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3張PPT。養 蠶觀察與思考這是什么?小組活動觀察蠶卵要求:用放大鏡觀察蠶卵,并記錄剛產下的卵呈淡黃色即將孵化的卵呈紫黑色卵的外面包著一層卵殼卵稍尖的一端有卵孔放大鏡下的蠶卵觀察比較為什么叫蟻蠶?它和螞蟻有什么異同?螞蟻蟻蠶小組活動觀察蟻蠶養蠶大討論 在蠶寶寶出生前,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養蠶貼士1.準備紙盒,為蠶寶寶布置一個家。2.在盒子上扎孔,蠶寶寶要呼吸。3.蠶寶寶怕螞蟻、蟑螂、老鼠,要把蠶寶寶放在安全的地方。4.蠶寶寶不喝水,桑葉洗凈后才能喂。5.飼料不能太稀。關于養蠶,還有什么問題?比如:1.蠶寶寶要呼吸嗎?用什么來呼吸? 2.蠶寶寶會生病嗎?怎么治? 3.蠶寶寶住在哪里? …… 中國養蠶的歷史1.夏代:開始養蠶2.秦漢:采集利用野蠶3.魏晉:選種技術改進4.宋代:養蠶事業完善5.明代:重視蠶種選擇、改良拓展閱讀課程微視頻這是一個完整的養蠶活動的微視頻,由江陰市要塞實驗小學包士娟老師提供,時長2分36秒。視頻資料《創造歷史的動物》這部視頻介紹了蠶的一生、蠶文化等知識,值得一看。地址:http://video.tudou.com/v/XMjEzMDczODQwOA==.html?__fr=oldtd從25分鐘開始。配套器材:配套器材:蠶卵、刷子、羽毛、紙盒、放大鏡《養蠶》教學設計活動說明:活動有以下幾個版塊建構組成:1.引發并指導學生展開養蠶活動。即我們來養蠶。該課激發學生的養蠶熱情,指導學生觀察、了解蠶的卵以及幼蠶,為學生有蠶可養和整個飼養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2.引導學生觀察、記錄蠶的發育過程并開展一些觀察實驗活動,即了解蠶的生長發育過程。3.介紹我國古代的養蠶業,指導學生抽絲。4.交流養蠶中的發現。它是養蠶活動的總結課。學生通過整理記錄、匯報發現,概括出蠶的一生的主要階段。本課教學設計是第一課時“我們來養蠶”。活動目標:1.能觀察描述蠶卵的外形,會喂養蟻蠶。2.提出有關養蠶的問題。3.能夠用語言和圖畫描述蠶卵和蟻蠶。4.初步領略生命的神奇與偉大。器材說明:配套器材:蠶卵、刷子、羽毛、紙盒、放大鏡活動要點:1.組織學生觀看蟻蠶怎樣脫殼而出的視頻,怎樣大口吃掉極有營養的卵殼后,又去找食、挑食的情景,指導學生做好第一份蠶寶寶日記。2.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記錄蠶寶寶的成長過程,有哪些方法?”啟發他們想到用畫畫、拍照、錄像等記錄方法,為長期觀察記錄活動做好精神和物質準備。活動過程:一、導入新課1.(出示蠶卵)請孩子們猜一猜這是什么?2.談話:(1)蠶是一種怎樣的小動物?人們為什么要養蠶呢?(2)你們想親自養蠶,親眼觀察它吐絲,最后再親手抽絲嗎?從今天起我們就一起來養蠶吧!二、組織探究1.觀察蠶卵(1)談話:蠶卵是什么樣子的?它們的大小、顏色、形狀各是怎樣的?你能用準確的語言描述出來嗎?(2)學生用放大鏡觀察并記錄。(3)學生匯報交流。2.觀察蟻蠶(1)觀察比較:為什么叫蟻蠶?它跟螞蟻有何異同?(2)蠶卵是怎樣孵化出小蠶的呢?剛出殼的小蠶是什么樣子的,你知道嗎?播放視頻。(3)學生觀察蟻蠶破殼而出的過程。(4)學生匯報交流。3.介紹養蠶方法(1)談話:誰知道怎樣養蠶?(2)討論:在蠶寶寶出生前,我們應該做哪些準備?(3)教師講解:要為蠶寶寶在紙盒中布置一個溫暖的家;別忘了在盒子上扎孔,蠶寶寶也要呼吸;蠶寶寶怕螞蟻、蟑螂、老鼠,要把蠶寶寶放在安全的地方;蠶寶寶不喝水,桑葉洗凈后才能喂;飼料不能太稀。4.確定研究課題。(1)討論:關于養蠶,我們有哪些感興趣的問題想研究?(2)談話:養蠶過程中,大家還會生成一些新的問題,請你們一定要告訴老師,我們共同研究。5.布置觀察任務。(1)討論:記錄蠶寶寶的成長,我們有哪些方法?(2)提出要求:堅持觀察,認真記錄。6.領養小蠶。(1)填寫領養證。(“我愿意領養參保播啊,一定負責把蠶寶寶養大;在以后的一段時間里,我一定要細心呵護,精心喂養,做好觀察記錄。”)(2)學生憑證領取小蠶以及養蠶方法資料。(資料中要有給家長的話:希望家長支持、幫助,指導孩子養蠶并做好記錄。)三、拓展閱讀1.中國養蠶的歷史2.微視頻 我們一起來養蠶3.視頻:創造歷史的動物附:觀察蠶卵記錄表形狀畫一個蠶卵顏色大小還有什么發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養蠶.pptx 養蠶教學設計.docx 蟻蠶出生26秒.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