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部編版本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中國擔當》教學設計課題 中國擔當 單元 二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九學習 目標 了解中國與世界的關系,知道我國在參與國際事務中承擔的責任和發揮的重要作用;知道中國的擔當顯示了中國智慧,也是符合國情的擔當;學會以全球視野與辯證的眼光認識并正確對待中國對世界的責任與擔當;對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進行全面、理性的認識,既增強對中國發展的自豪感,又能正視我們的差距,增強憂患意識,清醒認識中國發展與世界的關系。重點 積極有作為。難點 貢獻中國智慧。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應對全球發展新命題 中國展示責任與擔當》,提問:中國應該如何展示大國的責任與擔當呢? 學生思考回答 以新聞視頻導入,增強真實性。講授新課 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預習。展示材料,提問:為什么說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國家? 歸納中國有作為、有擔當的表現。播放視頻《中國駐南蘇丹維和部隊不懼武裝分子荷槍實彈 果敢交涉逼退敵人》,提問:南蘇丹與中國遠隔萬里,中國為什么堅持參與這一維和行動?提問:在消除極端貧困和饑餓方面中國對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 展示材料,提問:閱讀教材第30頁“探究與分享”并結合上述材料,分析這段材料說明了什么?播放視頻《國家形象報告 全球治理 中國擔當》,提問:以上視頻說明了什么?展示圖片和材料,歸納全球治理變革。提問:中國擔當,向世界貢獻了哪些智慧? 展示漫畫,播放視頻《專家:伊核問題持續解決還要聽聽中國方案》,提問:以上視頻說明了什么?提問:作為談判的重要一方,中國在伊朗核問題的化解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貢獻了哪些智慧?提問:你怎樣理解中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講述中國信心中國智慧的重要體現。 學生預習學生回答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回答 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回答學生回答 結合當下熱點回答。 中國基本國情。 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國國際地位提升的表現。責任與能力相當。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在國際上樹立起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了解了我國在維護區域穩定與安全、化解區域危機、對外經濟援助、全球環境保護、各種災難救援及高致死性傳染病與瘟疫的防控等各個領域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為解決國際社會各種難題與危機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貢獻,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新知導入電影《蜘蛛俠》有句臺詞: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中國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這樣的情形下應該如何展示大國的責任與擔當呢?認真獨立完成以下內容:010203040506新知講解為什么說中國是個負責任的國家?①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機與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中國有作為、有擔當的表現:②中國全方位 參與全球治理,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③中國用有限的資源,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基本解決了世界上約五分之一人口的溫炮 問題,讓七億多人口擺脫貧困,這是對世界發展的重大貢獻。④作為一個 負責任 的大國,中國致力于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播放視頻《中國駐南蘇丹維和部隊不懼武裝分子荷槍實彈 果敢交涉逼退敵人》南蘇丹與中國遠隔萬里,中國為什么堅持參與這一維和行動?面對各種區域性和全球性的危機與難題,中國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 中國還參與了哪些國際行動?世界和平 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是聯合國的重要宗旨,維持和平行動是聯合國實現其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要手段。中國維和官兵在守護什么?中國為什么積極參與安理會的維和行動?中國 全方位 參與全球治理,在有關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各個領域,積極采取行動。 《2018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指出,2017年全球饑餓人口達到8.21億人,較2016年的8.15億人有所上升,挑戰依然艱巨。 中國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成功養活世界1/5的人口。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有7億多人擺脫貧困,譜寫了人類減貧歷史上的奇跡。最近5年,中國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進展,貧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萬人減少到2017年的3046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降至3.1%。 作為亞太地區最大的經濟體,中國減貧取得的出色成績令人印象深刻。中國在消除貧困和饑餓上取得顯著成就——“中國的發展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寶貴經驗”。 習近平主席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主旨演講中指出,40年來,中國人民始終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極大解放和發展了中國社會生產力。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40年來,按照可比價格計算,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以美元計算,中國對外貿易額年均增長14.5%。中國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現行聯合國標準下的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閱讀教材第30頁“探究與分享”并結合上述材料,分析這段材料說明了什么?中國用有限的資源,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本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基本解決了世界上約五分之一人口的溫炮 問題,讓七億多人口擺脫貧困。播放視頻《國家形象報告 全球治理 中國擔當》以上視頻說明了什么?作為一個 負責任 的大國,致力于成為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隨著冷戰的結束,世界格局發生了結構性變化,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成為世界發展的潮流,“西方治理”失去了維系其合理性的基礎,全球治理不得不進行調整。 經濟全球化國際力量格局改變新型全球問題全球治理變革內在動因推動因素客觀外因中國擔當,向世界貢獻了哪些智慧?中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③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播放視頻《專家:伊核問題持續解決還要聽聽中國方案》以上視頻說明了什么?中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廣泛參與國際事務,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各種問題的過程中積極探索、有效行動,發揮負責任大國作用,促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 作為談判的重要一方,中國在伊朗核問題的化解過程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貢獻了哪些智慧?提出中國方案 貢獻中國智慧思考:你怎樣理解中國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主動承擔國際責任,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理念能凝聚引領人類變革的強大力量,在于科學把握了世界進步大勢,順應了時代發展潮流。“人類命運共同體”切中問題根源,被外界視為“人類在這個星球上的唯一未來”。——這是中國信心中國智慧的重要體現中國智慧!【易錯知識點】三、二、一、課堂練習D1.當前,國內外形勢正在發生深刻復雜的變化,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此時,中國( )①積極作為,承擔責任②不推諉、不逃避,也不依?賴他人③展示大國風范,共享中國智慧④與國際社會攜手合作,建設治理好我們共同的家園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D2、關于中國擔當的論述,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小東:中國自身的快速發展、精準扶貧,就是對世界的貢獻②小強:中國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③小豪:中國要清醒認識自身的國情,承擔自己應負的責任??④小瑞:面對各種危機與難題,中國積極貢獻中國智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拓展提高中國提出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倡議2013年10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籌建倡議。2015年12月25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截至2016年8月31日,已有英國、加拿大等57個國家成為正式成員國。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巨大,而現有的國際開發機構世界銀行、亞洲開發行遠遠滿足不了這一需求。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都期待有誰能為世界經濟發展提出新思路,以擺脫經濟低迷的氛圍。中國這一倡議獲得各國認可。他們都認為,只有通過一些大的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才能使世界經濟得到較大發展。各國加入亞投行的熱情與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建設的規劃不謀而合。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積極主動地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在國際上樹立起了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了解了我國在維護區域穩定與安全、化解區域危機、對外經濟援助、全球環境保護、各種災難救援及高致死性傳染病與瘟疫的防控等各個領域都作出了自己的貢獻;為解決國際社會各種難題與危機的化解作出了巨大貢獻,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板書設計中國擔當1、面對國際問題,中國態度如何?積極有作為1、中國提出的“中國方案”有哪些?2、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涉及哪些方面?3、中國對世界發展做出了哪些貢獻?貢獻中國智慧2、中國應該如何參與國際事務?作業布置完成課后作業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1中國擔當 教案.doc 3.1中國擔當 課件.ppt 專家:伊核問題持續解決還要聽聽中國方案.avi 中國駐南蘇丹維和部隊不懼武裝分子荷槍實彈 果敢交涉逼退敵人.avi 國家形象報告 全球治理 中國擔當.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