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教案項目內容課題民主選舉:投出理性的一票修改與創新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含義。2、理解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優缺點,珍惜選舉權的重要性。3、運用生活實際說明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因素。(二)能力目標從具體材料入手,逐步提高政治參與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政治參與意識和責任感。教學重、難點選舉方式的選擇,選舉權的重要性。選舉方式的選擇[來源:學科網]教學準備本框題的問題涉及學生具體的民主活動實踐,建議多引入、創設具體的政治活動情景等輔助學習、理解,增強學生的實際參與意識教學過程[來源:Zxxk.Com](一)引入新課同學們知道,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政治權利,如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正確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這是本節內容要學習的。(二)進行新課 民主選舉面面觀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15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教師點評:1、鏡頭一反映的是直接選舉,鏡頭二反映的是間接選舉,它們都是差額選舉的方式。2、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應該珍惜并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要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素質和能力,增強當家作主的主人翁責任感。二、選舉方式的選擇1、我國當前的選舉方式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說明我國當前有哪些選舉方式? 學生活動:思考問題,討論后作出進行點評。(1) 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直接選舉: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優缺點:每個選民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間接選舉:先由選民選舉自己的代表,再由代表選舉產生上一級代表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優缺點:每個選民不能直接選擇自己信賴的人。但可以彌補直接選舉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情況下無法使用。(2)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為等額選舉。[來源:學科網]優缺點:能比較充分的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但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選民的自由選擇,影響積極性。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為差額選舉。優缺點:能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形成相應的競爭。但如果對競選活動不加以有效規范,容易造成虛假宣傳。金錢交易等。可見。各種選舉方式都各有自己的優點和局限性。采取什么選舉方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來確定。2、選擇選舉方式的主要制約因素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第16-18頁內容,結合我國并不同時期選舉方式的變化,了解制約選舉方式選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回答問題。教師總結:(1)選擇選舉方式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文化水平來確定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文化落后,交通不方便,人民群眾的民主素養不高,我國只在鄉鎮人大代表選舉中實行了直接選舉。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人們的民主意識增強,政治參與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國將直接選舉的范圍擴大到縣級人大代表選舉,并實行了差額選舉。(2)選舉方式的選擇要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狀況相適應。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取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根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面對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不平衡的實際狀況,我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三、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教師活動:同學們看教材第18頁,說明為什么要重視自己的選舉權利?如何重視并使用好自己的選舉權利? 學生活動:閱讀思考討論教師活動:總結講評。行使選舉權的重要性(1)行使好選舉權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的體現,是公民政治素養高低的重要標志。(2)選民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行使好選舉權,才能更好的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3)是否積極參與選舉,認真行使選舉權,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標志。教師活動: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那么,怎樣才能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呢?請同學們根據上面的學習,談談自己的想法。學生活動:思考討論教師點評:如何行使好自己的選舉權(1)要不斷提高自己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端正參加選舉的態度,提高選舉能力,選出切實能代表人民利益的人。(2)要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公民參與意識,積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自己的選舉權。(3)要不斷提高政治參與能力,在理性判斷基礎上,鄭重投出自己的一票。(三)課堂總結、點評本節內容講述了我國的選舉方式以及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的有關知識,懂得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作主,應該增強主人翁責任感,自覺珍惜并運用好選舉權,以促進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課余作業作業:比較幾種不同的選舉方式選舉方式含義優點局限性直接選舉[來源:學科網ZXXK]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來源:學,科,網]教學反思本節學習的有關知識,與學生實際參與問題聯系比較密切,教學中注意雙相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民主參與的方式和意義,提高參與能力,切忌機械記憶。2.2《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教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通過對比,分析兩種不同決策方式的利弊,理解并歸納民主決策的重要性。結合生活見聞,通過閱讀教學資料和教材內容,分析列舉出我國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重要方式及其異同點,在分析對比中明確我國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重要意義。2.能力目標:在不同決策方式的對比分析中,培養概括歸納和抽象思維能力,通過創設用網絡提建議、模擬聽證會等教學情境,增強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并參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和參與民主決策的政治生活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在對比分析問題、教學現場參與決策及模擬參與民主決策的學習情境中感悟民主決策的重要性、感悟我國現代社會的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樹立公民責任意識,環保意識,體會公民既能間接參與又能直接參與的民主決策方式在解決社會問題,尋求多元利益共生,達成共識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和難點】[來源:學+科+網]教學重點: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和意義;教學難點:如何正確區分和認識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具體方式。【教學方式及媒體】教學方式:以生活中具體現象和問題為情景開展情景探究法、體驗式教學法。媒體運用:多媒體播放設備,投影片(PPT)。【教材知識結構】?【教學過程】教學[來源:學科網ZXXK]環[來源:學科網][來源:學科網ZXXK]節教學活動?[來源:學科網][來源:學&科&網Z&X&X&K]?[來源:學,科,網Z,X,X,K]設計意圖[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情景導入?選擇民主決策呈現北京良好空氣和霧霾天氣的對比照片,介紹關于霧霾的基本知識,播放霧霾可能造成危害的視頻資料。問題:如何治理空氣中的霾,北京市政府需要進行決策,有兩種決策方式可選:一種是政府組織少數精英參與決策,禁止公民參與;另一種是讓公民參與政府決策,你會選擇哪種決策方式,為什么?簡單分析比較兩種不同決策方式的優缺點,體會民主決策的重要性,導入《民主決策:最佳選擇》內容的學習。歸納: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一、原因:牽涉各方利益,符合我國民主發展的現狀。觀看圖片、文字資料和視頻,思考不同決策方式的優缺點,在對不分析中明確選擇民主決策是最佳的選擇。立足于學生現實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導入《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內容的學習。環節二?情景分析?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多種方式探究一1.北京市公民能參與政府治理霧霾天氣措施的決策嗎?請運用第一課知識分析。2.結合個人生活經歷,你認為公民可以通過哪些便利方式參與到北京市政府制定治理霧霾措施的決策過程中?公民為什么要參與這樣的決策?請列舉具體的決策方式,并簡要說明其內容。?歸納:二、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依據:信息是基礎,民意是信息資源方式:電話、信函、電子郵件等意義:拓寬渠道,科學決策,政府了解民意過程,公民參與過程。?探究二: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公民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告知政府,政府的想法怎么讓公民知道呢?呈現《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征求民意材料。思考:根據材料,歸納政府治理霧霾方案是通過什么方式讓公民知道的?這屬于什么決策方式?政府為什么要這么做?2.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依據:公民有知情權方式:政府公報、政府網站公示、新聞發布會等意義:增強決策的透明度和公民參與度?探究三:思考:上述內容告訴我們民意和政府想法之間也要有一定的溝通渠道,政府要尊重民意,但是民意一定都科學嗎?北京市政府制定治理霧霾措施的決策還需要讓專家參與嗎?政府如何發揮作用?為什么?呈現來自于新華網的專家意見材料。分析材料回答上述問題。3.專家咨詢制度依據:專家具有專業知識方式:論證會、座談會等意義:提高決策科學性?探究四:學生活動:參與模擬聽證會,體驗公民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的過程及意義。思考:如何正確認識社會聽證制度在民主決策中應有的作用?4.社會聽證制度方式:聽證會意義:決策利民從學生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通過思考問題,歸納總結具體知識。????????????????閱讀材料,思考并歸納材料中呈現的信息知識。感受現代民主精神和民主制度的力量。??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總結具體知識。?????閱讀材料,思考并歸納材料中呈現的重要信息。感受尊重知識、按規律科學辦事的思想。明確政府責任。?總結具體知識。???參與模擬聽證會,體驗、總結公民通過社會聽證制度進行民主決策的意義,樹立公民意識、責任意識。學會從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歸納總結知識,培養抽象概括歸納能力、表達能力。形成完整知識信息。?????????????學會收集材料中有效信息,根據收集到的有效的、重要的信息,辯證的深入認識事物,正確歸納知識。?????????學會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體會尊重專業知識、按規律辦事的思想,并歸納整理具體知識。??????培養表達能力、合作能力;體會公民參與決策的民主在尋求多元利益共生和達成共識的意義。環節三情景回歸?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學生活動:比較公民參與民主決策多種方式的各自特點,歸納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意義?分別從主體行為、具體方式和意義方面區分。三、意義:從決策機關和公民兩個角度總結歸納。??觀看專家訪談視頻(治理霧霾),感受民主決策的力量和意義。歸納填寫表格,通過比較明確不同制度的具體關鍵內容,并總結意義。???觀看視頻,體會民主決策的意義,樹立公民意識。培養抽象概括歸納能力。???????情感升華,樹立公民意識、責任意識。環節四總結練習總結本框題具體知識要點,有重點的練習。?完成練習,鞏固并運用知識解決具體問題。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具體問題。教學評價師生評價、學生之間互相評價等。互相評價等采用多元評價方式。?2.3《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教案項目內容課題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村委會、居委會及其作用2、正確理解基層民主管理中公民民主參與的形式3、聯系實際分析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作用(二)能力目標提高公民參與民主管理的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體驗參與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來源:學科網]教學重、難點村委會、居委會及其作用,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參與的形式和作用公民在基層管理組織中的參與的形式和作用教學準備本框題涉及的實際生活內容較多,多采用具體材料、數據等輔助學習、理解。教學過程(一)引入新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都是民主管理的要求,保證人民群眾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是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本節將進一步學習民主管理方面的內容。 (二)進行新課一、最廣泛的民主實踐[來源:Zxxk.Com]教師活動: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教材第23頁材料,同時思考所提出的問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討論問題。教師點評:這些材料展示了我國基層民主自治的發展進程。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作為我國基層民主的自治機構,是人民群眾參與民主管理,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務重要實踐形式,得到了國家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證,對于保障、擴大基層民主有重要意義。1、農村的村民委員會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3-24頁內容,說明農村的基層民主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 (1)含義: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機構。[來源:Z§xx§k.Com]在村民委員會的帶領下,廣大農民實行村民自治,在實踐中學習、掌握管理村務的本領,切實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2)村民自治的內容:村民直接投票選舉自己滿意的人擔任村委會干部。這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村民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發表意見,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與管理。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會議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這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管理村里日常事務的有效途徑。運用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干部、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等形式,監督村干部和村委會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4頁圖表,思考所提的問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思考。教師點評:主要方式有,理財小組檢查監督,村務公開,民主質詢會等。(3)注意幾個問題村委會是村民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其設立目的是讓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務,其最高代表是村委會主任;村民自治是我國農民在民主管理上的偉大創造,《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它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2、城市的居民委員會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5頁內容,說明城市的基層民主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和作用? [來源:學科網ZXXK](1)含義: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民主管理機構,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組織。(2)作用: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居民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3)城市居民自治的內容:[來源:學#科#網]居委會干部由居民民主選舉產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居委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居民會議回報工作,接受居民的監督和質詢。這一制度調動了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5頁圖表,思考所提的問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思考。教師點評: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組織,維護居民的合法利益,居民通過居委會反映自己的意見、要求和建議。二、共建祥和的文明社區1、實行基層民主自治的意義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這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教師活動: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6頁圖表,思考所提的問題。學生活動:閱讀課本,積極思考。教師點評:公民應在本地事務中增強主人翁責任感,積極參與民主管理。在參與民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習民主管理的知識和技能,體驗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逐步增強和提高自己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2、青年學生應積極參與民主管理青年學生應著眼于未來發展,積極參與民主管理。在基層民主自治這種最廣泛的民主實踐中,獲得更多民主管理機會,以不同方式嘗試參與參與民主管理活動。在參與民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習民主管理的知識和技能,體驗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逐步增強和提高自己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三)課堂總結、點評本節內容講述了我國的基層民主管理形式和主要內容,明確了積極參與基層民主管理的重要意義,這對我們提高自身政治素質,增強參與政治生活的責任感和能力等,有重大作用。★課余作業請你調查了解一下所在村或社區的基層民主自治狀況,并設計一份《村民(居民)自治章程》。教學反思本節學習的有關知識,涉及的實際生活內容較多,教學內容以學生自讀、思考、討論為主,引導學生思考、理解。教學中注意雙相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領會有關生活現象中明白有關道理。2.4《民主監督:守望共同家園》教案《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本課主要落實了課程標準中的以下內容:???知識目標1、識記公民的民主監督權利、作用2、理解公民的民主監督的重要性。3、學會分析如何行使監督權能力目標通過學習逐步形成民主監督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培養學生主人翁責任感。<二>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公民的民主監督權利、作用、重要性。教學難點:民主監督的重要性。<三>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法:利用多媒體進行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境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境等活動方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討論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由于本框題的內容和社會現實生活聯系比較密切,還將采取案例分析法、榜樣示范法、課前調查法等,讓學生對本框題的認識更清晰,更深刻。[來源:學*科*網Z*X*X*K]<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課堂導入(名言導入)溫家寶:[來源:學*科*網Z*X*X*K]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來源:學科網ZXXK]多媒體展示:人民批評政府,政府不敢懈怠:只有民主監督,才不會政息人亡。思考、感悟、討論,教師引導,導入新課。情境體驗(體驗討論一個情境) 情境:某鄉農民劉某拉了車西瓜準備到縣城賣,途中碰到一伙歹徒攔路搶劫,一車西瓜被劫走了。無奈中,劉某和他的兒子跑到派出所報案。聽了案情,值班民警說:“現在已經下班了。再說,一車西瓜也不值多少錢,這事我們不管了!”然后揚長而去。教師提問:面對派出所值班民警的行為,劉某該怎么辦?假如你是劉某或劉某的親戚、家人、朋友,事情被你知道后,你會如何做?思考、討論、總結發言。[來源:學_科_網Z_X_X_K]新知探究探究一:對于上述情境,下述方法中,你認為哪些是可行又合法的?分別屬于民主監督的什么方式?[來源:Zxxk.Com]多媒體展示: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了算了……2.打電話舉報……3.等著別人檢舉……4.請人大代表出面……5.找他的所長,不解決就打他一頓,出出氣……6.借助輿論的力量……教師總結:(略)多媒體展示:一.誰監督 監督誰什么是監督權?包括哪些內容?(P.9) 1.公民的監督權及其具體內容(1)公民監督權的含義[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公民有權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2)具體內容 2.民主監督的渠道(方式)探究二:上述方法中,同學們不贊同哪些說法?請分析理由并歸納出公民應該如何行使監督權利?多媒體展示:二.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1.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利 公民在行使監督權時要做到: (1)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 [來源:學|科|網Z|X|X|K] (2)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歸納:實行民主監督需要我們增強權利意識、法制意識,不能息事寧人,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要實事求是,如實反映情況,不能用非法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如:制造事端,干擾國家機關正常工作,圍堵國家機關等。這些做法最終得不償失。 探究三:看漫畫,結合所學知識討論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 2.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1)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對被監督者) (2)有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對監督者)思考、討論并回答教師所提問題。心靈感悟畫面:何永慶接聽熱線 多媒體展示:她說:“人大代表不只是榮譽,還要成為聯系群眾的橋梁。”“對群眾反映的問題,要認真跟蹤調查并爭取把百姓呼聲帶到兩會上,不要嫌問題‘燙手’”。 欣賞“何永慶接聽熱線”,談對她所言的感悟。行為提升多媒體展示:從我們周圍的生活中尋找目標,設計一個可行的監督方案并實施。(參見流程圖)設計并實施監督方案。<五>課堂小結<六>當堂達標1、單選題:某市民發現,當地有關行政部門的個別工作人員沒有切實履行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于是打電話給該部門反映問題并提出建議。該市民行使監督權的方式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輿論監督制度 C.社會聽證制度 D.信訪舉報制度2、材料題:《光明日報》載文指出,要將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交給群眾,拓展民主監督渠道,形成全社會立體型監督網絡,讓監督的目光無處不在,無處不有。(1)公民可以通過哪些合法渠道行使監督權?(2)拓展民主監督渠道有何重要意義?(3)公民應怎樣正確地行使監督權?<七>教學評價成功之處本節學習的有關知識,涉及的實際生活內容較多,教學內容以情境探究為線,引導學生思考、理解。教學中注意了雙向互動,讓學生在積極思考中,自主探索、理解實行民主監督的意義以及公民應該如何正確行使監督權,從而提高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存在的問題1、留給學生思考問題的時間太少,整堂課上下來內容過于緊湊。2、課堂總結方面,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總結。參考答案:1、D 2、(1)公民可以通過以下合法渠道行使監督權:信訪舉報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2)拓展民主監督渠道,實行民主監督,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3)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 [來源:學+科+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2.1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 教案Word版.do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2.2民主決策:作出最佳選擇 教案Word版.do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2.3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 教案Word版.doc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 2.4民主監督:守望共同家園 教案Word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