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 教學設計第四課 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展 4.2 文化在繼承中發展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影響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理解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聯系具體事例,說明應如何正確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結合自身體會,談談教育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2、能力目標:結合分析文化繼承與文化發展的關系,提高歸納與分析問題的能力;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問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本課內容,使學生認識文化發展的歷史過程,正確把握文化傳承中繼承和發展的辯證關系,從而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做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2、影響文化發展的因素【教學難點】1、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2、教育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三、教學設計【知識體系】【知識要點】1、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1)兩者關系: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2)正確處理兩者關系的要求: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批判地繼承傳統文化,不斷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作出正確的文化選擇,成為自覺的文化傳承者和享用者。2、影響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1)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運動(社會制度的變革):(2)科學技術的進步 (3)思想運動催生社會變革(4)教育因素:①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與培育上始終扮演者重要的角色。②教育通過對受教育者的“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方式)③教育能夠以濃縮的形式重演人類在漫長的歷史中走過的認識世界的過程,使人們在有限的學習生涯中獲得既有的文化財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從事文化創造。(特點)④隨著教育方式的不斷變革,教育在人類文化的傳承中將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前景)【常考及易錯點辨析】文化傳播與文化繼承的異同點比較文化傳播文化繼承區別側重橫向—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縱向---同一國家的歷史與現實之間原因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具有繼承性態度洋為中用,對外推廣古為今用,發揚光大共同點都能促進文化的發展;都存在精華與糟粕,要辯證分析;教育在其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四、本課使用的資源1、從“梁祝”民間傳說到小提琴曲《梁祝》 材料一:《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自東晉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是中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傳,在中國西晉時期,青年學子梁山伯辭家攻讀,途遇女扮男裝的學子祝英臺,兩人一見如故,志趣相投,遂于草橋結拜為兄弟,后同到萬松書院就讀。在書院兩人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后,英臺返家,山伯十八里相送,二人依依惜別。山伯經師母指點,帶上英臺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婚遭拒絕,回家后悲憤交加,一病不起,不治身亡。英臺聞山伯為己而死,悲痛欲絕。不久,馬家前來迎娶,英臺被迫含憤上轎。花轎繞道至梁山伯墳前,英臺執意下轎,哭拜亡靈時,驚雷裂墓,英臺入墳。梁祝化蝶雙舞。材料二:1957年,何占豪考進上海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修小提琴。那時,他們經常下鄉演出,每次都拉外國曲目。何占豪慢慢發現,聽他們拉琴的人越來越少。他開始思考,能不能用小提琴演奏出中國人喜聞樂見的音樂呢?于是,何占豪和丁芷諾、俞麗拿等6名同學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化實驗小組”。起初,何占豪用越劇音調創作出了弦樂四重奏“小梁祝”,第一次嘗試用西洋樂器演奏中國戲曲音樂。1959年春天,作曲系的陳鋼被派來與他合作。經過三個月的切磋琢磨,曲子終于完成了。于是就有了今天長達26分鐘、被譽為“我們中國自己的交響樂”的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材料三:2016年G20杭州峰會期間,唯美的中國民間愛情傳說“梁祝”在西湖實景舞臺上演,越劇選段、小提琴演奏、雙人舞蹈,與高科技的舞臺背景相結合,為全世界帶來了一場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精彩演出。思考:傳統文化如何才能生生不息? 2、不同社會制度下的服飾變遷:中國歷代封建王朝對服飾都有嚴格的等級標準。自宋代開始就明文規定,只有皇帝能穿黃龍袍,普通庶民是不許使用龍的圖案和穿明黃色的衣服。民國政府確定:男子禮服為中山裝,女子禮服是旗袍。建國初期,中國服飾受前蘇聯的影響最大。軍隊中的女干部穿著大翻領、偏襟、斜插口袋的列寧裝,與短發配合。改革開放之后,服飾朝著多元化、個性化發展。 3、教育方式的變化:①私塾是一種個別化教學,老師逐個向學生傳播知識,無固定、統一教材,教育質量取決于教師個人水平;②課堂教學是按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編班,以班為單位,有固定教師按課程教學,課堂活動在教師指導下進行。③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將整個學習活動,從教育者到受教育者直至教學資源的使用,實現真正的共享和社會化,打破了時空界限,擴大了教育規模;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學習計劃,通過人機交互等眾多途徑及時尋求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實現個別化學習。【思考】1、人們從教育中獲得了什么?(你從學習中收獲了什么?)知識,技能,品德,情感……2、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點?對文化產生了什么影響?私塾教育對文化傳承起有一定的作用,但規模小,影響有限。課堂教學這種教育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使學校成為文化傳承的主要途徑。網絡學習使文化傳承的方式和手段發生了根本變革,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五、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