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18張PPT。泥石流脫險我知道8.7 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2010年8月7日22時許,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城東北部山區突降特大暴雨,降雨量達97毫米 ,引發三眼峪、羅家峪等四條溝系特大山洪地質災害 。截至2010年9月7日,舟曲8·7特大泥石流災害中遇難1481人,失蹤284人,累計門診治療2315人。 8.7 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什么是泥石流? ——是山區因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如何識別泥石流?河水突然斷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夾雜著較多雜草、樹枝;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火車轟鳴或悶雷般的聲音;溝谷深處忽然變得昏暗,并伴隨輕微震動感。 暑假的某一天,外面下著暴雨。山里忽然傳來“轟隆隆”的響聲,小明心里一驚:不好,泥石流來了! 小明有以下辦法可以選擇,請你說說這些方法的利弊,并為他選出最佳逃生方案。1.去高處。朝與泥石流成垂直方向的兩側山坡或高地跑,注意避開從高處滾落的山石。2.離山坡。不能躲在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面。×3.棄累贅。逃生時,要拋棄一切影響奔跑速度的物品。×4.莫爬樹。不要攀爬到樹上躲避,泥石流可能將樹連根拔起。所需材料:1.石塊、沙子;2.水、塑料瓶(瓶蓋上戳若干洞用于模擬降水);3.硬紙板(將石塊或沙子鋪在上面模擬坡面)。實驗一:在坡面上放上等量的沙,使用不同的灑水量。現象:結論:灑水量大,沖刷下來的泥沙就多。泥石流的形成與暴雨或持續性降水有關。實驗二:改變坡面的傾斜角度,放上等量的沙,使用同樣的灑水量。現象:結論:坡度陡,沖刷下來的泥沙就多。地形陡峭的山區,有利于水流匯集,水流流速大,沖刷力強。實驗三:在同樣的坡面上,堆放等質量的石塊和沙子,使用同樣的灑水量。現象:結論:沙子比石塊更容易被水流帶走,沉積在坡底。山坡表層堆積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容易被水流沖刷。 泥石流是山區因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發的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形成條件不要將房屋建在山區的溝口和溝道上;下雨天時,盡可能遠離溝谷。保護山區環境,不濫伐森林;不能把沖溝當作垃圾場。關注氣象,警惕強降水天氣。制作視頻播放源:http://video.sina.com.cn/v/b/64941924-1501894071.html所需材料:1.塑料瓶;2.刻度紙;3.剪刀、小刀有明確的主題選擇合適的內容圖文并茂版面設計別忘了制作者信息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