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課 草原人家草原人家獨占大陸臨兩洋;資源豐富工業強。動物肚皮長口袋;遍地牛羊長得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草原人家第2課時澳大利亞18世紀后期引進美利奴羊令人費解的題?為什么能養這么多的羊呢? 誰來養這么多的羊呢?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在世界的位置 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是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澳大利亞的地形和年降水量有什么特點?地形特點:西部為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山地,地勢上總體比較平坦。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形式,即從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說說澳大利亞主要有哪幾種氣候類型?各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哪里?氣候:東南沿海溫暖濕潤(最好)、其他大部分地區:以熱帶草原、亞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比較干熱(有大片的沙漠和草原)對比3-53和3-54,說一說澳大利亞的牧羊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牧羊帶與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由呈半環狀由北、東南部沿海向內陸逐漸過渡,北部養牛,南部養羊。1.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地處中低緯度區。澳大利亞氣候比較干熱,近70%的土地是干旱地,氣溫大致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2.北、東、南三面沿海地區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是澳大利亞的濕潤區;降水呈半環狀由沿海向內陸地區減少;內陸是干旱的沙漠氣候。畜牧帶與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由呈半環狀由北、東南部沿海向內陸逐漸過渡,北部養牛,南部養羊。3.養羊業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為300---700毫米的熱帶以南地區,因為這一區域水草豐足。北部地區因為氣溫高,不適合養羊,發展成肉牛生產區。粗放牧羊帶的牧場綿羊和小麥混合經營的牧場澳大利亞的綿羊為什么與小麥混合經營? 一些農場在放牧養群的同時也種植小麥和牧草,小麥和牧草不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還可以作為飼料。在收割后的麥田里放牧養群,養糞還可以增加土壤肥力。 澳大利亞國土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約2250萬,羊1.5億左右,澳大利亞原本沒有一只羊。十八世紀后期,歐洲移民第一次帶去了29只綿羊。但它們無法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沒能存活下來,1797年,英國的另一批移民帶來了美利奴羊,由于這里草原良好,氣候干燥,很快適應生活并迅速發展和繁衍。現在澳大利亞是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澳洲風情靴身著澳毛制品的模特國際上許多上等的毛質服裝都是用美利奴羊的羊毛制成的畜牧業生產的現代化(機械化)澳大利亞牧業現代化機器剪毛機擠奶機飼料碎機 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了世界上首次不用剪刀剪羊毛的新技術。應用這種方法,一只羊每年可自剪三次羊毛。這項新技術叫做“生物剪羊毛術”。主要是應用一種天然產生的蛋白質,可以使羊毛在一定時間內脫落。先給要剪的羊接種一定劑量所發明的天然的生物蛋白, 然后在羊身上罩上一只適合其身材大小的“發網”,一周以后,所接種的生物蛋白,就會在羊的皮層起化學作用,可使羊身上的羊毛纖維全部自動地脫落下來。這時的羊就好像人剛從脫去的外套里走出來似的。 羊在羊毛脫落掉以后,只需一天時間,體內原先的蛋白即可恢復正常,又開始重新長出羊毛。自己“剪毛”的羊機械化現代化工業化國土遼闊牧場規模大地廣人稀人手不足澳大利亞牧業最突出的特點: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原因澳大利亞畜牧業為什么能迅速發展?1、優越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水源、資源、地理位置等2、先進的科技與現代的農業機械,政府十分重視畜牧業的研究與技術的應用結論:澳大利亞牧場的最突出特點是 機械化程度非常高澳大利亞人民很好地利用了草原這有利條件,和諧地發展了畜牧業。請問:你對澳大利亞還有其他了解嗎?(1)土地面積為大洋洲第一,世界第六。(2)處在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季節相反。(3)有許多珍奇的動植物,如桉樹、鴨嘴獸、袋鼠、考拉熊等。(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被成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5)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被稱為“大洋洲的花園”。(6)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有著名的悉尼歌劇院,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地。一個國家在選擇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經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 不管是澳大利亞的牧民還是馬賽族的牧民,他們的生活、生產都與廣闊的大草原結下了深厚的情緣,他們深深熱愛著養育自己的土地,希望通過對這片草地的建設來進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 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大牧場放牧業(以澳大利亞為例)自然環境發達的農業科技現代化的牧場(澳大利亞)現代化的牧場牧羊帶的分布羊羊業在世界上的地位1、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是( )A、美國 B、蒙古C、澳大利亞 D、土耳其2、澳大利亞牧場最突出的特點是( )A、完全采用人工生產勞動方式B、需要的勞動力很多C、牧民的生活采用游牧生活方式D、機械化程度非常高3、澳大利亞畜牧業現代化的基礎是( )A、先進的科技和現代化的農業機械 B、草原平坦遼闊C、勞動力少 D、氣候干旱4、澳大利亞的牧業集中分布在( )A、東部沿海的草原上B、東北部的沿海地區C、大分水嶺地區D、中部和西南部的草原上5、澳大利亞的首都是( )A、悉尼 B、堪培拉 C、墨爾本 D、珀斯6、讀圖回答:(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 洋,B 洋,C 線。印度太平南回歸6、讀圖回答:(2)澳大利亞的 年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該國屬于 國家羊毛發達(3)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有哪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它為什么能保持長盛不衰?自然條件:澳大利亞氣候干熱,草原平坦遼闊。原因:澳大利亞已實現了工業化,工業為養羊業提供了機械,所以澳大利亞養羊業機械化程度高,不會因缺少人手而衰落。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剪羊毛(澳大利亞民歌)這是一首澳大利亞流傳頗廣的民歌。澳大利亞以生產羊毛而著稱,這首《剪羊毛》描寫了澳大利亞牧場工人緊張的勞動生活和樂觀的精神面貌。歌曲中用了很多美麗的形象生動的詞來表現歌曲,比如說“白云、冬雪、絲棉”來比喻羊毛,把綿羊身上厚厚的比喻成皮襖,非常有意思。河那邊草原呈現白色一片, 好像是白云從天空飄臨, 你看那周圍雪堆像冬天, 這是我們在剪羊毛剪羊毛。潔白的羊毛像絲綿,鋒利的剪子咔嚓響, 只要我們大家努力來勞動, 幸福生活一定來到來到。 綿羊你別發抖呀你別害怕, 不要擔心你的舊皮襖, 炎熱的夏天你用不到它, 秋天你又穿上新皮襖新皮襖。 潔白的羊毛像絲綿, 鋒利的剪子咔嚓響, 只要我們大家努力來勞動, 幸福生活一定來到來到。…………………………(重復一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鷹山社政教學資源庫課 題:第三單元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 (?http:?/??/?www.21cnjy.com?/?20?/?4854?/??)第四課 草原人家 [第二課時] 現代化的牧場教材地位和作用主要描述的是澳大利亞富有特色的現代化的牧場形成的優越的自然條件,牧羊業的分布概況,展現其現代化的牧業生產和生活特色。旨在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人們的生產生活與自然環境的關系,進一步形成因地制宜,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從本課來看它第一課時馬賽人傳統畜牧業的基礎上,展現了現代化牧場的特色。從單元結構看,是從區域角度進一步認識整體世界,并為之后城市這個區域的學習做好更充分的準備,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學情分析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心理特點、現有的認知水平和學習基礎是我們教學的依據和出發點。七年紀學生入學不久,有較高的求知欲、表現欲、思維活躍,比較喜歡這門課。通過兩個月的學習初步了解或掌握了一些地理基礎知識,都是開展這節課的有利條件。但是七年級學生讀圖能力欠缺。分析材料的能力較弱,因此材料選擇要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盡量圖文結合,設計問題簡明,以引導學生的主動參與。當然在教學中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初步樹立和諧的人地關系的觀念。教學要求知識與技能:從澳大利亞的現代化的牧業入手,體會牧民們如何利用獨特的自然條件安排生產生活,感受多姿多彩的牧區特色。過程與方法:能夠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和描述澳大利亞適合發展畜牧業的自然條件。通過與馬塞人和澳大利亞牧民牧業生產的差異的對比,感受澳大利亞現代化的牧業這一最大特色。并進一步分析總結得出澳大利亞現代化牧業發達的原因。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澳大利亞現代化的牧業生產生活與自然環境的和諧關系,感受牧民對草原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感受澳大利亞現代化牧業中人們生產和生活特色。并在于馬賽人傳統牧業的對比中進一步分析總結得出澳大利亞現代化牧業發達的自然和社會原因。教學難點:初步學會利用地圖和圖表獲取有用的信息,分析和描述澳大利亞適合發展畜牧業的自然條件和分布特點。教學方法1、創設情景法 利用景觀圖,地圖,歌曲,文字材料等來創設合適的生動直觀情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2、合作探究法 目的在于建立有利于意義構建的外部學習環境。圍繞本課難點,組織課堂討論,讓學生自主構建知識。3、比較發現法 在重點突破中通過閱讀進行比較,在比較的過程中進行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找到現代化牧場和傳統牧場的差異存在的自然和社會原因。這不僅是方法也是種能力。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預習,課前收集澳大利亞主要自然風光圖片,了解當地的主要原有動物,搜集美利奴羊的生活習性。教師準備:收集澳大利亞注重草原保護的材料。制作課件教學過程引入(順口溜):獨占大陸臨兩洋;資源豐富工業強。動物肚皮長口袋;遍地牛羊長得壯。活動1、令人費解的題?18世紀后期引進美利奴羊,19世紀20年代,綿羊數量達到6000萬只之巨,當今約1.5億只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為什么能養這么多的羊呢?面積769萬平方千米,人口2250萬,2.9人/平方千米 地廣人稀誰來養這么多的羊呢?活動2、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出示:澳大利亞在世界的位置圖1、澳大利亞在世界的位置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是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2、澳大利亞的地形和年降水量有什么特點?地形特點:西部為高原、中部為平原,東部山地,地勢上總體比較平坦。年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形式,即從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3、澳大利亞的氣候說說澳大利亞主要有哪幾種氣候類型?各氣候類型主要分布在哪里?氣候:東南沿海溫暖濕潤(最好)、其他大部分地區:以熱帶草原、亞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比較干熱(有大片的沙漠和草原)對比3-53和3-54,說一說澳大利亞的牧羊帶與地形、氣候的關系牧羊帶與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由呈半環狀由北、東南部沿海向內陸逐漸過渡,北部養牛,南部養羊。活動3、澳大利亞氣候分布與牧業關系由于南回歸線穿越大陸中部使得澳大利亞氣候類型多樣,具有熱帶到溫帶的氣候類型。并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分布。降水量的分布也呈向西開口的半環狀形式,從北、東、南三面向內陸和西部沿海減少,致使牧羊帶與降水帶基本吻合,大致呈半環狀分布。歸納總結:1.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地處中低緯度區。澳大利亞氣候比較干熱,近70%的土地是干旱地,氣溫大致由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2.北、東、南三面沿海地區年降水量多在1000毫米以上,是澳大利亞的濕潤區;降水呈半環狀由沿海向內陸地區減少;內陸是干旱的沙漠氣候。畜牧帶與降水分布基本吻合,也大致由呈半環狀由北、東南部沿海向內陸逐漸過渡,北部養牛,南部養羊。3.養羊業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為300---700毫米的熱帶以南地區,因為這一區域水草豐足。北部地區因為氣溫高,不適合養羊,發展成肉牛生產區。活動4、羊比人多出示:粗放牧羊帶的牧場和綿羊和小麥混合經營的牧場澳大利亞的綿羊為什么與小麥混合經營?一些農場在放牧養群的同時也種植小麥和牧草,小麥和牧草不僅可以改良土壤,而且還可以作為飼料。在收割后的麥田里放牧養群,養糞還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出示材料:澳大利亞國土是個地廣人稀的國家。人口約2250萬,羊1.5億左右,澳大利亞原本沒有一只羊。十八世紀后期,歐洲移民第一次帶去了29只綿羊。但它們無法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沒能存活下來,1797年,英國的另一批移民帶來了美利奴羊,由于這里草原良好,氣候干燥,很快適應生活并迅速發展和繁衍。現在澳大利亞是放養綿羊數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活動4、澳大利亞畜牧業生產的現代化(機械化)出示材料:1、國際上許多上等的毛質服裝都是用美利奴羊的羊毛制成的2、畜牧業生產的現代化(機械化)3、澳大利亞牧業現代化機器出示材料:澳大利亞科學家發明了世界上首次不用剪刀剪羊毛的新技術。應用這種方法,一只羊每年可自剪三次羊毛。這項新技術叫做“生物剪羊毛術”。主要是應用一種天然產生的蛋白質,可以使羊毛在一定時間內脫落。先給要剪的羊接種一定劑量所發明的天然的生物蛋白, 然后在羊身上罩上一只適合其身材大小的“發網”,一周以后,所接種的生物蛋白,就會在羊的皮層起化學作用,可使羊身上的羊毛纖維全部自動地脫落下來。這時的羊就好像人剛從脫去的外套里走出來似的。羊在羊毛脫落掉以后,只需一天時間,體內原先的蛋白即可恢復正常,又開始重新長出羊毛。澳大利亞牧業最突出的特點:機械化程度非常高澳大利亞畜牧業為什么能迅速發展?1、優越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水源、資源、地理位置等2、先進的科技與現代的農業機械,政府十分重視畜牧業的研究與技術的應用結論:澳大利亞牧場的最突出特點是:機械化程度非常高活動5、澳大利亞知多少澳大利亞人民很好地利用了草原這有利條件,和諧地發展了畜牧業。請問:你對澳大利亞還有其他了解嗎?(1)土地面積為大洋洲第一,世界第六。(2)處在南半球,與北半球的季節相反。(3)有許多珍奇的動植物,如桉樹、鴨嘴獸、袋鼠、考拉熊等。(4)澳大利亞礦產資源豐富,種類多,儲量大。被成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5)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被稱為“大洋洲的花園”。(6)悉尼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城市,有著名的悉尼歌劇院,2000年奧運會的主辦地。課堂小結一個國家在選擇發展道路時,要根據自己生存區域的自然環境,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經濟,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不管是澳大利亞的牧民還是馬賽族的牧民,他們的生活、生產都與廣闊的大草原結下了深厚的情緣,他們深深熱愛著養育自己的土地,希望通過對這片草地的建設來進一步改善自己的生活,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共同發展當堂檢測1、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是( )A、美國 B、蒙古 C、澳大利亞 D、土耳其2、澳大利亞牧場最突出的特點是( )A、完全采用人工生產勞動方式 B、需要的勞動力很多C、牧民的生活采用游牧生活方式 D、機械化程度非常高3、澳大利亞畜牧業現代化的基礎是( )A、先進的科技和現代化的農業機械 B、草原平坦遼闊C、勞動力少 D、氣候干旱4、澳大利亞的牧業集中分布在( )A、東部沿海的草原上 B、東北部的沿海地區C、大分水嶺地區 D、中部和西南部的草原上5、澳大利亞的首都是( )A、悉尼 B、堪培拉 C、墨爾本 D、珀斯6、讀圖回答:(1)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A 洋,B 洋,C 線。(2)澳大利亞的 年產量居世界第一位,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從經濟發展水平看,該國屬于 國家(3)澳大利亞發展養羊業有哪些優越的自然條件?它為什么能保持長盛不衰?自然條件:澳大利亞氣候干熱,草原平坦遼闊。原因:澳大利亞已實現了工業化,工業為養羊業提供了機械,所以澳大利亞養羊業機械化程度高,不會因缺少人手而衰落。板書設計大牧場放牧業(以澳大利亞為例) (決定) (影響)一、自然環境 二、生產方式 三、生活習俗1、地理位置 1、牧羊帶的分布 2、地形 2、發達的農業科技3、氣候 3、羊毛業在世界上的地位布置作業1、完成作業本和圖冊相應練習;2、展示澳大利亞《飛機在巡邏牛群》《減羊毛》圖片,與《馬賽人的在放牧》做比較,提問,兩組圖片中人們在勞動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從中得出澳大利亞牧業最大的特色是什么?并結合所學,談談形成澳大利亞現代化的牧業的自然和社會原因?教后反思:PAGE 4臨海市上盤中學 社政組 王茂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4.2現代化的牧場.ppt 剪羊毛比賽.flv 剪羊毛(澳大利亞民歌).doc 教案.doc 澳大利亞養羊業的由來.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