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考點11 列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為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評價他們對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為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知識,做中國歷史相關題目時將運用到。本考點需要掌握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為加強統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評價他們對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 一、 秦始皇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 領域 措施 影響 政治 ①確立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秦王嬴政統一六國后,認為自己的功德高過古代三皇五帝,將“王”改成皇帝,自稱“始皇帝”。) ②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a.國家大事由皇帝裁決,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b.在中央設立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c.在地方,廢除西周以來的分封制,統一采用郡縣制。d.為有效管理國家,還頒布了大量律令,并通過文書上傳下達來執行。) ①“皇帝”一詞成為兩千多年中國王朝時代最高統治者的稱號。 ②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一。 ③由秦朝開創的君主專制制度在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才被推翻)。經濟 以圓形方孔的秦國銅錢作為貨幣標準樣式,統一全國貨幣; 統一度、量、衡,使長度、容量、重量有了統 標準。 有利于鞏固秦朝的統一,有利于地區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后市也有深遠影響。文化 統一文字。秦統一后,將秦的小篆作為全國規 范的文字,后來又出現了筆畫更為簡單的隸書。 中國地廣人多,方言各異,統 一的文字成為維系中華文明的重要紐帶,促進了各地經濟文化交流,鞏固了國家統治。 思想 “焚書坑儒”。為加強思想控制,秦始皇采納 丞相李斯的建議,發布禁書令,規定除政府之 外,民間只可收藏醫藥、占卜和種植等方面的 書籍。其余一律集中焚毀。后來他又將暗中誹 謗他的400多個儒生,全部活埋。 利:有利于統一思想,鞏固統治。 弊:對我國古代文化造成了重 大損失,摧殘了文化,鉗制了思想。交通 大修馳道,拆除所有路障,統一全國車輛兩輪 間距。 車輛在全國暢行無阻,便利了交通,有利于經濟文化交流和鞏固統治。邊疆治理 派大軍北擊匈奴,奪回了大片土地。在原先戰 國時期秦、趙、燕三國北方長城的基礎上,修 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一道城防。 更好地抵御了匈奴,鞏固了邊防,有利于邊疆的穩定和國家統一,但繁重的兵役和徭役加重了百姓的負擔。 二 、漢武帝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領域 措施 影響 政治 ①頒布“推恩令”。漢武帝接受大臣的建議,規定除了諸候王的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再分給其他子弟,建立侯國,這叫 “推恩令”。 ②建立刺史制度。將全國分為13州部(監察區),每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查,接照中央的要求,刺史監視所屬郡國主要官員的行為,年底到都城向皇帝匯報。③設立司隸校尉,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 王國逐漸被分成許多小國, 再也沒有力量和中央對抗,從而加強了中央集權。加強了中央對地方各地官員和皇族的監督,加強了中央集權。經濟 中央統一鑄造貨幣,經營鹽鐵的生產與銷售。 極大地增加了中央的收入。 思想文化 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采納了董仲舒提出的建議,“罷黜百家”,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 ②在全國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成績優秀的學生可以直接做官;在地方設官學,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 統一了思想,有利于鞏固中央集權和國家的統一。儒家學說逐漸成為朝廷的正統思想,這種狀況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但也體現了文化專制的一面。 邊疆治理 派大將衛青、去病反擊匈奴,奪得了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地區,先后設置了酒泉、張掖、武威、敦煌四郡,遷徙百姓居住墾荒。并設置了郡縣,派駐軍隊,實施統治。 發兵征討云南,滇王降漢。漢武帝在此設立郡縣,封滇王國國王為“滇王”,賜滇王之印。 漢朝北部邊患基本解除。有利于北部邊疆的鞏固和發展,擴大了西漢的疆域。加強了與西南地區少教民族的聯系。對外交流 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未能完成使命,但了解了西域各國的經濟、政治與文化情況,以及大月氏人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次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從此,漢朝和西域經濟文化交流頻繁。 促進了漢朝與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為絲綢之路的開辟奠定了基礎,也為西域歸屬漢朝中央政權創造了條件。三、唐太宗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領域 措施 影響 政治 善于用人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有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還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沿襲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制。中書省負責替皇帝起草詔令,門下省負責對詔令的內容進行審核,尚書省下轄六部,負責政令的執行。 使政策更加正確,政治比較清明。三省共同商議國家的政事,提高了行政效率,它們之間各有分工,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牽制,改善并加強了中央集權。經濟 從農民戰爭中認識到到人民群眾力量的偉大。吸取了隋亡的教訓。他把君主和人民分別比作舟和水,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因此,非常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 農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賦稅負擔減輕,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國力逐步增強。 文化 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與選拔,進一步完善了隋朝創立的科舉制度,強調以才能作為選官的標準。 改變了隋唐以前主要依賴薦舉和憑借家庭出身來做官的慣例,是一種相對公平的選拔制度,為讀書人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為社會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民族關系 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改變自古以來“貴中華,賤夷狄”的觀念,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7世紀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了西藏地區的吐蕃首領松贊干布。 各族人民擁戴他為“天可汗”,促進了民族關系的融洽和民族團結。四、宋太宗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領域 措施 影響 軍權 ①通過“杯酒釋兵權”,解除了石守信等統軍大將的兵權。 ②從各地挑選強壯士兵,編入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為了防止將領發展私人勢力,禁軍要輪流駐防京師 積極:加強了皇帝的權力。 消極:頻繁的調動,造成“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現象,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形成“積弱”的局面 行政權 ①陸續解除地方節度使的權力,使其成為虛銜。 ②增設機構以分割制衡各級官員。 ③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選拔大批文臣擔任中央和地方官吏,不許武人掌握地方政治。 積極:地方的行政權、財權、軍權都收歸了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于社會經濟都格影的發展;士人受到普遍尊重,推動了科舉制和文化、教育、科技的發展。 消極:導致官僚機構膨脹,官俸和軍費開支龐大。冗官、冗兵和冗費導致北宋形成“積貧”局面;北宋中期,政府財政入不敷出,社會矛盾尖銳;武將群體長期遭受打擊,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 財政權 派官員到地方管理財政 君臣禮儀 宰相、大臣可以和皇帝對坐議事改成只能站著同皇帝說話。 體現了皇權進一步加強。 五、 各朝代制度示意圖 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隋唐三省六部制元朝官制六、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演變(1)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①建立:秦始皇確立了中央集權官僚制度。在中央設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②承襲:漢武帝通過頒布推恩令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③完善: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唐朝進一步完善;元朝設行省制度,中央設中書省④強化:明太祖廢丞相,設內閣,權分六部;清朝時,設軍機處⑤結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2)地方行政制度①秦統一后,在地方推行郡縣制。②宋朝時陸續解除地方節度使的權力,將地方行政權收歸中央。③元朝在地方設行中書省。④明朝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即布政使司(掌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獄),都指揮使司(掌管軍政)。(3)選官制度①隋朝:科舉制形成。②唐朝:完善科舉制度③宋朝: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進一步發展科舉制。④明朝:沿襲了前代科舉取士制度,實行“八股取士”。(4)監督制度①秦朝:在朝廷設立御史大夫,直接對皇帝負責。②西漢:建立刺史制度。將全國分為13個州部(監察區),每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查。后來設立司隸校尉,以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③唐朝:沿襲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使各部門之間相互牽制。例1. 有學者認為:“古來帝王,由秦始皇到清代宣統,正統偏安者共200余人,真正懂得國家政體并善以此治國的,不過秦皇、漢武、宋太祖、康熙四人而已”。這里的“國家政體”是指( ) A. 王位世襲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權制【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集權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的封建割據局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并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漢武帝時期,頒布“推恩令”,削除諸侯國的勢力。宋太祖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許多大將的兵權。后來,陸續消滅了割據政權,結束了分裂局面,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滴醯劾^位以后,平定三藩判亂,鞏固了中央集權。所以“國家政體”是指中央集權制。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集權制度的識記例2. (2017年湖州卷) “朕選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節度使轄區),即使他們都貪濁,也不及武臣一人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這一舉措①造成重武輕文的局面 ②增強了軍隊作戰能力③導致官僚機構的膨脹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宋太祖為鞏固統治采取的措施。從題干關鍵詞“儒臣”“武將”等可以看出這項措施是增設機構以分割制衡各級官員。①表述錯誤,應該是重文輕武;該措施削弱了軍隊戰斗力,②也錯誤。所以正確答案是C。例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元?高明《琵琶記》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門看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引申為牢籠、圈套)中矣?!?br/>——摘自北師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材料三:學者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說:“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一大發明。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于是有政治上社會對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獲得了非常大的彈性。”請回答: (1)以上三則材料與我國古代的哪一選官制度有關?該制度創立于哪一朝代?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該選官制度中常設的考試科目有哪些?當時人們普遍推重什么科的考試?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選官制度有何積極影響? 【答案】(1)科舉制;隋朝。(2)進士和明經;進士。(3)擴大了人才選拔的范圍或者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或者拓展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或者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繁榮。或者用材料三中的內容即為平民提供做宰相、公卿和參政的機會或者促進政治上的社會對流。【解析】(1)根據材料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引申為牢籠、圈套)中矣。”材料三“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則材料都與科舉制有關;科舉制創立于隋朝隋煬帝時期。(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科舉制逐漸完善,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明經兩科最主要;當時人們普遍推重的考試科目是,進士,進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稱為狀元。(3)根據上述材料及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的積極影響是: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科舉制的相關知識。 1、 選擇題:1.(2017年湖州卷)從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圖5)中能夠獲取的歷史信息有 ①周朝實行分封制度 ②秦朝實行丞相制度 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體 ④推恩令解決了王國問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秦始皇為鞏固統治采取的措施。圖5是秦代文物,①錯誤;推恩令是漢武帝鞏固統一的措施,④不符合。所以正確答案是C。2.(2017年金華卷)“穿越跑”是許多馬拉松比賽上的亮麗風景線。若你是其中一員.穿越到西漢,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衛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凱旋而歸 ②諸子百家就推恩令一的利弊各抒己見③皇帝與蒙古王公在木蘭圍場圍獵 ④太學儒生董某因學習成績優秀直接為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西漢歷史的有關知識。漢武帝采納董仲舒的建議后,儒家學說成為朝廷的正統思想,其他各家學說的影響逐漸降低,①錯誤;“皇帝與蒙古王公在木蘭圍場圍獵”是清朝的舉措,②錯誤;故選擇B。3.(2017年寧波卷)“秦始皇的統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讀書,漢武帝的統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讀一種書?!毕旅婺芙忉屵@一觀點的史實是A.焚書坑儒 罷黜百家 B.焚書坑儒 推恩令C.統一文字 推恩令 D.統一文字 罷黜百家【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秦漢統一思想的不同措施,根據“秦始皇的統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讀書”可知該事件是焚書坑儒;根據“漢武帝的統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讀一種書”可知該事件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故選擇A。4.“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背霈F這種歷史現象是由于( )A.統一文字 B.獨尊儒術C.創立科舉 D.崇文抑武【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宋代鞏固統一的措施。由于“崇文抑武”,宋代文化繁榮,從而出現“文莫盛于宋”的現象,故選D。5.(2017年臺州卷)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愿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此建議①主張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②使太學在全國各地普遍設立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統 ④使士人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漢武帝為鞏固統治采取的措施。在思想上,采納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設立專門教授儒家經典的太學,成績優秀的學生經考核可以直接做官,地方設官學。所以正確答案是B。6.(2017年慈溪市模擬卷)運用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歷史人物與其功績相符的是( )①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的標準文字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加強邊疆治理,設立“西域都護府”③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 ,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④宋太祖——崇文抑武,創立三省六部制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相關歷史知識,可以采用排除法。“西域都護府”是公元前60年設立的,晚于漢武帝時期,②排除;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創立的,④也排除。故選擇A。7.(2017年麗水市模擬卷三)“秦皇漢武”兩位君主所采取的措施相似之處有 ①固邊疆,抵御匈奴入侵 ②控思想,強化專制統治③強集權,鞏固王朝統一 ④重經濟,實行鹽鐵官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秦始皇漢武帝鞏固統一的措施,可以采用排除法?!皩嵭宣}鐵官營”是漢武帝為增加中央收入采取的措施,秦代統一貨幣、度量衡后,沒有類似的問題,不需要采用該措施,④排除。故選A。8.(2015?湖州)“無言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彼枋龅墓糯弁跏?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答案】D 【解析】該題要求學生抓住史料中的關鍵詞,從中獲取相關歷史信息。從“陳橋驛”“杯酒之間銷兵權”等文字中可知,該歷史事件是宋太祖發動陳橋兵變、杯酒釋兵權,故選D。9. 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梢姡貏e重視( ) A. 對外交往 B. 民族關系 C. 任用賢才 D. 虛心納諫【答案】B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唐太宗開明的民族政策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唐太宗對各民族都十分仁愛,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的民族政策。故選B。10.(2016衢州卷)讀圖3,對相關朝代的內容描述正確的是 (?http:?/??/?www.21cnjy.com?)A.a、c兩朝都是從分裂走向統一,為中國大一統奠定基礎B.b、d兩朝都有開創性的政治制度,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C.b朝唐太宗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關系融洽D.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釋兵權”措施,增強了北宋軍力【答案】C【解析】c是北宋,處在分裂時期,所以A不正確。a是隋朝,b是唐朝,d是元朝,因此B不正確。北宋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措施,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D也不正確。所以正確答案是C。二、材料題: 1.【2017年嘉興卷】(10 分)政治制度的創新是歷史演進的一種常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統治者把“帝”這個頭銜作為自己的專屬稱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 有九卿,“天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轄若干縣,縣按大小設 縣令或縣長。 ——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等(1)根據材料一,指出秦統治者在政治體制上的創新舉措。(2分)材料二: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陸續滅了六國,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摘編自韋政通《中國思想史》等(2)概括材料二中秦統治者創新制度所具有的歷史條件。(4分) 材料三: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摘編自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3)依據材料三,分析秦統治者所創制度的影響。(4分)【答案】(1)首創皇帝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2分)(2)國家統一;(2分)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2分)(3)對秦朝:鞏固中央政權(2分)對后世:后世的政治制度是在秦制基礎上不斷完善、創新的;權力的統一與集中成為后世王朝的總體趨勢。(2分)【解析】第(1)題考查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從材料“把“帝”這個頭銜作為自己的專屬稱呼”“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轄若干縣”可以總結出答案。第(2)題,根據材料“秦陸續滅了六國”得出結論實現了國家統一;根據“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得出答案百家爭鳴提供了多種治國學說。第(3)題,根據材料“秦……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等等,可以得出對秦朝和后世的影響。【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的理解。2. 【2016臺州卷】(10分)閱讀史料,回答下列問題。時期 史料 問題奏漢 時期 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痔煜聻槿ぃぶ檬?、尉、監。 ——《史記》 (1)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4)史料共同反映的古代中國政治體制是什么?它有何積極作用?(4分)隋唐 時期 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 ——《資治通鑒》 (2)唐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2分) 元明清 時期 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 ——《元史》 (3)元朝行中書省的主要職能是什么?(2分) 【答案】(1)確立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郡縣制(2分)(2)三省之間各有分工,相互合作又互相牽制(2分)(3)管理地方,守護邊疆(2分)(4)中央集權制度(2分) 加強統治;鞏固和發展統一的多民族國家(2分)【解析】該題是一道考查純歷史知識的綜合題,材料中提供史料,要求學生研讀、分析史料,得出結論,體現了“史論結合”的學習方法。改題前三題都是識記性簡答題,只要對應考點、分析史料即可找到答案。第(4)題要抓住史料的共同點,即都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一。秦始皇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漢武帝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考點11唐太宗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宋太祖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中書省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管轄西藏地區) 13考點11 列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為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評價他們對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 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為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知識,做中國歷史相關題目時將運用到。本考點需要掌握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為加強統治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評價他們對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 一、 秦始皇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 領域 措施 影響 政治 經濟 文化 思想 交通 邊疆治理 二 、漢武帝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領域 措施 影響政治 經濟 思想文化 邊疆治理 對外交流 三、唐太宗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領域 措施 影響政治 經濟 文化 民族關系 四、宋太宗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領域 措施 影響 軍權 行政權 財政權 君臣禮儀 五、 各朝代制度示意圖 秦朝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隋唐三省六部制元朝官制六、中國古代重要的政治制度的演變(1)中央集權的君主專制制度①建立:秦始皇確立了中央集權官僚制度。在中央設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②承襲:漢武帝通過頒布推恩令等措施加強中央集權。③完善: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唐朝進一步完善;元朝設行省制度,中央設中書省④強化:明太祖廢丞相,設內閣,權分六部;清朝時,設軍機處⑤結束: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2)地方行政制度①秦統一后,在地方推行郡縣制。②宋朝時陸續解除地方節度使的權力,將地方行政權收歸中央。③元朝在地方設行中書省。④明朝廢除行中書省,設立直屬中央的三司”,即布政使司(掌管民政)、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獄),都指揮使司(掌管軍政)。(3)選官制度①隋朝:科舉制形成。②唐朝:完善科舉制度③宋朝:采取崇文抑武的策略,進一步發展科舉制。④明朝:沿襲了前代科舉取士制度,實行“八股取士”。(4)監督制度①秦朝:在朝廷設立御史大夫,直接對皇帝負責。②西漢:建立刺史制度。將全國分為13個州部(監察區),每部派刺史一人,定期巡查。后來設立司隸校尉,以監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③唐朝:沿襲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使各部門之間相互牽制。例1. 有學者認為:“古來帝王,由秦始皇到清代宣統,正統偏安者共200余人,真正懂得國家政體并善以此治國的,不過秦皇、漢武、宋太祖、康熙四人而已”。這里的“國家政體”是指( ) A. 王位世襲制 B. 分封制 C. 行省制 D. 中央集權制【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央集權制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秦始皇統一六國,結束了戰國時期的封建割據局面,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并在地方上實行郡縣制。漢武帝時期,頒布“推恩令”,削除諸侯國的勢力。宋太祖通過“杯酒釋兵權”的方法,解除了許多大將的兵權。后來,陸續消滅了割據政權,結束了分裂局面,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滴醯劾^位以后,平定三藩判亂,鞏固了中央集權。所以“國家政體”是指中央集權制。故選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我國重要集權制度的識記例2. (2017年湖州卷) “朕選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節度使轄區),即使他們都貪濁,也不及武臣一人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這一舉措①造成重武輕文的局面 ②增強了軍隊作戰能力③導致官僚機構的膨脹 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宋太祖為鞏固統治采取的措施。從題干關鍵詞“儒臣”“武將”等可以看出這項措施是增設機構以分割制衡各級官員。①表述錯誤,應該是重文輕武;該措施削弱了軍隊戰斗力,②也錯誤。所以正確答案是C。例3.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br/>——元?高明《琵琶記》材料二:唐太宗在端門看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高興地說“天下英雄入吾彀(引申為牢籠、圈套)中矣。”——摘自北師版七年級下冊《歷史》材料三:學者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說:“在當時的條件下,這是一大發明。這種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的機會。于是有政治上社會對流的可能性。由此,官僚政治獲得了非常大的彈性。”請回答: (1)以上三則材料與我國古代的哪一選官制度有關?該制度創立于哪一朝代? (2)結合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回答,該選官制度中常設的考試科目有哪些?當時人們普遍推重什么科的考試?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這一選官制度有何積極影響? 【答案】(1)科舉制;隋朝。(2)進士和明經;進士。(3)擴大了人才選拔的范圍或者創造了相對平等的競爭機會或者拓展了中央政權的社會基礎或者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繁榮?;蛘哂貌牧先械膬热菁礊槠矫裉峁┳鲈紫?、公卿和參政的機會或者促進政治上的社會對流。【解析】(1)根據材料一“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引申為牢籠、圈套)中矣。”材料三“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為公卿,可以參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三則材料都與科舉制有關;科舉制創立于隋朝隋煬帝時期。(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可知,唐朝時,科舉制逐漸完善,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明經兩科最主要;當時人們普遍推重的考試科目是,進士,進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稱為狀元。(3)根據上述材料及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科舉制的積極影響是: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科舉制也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科舉制的相關知識。 1、 選擇題:1.(2017年湖州卷)從出土文物“秦印封泥”(圖5)中能夠獲取的歷史信息有 ①周朝實行分封制度 ②秦朝實行丞相制度 ③封泥上文字是小篆字體 ④推恩令解決了王國問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17年金華卷)“穿越跑”是許多馬拉松比賽上的亮麗風景線。若你是其中一員.穿越到西漢,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①衛青、霍去病反擊匈奴凱旋而歸 ②諸子百家就推恩令一的利弊各抒己見③皇帝與蒙古王公在木蘭圍場圍獵 ④太學儒生董某因學習成績優秀直接為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2017年寧波卷)“秦始皇的統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讀書,漢武帝的統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讀一種書?!毕旅婺芙忉屵@一觀點的史實是A.焚書坑儒 罷黜百家 B.焚書坑儒 推恩令C.統一文字 推恩令 D.統一文字 罷黜百家4.“自秦以下,文莫盛于宋。”出現這種歷史現象是由于( )A.統一文字 B.獨尊儒術C.創立科舉 D.崇文抑武5.(2017年臺州卷)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愿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此建議①主張大力推行儒學教育 ②使太學在全國各地普遍設立③有利于思想上的大一統 ④使士人受到社會的普遍尊重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6.(2017年慈溪市模擬卷)運用所學知識,判斷下列歷史人物與其功績相符的是( )①秦始皇嬴政——統一中國,統一文字把小篆作為全國的標準文字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加強邊疆治理,設立“西域都護府”③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 ,對少數民族一視同仁④宋太祖——崇文抑武,創立三省六部制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7.(2017年麗水市模擬卷三)“秦皇漢武”兩位君主所采取的措施相似之處有 ①固邊疆,抵御匈奴入侵 ②控思想,強化專制統治③強集權,鞏固王朝統一 ④重經濟,實行鹽鐵官營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2015?湖州)“無言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彼枋龅墓糯弁跏? )A.秦始皇 B.漢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9. 唐太宗說:“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梢?,他特別重視( ) A. 對外交往 B. 民族關系 C. 任用賢才 D. 虛心納諫10.(2016衢州卷)讀圖3,對相關朝代的內容描述正確的是 (?http:?/??/?www.21cnjy.com?)A.a、c兩朝都是從分裂走向統一,為中國大一統奠定基礎B.b、d兩朝都有開創性的政治制度,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C.b朝唐太宗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關系融洽D.c朝宋太祖采取“杯酒釋兵權”措施,增強了北宋軍力二、材料題: 1.【2017年嘉興卷】(10 分)政治制度的創新是歷史演進的一種常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統治者把“帝”這個頭銜作為自己的專屬稱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 有九卿,“天下事無大小皆決于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下轄若干縣,縣按大小設 縣令或縣長。 ——摘編自樊樹志《國史概要》等(1)根據材料一,指出秦統治者在政治體制上的創新舉措。(2分)材料二:公元前 230 年到公元前 221 年,秦陸續滅了六國,采用法家為主、兼蓄并用其他學派思想的做法,追求“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執要,四方來效”的格局。——摘編自韋政通《中國思想史》等(2)概括材料二中秦統治者創新制度所具有的歷史條件。(4分) 材料三:秦朝作為中華帝國的開端,確立君、臣、民三層一元的政治結構,君主與官僚構成統治階級。他們對千萬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特點。秦漢政治體制規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總結前代制度的基礎上、適應新的時代特點而形成的三省制。元由三省簡化為一省制,明制遠追唐宋承元制。——摘編自吳宗國《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3)依據材料三,分析秦統治者所創制度的影響。(4分)2. 【2016臺州卷】(10分)閱讀史料,回答下列問題。時期 史料 問題奏漢 時期 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分天下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 ——《史記》 (1)秦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4)史料共同反映的古代中國政治體制是什么?它有何積極作用?(4分)隋唐 時期 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 ——《資治通鑒》 (2)唐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點?(2分) 元明清 時期 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為表里。 ——《元史》 (3)元朝行中書省的主要職能是什么?(2分) 秦始皇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漢武帝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考點11唐太宗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宋太祖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中書省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管轄西藏地區)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中考鎖分】社會思品一輪復習加分寶專題復習學案 考點11 列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為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評價他們對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doc 【中考鎖分】社會思品一輪復習加分寶專題復習學案 考點11 列舉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為加強統治所采取的措施,評價他們對歷史進程產生的影響(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