加強與南亞、東亞地區的交流 ①唐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時期,經濟高度發展,社會開放,文化繁榮,國力強盛,對外交往頻繁。②唐朝采取開放的對外政策,積極同世界各國交往。中外文化雙向交流、相互影響。③公元1世紀(西漢末年),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傳人中國,對后世中國文化和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唐朝高僧在佛教傳播及文化交流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玄奘和鑒真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背景(或原因):玄奘西行天竺取經 概況 從長安出發,西行到天竺(今印度半島),傳播唐朝文化;學習佛法,成佛學大師,取回佛經,促進佛教的傳播。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中亞、印度半島等地歷史和佛學的重要典籍。 作用 促進了中國與南亞地區的文化交流。 鑒真東渡日本送經 概況 歷經艱險,第六次成功東渡日本,傳播佛教和中國文化,受到日本人民的尊敬,成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段佳話。同時,日本派“遣唐使”來中國,學習唐朝的制度和文化。 作用 促進中日文化交流。 3.馬可·波羅來華(元朝) ——元代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寫照 元朝疆域空前遼闊,交通暢通,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驛站系統,保障陸上絲綢之路的暢通;還開辟海運航線,“海上絲綢之路”貿易繁盛,中國的絲綢、陶瓷銷往各國;許多外國人通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來到中國,并留居中國,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許多古代科技文化成就,都在這一時期傳播到世界各地。中外文化相互影響,共同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意大利威尼斯人馬可·波羅是其中的杰出代表。1.背景(或原因): 元朝時,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從威尼斯出發,沿古老的絲綢之路東行,翻越帕米爾高原,穿過河西走廊,歷時4年來到元帝國。 留居17年間,馬可·波羅多次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出使各地,并在揚州做官3年。后來,沿著“海上絲綢之路”返回威尼斯。回國后,他的一位朋友將他在中國的神奇經歷和見聞,筆錄成書,寫成著名的《馬可波羅行記》,引起更多歐洲人對中華文明的興趣。2.概況: 促進中西文化交流,推動中華文明的傳播,《馬可波羅行記》中關于東方遍地黃金的描述廣為流傳后,更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向往,促使歐洲人開辟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路。3.影響:知識拓展 習近平主席在北京APEC會議和G20峰會上,強調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加強互通互聯,加強亞太基礎設施建設,設立“絲路基金”,加強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和地區的合作,逐步形成亞太以及歐洲國家的區域大合作,推動世界共同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4.鄭和下西洋(明朝) ——促進中國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 1405—1433年間,明成祖先后七次派鄭和率領船隊遠航西洋。從江蘇劉家港出發,經過東海、南海、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洋(當時稱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途經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這比歐洲人開辟新航路早半個多世紀,船隊的規模也大得多。鄭和遠航帶去了中國的絲織品、瓷器、茶葉、印花布、鐵器等貨物,行銷各國;載回了香料、染料、藥物及大量供皇室享用的珍珠、瑪瑙、寶石、象牙等奢侈品。1.背景:明朝建立后,農業生產得到恢復和發展,工商業繁榮,國力強盛。2.目的: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弘揚國威;獲得香料、珠寶等物品供皇室享用。3.概況:劉家港 今江蘇太倉瀏河 占城 今越南中南部滿剌加 今馬來西亞馬六甲一帶 呂宋 今菲律賓呂宋島文萊 今加里曼丹島北部文萊一帶 爪哇 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榜葛刺 今孟加拉國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帶 古里 今印度科澤科德木骨都束 今索馬里摩加迪沙一帶 天方 今沙特阿拉伯麥加鄭和遠航路線示意圖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為了發展海上貿易,主要是為了弘揚國威,不計經濟效益,每次遠航的花費很大,給明朝政府造成巨大的經濟負擔,難以為繼而停止了。4.作用(意義): 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開辟了亞非海上通道,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我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5.性質:和平交往,公平交易。不同于新航路開辟時的暴力掠奪、殖民擴張侵略。6.結局: 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有關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講話;中國推動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舉措。結合地圖,聯系地理、歷史知識、我國現代化建設、當今世界的主題等,理解中國推動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意義。 熱點鏈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①張騫出使西域;②絲綢之路的開辟;③玄奘西行;④鑒真東渡: ⑤馬可·波羅來華;⑥鄭和下西洋。1.西洋:是指印度洋海域而不是指大西洋海域。2.從季風角度考慮,鄭和下西洋應選擇在什么季節?冬季,盛行偏北風,順風而下。3.中非歷史上第一次接觸:鄭和下西洋。4.例舉古代歷史上不同地區的經濟、文化交流史實:1.“西學東漸”(1)含義:(2)影響: 明朝以來,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漂洋過海來到中國。其中,傳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傳教士在傳播宗教的同時,也傳播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史稱“西學東漸”。 西學東漸對中國的天文學、數學、地理學等許多方面產生了積極的影響。5.“東學西漸” (3)表現時期 人物 “西學東漸”主要表現 影響 明朝 利瑪竇 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繪制了《坤輿萬國全圖》,即當時的世界地圖 極大震動了中國的先進知識分子,使他們首次突破了中國人原有的狹隘的世界觀 明朝 徐光啟利瑪竇 與利瑪竇合作翻譯的《幾何原本》的徐光啟還不失時機地提出“欲求超勝,必須會通”,即通過博采眾長、融會貫通,以趕超西方的主張 / 清朝 傳教士洋務派 刊物:《萬國公報》、《格致匯編》、《譯書公會報》自然科學著作翻譯:《博物新編》、《植物學》等 極大改變了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3.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中國人2.與以往“西學東漸”的情況相比,源于西方的工業文明是怎樣進入中國的 工業文明不單純通過知識分子和平傳入中國,還伴隨著武力和戰爭傳入中國。《海國圖志》書影榮閎郭嵩燾人物 稱謂 主要事跡 影響(結局) 林則徐 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設立譯館,翻譯一些西方書籍,組織人編譯了《四洲志》 《四洲志》為閉塞已久的中國社會打開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戶 魏源 先進的思想家 于1 84 2年寫成《海國圖志》,該書是中國近代第一部較為詳盡介紹西方的著作,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即學習西方的長處,以抵抗西方的侵略 《海國圖志》成書后在當時中國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有人甚至主張將其付之一炬,因為書中有對西方國家的贊美之詞 容閎 早期留學生 鴉片戰爭后,容閎留學美國。1854年返回中國,促請清政府派遣官費留學生,得到曾國藩和李鴻章的支持。1872年,清政府開始派遣幼童留美 由于頑固派的干擾、破壞,1881年,清政府下令留美學生一律調回國內,容閎的教育計劃毀于一旦 郭嵩燾 走出國門的外交使臣 1876年,郭嵩燾出任駐英公使,成為近代中國首任駐外使臣。郭嵩燾將他在途中的日記以《使西紀程》為名刊行,客觀記述了所見所聞,有分析西方長處的言論 郭嵩燾遭到朝廷申斥,《使西紀程》也被毀版,禁止流傳 1.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們的共同追求和特點(1)都對中國的前途充滿憂患意識;(2)都有世界眼光;(3)他們的見解和主張往往不為主流社會和當局所接受;(4)都想幫助國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探索救國強國之路。2.梳理近代中國人“開眼看世界”的作為,這對我們今天走向世界的啟示 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清醒認識中國與西方先進國家的差距,以開放的心胸接納先進事物。曾經的探索 器物層面 制度層面 思想層面3.鴉片戰爭后,中華民族向西方學習,經歷了器物層面——制度層面——思想層面這樣三個階段? 史實 結論 A 西漢設置西域都護府 標志著絲綢之路的開通 B 絲綢之路通到安息 說明陸上絲綢之路最遠只達兩河流域 C 西漢時西域的葡萄、核桃等傳入內地 絲綢之路的開通使兩地的交流更加頻繁 D 宋元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 因只運輸絲綢而得名 1.下列有關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響的敘述,符合史實的是( )A.玄奘西行引發了歐洲人對中華文明的興趣B.鑒真東渡將元朝的佛教、醫學等傳到日本C.意大利人馬可·波羅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D.鄭和下西洋促進了中國與亞非的經濟交流2.小華同學開展了以“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相互影響,,為主題的研究性學習。以下能納入研究的史實有( )2·1·c·n·j·y①馬可·波羅來華 ②鑒真東渡 ③玄奘西行 ④迪亞士航海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隨著“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大幕的正式開啟,人們對其歷史更加關注。下表中關于“一帶一路”史實與結論的搭配,正確的是( )【來源:21·世紀·教育·網】1 2 3 D A C 鞏固訓練4.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實中,與其他三項不屬于同一性質的是( )A.玄奘西游 B.鑒真東渡 C.戚繼光抗倭 D.鄭和下西洋5.史書載:“騫始開通西域道也。”我國歷史上“通西域”始于( )A.秦朝 B.唐朝 C.漢朝 D.明朝6.“絲綢之路”是中外聯系的紐帶,溝通中西的橋梁,被稱為流動的“文化運河”。以下不能說明這一結論的是( )21·cn·jy·comA.中國的冶鐵技術傳到西方 B.朝鮮的音樂傳入中國C.中國的絲綢織品轉運歐洲 D.西域的葡萄傳入中國7. 2016年9月17日至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成功對印度進行了首次國事訪問,雙方確立了今后加快建立面向發展的伙伴關系大方向。早在唐朝我國就有一位為中印交流做出杰出貢獻的使者,他是( )21教育網A.張騫 B.玄奘 C.鑒真 D.鄭和8.七百多年前,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杭州,驚嘆杭州為“世界上最美麗華貴之天城”。七百多年后的20 1 6年9月,杭州迎來了G20峰會,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以下有關馬可·波羅的情況介紹,你認為符合史實的是( )①馬可·波羅來自意大利②他從威尼斯出發,沿古老的陶瓷之路由海上抵達中國③當時的中國正處于唐朝的“開元盛世”④《馬可·波羅行紀》喚起了歐洲對東方的向往,激發他們開辟新航路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4 5 6 7 8 C C B B D 9.下面對右圖人物的遠航活動的評論正確的一項是( )①探尋新路,尋找黃金 ②友好往來,促進交流③和平使者,揚威異域 ④殖民先驅,海盜鼻祖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10. 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相互影響,以下體現“西學東漸”的是( )A.鑒真東渡 B.伏爾泰編寫《中國孤兒》C.鄭和下西洋 D.利瑪竇繪制《坤輿萬國全圖》11.對于“東學西漸”、“西學東漸”,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16世紀,歐洲出現了中國文化熱,這股熱潮被稱為“東學西漸”B.“東學西漸”對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C.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把孔子的畫像掛在書房是“西學東漸”的體現D.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傳教士扮演了重要角色,利瑪竇是典型的代表9 10 11 B D D 12.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下圖。(1)圖A、圖B分別反映了歷史上哪次不同地區間的交往事件?(4分)材料二:中國古代曾積極同世界各國交流:漢朝有這樣一條路,沿著這條路,東方的絲織品及冶鐵等技術相繼傳至歐洲,西方的汗血馬、音樂等也紛紛東來;唐朝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歷經艱難把域外文化帶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傳播四方……www.21-cn-jy.com(2)材料二體現了文明交流的哪些形式?請列舉“這樣一群人”的相關史實予以說明。(4分)(3)綜合分析兩則材料,得出歷史結論及對進一步繁榮中華文明的啟示。(4分)圖A:張騫出使西域;(2分) 圖B:鄭和下西洋引進來、走出去。(采意不采點,其它角度言之有理也可給分,2分)玄奘西行去天竺學習佛法,帶回大量的佛學經典;鑒真東渡日本,傳播了佛教,還帶去盛唐的醫藥、建筑、雕塑、繪畫等技術和知識結論:人類文明各自獨立產生、交相輝映;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等等。(2分)啟示:尊重各國文化的獨特性,傳承民族文化;堅持對外開放,吸收不同文明成果,弘揚和傳播中華文化;等等。二、新航路開辟時間 1487~1488年 1492年 1497~1498年 1519~1522年 人物 迪亞士 哥倫布 達·伽馬 麥哲倫 國籍 葡萄牙 意大利 葡萄牙 葡萄牙 支持國家 葡萄牙 西班牙 葡萄牙 西班牙 航線 1487年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第二年春天進入印度洋,歸途中發現好望角。(西歐——好望角)歐非航線 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大陸。(西歐——美洲)歐美航線 1497年在迪亞士航行的基礎上繞過非洲,1498年到達印度,從而找到了通向東方的新舷路。(西歐——好望角——印度)歐亞航線 1519年向西橫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1522年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環球航行) 航向 向東 向西 向東 向西 備注 / 發現新大陸 最早開辟到達東方的新航線 完成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 大西洋亞 洲歐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太 平 洋太平洋印度洋好望角迪亞士航線麥哲倫航線1519-1522年1487-1488年哥倫布航線1492-1493年達?伽瑪航線1497-1498年達·伽馬試一試:在地圖上標出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船隊的航線和航海年代。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 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8年1519-1522年太 平 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亞 洲歐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好望角一個中心兩個方向兩條航線四個人物歐洲東西西歐—非洲(好望角)—印度西歐—美洲—亞洲—西歐 時間航海家扶持國家開辟的新航線 方向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葡萄牙葡萄牙西班牙西班牙14871497 ~149814921519~1522西歐—好望角西歐—好望角—印度西歐—美洲環球旅行 東 東 西 西諧音記憶(按時間先后排)弟弟(迪亞士)到非洲;哥哥(哥倫布)去美洲;大家嘛(達伽馬)到印度;賣著輪船(麥哲倫)環球走。你從四位西方航海家身上學到哪些優秀品質?達·伽馬麥哲倫勇于開拓、創新進取、不怕犧牲、克服困難開辟新航路的原因 A.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要求擴大海外市場。(根本原因)B.對黃金、香料等的渴求: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西歐社會對金、銀貨幣的需求越來越大,迫切需要黃金、白銀等貴金屬。C.《馬可波羅行紀》有關中國等東方國家遍地黃金的描述在歐洲廣為流傳,歐洲人把尋找金銀財富的目光投向了東方。D.對東方的貿易被地中海沿岸的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操縱,引起其他西歐國家的嫉羨。E.15世紀,東西方傳統商道被奧斯曼土耳其控制,對東方貿易的成本增加了。1.經濟社會:A.西班牙和葡萄牙能制造遠航的大船,并從意大利人那里學到了大量航海知識,擁有一批來自各國的水手。B.中國發明的指南針已傳入歐洲,此時普遍應用于航海事業。C.當時許多人相信地圓學說。2.宗教方面:傳播基督教也是推動歐洲人向海外發展的一種精神動力。教會鼓勵人們去更遙遠的地方傳播天主教。3.思想方面:文藝復興提倡人文主義,鼓勵冒險進取精神。4.技術方面:新航路開辟的原因:2.社會根源:渴求黃金,“尋金熱”。1.經濟根源:歐洲工商業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3.商業危機:傳統商路受阻。4.宗教因素:傳播天主教。為什么歐洲人 開辟前往東方的新航路?要歸納為什么歐洲人 開辟前往東方的新航路?能1.航海技術和造船技術的提高。2.地理知識的提高(相信地圓學說)。3.指南針的使用。4.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5.哥倫布等航海家具有探險精神、超人的意志和智慧。新航路開辟的條件:《馬可波羅行記》奧斯曼土耳其阻斷商路開辟新航路葡西支持E指南針到東方去精神動力經濟動力D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需要發財致富傳播宗教造船技術進步地圓學說流行誘惑——向往世界(原因、條件)小 結原因條件開辟新航路的積極意義、消極影響 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1.積極意義:哥倫布到達美洲 新航路開辟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對美洲、非洲和亞洲進行了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古老的印加文明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2.消極影響:新航路開辟的影響1.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各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各國商人奔波于各大洲,國際貿易發展迅速。世界開始走向整體。2.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來自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番茄、花生等成為亞洲、歐洲常見的農作物;馬、牛、羊以及橄欖、葡萄等也從歐洲傳人美洲。3.新航路開辟后,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在美洲、非洲和亞洲進行殖民擴張,掠奪財富和資源,野蠻屠殺、奴役當地居民,販賣奴隸,犯下了滔天罪行。積極消極想一想: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的路線與傳統商道相比有何變化。(1)歐洲貿易重心從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2)跨大西洋貿易活躍。(3)繞過非洲南端前往東方的航線繁忙。(4)美洲西岸與東岸的跨太平洋貿易興起。15世紀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16世紀中期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 盡管人類及其祖先已在地球上生存了二百多萬年。 但是真正的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 隨著西方殖民時代的到來,美洲的農作物,如煙草、玉米、馬鈴薯、甜菊、花生、西紅柿傳到歐洲、亞洲和非洲,……歐洲的家畜,如馬、牛、山羊則影響和改變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美洲的煙草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歐洲人和土耳其人的生活習慣。——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 印第安人在美洲創造了輝煌的印加文明。1532年,西班牙冒險家皮薩羅來到了印加帝國,用武力和欺騙手段俘獲了印加皇帝,他要求印加帝國必須用黃金裝滿關押皇帝的房子以換取皇帝的自由。皮薩羅得到了這筆財富,卻背信棄義地殺死了印加皇帝。不久,他洗劫了印加帝國的首都,殘酷屠殺大批印第安人。印加文明被西班牙殖民者毀滅了。 印加文明的浩劫閱讀卡印第安人被迫在礦山勞動殖民擴張和掠奪內容 鄭和下西洋 新航路開辟 共同點 不 同 點 開始時間 目的 宣揚國威,發展與海外諸國的友好關系(政治目的) 尋找黃金,發展貿易,獲取商業利益,傳播天主教。 性質 規模 大 小 影響 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都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人類文明的傳播和交融。和平交往殖民擴張1405年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加強了中國同亞非諸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但加重了國家和人民的經濟負擔。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加強了各大洲的聯系,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了全球動植物品種的交流 ;導致了對美洲的殖民擴張和掠奪,對印第安人、黑人的奴役,給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造成了亞非拉長期的落后與貧窮。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比較補充延伸1.最早開辟新航路的國家:葡萄牙和西班牙。2.列舉15世紀的中、外航海家:中:鄭和;外: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注意:麥哲倫是16世紀。3.世界開始走向整體:15、16世紀新航路開辟。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工業革命完成后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1.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下列史實,正確的是( )①新航路的開辟 ②絲綢之路開通 ③鑒真東渡 ④鄭和下西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歐洲人說,他發現了新大陸,把歐洲文明傳到美洲,是一個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說,他把歐洲強盜帶到了美洲,掠奪我們的財富,是一個惡魔。”據此回答2~3題。 2.這里的“他”是指(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3.這段材料啟示我們,正確評價歷史人物,需要注意( )A.歷史性 B.階段性 C.全面性 D.主流性4.在歐洲某個時期,游記成了暢銷書,水手變為最令人羨慕的職業,海外探險是人們津津樂道的事。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文藝復興 B.新航路開辟 C.啟蒙運動 D.鄭和下西洋5.陳赫是“大航海時代”的游戲迷,在游戲中,作為虛擬主角的他在西班牙國王支持下,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到達了古巴和海地等地。他虛擬的角色應是( )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航海家 國別 派遣國 航行線路 迪亞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從葡萄牙出發,沿非洲西海岸向南,繞過非洲,進入印度洋 哥倫布 意大利 西班牙 從西班牙起程,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達·伽馬 葡萄牙 葡萄牙 沿迪亞士航道,到達印度等地 麥哲倫 葡萄牙 西班牙 率領的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完成環球航行 6.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曾說:“發現美洲和經好望角至東印度群島的航道,是人類歷史上所記載的最偉大、最重要的事件。”其中“發現美洲”的航線是圖中的(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A航線 B.B航線 C.C航線 D.D航線7.下表為“新航路開辟一覽表”。據表可知( )①表格中四位航海家都到達了亞洲 ②哥倫布、麥哲倫相信大地是球形的③歐洲與亞洲的交通往來從此開始 ④葡萄牙、西班牙推動了新航路開辟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從右圖中可以得到的正確歷史信息是( )①航線②是哥倫布開辟的②航線③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③新航路開辟后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④新航路開辟為鄭和下西洋創造了條件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9.從右圖中可以獲取的主要信息是新航路的開辟( )A.發現了美洲新大陸B.印證了東方是財富中心C.促進了西班牙強大D.促進了洲際貿易的發展10.讀圖,比較甲、乙兩次遠洋航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都促進不同區域文明的交流B.甲的航海規模小于乙的規模C.航海時間相差了一個多世紀D.都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經過漫長的航行后,他和同伴于1492年10月12日突然發現遠處有陸地,于是高興地前往,到了近處一看,原來是座海島,這個島就是現在美洲加勒比海上巴哈馬群島中的瓜納哈尼島。21cnjy.com材料二:見右圖。材料三:東南亞某一島嶼的一塊墓碑上刻著: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當地一部落首領)在此擊潰西班牙侵略者,擊斃其統帥麥哲倫。同樣在東南亞,為了紀念鄭和,出現了很多以“三寶”(鄭和也稱三寶太監)命名的寺廟、港口和城市。(1)材料一敘述的是哪一航海事件?(2分)(2)材料二中有A、B、C、D四條航線,哪一條是環球航行路線?率領這支環球航行船隊的航海家是誰?(2分)21教育網(3)最早開辟新航路的是哪兩個國家?你認為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5分)(4)請分析材料三中東南亞人民對麥哲倫與鄭和的態度為什么截然不同?(4分)指哥倫布航海(或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環球航行路線為“A”;航海家是麥哲倫 葡萄牙、西班牙;積極影響: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的原始積累,加強了各個大陸之間的聯系,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了全球范圍內動植物品種的交流與傳播。(4)請分析材料三中東南亞人民對麥哲倫與鄭和的態度為什么截然不同?(4分)因為麥哲倫航海的目的是為了殖民掠奪,給當地人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鄭和下西洋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是和平交往,他帶去了大量中國的貨物,促進了中國與當地的經濟文化交流。三、經濟全球化一、經濟全球化的加速分散整體90市場經濟跨國公司發達國家不利加劇擴大雙刃劍相互依存互相競爭二、 世界貿易組織——最能體現經濟全球化組織經濟聯合國貿易糾紛2001新階段要點提示1.南北差距:“南”是指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北”是指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南北差距是指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差距。2.經濟全球化和世界貿易組織的關系: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推動世界貿易組織的建立,世界貿易組織是經濟全球化的產物。世界貿易組織制定世界貿易規則,解決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貿易糾紛和爭端。3.我國加入WTO面臨的機遇、挑戰和對策。機遇:(1)有利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設備。(2)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出口和吸引外資。(3)有利于我國全方位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營造良好的國際環境,有力推進我國市場經濟的健全和完善。(4)有利于加快國內產業結構調整,增強我國企業的競爭力。(5)有利于我國適應經濟全球化形勢。挑戰:(1)對我國部分企業、產業產生較大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阻礙其發展,特別是那些成本高、技術水平低和管理落后的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2)我們要履行WTO義務,對經濟貿易不能再完全按照原有方式進行管理,而應按照國際標準進行,這樣對我國的體制和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對策:(1)提高對外開放水平。(2)提高政府管理經濟的水平。(3)提高企業創新競爭能力。(4)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5)依據WTO的法律體系,完善我國的法律法規,培養相關人才。★達標集訓一、選擇題1.美國的波音飛機,部分發動機在英國制造,部分尾翼在我國制造。這說明( )A.世界格局出現多極化發展趨勢B.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合作不平等C.高新科技推動世界經濟迅速發展D.世界經濟呈現出全球化的趨勢D2.下列促進了世界經濟成為一個整體,全球化趨勢加速發展原因的選項有( )①冷戰結束后,和平與發展成為世界的發展趨勢②科技特別是交通運輸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 ③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成立 ④聯合國的成立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A3.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說:“世界變得越來越小,因為通信和交通越來越方便。沒有國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國前總統德斯坦說:“……這個世界上……這樣的舞臺,使各國的命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國家都不可能成為世界經濟海洋中的孤島。”這兩則材料說明經濟全球化( )A.使得各國經濟相互依存性進一步加強B.沖擊了馬來西亞和法國的國家主權C.帶來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國際問題D.對發展中國家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A4.下表反映的是1999年全球500強跨國公司總部地點的分布,可以從表格得出的認識是( )A.使廣大發展中國家失去發展機會B.高新科技推動生產力發展C.經濟全球化中發達國家處于主導地位D.世界政治格局走向多極化C5.某政治家認為,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蛋糕做大了,但是大部分蛋糕分給了富人,其他人只得到面包屑。材料認為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問題是( )A.恐怖主義猖獗 B.環境污染嚴重C.貧富差距懸殊 D.毒品走私泛濫6.1992年,聯合國秘書長在聯合國日致辭中說:“第一個真正全球化的時代已經到來。”對此理解最為準確的是( )A.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由分散走向整體B.冷戰的結束為經濟全球化進程消除了障礙C.跨國公司的活動促進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D.世界貿易組織成立推進全球化時代的到來CB7.下列兩幅圖片是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搜集的資料。以此判斷他研究的課題是( )A.經濟區域集團化B.政治格局多極化C.世界經濟全球化D.世界文化多元化C8.20世紀90年代以來,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和趨勢,中國主動順應全球化的表現是( )A.積極推動建立上海合作組織 B.加入世界貿易組織C.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 D.制定“863計劃”9.近年來,中國的皮鞋、打火機等商品遭遇歐盟的反傾銷,協調這一爭端的國際組織是( )A.亞太經合組織 B.聯合國C.上海合作組織 D.世界貿易組織BD10.2017年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為當前世界和區域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解決方案,以期實現各國聯動式發展。“一帶一路”的倡議( )①促進中國與沿線各國結盟 ②體現了當今和平的主題 ③符合沿線各國的經濟利益 ④順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D二、非選擇題11.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技術、信息、服務、貨幣、人員等生產要素跨國跨地區的流動,是當代世界經濟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圖一說明當今世界經濟呈現怎樣的趨勢?圖二反映了這種趨勢下世界怎樣的現狀?【答案】 (1)經濟全球化。以發達國家為主導的經濟全球化,將發展中國家置于不利地位;經濟全球化的加速使得發達國家財富不斷積累,一些發展中國家貧困不斷加劇,南北差距繼續擴大。材料二困擾歐洲的難民危機和財政危機使英國人為自保而決定退出歐盟;美國總統特朗普競選時為爭取選民支持提出“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口號,一時間使“逆全球化”言論甚囂塵上。——《人民日報》鏈接: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在世界范圍形成了巨大的生產力,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隨著跨國公司的擴張,“麥當勞化”“好萊塢化”“迪斯尼化”“商業連鎖”等風行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日益加強。1998年,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已從最初的76個增加到132個,幾乎所有發達國家和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已經加入了該組織……(2)根據材料二的鏈接,評價英美的行為(2)當今世界,以輪船、飛機為代表的交通工具的發明和使用,使人員、物資的流通更加便利;通信技術的發明和改進、信息技術的發展,跨國公司的發展,使世界聯系越來越緊密,經濟全球化趨勢日益加強。因此英國和美國的做法是“逆經濟全球化”的,是違背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的。材料三:入世十多年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3)請完成材料一中的表格。(4)材料三鏈接從一個側面體現了世貿組織的哪一基本職能?面對材料三鏈接中國入世帶來的挑戰,我國應該如何應對以趨利避害?鏈接:截至2016年,中國已連續21年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連續10年成為全球遭遇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中國作為貿易糾紛的爭端方向世貿組織起訴或應訴的案件越來越多。(3)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完善我國法律法規,推進依法治國(4)負責管理世界經濟和貿易秩序,解決貿易糾紛和爭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壯大自身實力;加強科技創新,提高本國產品的競爭力;遵守世貿規則,并學會用規則保護自己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