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鎖分】社會思品一輪復習加分寶 考點: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鎖分】社會思品一輪復習加分寶 考點: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資源簡介




考點19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http:?/??/?www.21cnjy.com?)及其影響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知識,這是一段很重要的中國近代史。考試經常會碰到,本考點需要掌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的時間、原因、重大事件、結果、條約內容、影響。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
時間
根本 原因
直接原因
侵略者
英雄人特
重大 事件
結果
條約 內容 割地
賠款
通商
其他
影響
共同危害
啟示


1.英國在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后,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主要原因是( )
A.馬神甫事件 B.亞羅號事件 C.中國禁煙運動 D.擴大侵略權益

2.《上海縣竹枝詞》有詩云:“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總歸虛牝擲金黃。”與上述內容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中法馬尾海戰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

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大規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國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脅,結果愈來愈多的中國領導人被迫得出這樣的結論:重大的變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這種變革不能僅局限于軍事和經濟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清朝國勢衰弱開始于( )
A.雍正時 B.乾隆時 C.嘉慶時 D.道光時

2.鴉片戰爭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其主要依據是( )
A.清政府被迫放棄閉關自守政策
B.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和領空主權嚴重破壞
C.中國東南沿海棉紡織業受沖出
D.清政府被迫適應列強需要而設立總理衙門

3.兩次鴉片戰爭在本質上的相似之處是( )
A.都是為了占據中國市場和掠奪中國財富
B.都開始于侵略者對廣東沿海的進攻
C.都直接威脅清朝的統治中心京津地區
D.都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

4. 19世紀末一位中國人說道:“痛哉!吾臺民,從此不得為大清國殖民也!吾大清國皇帝何嘗棄吾臺民哉!……”此話反映的情況,不正確的是( )
A.上述情況歸根到底是因為《馬關條約》
B.中國人民內心的悲憤心情
C.反映了“扶清滅洋”的思想
D.體現了中國人民維護祖國統一的愛國主義

5.在某個條約的簽字儀式上,一個自稱“中國通”的帝國主義分子寫了一副上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官員義正詞嚴地對了一幅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據此推斷此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6.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準了《議和大綱》,說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說明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中國割讓了黑龍江北岸大片國土
C.北洋艦隊的失利使中國無力再戰
D.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7.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與探索史實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A.鴉片戰爭﹣﹣洋務運動
B.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亥革命
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新文化運動

8.某舉人在光緒二十七年(注:光緒元年為1875年)的日記中寫道: “朝廷俯從和議,而輸與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萬金,吾邑派十五萬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英國殖民者 B.英法聯軍 C.日本侵略者 D.八國聯軍

9. 近代以來,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強“懲罰”。觀察右面漫畫《“懲罰”中國》,此次中國被“懲罰”導致了(  )
A.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0. 有學者研究認為,甲午戰前列強的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后則變為“投資+特權”。對此變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甲午戰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加速發展
B.甲午戰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C.《馬關條約》讓列強開始獲得貿易和投資特權
D.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



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國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定進口稅。
  材料三 大清國國家應允許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由諸國分應主辦……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虞??各省督撫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別出自近代哪些不平等條約?
  (2)比較材料一、二反映的條約內容的異同。
  (3)結合材料三說明,帝國主義的侵華發生了什么變化?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5





考點19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 (?http:?/??/?www.21cnjy.com?)及其影響是中國歷史的重要知識,這是一段很重要的中國近代史。考試經常會碰到,本考點需要掌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的時間、原因、重大事件、結果、條約內容、影響。



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
時間 1840-1842 1856-1860 1894-1895 1900-1901
根本 原因 打開中國市場, 獲取高額利潤 列強欲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 日本通過明治維新 (?https:?/??/?www.baidu.com?/?s?wd=%E6%98%8E%E6%B2%BB%E7%BB%B4%E6%96%B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 為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借口),進一步瓜分中國
直接原因 1839年虎門銷煙 清政府拒絕修約 1894年春朝鮮人民起義 1899年義和團運動的興起
侵略者 英國 英法聯軍 日本 英、美、俄、日等八國聯軍
英雄人特 林則徐、關天培 鄧世昌
重大 事件 英軍占領香港 火燒圓明園 黃海戰役; 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八國聯軍攻占北京
結果 清政府戰敗,簽訂《南京條約》 清政府戰敗, 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清政府戰敗,簽訂《馬關條約》 清政府戰敗,簽訂《辛丑條約》
條約 內容 割地 割香港島給英國 割九龍司地方給英國 割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給日本
賠款 2100萬銀元 增加大量賠款 白銀2億兩 白銀4.5億兩
通商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通商口岸 開放南京、漢口等十處通商增開天津口岸 增開重慶、沙市、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
其他 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必須和英國協商等 期間,俄國趁火打劫,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先后割占中國東北、西北150多萬平方千米,成為最大的贏家。 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資本輸出表現:開設銀行、強迫貸款、投資鐵路、開礦設廠) 1.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2.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列強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3.在北京劃定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許中國人居住
影響 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中國喪失了更多領土和主權,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大大加深了中國殖民地化程度;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共同危害 都是列強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是中華民族的屈辱。都充分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敗無能。 2.都是列強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沉重枷鎖,嚴重損害了中國的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使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啟示 落后就要挨打,發展是硬道理。我們應大力發展科技,提高綜合國力。




1.英國在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后,又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主要原因是( )
A.馬神甫事件 B.亞羅號事件 C.中國禁煙運動 D.擴大侵略權益
【解析】這道題其實考得是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但有干擾選項。答案選D。通過這道題,同學們應該通過某些歷史事物認識其本質的一些內容,當然這其中還離不開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所以希望同學們以后學能博覽群書,開闊眼界。

2.《上海縣竹枝詞》有詩云:“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總歸虛牝擲金黃。”與上述內容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鴉片戰爭 B.中法馬尾海戰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
【解析】材料中“卅年求富更求強,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戰 (?https:?/??/?www.baidu.com?/?s?wd=%E4%B8%80%E6%88%9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總歸虛牝擲金黃”描述的是三十年洋務運動 (?https:?/??/?www.baidu.com?/?s?wd=%E6%B4%8B%E5%8A%A1%E8%BF%90%E5%8A%A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的成果經中日甲午戰爭 (?https:?/??/?www.baidu.com?/?s?wd=%E4%B8%AD%E6%97%A5%E7%94%B2%E5%8D%88%E6%88%98%E4%BA%8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一戰 (?https:?/??/?www.baidu.com?/?s?wd=%E4%B8%80%E6%88%9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而宣告破產,所以答案選C,A B D三項與上述史實不符。本題主要考查學生準確解讀材料信息的能力,希望同學們以后在這方面加強訓練,能從材料中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這很關鍵。

3.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大規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國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脅,結果愈來愈多的中國領導人被迫得出這樣的結論:重大的變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這種變革不能僅局限于軍事和經濟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結合材料中“這種變革不能僅局限于軍事和經濟方面”說明開始了政治變革即戊戌變法,而戊戌變法是甲午中日戰爭之后,故答案選擇C項。這道題告訴同學們,我們不僅要讀材料,而且更要讀課文,重視課文內容的記憶。




1.清朝國勢衰弱開始于( )
A.雍正時 B.乾隆時 C.嘉慶時 D.道光時
【解析】本題側重于記憶,歷史書上清一般都說是從嘉慶開始衰落

2.鴉片戰爭后,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始解體,其主要依據是( )
A.清政府被迫放棄閉關自守政策
B.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和領空主權嚴重破壞
C.中國東南沿海棉紡織業受沖出
D.清政府被迫適應列強需要而設立總理衙門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中國自然經濟解體現象的認識。鴉片戰爭后,中國自然經濟逐步解體,其表現之一就是洋布暢銷,“松太布市,銷減大半”,東南沿海一些專門以紡織為業的鄉村,受到很大沖擊。因此,正確答案是C。學生很容易選擇B或者D,原因就是對題干中的“主要依據”缺乏正確的理解。

3.兩次鴉片戰爭在本質上的相似之處是( )
A.都是為了占據中國市場和掠奪中國財富
B.都開始于侵略者對廣東沿海的進攻
C.都直接威脅清朝的統治中心京津地區
D.都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
【解析】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材料強調了兩次鴉片戰爭本質上的共同點,BD兩項是二者在形式上的共同點,第一次鴉片戰爭 (?https:?/??/?www.baidu.com?/?s?wd=%E7%AC%AC%E4%B8%80%E6%AC%A1%E9%B8%A6%E7%89%87%E6%88%98%E4%BA%8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之后,中國開始卷入資本主義的世界市場,第二次鴉片戰爭 (?https:?/??/?www.baidu.com?/?s?wd=%E7%AC%AC%E4%BA%8C%E6%AC%A1%E9%B8%A6%E7%89%87%E6%88%98%E4%BA%8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后中國對資本主義市場開放的程度加深,所以A項正確揭示了二者的本質相似之處,C項只是第二次鴉片戰爭 (?https:?/??/?www.baidu.com?/?s?wd=%E7%AC%AC%E4%BA%8C%E6%AC%A1%E9%B8%A6%E7%89%87%E6%88%98%E4%BA%8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的特點。

4. 19世紀末一位中國人說道:“痛哉!吾臺民,從此不得為大清國殖民也!吾大清國皇帝何嘗棄吾臺民哉!……”此話反映的情況,不正確的是( )
A.上述情況歸根到底是因為《馬關條約》
B.中國人民內心的悲憤心情
C.反映了“扶清滅洋”的思想
D.體現了中國人民維護祖國統一的愛國主義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甲午中日戰爭 (?https:?/??/?www.baidu.com?/?s?wd=%E7%94%B2%E5%8D%88%E4%B8%AD%E6%97%A5%E6%88%98%E4%BA%8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的理解。由“痛哉!吾臺民,從此不得為大清國之民也!吾大清國皇帝何嘗棄吾臺民哉!有賊臣焉,大學士李鴻章 (?https:?/??/?www.baidu.com?/?s?wd=%E6%9D%8E%E9%B8%BF%E7%AB%A0&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也,……又將關系七省門戶之臺灣,……全輸之倭權。”得知臺灣被割占給日本。結合所學知識即可得知選C。所以選C。

5.在某個條約的簽字儀式上,一個自稱“中國通”的帝國主義分子寫了一副上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一位中方官員義正詞嚴地對了一幅下聯:“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據此推斷此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解析】八大王指的是八國聯軍 (?https:?/??/?www.baidu.com?/?s?wd=%E5%85%AB%E5%9B%BD%E8%81%94%E5%86%9B&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結合選項只能是D

6.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準了《議和大綱》,說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說明
A.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B.中國割讓了黑龍江北岸大片國土
C.北洋艦隊的失利使中國無力再戰
D.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https:?/??/?www.baidu.com?/?s?wd=%E5%85%AB%E5%9B%BD%E8%81%94%E5%86%9B%E4%BE%B5%E5%8D%8E%E6%88%98%E4%BA%89&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的影響。上述材料說明了清政府已經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清政府完全成為了“洋人的朝廷”,故選D

7. 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與探索史實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A.鴉片戰爭﹣﹣洋務運動
B.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亥革命
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新文化運動
【解析】本題考查了中國近代史上的抗爭運動;1895年春,《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科舉考試 (?http:?/??/?www.ttzyw.com?/?news1?/?index.html" \t "_blank?)的康有為、梁啟超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反對同日本人議和,請求變法.即“公車上書”,“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
【解答】選項A是鴉片戰爭,對應的是虎門銷煙,所以錯誤.
選項B是第二次鴉片戰爭,對應的是太平天國運動,所以錯誤.
選項C是甲午戰爭,對應的是戊戌變法,所以正確.
選項D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對應的是義和團運動,所以錯誤.符合題意的是選項C.

8.某舉人在光緒二十七年(注:光緒元年為1875年)的日記中寫道: “朝廷俯從和議,而輸與洋夷金四百五十兆。山西起派八百萬金,吾邑派十五萬金”材料中的“洋夷”指
A.英國殖民者 B.英法聯軍 C.日本侵略者 D.八國聯軍
【解析】本題是對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考查,關鍵通過光緒二十七年計算出當時是:
1875+27-1=1901年,或通過金四百五十兆也就是4.5億,1901年簽訂,賠款4.5億兩白銀的是《辛丑條約》,《辛丑條約》的簽訂標志著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結束。故“洋夷”指八國聯軍。

9. 近代以來,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強“懲罰”。觀察右面漫畫《“懲罰”中國》,此次中國被“懲罰”導致了(  )
A.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C.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D.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解析】 根據漫畫《“懲罰”中國》中的信息“八個強者打一位弱者”可知,是指列強所發動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后,被迫同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項符合題意。

10. 有學者研究認為,甲午戰前列強的主要侵華方式是“貿易+特權”,甲午戰后則變為“投資+特權”。對此變化,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
A.甲午戰后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加速發展
B.甲午戰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C.《馬關條約》讓列強開始獲得貿易和投資特權
D.列強侵華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

【解析】 《馬關條約》規定: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這反映出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由商品輸出為主轉向資本輸出為主,侵華方式由“貿易+特權”變為“投資+特權”。


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沿海之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等五處港口,貿易通商無礙。且大英國君主派設領事、管事等官住該五處城邑,專理商賈事宜……
  材料二 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又得將各項機器任便裝運進口,只交所定進口稅。
  材料三 大清國國家應允許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由諸國分應主辦……留兵駐守,以保京師至海通道無斷絕之虞??各省督撫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屬境內均有保平安之責,如復滋傷害諸國人民之事,或再有違約之行,必須立時彈壓懲辦。
  請回答:
  (1)上述材料分別出自近代哪些不平等條約?
  (2)比較材料一、二反映的條約內容的異同。
  (3)結合材料三說明,帝國主義的侵華發生了什么變化?

11、(1)材料一《南京條約》、材料二《馬關條約》、材料三《辛丑條約》。
  (2)同:都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都有開放通商口岸的內容。異:體現的主要經濟侵略方式不同,前者以商品輸出為主,后者以資本輸出為主。
  (3)帝國主義爭奪的焦點轉到中國北方,主要通過控制清政府來侵華。



鴉片戰爭

第二次鴉片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昭苏县| 宁化县| 镇远县| 绍兴县| 建德市| 宁远县| 长子县| 辽宁省| 苍梧县| 宜州市| 瑞昌市| 睢宁县| 格尔木市| 广汉市| 内丘县| 留坝县| 岳阳县| 乌拉特后旗| 垦利县| 青神县| 仙居县| 锦屏县| 合阳县| 新闻| 西乌珠穆沁旗| 库车县| 黔东| 江华| 阿勒泰市| 阳原县| 五原县| 鹤庆县| 越西县| 犍为县| 南京市| 格尔木市| 沁阳市| 秦安县| 深泽县| 新余市|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