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教學設計第八課 走進文化生活 8.2 在文化生活中選擇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涵義。(2)理解在我國現階段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原因,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避免文化發展的誤區。結合現實比較、鑒別一些文化現象,結合事實分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現和危害。(二)能力目標:(1)學會辨識各種文化現象,能正確區分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和先進文化;能自覺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積極選擇健康有益的文化生活,使我們的文化生活更加健康向上、豐富多彩。(2)培養感受體驗觀察的能力、搜集處理社會信息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合作學習、溝通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堅信只有健康向上的文化,才能對我們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認識到落后文化和腐朽的文化的危害,并做到自覺抵制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從而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的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是我們進行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教學難點】1、如何把握多種關于文化的概念? 2、如何說明主旋律與多樣性的關系?三、教學設計【知識體系】【知識要點】一、多樣化的文化對我們的影響:1、影響:形式多樣的文化生活,豐富了文化景觀,拓展了文化視野,活躍了文化思想,激發了人民群眾參與文化生活的熱情。然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也尋求各種機會蔓延,污染文化環境,危害社會。2、要求:需要提高辨別不同性質文化的眼力,增強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二、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落后文化:各種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等色彩的文化,都是落后文化。落后文化常常以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落后文化是文化糟粕,需要不斷通過科學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2、腐朽文化: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法輪功”邪教、淫穢色情文化等,都屬于腐朽文化。這些文化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侵蝕民族精神、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三、為什么在我們國家,仍然存在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1)我國曾長期處于封建社會,封建思想的殘余和舊的習慣勢力根深蒂固,封建文化并沒有完全退出歷史舞臺;(2)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既為文化傳播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也加劇了西方資本主義腐朽思想文化對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的沖擊;(3)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帶來文化活力的同時,還導致不同社會群體價值取向、文化選擇的多樣化;市場經濟自身的弱點,也會反映到人們的精神生活中來。四、主導文化(文化主旋律):1、主導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始終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2、中特文化的作用與地位:有導向和示范作用。在人民大眾的文化生活中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3、文化建設的必然要求: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常考及易錯點辨析】落后文化與腐朽文化的異同*?兩者共同點:二者都是頹廢的文化形式,都與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相背離。*?二者的區別:落后文化常常經傳統習俗的形式表現出來,是認識的問題;而對腐朽文化則側重的社會功能,即它的禍國殃民的社會危害性。對于落后文化,人們可以通過提高思想認識和移風易俗,來加以改造和剔除;而對于腐朽文化,必須堅決抵制,依法取締。四、本課使用的資源1、中國網民:中國網民世界第二,“網德”世界第幾?截至2007年12月31日,我國網民總人數達到2.1億人,僅以500萬人之差次于美國,居世界第二。面對網民數量“世界第二”的“桂冠”,國人當然會心花怒放,人們也自然將其歸于國家的“軟實力”。然而,面對“網民世界第二”的信息,筆者不敢高興。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近年來,網上“惡搞”、網上色情、網上詐騙、網上剽竊、網上誹謗、網上造假等此起彼伏,已成了公眾生活中的一大害——“網德”缺失成為一個很現實的難題。2、漢語變味:網絡文字如同黑話。“HOT新聞”、“Office一族”,GG、BT、7456,“春晚”,“麻小”,近一段時間以來,這些“漢外混用”、“網絡文字”和“時尚詞語”等不規范用語大量出現,應該如何對待?3、主旋律文化:“主旋律”是什么?在全國八次文代會上,胡總書記講到:關注人民命運,贊頌人民奮斗,激勵人民前進,是我國進步文藝的優良傳統,必須始終堅持和大力發揚。溫總理在2006年11月13日《與藝術家談心》一文中談到,文學藝術的主要功能是“提高人們的文化素質,激勵人們的向上斗志,陶冶文化人們的道德情操,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從而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擲地有聲,彰顯堅定決心:“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堅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激發全社會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從《亮劍》到《士兵突擊》再到《集結號》,嚴肅題材的主旋律影視劇越來越受到年輕人的喜愛,“主旋律”同年輕人這一群體產生了同頻共振。國產主旋律電影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改革開放前所拍攝的大部分國產影片大都有主旋律背景,譬如《地道戰》《地雷戰》《白毛女》等。上世紀90年代到現在,政府也會出資拍攝主旋律電影,主題多以樹典型為核心,比如《孔繁森》《焦裕祿》。這些年,國產主旋律影片一直在尋求突破,在操作上也越來越商業化。2009年,《建國大業》開創了主旋律電影的商業模式,2012年《建黨偉業》的票房成功意味著這一類型片模式基本定型。韓三平拍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以“數星星”的方式獲得了商業的成功。“最大公約數”的新主旋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眾文化的登場,這可以上溯到影視劇《長征》。由于《長征》敘事位置的改變,1980年代主旋律的現實主義精英話語也隨之變化。從電影《長征》開始,毛澤東扮演者不再必須是特型演員,而是由大眾文化明星來擔任(剛剛成功飾演雍正的唐國強)。同時,毛澤東第一次放棄湖南話,改說普通話。唐國強認為,這是毛澤東形象從“追求形似”到藝術塑造的轉變。不難看出,這種轉變事實上意味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現實主義對于領袖人物的塑造,即通過細節的真實來呈現典型形象的做法不再被使用,現實主義被大眾文化的邏輯取代,毛澤東形象不再是被特意選取的歷史的具體的典型形象,而是變成大眾文化英雄。近年來,主旋律電影公式化、概念化的拍攝方法正在被電影人所摒棄,并在努力尋求改革與創新。像2004年的《張思德》,2005年的《生死牛玉儒》及同年的《任長霞》等就早已進行了人物生活化的轉型。片中的英模人物不再是教導感化的化身,而是化為平民中的一員。導演寧海強2013年在宣傳由其執導的電影《雷鋒在1959》時就強調,要把雷鋒從“神”還原為“人”,“因為很多原因,一說起雷鋒我們就會想到‘榜樣’,但實際上真實的雷鋒就是一個積極向上、有情有愛的年輕人。”2017年票房十分成功的主旋律電影《戰狼》也是如此。《戰狼》堪稱“中國版敢死隊”,題材獨特,還原了真實戰場,也讓堪稱“東方之狼”的特種兵戰隊及高能戰士首次登陸大銀幕,由此贏得了票房成功。這部電影將中國軍隊改寫為“個人英雄”,吳京飾演的冷鋒以《亮劍》李云龍式的形象,獨自完成了各種任務。這種好萊塢個人英雄的表述似乎與社會主義中國毫無違和感,這主要是因為影片將攜帶著強烈感彩的民族主義和社會主義混為一談。這種含混可能來自于它以抽象的浪漫和激情將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并置在一起,又再度以抽象的浪漫和激情將它們與個人英雄主義并置在一起。影片的成功之處正在于此,它以十分流暢的敘事,串聯起若干異質性元素。這種調和的敘述已經很成熟,縫合也分外細致。《智取威虎山》《戰狼》等新式主旋律題材電影的成功在于,用現代大片手法講好主旋律故事。電影摒棄高高在上的說教,善用新時期百姓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講好主旋律的故事。4、落后文化: 5、腐朽文化五、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