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13張PPT。 把握方向 周密規劃 科學備考 ----- 新課程背景下高考物理命題的特點? 新課程背景下高考物理復習的策略寧夏大學附屬中學 李明弼1第三部分 新課程背景下高考物理復習的策略 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 二、 復習計劃的制定 三、復習計劃的具體實施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 依據一:高中物理考綱的要求 ― 考什么?依據二:高考物理試題的特點 ―怎么考?依據三:考生答題中存在的問題 ― 怎么錯? 依據四:以課本為綱以資料為輔 ― 怎么做?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 依據一:高中物理考綱的要求 ― 考試么?(一)能力要求 1.理解能力 2.推理能力 3.分析綜合能力 4.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5.實驗能力 (二)考試范圍和要求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二)考試范圍和要求 物理要考查的知識按學科的詳細內容及具體說明列在本大綱的"知識內容表"中。 對各部分知識內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識內容表"中用數字Ⅰ、Ⅱ標出。Ⅰ、Ⅱ的含義如下: Ⅰ.對所列知識要知道其內容及含義,并能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和直接使用它們。 Ⅱ.對所列知識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系,能夠進行敘述和解釋,并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三)命題指導思想 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考生對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試題要重視理論聯系實際,關注科學技術、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協調發展;要重視對考生科學素養的考查。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 依據二:高考物理試卷的特點 ― 怎么考? 1.研究高考試題 把握總體考復習方向。 研究近幾年的高考物理試題,特別是課改區的高考試題,從中可以了解到新課程背景下的高考命題趨勢,把握高考復習方向。 ● 歷年試題整體研究——找共性 ● 相同考點對比研究——找變化 ● 不同題型分類研究——找差別 ● 各省試題集中研究——找動態 ● 近期試題重點研究——找趨勢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依據二:高考物理試卷的特點 ― 怎么考? (2)明確難度結構特點 找出復習主攻方向 高考是集基礎性、選拔性于一體的大眾化考試,其命題難度結構是有一定梯度的,分析歷年物理試卷結構可知,不同檔次的題目比例一般呈現為3:5:2。 容易題——約30% 中檔題——約50% 即80%的題目側重于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能力。 較大難度題——約20%——具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要求,選拔性強。 難題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做的,它僅對特優生有意義。 所以,應對高考要瞄準80%不太難的題,提高中低檔題的正確率及解題速度,是復習的主攻方向。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 依據三:學生存在的問題 ―怎么錯? 概念不清 原理模糊 知識零亂 考慮不全 思路不通 不會建模 實驗不熟 方法不會 漏洞百出 處處失分 時間失控 留有空白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 依據三:學生存在的問題 ―怎么錯? 概念不清 原理模糊 部分考生對物理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掌握的不牢,一些基本概念掌握的不準;一些規律認識模糊。通過對選擇題,可以明顯感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對于一些大題出現的錯誤也是由此類問題引起。 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依據三:學生存在的問題 ―怎么錯? 知識零亂 考慮不全。 多數考生對整個高中物理知識不能全面統認識,重要的知識點深度不夠,一般了解的知識 點廣度不夠。遺忘是相當嚴重的問題,不善于歸納總結。不能全面地考慮題。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依據三:學生存在的問題 ―怎么錯?思路不通 不會建模 絕大多數考生對一些典型的物理模型認識不清,看完一道題不能很快建模或者不能建立準確的物理模型,嚴重阻礙了學生順利解題,不能熟練運用牛頓定律等重要規律大致分析物體的運動過程。 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依據三:學生存在的問題 ―怎么錯?實驗不熟 方法不會 絕大多數考生考生對實驗基本工具的使用不熟悉,實驗技能、實驗方法訓練不夠,造成綜合應用能力較差,因而得分整體較低,失分較高。主要原因是學生基本實驗技能訓練不夠,另外學生實驗設計綜合能力很弱,不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依據三:學生存在的問題 ―怎么錯? 漏洞百出 處處失分 絕大多數考生解題欠規范解題是否規范是提高分數的瓶頸,學生在解題時其中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漏洞百出,處處失分,解題出現了嚴重的不規范。計算題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題中沒有給的物理量要有設定,字母表達的物理量要符合“習慣”,題中用到的公式、定理、定律要說明根據;題解要像“詩”一樣分行寫出,方程單列一行,要寫原始式,不能寫連等式、變形式或綜合式。凡此種種,不一而足。暴露的問題還是甚多。 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依據三:學生存在的問題 ―怎么錯? 時間失控 留有空白 不會周密的計劃,合理安排時間。不會處理難題易題的關系:難題不愿放棄,死扣死啃,浪費了大量的寶貴的時間,而大量的易題卻沒有時間做,即不會“舍得”,有舍方有得。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 依據四:以課本為綱以資料為輔 ― 怎么做? (1)高考復習的首要任務:建立知識體系,完善知識結構。 (2)教材:以課標為依據,以知識為主線,以能力培養為目 標,并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特點,由 有經驗的教學專家學 者組織編寫的,有步驟分階段呈現給學生物理知識、方法 和物理思想 的學生讀本。 (3) 教材的優勢:知識的基礎性和系統性1一、制定復習計劃的依據依據四:以課本為綱以資料為輔 ― 怎么做?(1)高考復習的重要任務:優化方法和能力結 構,培養和提升應試能力(2)參考資料:以考綱和考試說明為依據, 以方法的歸納和總結為主線,以提升應 試能力為目的,并充分考慮最近幾年考題 的特點,由有經驗的一線教師組織編寫 的學生復習備考讀本。 (3)參考資料的優勢:方法的歸納總結;能 力的培養與提升。1 抓住本學科內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進行重新組合,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較為完整的框架結構,能夠舉一反三。注重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歸納,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強化訓練,在復習知識的同時,再用與之配套的各類檢測來檢驗,步步為營,既鞏固了知識,也提高了綜合能力。1.復習達到的目的要求 通曉高中物理知識體系 掌握高中物理的研究方法 加強對物理規律的認識 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制定復習計劃注意事項 鞏固基礎、難點重點突破和綜合應用是相互滲透,相互摻雜的。每輪復習都要精選練習題,既注重夯實基礎又注重能力的培養。 二、高考物理復習計劃的制定1三、復習計劃的具體實施 第一輪復習是基礎能力過關(一)主要任務 復習中應注意整理結構、理清體系關系;建構框架,尋找章節線索,攻克本章重難點問題。梳理知識點,使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研究方法,五種能力全面系統展開,“點、線、面、體”形成一體。應當穩扎穩打,不要過快過深,以知識復習為主。主要解決概念不清、知識零亂、計算不準、原理模糊等問題。1 (二)實施方法: 按照知識體系,分塊按章復習(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實驗、解題思路、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 全面復習與突出重點相結合;關注熱點與強化弱點相結合;課內復習與學生自主復習相結合;質量與速度并重,精講、精練、勤輔導,忌輕描淡寫和拖泥帶水。 把重難點放在力學、電磁場必修的幾大塊上和部分選學內容上面,目的是使學生提高對力學規律的全面系統理解。并精選復習材料和習題,夯實基礎。重視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1 第二輪復習是綜合能力突破 (一)主要任務: 通過專題復習整合知識結構,掌握考點知識;整合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整合解題思路,掌握解題方法。整合重點試驗,提升學生實驗能力;聯系實際 ,關注熱點問題。解決思路不通,方法不會,綜合應用能力差的問題。 (二)實施方法: 該階段應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及新課改高考試題的特點選定專題。即要注重各部分知識間的有機整合、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的歸納,同時也要對實驗整合并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 關注熱點問題。突破重點難點,以五種能力的提升核心,力求舉一反三,以少勝多的目的。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1. 整合知識結構,掌握考點知識 由于理綜高考中物理試題數量有限,不可能覆蓋高中的全部內容,但核心內容、主干知識一定會考。因此,對同一知識點的能力考查會不斷翻新變化,比如今年以理解能力的形式考,明年可能以推理能力或綜合分析能力的形式考,或以不同的情景或不同的角度設問考查。從一定程度上講,善于概括、歸納,并且認真去做整理工作的人,能夠在二輪復習中學得更好,有較大的提高和突破。1 ● 知識專題 五大力學規律總結與應用 1一. 三個規律 1諸例分析: 1.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題(1)定量計算恒力作用下的運動程例:(山東省煙臺市2008—2009學年度高三第一學期學段檢測卷.物理.13)某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現用平行于水平面的力F拉該物體,得到加速度a和拉力F的關系圖象如圖13所示。試求:(取g=10m/s2) (1)該物體的質量。 (2)該物體與水平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 1諸例分析: 1.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題b.定性分析變力作用下的運動程例;(2010年寧夏).如圖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質點運動的v-t圖象為正弦曲線。從圖中可以判斷 A.在O—t1時間內,外力做正功 B.在O~t1時間內,外力的功率逐漸增大 C.在t2時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時間內,外力做的總功為零1諸例分析: 1.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題b.定性分析變力作用下的運動程。例:(2010·江蘇徐州)一輛汽車質量為1×103 kg,最大率為2×104 W,在水平路面由靜止開始作直線運動,最大速度為v2,運動中汽車所受阻力恒定.發動機最大牽引力為3×103 N,其行駛過程中牽引力F與車速的倒數 的關系如圖所示.試(1)根據圖線ABC判斷汽車作 什么運動?(2)v2的大小;(3)整個運動中的最大加速度;(4)當汽車的速度為10 m/s時 發動機的功率為多大?1諸例分析 1.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題b.定性分析變力作用下的運動程 例:(2004北京理綜)如圖所示,兩根足夠長的直金屬導軌MN、PQ平行放置在傾角為θ的絕緣斜面上,兩導軌間距為L,M、P兩點間接有阻值為R的電阻。一根質量為m的均勻直金屬桿ab放在兩導軌上,并與導軌垂直。整套裝置處于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垂直斜面向下,導軌和金屬桿的電阻可忽略。讓ab桿沿導軌由靜止開始下滑,導軌和金屬桿接觸良好,不計它們之間的摩擦。 (1)由b向a方向看到的裝置如圖2所示,請在此圖中畫出ab桿下滑過程中某時刻的受力示意圖; (2)在加速下滑過程中,當ab桿的速度大小為 v時,求此時ab桿中的電流及其加速度的大小; (3)求在下滑過程中,ab桿可以達到的速度 最大值。1諸例分析 1.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C.解決瞬時問題 例:(2010 年全1)如右圖,輕彈簧上端與一質量為的木塊1相連,下端與另一質量為的木塊2相連,整個系統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坂上,并處于靜止狀態。現將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設抽出后的瞬間,木塊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別為、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則有1諸例分析 1.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C.解決瞬時問題 例:如圖所示,A、B兩球的質量分別為m1與m2,用一勁度系數為k的彈簧相連,一長為l1的細線與A球相連,置于水平光滑桌面上,細線的另一端拴在豎直軸OO′上.當A球與B球均以角速度ω繞OO′軸作勻速圓周運動時,彈簧長度為l2.問: (1)此時彈簧伸長量多大? 繩子張力多大? (2)將線突然燒斷瞬間, 兩球加速度各多大?1諸例分析 1.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d.解決勻速圓周運動問題。 例:(09寧夏15 )地球和木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都可以看作是圓形的。已知木星的軌道半徑約為地球軌道半徑的5.2倍,則木星與地球繞太陽運行的線速度之比約為0.19 B. 0.44 C. 2.3 D. 5.2例:(2008寧夏23) 天文學家將相距較近、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運行的兩顆恒星稱為雙星.雙星系統在銀河系中很普遍.利用雙星系統中兩顆恒星的運動特征可推算出它們的總質量.已知某雙星系統中兩顆恒星圍繞它們連線上的某一固定點分別做勻速圓周運動,周期均為T,兩顆恒星之間的距離為r,試推算這個雙星系統的總質量.(引力常量為G)1諸例分析 1.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 d.解決勻速圓周運動問題。例3(2004北京理綜)如圖所示,正方形區域abcd中充滿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一個氫核從ad邊的中點m沿著既垂直于ad邊又垂直于磁場的方向,以一定速度射入磁場,正好從ab邊中點n射出磁場。若將磁場的磁感應強度變為原來的2倍。其他條件不變,則這個氫核射出磁場的位置是 (答案:C ) A.在b、n之間某點 B.在n、a之間某點 C.a點 D.在a、m之間某點1諸例分析 1.牛頓第二定律能解決的問e.解決非勻速圓周運動的臨界問題例:一內壁光滑的環形細圓管,位于豎直平面內,環的半徑為R(比細管的半徑大得多).在圓管中有兩個直徑與細管內徑相同的小球(可視為質點).A球的質量為m1,B球的質量為m2.它們沿環形圓管順時針運動,經過最低點時的速度都為v0.設A球運動到最低點時,B球恰好運動到最高點,若要此時兩球作用于圓管的合力為零,那么m1、m2、R與v0應滿足的關系式是______.1諸例分析 2.動能定理能解決的問題a. 定量計算恒力作用下的運動程。例.某物體以一定的初速率沿斜面向上運動,設物體在斜面上能達到的最大位移為sm。由實驗測得sm與斜面傾角θ的關系如圖所示,θ角可在0~π/2之間變化,g取10m/s2,通過計算求sm的最小值,以及sm為最小值時的傾角。? 1諸例分析 2.動能定理能解決的問題b.定量計算變力作用下的運動過程和 曲線運動的問題。 例.如圖所示,用汽車通過定滑輪拖動水面上的貨船.汽車從靜止開始把船從A拖到B,若滑輪的大小和摩擦不計,船的質量為M,阻力為船重的k倍,船在B處時汽車的速度為v,其他數據如圖示,問這一過程中汽車對船做的功為多少?(繩的質量不計)??1諸例分析 2.動能定理能解決的問題 b.定量計算變力作用下的運動過程和曲線運動的問題。 例: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拴在鋼繩的一端,另一端施加大小為F1的拉力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半徑為R1的勻速圓周運動今將力的大小改變為F2,使小球仍在水平面上做勻速圓周運動,但半徑變為R2,小球運動的半徑由R1變為R2過程中拉力對小球做的功。1諸例分析 3.動量定理能解決的問題a. 定量計算恒力作用下的運動程。例:(09年寧夏17)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從t=0時刻開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變,則1諸例分析 3.動量定理能解決的問題b.解決打擊碰撞的問題 例:一個質量為m=40g的乒乓球自高處落下,以速度=1m/s碰地,豎直向上彈回,碰撞時間極短,離地的速率為=0.5m/s。求在碰撞過程中,乒乓球動量變化為多少?1二.兩個守恒定律14.具體做法: 動量守恒定律 例:(2009年寧夏)兩質量分別為M1和M2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與水平面相切,如圖所示,一質量為m的物塊位于劈A的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為h。物塊從靜止滑下,然后雙滑上劈B。求物塊在B上能夠達到的最大高度。 14.具體做法:能的轉化和守恒 例:如圖所示,半徑為的光滑半圓上有兩個小球,質量分別為,M>m,由細線掛著,今由靜止開始自由釋放,求小球升至最高點時兩球的速度?14.具體做法: 能的轉化和守恒 例.如圖所示,電動機牽引一根原來靜止的、長L為1m、質量m為0.1kg的導體棒MN上升,導體棒的電阻R為1Ω,架在豎直放置的框架上,它們處于磁感應強度B為1T的勻強磁場中,磁場方向與框架平面垂直。當導體棒上升h=3.8m時,獲得穩定的速度,導體棒上產生的熱量為2J,電動機牽引棒時,電壓表、電流表的讀數分別為7V、1A,電動機內阻r為1Ω,不計框架電阻及一切摩擦,求:(1)棒能達到的穩定速度;(2)棒從靜止至達到穩定速度所需要 的時間。12.整合解題思路 掌握解題方法 物理方法是應用知識來解決物理問題的途徑,對形成綜合提升能力來說非常重要。高考物理復習中總結物理方法,同樣能形成體系。明確哪些是一般的普遍適用的方法,哪些是特殊的方法,什么情況下才能使用,如何運用它們。綜合能力的考試,復習可以是在相結合的知識點上展開,也可以是在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上展開。高三物理復習是在學完所有高中物理知識后進行的,結合課改區的高考以及物理學習的特點來看,梳理并掌握解題中常用的解題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復習效果。1●方法專題 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1 方法專題 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 物理方法是應用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途徑,對形成綜合能力來說方法非常重要。在第二論復習中要總結物理方法,同樣能形成體系。明確哪些是一般的普遍適用的方法,哪些是特殊的方法,什么情況下才能使用,如何運用它們。綜合能力的考試,可以是在相結合的知識點上展開,也可以是在相結合的研究方法上展開。 物理研究物質世界的基本結構和運動的最一般規律,因此,它有一些思想和方法也是最一般并且帶有普遍意義的,有一些是物理學特殊的方法。寧夏新課程試題測重于“通性通法”的考查有時也考查某些特殊方法.1一、理清物理物理問題的一般思路1.閱讀理解題意 A.重要性:審題是基礎,審題是關鍵,審題正確所向披靡;審題失誤,南轅北轍,滿盤皆輸。對于已經進行了艱苦復習的學生來說,“成也審題,敗也審題”B.審題時注意:關鍵詞語的理解;物理過程的分析;隱含條件的挖掘。干擾因素的排除。C.審題方法:三審題意——良好思維習慣的培養 看 讀 畫 思1一、理清物理物理問題的一般思路 2.畫圖構建模型 所謂“建模”就是將帶有實際色彩的物理對象或物理過程通過抽象、理想化、簡單化和類比等方法轉化成理想的物理模型, 在這幾個環節中,根據問題的情景構建出物理模型是最關鍵的、也是較困難的環節。原始的物理模型可分為如下幾類: A.對象模型:質點、輕桿、輕繩、彈簧振子、單擺、理想氣體、點電荷、理想電表、理想變壓器、點光源、原子模型等) B.條件模型:如光滑平面、輕桿、輕繩、均勻介質、勻強電場、勻強磁場等。 C.過程模型: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平拋運動、簡諧運動、簡諧波、彈性碰撞、等溫過程、絕熱過程等。等) D.綜合模型:以基本物理模型為基礎,根據一定的物理現象、規律和條件建立的模型.如“火車模型”“單擺模型”“”人船模型“動靜撞模型”“發電機模型” 傳送帶模型 彈簧模型.1一、理清物理物理問題的一般思路 3.分析過程狀態 互相關聯的物理狀態和物理過程構成了物理問題,通過 分析物理狀態和過程,相當于把綜合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個小 問題。有利于對這些“小問題”的理解。有利于勾勒解題思路, 形成分析線索,提高綜合能力。 4.選擇規律求解 首先考慮兩個守恒 其次考慮兩個定律 最后考慮一個定律 注意數學問題 強調必要的文字說明 必要時對解題結果進行討論:1一、理清物理物理問題的一般思路 例:(2007年寧夏高考題)傾斜雪道的長為25 m,頂端高為15 m,下端經過一小段圓弧過渡后與很長的水平雪道相接,如圖所示。一滑雪運動員在傾斜雪道的頂端以水平速度v0=8 m/s飛出。在落到傾斜雪道上時,運動員靠改變姿勢進行緩沖使自己只保留沿斜面的分速度而不彈起。除緩沖外運動員可視為質點,過渡軌道光滑,其長度可忽略。設滑雪板與雪道的動摩擦因數μ=0.2,求運動員在水平雪道上滑行的距離(取g=10 m/s2) 1二、熟練掌握解決物理問題的一般方法 1.力和運動的方法 A.共點力平衡問題的求解方法:二力平衡;三力平衡;多力平衡。 B.動力學的兩類問題:已知力求運動和已知運動求力。 C.運動學的基本規律及解題方法:四類基本運動形式及其規律;復雜運動形式的處理方法等。 D.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題的基本步驟與方法。 2.功和能的方法 A.關于功的計算的常用方法; B.應用動能定理求解物理問題的基本步驟和方法; C.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條件及應用方法; D.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題的思想和方法。 3.動量及其守恒的方法 A.應用動量定理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B.應用動量守恒定律解題的思路和方法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 物理研究物質世界的基本結構和運動的最一般規律,因此,它有一些思想和方法也是最一般并且帶有普遍意義的,有一些是物理學特殊的方法。寧夏新課程試題測重于“通性通法”的考查,有時也考查某些特殊方法. 1.物理方法 如整體法、隔離法、等效法、圖解法、割補法、疊加法等 2.數學方法 代數法 幾何法 比例法 故算法、圖象法、小量分析法 等 3.邏輯思維方法 假設法逆、推法、極端法、微分法對稱法等。 作用:方法成體系,將對形成綜合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 物理研究物質世界的基本結構和運動的最一般規律,因此,它有一些思想和方法也是最一般并且帶有普遍意義的,有一些是物理學特殊的方法。寧夏新課程試題測重于“通性通法”的考查,有時也考查某些特殊方法. 1.圖像法 圖像法是根據題意把抽象復雜的物理過程有針對性地表示成物理圖像,將物理量間的代數關系轉變為幾何關系,運用圖像直觀、形象、簡明的特點,來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由此達到化難為易,化繁為簡的目的,圖像法在處理某些運動問題,變力做功問題時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在高考物理試卷中,存在著大量的物理圖象, 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1.圖像法(1)高考中考查的常見物理圖象有: A.運動的位移——時間圖象,速度——時間圖象 ,加速度——時間圖象。B.簡諧振動和簡諧橫波的圖象(x—t, y—x圖象) C.導體的伏安特性關系(I—U圖象) D.電源的(U—I圖象)E..電磁感應現象中的圖象(ф—t,B—t,I—t,E—t圖象) F.交流電的圖象(I—t,u—t, e—t圖象) G..其它情況的圖象(F—t, F—x, q—t, a—F, E能量—S圖象)。 (2) 物理圖象的作用: 物理圖像不僅可以使抽象的概念直觀形象化,動態的過程清晰化,物理量之間的函數關系明確化,還可以形象地表示用語言難以表達的內涵。用圖像法解物理題不但迅速、直觀、還可以避免復雜的運算過程。11.圖像法(3)處理圖象應注意A.要了解 常見的圖線;B.理解圖像的 物理意義;● 坐標軸的意義 (要注意單位) ● 坐標系中某個點的意義●斜率的意義(有的指切線斜率,有的指割線斜率)●截距的意義(包含橫軸、和縱軸)●圖線下所包圍的面積的意義,交點的意義。(4)方法和步驟:一 軸 二 點 三 線 四 面11.圖像法(5)圖象的基本功能A.描述現象、概念和規律例(2009年寧夏)如圖所示,一導體圓環位于紙面內,O為圓心。環內兩個圓心角為90°的扇形區域內分別有勻強磁場,兩磁場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均與紙面垂直。導體桿OM可繞O轉動,M端通過滑動觸點與圓環良好接觸。在圓心和圓環間連有電阻R。桿OM以勻角速度逆時針轉動,t=0時恰好在圖示位置。規定從a到b流經電阻R的電流方向為正,圓環和導體桿的電阻忽略不計,則桿從t=0開始轉動一周的過程中,電流隨變化的圖象是11.圖像法(5)圖象的基本功能B.提供物理事實、情景、過程等信息,要求考生進行有關物理量的計算 例(08寧夏題17):甲乙兩年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兩圖象在t=t1時相交于P點,P在橫軸上的投影為Q,△OPQ的面積為S。在t=0時刻,乙車在甲車前面,相距為d。已知此后兩車相遇兩次,且第一次相遇的時刻為t′,則下面四組t′和d的組合可能是 A. t′=t1 ,d=S B. t′= C. t′ D. t′=11.圖像法(5)圖象的基本功能 C.利用圖象方法解決疑難問題 例:一物體做加速直線運動,依次通過A、B、C三點,AB=BC。物體在AB段加速度為a1,在BC段加速度為a2,且物體在B點的速度為,則 A.a1> a2 B.a1= a2 C.a1< a2 D.不能確定11.圖像法(5)圖象的基本功能D.利用圖象方法處理實驗數據圖象法處理實驗數據的四種基本功能:a.能從圖象清楚看出物理量間的關系;(伏安特性曲線)b.可用圖象法求物理量的值;(E.r)c.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差;(用單擺測重力加速度)d.可以剔除個別有錯誤的測量數據。11.圖像法(5)圖象的基本功能 例:(10寧夏題23)用對溫度敏感的半導體材料制成的某熱敏電阻,在給定溫度范圍內,其阻值隨溫度的變化是非線性的。某同學將和兩個適當的固定電阻、連成圖1虛線框內所示的電路,以使該電路的等效電阻的阻值隨所處環境溫度的變化近似為線性的,且具有合適的阻值范圍。為了驗證這個設計,他采用伏安法測量在不同溫度下的阻值,測量電路如圖1所示,圖中的電壓表內阻很大。的測量結果如表l所示。11.圖像法(5)圖象的基本功能答下列問題:(1)根據圖1所示的電路,在圖2所示的實物圖上連線。11.圖像法(5)圖象的基本功能(2)為了檢驗與f之間近似為線性關系,在坐標紙上作-t關系圖線(3)在某一溫度下,電路中的電流表、電壓表的示數如圖3、4所示。 電流表的讀數為____,電壓表的讀數為___。此時等效電阻 的 阻值為___:熱敏電阻所處環境的溫度約為____。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 2.整體法:是以物體系統為研究對象,從整體或全過程去把握物理現象的本質和規律,是一種把具有相互聯系、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多個物體,多個狀態,或者多個物理變化過程組合作為一個融洽加以研究的思維形式。整體思維是一種綜合思維,也可以說是一種綜合思維,也是多種思維的高度綜合,層次深、理論性強、運用價值高。因此在物理研究與學習中善于運用整體研究分析、處理和解決問題,一方面表現為知識的綜合貫通,另一方面表現為思維的有機組合。靈活運用整體思維可以產生不同凡響的效果,顯現“變”的魅力,把物理問題變繁為簡、變難為易。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2.整體法: 例 :(2007寧夏)兩個質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長的細線連結,置于場強為E的勻強電場中,小球1和小球2均帶正電,電量分別為q1和q2(q1q2)。將細線拉直并使之與電場方向平行,如圖所示。若將兩小球同時從靜止狀態釋放,則釋放后細線中的張力T為(不計重力及兩小球間的庫侖力)A. B. C. D.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2.整體法: 例:(2009寧夏)質量為m的物體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從t=0時刻開始受到水平力的作用。力的大小F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力的方向保持不變,則 A.時刻的瞬時功率為 B.時刻的瞬時功率為 C.在到這段時間內,水平力的平均功率為 D. 在到這段時間內,水平力的平均功率為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 3.隔離法:是從整個系統中將某一部分物體隔離出來,然后單獨分析被隔離部分的受力情況和運動情況,從而把復雜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一個個小問題求解。隔離法在求解物理問題時,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學好隔離法,對分析物理現象、物理規律大有益處。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3.隔離法: 例1:兩個質量相同的物體1和2緊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如圖2—1所示,如果它們分別受到水平推力F1和F2作用,且F1>F2, 則物體1施于物體2的作用力的大小為 A.F1 B.F2 C.1/2(F1+F2 D.1/2(F1-F2)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 4. 等效法:在一些物理問題中,一個過程的發展、一個狀態的確定,往往是由多個因素決定的,在這一決定中,若某些因素所起的作用和另一些因素所起的作用相同,則前一些因素與后一些因素是等效的,它們便可以互相代替,而對過程的發展或狀態的確定,最后結果并不影響,這種以等效為前提而使某些因素互相代替來研究問題的方法就是等效法. 等效思維的實質是在效果相同的情況下,將較為復雜的實際問題變換為簡單的熟悉問題,以便突出主要因素,抓住它的本質,找出其中規律.因此應用等效法時往往是用較簡單的因素代替較復雜的因素,以使問題得到簡化而便于求解.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4. 等效法 例1.(2009年寧夏高考題)冰壺比賽是在水平冰面上進行的體育項目,比賽場地示意如圖。比賽時,運動員從起滑架處推著冰壺出發,在投擲線AB處放手讓冰壺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壺的停止位置盡量靠近圓心。為使冰壺滑行得更遠,運動員可以用毛刷擦冰壺運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減小。設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動摩擦因數減少至=0.004.在某次比賽中,運動員使冰壺C在投擲線中點處以2m/s的速度沿虛線滑出。為使冰壺C能夠沿虛線恰好到達圓心O點,運動員用毛刷擦冰面的長度應為多少?(g取10m/s2)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 5.對稱法:由于物質世界存在某些對稱性,使得物理學理論也具有相應的對稱性,從而使對稱現象普遍存在于各種物理現象和物理規律中. 應用這種對稱性它不僅能幫助我們認識和探索物質世界的某些基本規律,而且也能幫助我們去求解某些具體的物理問題,這種思維方法在物理學中稱為對稱法. 利用對稱法分析解決物理問題,可以避免復雜的數學演算和推導,直接抓住問題的實質,出奇制勝,快速簡便地求解問題.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 5.對稱法: 例:如圖7—13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勻強電場中,用長為的絕緣細線,拴住質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線的上端O固定,開始時將線和球拉成水平,松開后,小球由靜止開始向下擺動,當擺過60°角時,速度又變為零. 求: (1)A、B兩點的電勢差UAB多大? (2)電場強度多大?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6.降維法 降維法是將一個三維圖變成幾個二維圖,即應選兩個合適的平面去觀察,當遇到一個空間受力問題時,將物體受到的力分解到兩個不同平面上再求解。由于三維問題不好想像,選取適當的角度,可用降維法求解。降維的優點是把不易觀察的空間物理量的關系在二維圖中表示出來,使我們很容易找到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從而正確解決問題。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6.降維法 例(2009年寧夏)空間有一均勻強電場,在電場中建立如圖所示的直角坐標系,M、N、P為電場中的三個點,M點的坐標,N點的坐標為,P點的坐標為。已知電場方向平行于直線MN,M點電勢為0,N點電勢為1V,則P點的電勢為 A. B. C. D.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7.圖解法 是根據題意把抽象復雜的物理過程有針對性的表示成物理圖像,將物理問題轉化成一個幾何問題,通過幾何知識求解,作圖法的優點是直觀形象,便于定性分析,也可定性計算,靈活應用作圖法會給解題帶來很大方便。 例1 如圖8—1所示,細繩跨過定滑輪,系住一個 質量為m的球,球靠在光滑豎直墻上,當拉動細繩使球 勻速上升時,球對墻的壓力將( ) A.增大 B.先增大后減小 C.減小 D.先減小后增大 圖8—1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 8.估算法 有些物理問題本身的結果,并不一定需要有一個很準確的答案,但是,往往需要我們對事物有一個預測的估計值;有些物理問題的提出,由于本身條件的限制,或者實驗中尚未觀察到必要的結果,使我們解決問題缺乏必要的已知條件,無法用常規的方法來求出物理問題的準確答案,采用“估算”的方法就能忽略次要因素,抓住問題的主要本質,充分應用物理知識進行快速數量級的計算.近幾年來,的確是判斷學生思維能力的好題型.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8.估算法 例:(2009年寧夏)地球和木星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都可以看作是圓形的。已知木星的軌道半徑約為地球軌道半徑的5.2倍,則木星與地球繞太陽運行的線速度之比約為。 A. 0.19 B. 0.44 C. 2.3 D. 5.2 例:(2010年全2)已知地球同步衛星離地面的高度約為地球半徑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衛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徑的2.5倍,則該行星的自轉周期約為 A.6小時 B. 12小時 C. 24小時 D. 36小時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9.類比法 是根據兩個研究對象或兩個系統在某些屬性上類似而推出其他屬性也類似的思維方法,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的推理形式. 其結論必須由實驗來檢驗,類比對象間共有的屬性越多,則類比結論的可靠性越大.在研究物理問題時,經常會發現某些不同問題在一定范圍內具有形式上的相似性,其中包括數學表達式上的相似性和物理圖像上的相似性. 類比法就是在于發現和探索這一相似性,從而利用已知系統的物理規律去尋找未知系統的物理規律.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9.類比法: 例.宇航員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處,沿水平方向拋出一個小球,經過時間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測得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距離為L. 若拋出時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則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距離為. 已知兩落地點在同一水平面上,該星球的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數為G. 求該星球的質量M.1三、掌握物理解題常用的特殊方法 9.假設法 假設法是對于待求解的問題,在與原題所給條件不相違的前提下,人為的加上或減去某些條件,以使原題方便求解。求解物理試題常用的有假設物理情景,假設物理過程,假設物理量等,利用假設法處理某些物理問題,往往能突破思維障礙,找出新的解題途徑,化難為易,化繁為簡。1二、物理解題常用特殊的思路 9.假設法: 例3 一升降機在箱底裝有若干個彈簧,如圖2—10—3所示,設在某次事故中,升降機吊索在空中斷裂,忽略摩擦力,則升降機在從彈簧下端觸地后直到最低點的一段運動過程( ) A.升降機的速度不斷減小 B.升降機的速度不斷變大 C.先是彈力做的負功小于重力做的正功, 然后是 彈力做的負功大于重力做的正功 D.到最低點時,升降機加速度的值一定 大于重力加速度的值1二、物理解題常用特殊的思路10.近似法 是在觀察物理現象、進行物理實驗、建立物理模型、推導物理規律解物理問題時,為了分析認識所研究問題的本質屬性,往往突出實際問題的主要方面,忽略某些次要因素,進行近似處理.在求解物理問題時,采用近似處理的手段簡化求解過程的方法叫近似法.近似法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具有廣泛的應用.善于對實際問題進行合理的近似處理,是從事創造性研究的重要能力之一。1二、物理解題常用特殊的思路10.近似法: 例10 某水池的實際深度為,垂直于水面往下看,水池底的視深為多少?(設水的折射率為 )13. 整合基本實驗 提升學生實驗能力 第一輪復習將(大綱)要求的實驗,分不到單元中復習獨立復習,重點是個實驗的目的、原理法。 在二輪復習時對大綱規定的學生實驗經行歸類整合,即掌握一些有普遍意義的實驗方法加深對這些實驗的理解,提升學生實驗能力的當次,又是設計實驗的基礎,所以在復習整合已學過的實驗時,有意識的、積極的提取、積累一些有價值的方法是很有意義的。13. 整合基本實驗 提升學生實驗能力 A. 2011年高考實驗的命題趨勢 從近幾年對高考試題的統計和分析來看出:★一些基本儀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和讀數是高考的熱點。★以結合基本實驗儀器的使用、基本實驗的思想方法、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為主的創新實驗逐漸成為曾長點,能體現新課程思想。★以考察物理模型、物理規律為主的設計性實驗,是難點也是高考的發展的方向。★電學實驗相來是高考實驗亮點,命題新、方法活、內用豐富,源于課本又有創新。13. 整合基本實驗 提升學生實驗能力 B.四個注意點 ★對于規定一些基本儀器的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和讀數規則對比歸納總結,反復練習熟練掌握。 ★掌握一些有普遍意義的實驗方法又是設計實驗的基礎,所以在復習整合已學過的實驗時,有意識的、積極的提取、積累一些有價值的方法。 ★抓住基本實驗、關注科技信息、全面進行有效整合提、動手動腦、靈活多變,才能應對新課程的高考。 ★適度選擇一些有代表性的、與基礎知識緊密結合的、帶有一定探究性的實驗,可在最后階段開放實驗室,讓學生自己帶著問題,自動手操作實驗,通過親自感知,加深學生對實驗的認識和進一步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1 ●實驗專題 中學物理實驗總復習1 一、基本儀器的使用 (一)基本儀器測量長度的儀器------刻度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測量質量的儀器------天平測量時間的儀器------打點計時器、秒表測量力的儀器-----彈簧秤測量溫度的儀器------溫度計測量電學量儀器------電流表、電壓表、多用電表電學控制儀器------滑動變阻器、變阻箱、開關基本儀器1(二)基本要求1.理解儀器的工作原理2.熟悉儀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3.正確選擇量程.4.掌握測量儀器的讀數方法1二.基于規定的學生實驗的總結1二.基于規定的學生實驗的總結 1中學物理實驗的分類及主要思想方法1三.設計性或探究性實驗。1.設計與探究性試驗可分為兩種情況(1)是以學過的分組或演示實驗為背景的改進 實驗(2)是考查靈活運用學過物理模型、物理方 法、儀器裝置來設計新的實驗。1(1)是以學過的分組或演示實驗為背景的改進實驗 例:(2008年寧夏)Ⅱ.物理小組在一次探究活動中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實驗裝置如圖,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裝有定滑 輪;木板上有一滑塊,其一端與電磁打 點計時器的紙帶相連,另一端通過跨過 定滑輪的細線與托盤連接。打點計時器 使用的交流電源的頻率為50 hz。開始 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砝碼,滑塊開始做勻加速運動,在紙帶上打出一系列小點。 1(1)是以學過的分組或演示實驗為背景的改進實驗(1)上圖給出的是實驗中獲取的一條紙帶的一部分:0、1、2、3、4、5、6、7是計數點,每相鄰兩計數點間還有4個打點(圖中未標出),計數點間的距離如圖所示。根據圖中數據計算的加速度 a = (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2) 回答下列兩個問題: ①為測量動摩擦因數,下列物理量中還應測量的有 。 (填入所選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長度l b.木板的質量m1 c.滑塊的質量m2 d.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m3 e.滑塊運動的時間t ②測量①中所選定的物理量時需要的實驗器是 。(3)滑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 (用被測物理 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為g)。與真實值相比,測量的 動摩擦因數 (填“偏大”或“偏小” )。 寫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個據: 。1(2)用學過物理模型、物理方法、儀器裝置來設計新的實驗 例:(2009年寧夏) 青島奧運會帆船賽場采用風力發電給蓄電池充電,為路燈提供電能。用光敏電阻作為傳感器控制路燈電路的開關,實現自動控制。光敏電阻的阻值隨照射光的強弱而變化,作為簡化模型,可以近似認為,照射光較強(如白天)時電阻幾乎為0:照射光較弱(如黑天)時電阻接近于無窮大。利用光敏電阻作為傳感器,借助電磁開關,可以實現路燈自動在白天關閉,黑天打開。電磁開關的內部結構如圖所示。1、2兩接線柱之間是勵磁線圈,3、4兩接線柱分別與彈簧片和觸點連接。當勵磁線圈中電流大于50mA時,電磁鐵吸合鐵片,彈簧片和觸點分離,3、4斷開;電流小于50mA時,3、4接通。勵磁線圈中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為100mA。1(2)用學過物理模型、物理方法、儀器裝置來設計新的實驗(1)利用以下器材設計一個自動控制路燈的電路,畫出電路原理圖。 光敏電阻R1,符號燈泡L,額定功率40W,額定電壓36V,符號 R2保護電阻,符號電磁開關,符號 蓄電池E,電壓36V,內阻很小;開關S,導線若干。 回答下列問題:①如果勵磁線圈的電阻為200,勵磁線圈允許加的最大電壓為 V,保護電阻的阻值范圍為 。②在有些應用電磁開關的場合,為了安全,往往需要在電磁鐵吸合鐵片時,接線柱3、4之間從斷開變為接通。為此,電磁開關內部結構應如何改造?請結合本題中電磁開關內部結構圖說明。答: 。③任意舉出一個其它的電磁鐵應用的例子。答: 。1解決設計性實驗的一般思路1 4.理論聯系實際 ,關注熱點問題 隨著新課程的不斷推進,近幾年高考命題著獨巨匠心,對物理中問題常常選材靈活,立意新穎。知識與能力,以能力考核為主;理論與實際,以解決現實問題為中心;這些已成為高考命題的一個指導思想。因為考生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最能顯示其能力大小,而且還能引導學生關注身邊發生的現象和事件,關注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對考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是考查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類問題,是高考命題改革的方向。必須引起高度地重視。1 ●應用專題: 物理.科學.技術和社會 1一、解題思路 解決實際應用型題目的過程,實質上是對復雜的實際問題以本質因素(如運動的實際物體、問題的條件、物體的運動過程等)加以抽象、概括,通過簡化,構建相關物理模型,用相應物理規律求解并還原為實際問題求出答案的過程。這類問題與解其他物理問題的不同之處在于,考生感到困難的原因主要是:把實際問題轉化為物理問題 1二、注意點 1從最基本的概念、規律和方法出發考慮問題以實際情景立意的題目,往往不落俗套、不同于常見題型,由“題海”中總結出來的套路一般很難應用。這時從最基本的概念、規律和方法出發分析、思考才是正途。這也正是命題者的匠心所具。 2要分析實際現象的空間、時間特征力學問題總與時間和空間有關,從空間上,要關注場景的細節,正確把握力的特征;從時間上,要分析實際現象如何一步一步演變,把這個演變的過程和典型的物理過程相對照,尋求轉化。 3要有提出疑問,并探求結果的意義面對題目給出的實際現象,應能抓住現象的本質特征,找出原因、原因的原因……,抓住了這串因果鏈,實際上就是找到了解題思路,向物理問題的轉化也就自然實現了。 4要畫示意圖,而且要選好的角度這可以大大降低思考的難度,尤其對于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的題目。1三、實例分析類型一、生產的機械類解決這類問題用到的主要知識:牛頓定律及運動學公式、功能關系等。例:( 2010年四川卷)質量為M的拖拉機拉著耙來耙地,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時間t內前進的距離為s。耙地時,拖拉機受到的牽引力恒為F,受到地面的阻力為自重的k倍,把所受阻力恒定,連接桿質量不計且與水平面的夾角θ保持不變。求:(1)拖拉機的加速度大小。(2)拖拉機對連接桿的拉力大。(3)時間t內拖拉機對耙做的功。1三、實例分析類型二、交通運輸類 常見的問題類型有:汽車行駛的離心問題、交通事故、火車提速、磁懸浮列車、飛機飛行、橋梁設計、自行車的傳動問題等。 解決這類問題時要用到的知識:牛頓定律與運動學公式、機車運動中的功率問題、向心力公式、電磁感應現象等。1三、實例分析 例: 某司機為了確定他汽車上貨物的質量,采用了這樣的方法:讓汽車以額定功率P由靜止啟動,沿著平直公路運行到最大速度時,司機從速度表上讀出最大速度為v,根據他平時總結的規律,汽車運行時受到的阻力與其所受的重力成正比,且比例系數為k。若汽車自身質量為M,則車上所裝貨物的質量是多少?1三、實例分析 類型三、體育運動 試題中經常涉及到的體育項目有:跳高、跳水、跳傘、蹦極跳、撐桿跳、體操、滑雪、乒乓球、網球、排球、鉛球等等。 解決這類問題用到的主要知識:牛頓定律及運動學公式、功能關系等。1三、實例分析 例:(2009年寧夏)冰壺比賽是在水平冰面上進行的體育項目,比賽場地示意如圖。比賽時,運動員從起滑架處推著冰壺出發,在投擲線AB處放手讓冰壺以一定的速度滑出,使冰壺的停止位置盡量靠近圓心O.為使冰壺滑行得更遠,運動員可以用毛刷擦冰壺運行前方的冰面,使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減小。設冰壺與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008,用毛刷擦冰面后動摩擦因數減少至=0.004.在某次比賽中,運動員使冰壺C在投擲線中點處以2m/s的速度沿虛線滑出。為使冰壺C能夠沿虛線恰好到達圓心O點,運動員用毛刷擦冰面的長度應為多少?(g取10m/s2)1三、實例分析類型四、醫療問題 醫療上常見的物理類問題有:輸液、心電圖、測血液體積、熱療疹斷、測血沉、 刀、激光治療儀、測肺活量、CT等等. 這類問題涉及到的主要內容:氣體壓強、液體壓強、射線的性質等。 例:(2009年寧夏16)醫生做某些特殊手術時,利用電磁血流計來監測通過動脈的血流速度。電磁血流計由一對電極a和b以及磁極N和S構成,磁極間的磁場是均勻的。使用時,兩電極a、b均與血管壁接觸,兩觸點的連線、磁場方向和血流速度方向兩兩垂直,如圖所示。由于血液中的正負離子隨血流一起在磁場中運動,電極a、b之間會有微小電勢差。在達到平衡時,血管內部的電場可看作是勻強電場,血液中的離子所受的電場力和磁場力的合力為零。在某次監測中,兩觸點的距離為3.0mm,血管壁的厚度可忽略,兩觸點間的電勢差為160μV,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0.040T。則血流速度的近似值和電極a、b的正負為圖4A. 1.3m/s ,a正、b負 B. 2.7m/s , a正、b負C.1.3m/s,a負、b正 D. 2.7m/s , a負、b正1三、實例分析類型五、家用電器類類型六、生產生活中的光學問題類型七、科學技術類1 第三輪 復習是應用能力提高(一)主要任務: 研討高考試題, 查漏補缺知識 拓寬解題思路 , 熟練解題方法 規范解答試卷, 掌握應試技巧(二)具體做法 1.瞄準“中檔題” 總復習階段不是題做的越多越好,應該精選精練,有針對性地訓練。高考理綜物理命題以中檔題為主,因此大多數學生目標應是瞄準中檔題,真正吃透題中描寫的物理圖景,分析清楚物理過程,感悟解題思路。個別尖子學生可以適當分一些精力研究近年高考卷中難度較高的壓軸題,采用 “分餐式”以取得更好的成績。12.進行綜合測試 提高學生適應能力 經常見到有的同學平時很用功,做題一絲不茍,過程一步不落,題目也沒少做,可到考試時連做過的題目都拿不了分,原因何在?就是平時做題不限時間,沒有時間限制,精神很放松,可以翻參考書,可以今天想不通明天接著想。可在考試時,有時間限制,就會忘了公式,用錯了結論,甚至條件沒看全,就急著去推導計算,那怎么能做對呢? 在第三輪復習中,完全按照2010年高考試題的要求命制仿真試題 ,題目來源以各地信息題為主,另外也可適當選用、改編歷年高考題,對于近年的科研測試題要引起高度重視,競賽題中的簡單題可以適當選用,進行訓練,以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在5月末6月初要配合學校進行最后一項適應性測試,以增強學生臨考信心,最后幾天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做好高考的準備工作。13.注意查漏補缺,做好錯題分析 查漏補缺是總復習階段十分重要的工作。針對學生復習過程中做過的練習及在答卷中出現的錯誤要進行總結講解。引導學生對錯誤,疏漏進行認真仔細地分析和訂正,在錯題本上分析每一個題目做錯原因,并總結此類題的解題規律,感悟解題思路。從知識和應試心理兩方面分析,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和能力缺陷及時補救。同時還要引導學生養成解題后反思的好習慣,即:經過解題對有關概念、規律的理解,應該思考;有關方法的掌握有哪些提高?哪些收獲?該題有哪些變化的可能?應特別注意引導和督促學生做好錯題記錄。引導學生改編試題,可以提高其解題能力。對本章和試卷中的錯誤、并在每次考試前翻閱,給自己提個醒。 14.重視解題的規范化 從研究評分標準和我們在平時練習可知,絕大部分考生 在解題時其中失分的重要原因解題出現了嚴重的不規范;不會統籌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因為這是造成失分的重要原因。 注意規范解題 A. 計算題要有必要的文字說明,題中沒有給的物理量要有 設定,字母表達的物理量要符合“習慣”。 B. 題中用到的公式、定理、定律要說明根據;題解要像“詩” 一樣分行寫 出,方程單列一行,要寫原始式,不能寫連等式、變形式或綜合式。 C.說理要充分,層次要清楚、邏輯要嚴謹,語言要規范,文字要簡潔。 D. 物理方面要詳,數學方面要略。 E. 要說明題中的一些隱含條件和解題結果中的正負號。 F. 必要時要對解題結果進行討論 (題目要求、出現多個解、出現負值等)14.重視解題的規范化 周密的計劃,合理安排時間 A.把握好時間:選擇題平均時間只能在2分鐘,也就是說,做完理綜全部選 擇題大約四十分鐘左右時間是最好的時間分配。 B. 從易到難,在2卷先做選作題后做必做題。 C.對完全不會的題,根據自己的習慣選填一個選項,不留空 題。 5.選考模塊的教學要慎重 原則上應該讓學生自己來選擇,防止學校、教師指定一個模塊,把選修模塊搞成必修。就現實而言,應根據各學校的師資條件和能力,至少讓學生有選擇余地,以有利于應對高考。從新課程區四邊年高考情況看,盡管考試說明中提出了“四個模塊試題力求難度相同”,但由于命題帶有較大的主觀性,很難做到“難度相同”。所以,關于選考,不能把寶押在一個模塊上,至少要做二選一。建議把3-5作為首選。1 謝謝大家,再見!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