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教學設計第七課 我們的民族精神 7.1 永恒的中華民族精神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了解民族精神的含義;識記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2.識記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和發展。3.理解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理解愛國主義內涵的具體性和歷史性,懂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義。4.能結合事例,分析說明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能結合當今世界思想文化發展的實際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要求,分析說明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義。【二】能力目標1.結合中華民族精神的形成與發展及愛國主義的具體性和歷史性,樹立聯系觀點和發展觀點,提高辯證思維能力。2.聯系歷史和現實,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過現象把握本質的能力。【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提高對弘揚中華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義的認識,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為中華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揚貢獻自己的力量。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2.中國共產黨對民族精神的豐富和發展。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義。【教學難點】1.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2.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3.結合新的實踐,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三、教學設計【知識體系】【知識要點】一、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1、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精神的關系: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民族精神的力量。2、弘揚民族精神的意義:(1)中華民族精神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2)是中華民族之魂。(3)是中華民族永遠的精神火炬。二、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以愛國主義為核心)1、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2、愛國主義:(1)地位: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貫穿民族精神的各個方面(2)作用:愛國主義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3)特點: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是具體的(4)主題:在當代中國,愛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上是一致的。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四、本課使用的資源1、里約奧運會上的激動人心的場面:材料一:(圖片)(1)看了中國選手獲勝的鏡頭,你被感動了嗎?(2)為什么平常參加升旗儀式我們的心是平靜的,但聽到奧運會上響起我們的國歌才往往熱淚盈眶?(3)你認為你是被什么感動了?(被中華民族精神、奧運精神所感動。)材料二:《12后中國女排重奪奧運會冠軍》北京時間2016年8月20時9時15分,里約奧運會冠軍女排總決賽在中國女排對陣塞爾維亞女排展開。中國隊19:25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分別以25:17、25:22,25:23,中國女排12年之后再奪奧運會冠軍。思考:這種精神對奧運健兒起了什么作用?(分析:中華民族精神是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也是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正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巨大作用激勵了奧運健兒。)2、女排精神:眾所周知,《人民日報》是黨中央的機關報,在我國報紙中有很高的權威性,35年《人民日報》記載了中國女排的成長。曾多次在頭版刊登報道。1981年11月17日,世界杯奪冠后用整個頭版慶祝中國女排的勝利,刊登《學習女排,振興中華——中國贏了》1982年世錦賽女排再度奪冠。9月27日,頭版又以大篇幅報道了這一喜訊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第一次奧運奪冠。頭版頭條《奮勇拼搏直落三局戰勝美國隊贏得“三連冠”》為女排慶祝1985年和1986年,女排又蟬聯世界杯和世錦賽冠軍1986年9月14日,頭版報道中國女排連續第五次奪冠。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隔20年再奪奧運金牌。8月30日發表評論《把光榮寫在共和國的旗幟上》并重提女排精神。2014年10月14日,體育版報道了中國女排獲得世錦賽亞軍的消息,發表評論《為年輕女排點贊》,稱贊她們“打出了老女排的精氣神”2016年里約奧運,第三次奪得奧運冠軍。8月22日,頭版《中國女排王者歸來,超越金牌,不忘初心》。在頭版評論《壯哉,女排精神!》3、視頻《今天 我們這樣愛國》4、民族精神用到的一些材料:(1)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團結統一土爾扈特東歸;文成公主入藏、萬眾一心、抗震救災等意義:無論在國家順利發展、興旺發達時期,還是在祖國面臨為難關頭,都迸發強大力量,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華民族企圖都不能得逞。(2)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愛好和平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和為貴(3)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勤勞勇敢成語、典故或名言:克勤于邦,克儉于家;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吃苦耐勞、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不畏強暴、英勇頑強、見義不為,無勇也;天道酬勤;狹路相逢勇者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4)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自強不息成語、典故、事例或名言:夸父逐日、大禹治水、自古男兒當自強;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抗震救災、災民自救等。意義:自強不息精神逐漸積淀為中華民族的內在氣質,成為鞭策中華兒女不斷開拓進取的永恒的精神力量。五、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