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試卷分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試卷分析

資源簡介

2010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統一學業考試理化試卷(物理)分析
一、試卷基本結構:
2010年上海市初中畢業統一學業考試理化試卷物理部分統計表
科目
物理
題號
1-8(共16分);9-16(共26分);17-18(共6分);
19-22(共24分);23-26(共18分)
題量
26題
總分
90分
通過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此份試卷的題型分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大部分,第1至第8題為選擇題,第9至26為非選擇題。但是試卷題目的具體設置上,第二部分所要考查的題型比較廣泛,包括了填空題、作圖題、計算題、實驗題。整體上比較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題型分析
1.選擇題分析
題號
所屬科目
考查知識點
認知等級
分值
難易度
1
物理
星球
記憶、常識
2

2
物理
內能與熱機
記憶、常識
2

3
物理
多彩的光
生活、常識
2

4
物理
機械功與機械能
課本
2
中等
5
物理
平面鏡成像
運用探究
2
中等
6
物理
力的合成
運用、理解
2
中等
7
物理
電流和電壓
綜合分析
2

8
物理
壓力與壓強
綜合、理解
2

選擇題的考查范圍比較廣,基本涵蓋了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識點。
題干字數:除第8題外,平均字數在60字以內,第8題字數較多為100
3.題目設置:概念題、推斷題、計算題
4.考查側重于對基礎知識點的考查。一共10道選擇題,其中考查基本知識點的有1、2、3、4、5、6,占到了一半以上。
5.選擇題的選項設置全部為單選題
6.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選擇題的考查以基本知識為核心內容。在6道基本知識的題目以外,只要同學們對課本內容熟悉,基礎知識牢固,也是可以輕松解決的。
2.填空題分析
題號
考查知識點
認知等級
分值
難易度
9
電壓、電路、電表
生活與運用
3

10
力與運動
新穎聯系生活
3

11
路程與速度
生活、圖表分析
3

12
凸透鏡成像
課本常識
3

13
力與做功
概念理解
3
中等
14
電與能
概念理解及應用
3
中等
15
電壓與電流的測量
綜合應用
2
中等
16
運動的快與慢
實驗
6

填空題的考查范圍同樣比較廣泛,每道題考查的基礎知識幾乎沒有重復。
題目設置:概念題、推斷題、計算題、實驗題
側重于對課本上物理基礎知識的考查,例如第9、10、11、12、15題。
基礎題以外的題目難度并不大,同樣的,如果對課本熟悉,基礎概念牢固,大部分通過簡單的推理與計算都會很容易得到解決。
3.作圖題分析
題號
所屬科目
考查知識點
認知等級
分值
難易度
17
物理
來自地球的力
作圖
3

18
物理
電磁鐵的磁性
作圖
3

作圖題考到了重力與右手螺旋定則,只要對這兩部分知識點有所了解,就能作出正確的圖,對課本相關知識的熟練程度進行了考察。
4.計算題
題號
所屬科目
考查知識點
認知等級
分值
難易度
19
物理
熱量與比熱容
概念計算
6

20
物理
阿基米德原理
概念計算
6

21
物理
歐姆定律與電功率
綜合分析應用題
6
中等
22
物理
質量、重力、壓力于壓強
理解綜合方案分析
6

四道計算題全面考查了考查了學生閱讀能力,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基礎的表達能力。
第19題與20題對課本中相應知識進行了考察,掌握比熱容與熱量的關系以及阿基米德原理是解決這兩道題的關鍵。
第21題的要求同學們對歐姆定律以及電功率有深入的理解,對電阻、電流、電壓之間的關系理解清楚以及掌握電功率與電阻之間的關系是解決這道題的關鍵。
理解壓強與壓力之間的關系,對推理與分析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能夠很好對物理成績較好的考生進行區分。
5.實驗題
題號
所屬科目
考查知識點
認知等級
分值
難易度
23
物理
杠桿平衡與凸透鏡成像
課本內實驗
4

24
物理
天平的使用
新穎與生活有聯系
4

25
物理
電路與電功率
綜合探究、實驗分析
4

26
物理
電流與電壓
綜合探究、生活應用、注重分析與應用
6

實驗探究題重點考查了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四個方面的能力。
偏重于對實驗能力的考查。
實驗的類型基本以課本中的實驗為依托?考查學生對課本的熟悉程度。
解決此類問題,應該仔細分析題意,熟悉相關的知識。
三、總體分析:
1.各部分知識點,所占分值及占總分值大致比率、試題知識內容特點
物理總分值是90分。1.力學部分分值約40分,第4、6、8、10、11、13、16、17、20、22、23、24題,所占總分值比率44%。此部分試題數量和分值都比較多 2.電學部分分值約31分,第7、9、45、15、21、25、26題。題量少分值大,所占總分值比率:34%。 3.熱學部分約6分,試題數量和分值偏少。4.光學部分約7分,其他占6分。
注重雙基考查,重視課本知識。試卷重視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試題素材源于書本的題有20個(占整張試卷的72%)。大部分試題來源于課本,試題從書本出發,注意考查書本知識。有少部分試題與生活有密切的聯系,考查應用方面的能力。
注意實驗與探究,作重過程與方法。實驗探究題是重點,也是考查的難點,第16、23、24、25、26題,共22分,約占試卷卷面分值的20%。試題注重在實驗與探究的參于與操作運用和分析應用能力的考查。綜合計算題難度不大,作重考查課本公式和概念的掌握和理解。
試題中來源于生活經驗的新穎的題不多,試題創設的情景符合學生生活實際,也充分體驗物理知識運用于生活,少量試題取材于實際生活,試題新穎,如第10、24題等。
2.試卷的特點
  試題完全忠于書本,來源于生活的不多。實驗題充分考查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理解能力,比較為貼近生活,試題難度稍大些。試卷容量恰當,考查知識全面,覆蓋面較大編重力學部分。整張試卷基本再現了初中物理的知識網絡。
在關注重點知識的同時,突出了對綜合能力的考查。例如試卷的26題:是一個實驗來探究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關系,最后考查學生對數據的分析與處理能力。通過表格,考查學生運用知識處理數據的的技能,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試題的難易度做了較好的分布(見上面表),容易的和一般的試題占了較大比例共5、10題共15題,約占總數量的65%,較難的試題有3題第22、23、26題,使中考試卷達到了理想的區分度。
實驗探究題的開放程度大。試題貼近實際生活,注重對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考查。如試題24題,考查學生對天平的操作和運用能力,像一個說明書的形式。物理中考試題還突出探究功能,注重探究的層次、注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形成,如第26題,重在考查學生的手應用能力和綜合能力。
就整張物理試卷,試題主重體現了對課本的掌握和理解能力的培養。在信息的收集整理與處理、知識的記憶和整理、作圖與識圖、分析計算及科學探究方面提出了要求。
201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試卷分析
一、試卷分析
試卷基本結構:本試卷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包括單選12個小題,多選4小題;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有22個小題;卷面總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1.單選題部分
題號
知識模塊
具體考點
考查方向
分值
難度
第1題
電學
電學各物理量的單位
對電學基本物理量和單位的考查采取了新的樣式,與物理學史相關聯,體現出了對學生物理素養的考查
2分
簡單
第2題
光學
實際生活中的各種光現象的辨析
屬于常規題目,體現了對基本物理規律的應用能力的考查,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3題
電學
常見導體和絕緣體
此題屬于基本物理常識考查.
2分
簡單
第4題
力學
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屬于常規題目,體現了對基本物理規律的應用能力的考查,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5題
熱學
液化現象
屬于常規題目,考查了對實際生活中物理現象的辨析能力,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6題
電學
電能的轉化方式
此題考查能量的轉化方式,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7題
力學
杠桿的分類
屬于常規題目,考查了對實際生活中物理現象的辨析能力,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8題
熱學
蒸發的影響因素
屬于常規題目,考查了對物理過程影響因素的辨析能力,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9題
力學
對生活中常見物體的估測
此題屬于基本物理常識考查
2分
簡單
第10題
電學
動態電路分析
此類題目屬于歐姆定律的常規題目,本題中滑動變阻器和定值電阻可視為整體進行分析,體現了電學中整體法的應用
2分
中等
第11題
電學
安全用電和電路設計
本題考查了家庭電路的基本結構,同時將串并聯的基本特征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2分
中等
第12題
力學
浮沉條件;液體壓力壓強基本計算
本題的邏輯分析過程是非常清晰的,緊密圍繞兩點:通過浮沉狀態由物體密度巧算液體密度;液壓問題的常規解題步驟即先壓強后壓力
2分
難題
試題分析:單選的考查覆蓋面較廣,基本涵蓋了初中階段所學的重要物理學知識塊.單選的整體布局基本上是由易、中、難按比例搭配而成.其中易占75%,中占16.7%,難占8.3%.考查內容分布:力學、電學、電磁學、熱學、光學、聲學及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每個類型都考查了,考查知識點的獨立性較強,電、力學考查是重點,有9題,其中12題較難,其他都比較簡單.考查側重于物理概念、物理事實、術語、規律、物理公式、及這些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記憶、識別和理解.考查的方式是緊扣課本,以學生比較熟悉的情境和語境考查課本中常見的知識點.題干的長度適中,沒有出現較長的句子,情境設計中沒有難理解的,都貼近學生,很容易理解考查內容.
2.多選題部分
題號
知識模塊
具體考點
考查方向
分值
難度
第13題
熱學
內能的影響因素及轉化方式;分子動理;比熱容應用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基本物理規律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
3分
簡單
第14題
力學
噪聲的控制;聲音的特性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基本物理規律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
3分
簡單
第15題
電學
電和磁相關知識
本題是易錯題,側重對控制變量思想和物理規律表述嚴謹性的考查.屬于對學生理解能力要求較高的考查
3分
難題
第16題
力學
慣性和受力分析
本題屬于易錯題,考查學生能否利用物理規律正確全面的分析實際情景的具體物理過程的能力
3分
難題
多選題分析:選題大部分是考查相近的知識點,一般考查兩個以上的知識點,試題難易度各半,考點涉及熱學、力學、電學.考查方向側重規律理解與應用以及物理思想的的滲透.選項設置特點:考點設置要全面,盡量覆蓋到所有重要知識點;對圖形的理解要求較高.
3.填空題部分
題號
考點方向
具體考點
考查方向
分值
難度
第17題
光學
遠視眼的矯正
明確體現了中考說明的命題意圖
2分
簡單
第18題
力學
參照物的識別
考查了相對運動問題中的基本技能
2分
簡單
第19題
熱學
沖程做功中能量轉化
本題屬于多數學生在復習過程中容易忽略的地方
2分
簡單
第20題
力學
流體壓強與流速關系
本題以實際工程背景考查基本物理規律的影響因素
2分
簡單
第21題
電學
焦耳定律的基本計算
考查學生對公式掌握的熟悉程度
2分
簡單
第22題
電學
(1)電路分析;
(2)歐姆定律靈活應用
串聯電路中電壓變化量與電流變化量和定值電阻的關系.此題技巧性尤為突出
2分
難題
第23題
力學
(1)受力分析;
(2)浮力的兩種基本計算:阿基米德原理和彈簧測力計法;
(3)體積變化量關系.
本題要求學生要有較熟練的多狀態分析能力,本題最大的難點在于考查物體露出過程中的體積變化關系,對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分析能力是個挑戰
2分
難題
填空題分析:考查內容較容易,其中5題簡單2題較難,偏重于力學,所考查的內容也是電學、力學的重點部分.考查內容分布:只有光學和熱學,知識點覆蓋較窄,比較集中.唯一的一道熱學題知識點考查單一,其他題電學、力學考查知識點綜合些.考查的側重點是書本上出現過的圖形及涵蓋的知識點,著重于考查學生對課本的掌握和熟悉.
4.作圖題、實驗題、探究題部分
題號
知識模塊
具體考點
考查方向
分值
難度
第24題
力學
力示意圖;重力方向
本題屬于簡單題,學生只需按照要求作圖即可得分
2分
簡單
第25題
電學
對于電阻箱的認識
認識電阻箱,會根據結果正確讀數是對電學基礎的考查,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26題
力學
對于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本題是常規考題,考查對于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和讀數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27題
電學
電表的讀數和計算
此題屬于電學必考題.要求學生正確的讀出電能表的示數,并且能根據數據求出未知電阻值
2分
簡單
第28題
力學
利用天平和量筒正確測量物質的密度
此題屬于必考題.學生對天平、量筒的使用非常熟悉了,但是一定要仔細才能避免出錯
3分
簡單
第29題
熱學
水的沸騰實驗
本題屬于常規考題,涉及到了對沸騰條件的考查,同時也一石二鳥的考查了對溫度計的正確選擇,屬于簡單題
3分
簡單
第30題
光學
平面鏡成像
對于平面鏡成像實驗的考查已經不是新話題,但是本題考查方式非常的靈活,以教師的角度啟發學生思考整個實驗過程,將實驗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都以問題形式考查學生,學生知道其原理但是想將題目準確填寫卻并非易事,此題屬于中等題
3分
中等
第31題
電學
電功率與電流電阻之間的關系
本題屬于常規的圖像題,需要從圖像中需找規律,讀出解題的已知條件,找出電阻的值以后,后面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此題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32題
光學
透鏡成像及其應用
同樣是透鏡的問題考查,此題考查方式別具一格,通過物距和像距的大小關系判斷成像情況,從而引出對于新透鏡的焦距比較,屬于較為靈活的題目,此題屬于中等題目,需要學生信心
3分
中等
第33題
力學
杠桿平衡條件
此類題目是2010年的新題型,考查探究實驗中對于因變量和自變量的正比(反比)關系的描述,解題套路固定
2分
中偏難
第34題
力學
大氣壓強
考查了學生應用身邊常見物品結合物理規律進行實驗設計的能力及對實驗結論的推理與判斷能力.本題對學生靈活應用能力要求較高,屬于新題型
3分
中偏難
第35題
電學
電路設計;歐姆定律;物理實驗的嚴謹性、規范性
本題與往屆相比不再考查多種類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而是考查某種特定環境下的單一類型物理量之間的規律
7分
難題
試題題分析:作圖題簡單,分值偏低;探究題,聯系實際,要求學生從生活素材加以分析,從實際情景中提出信息,并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難度稍大.20題加強了學生初步的觀察,提出信息的能力,信息的處理能力.并且與數學結合考查.考查內容分布:熱學、光學、力學和電學都考查到了,唯一沒有考查聲現象,書本上的重要作圖題基本上都涉及了.考查的側重點基本上是書本上學生十分熟悉的知識.試題考查知識點難度分布從簡單到難,第35題要求理解、處理情境和綜合分析的能力較高.
5.計算題部分
題號
知識模塊
具體考點
考查方向
分值
難度
第36題
熱學
熱量公式
每年必考題目,分值固定,需要學生注意解題規范
3分
簡單
第37題
電學
復雜實物電路簡化;會畫等效電路;電學比例式
本題屬于常規考題,仍然圍繞兩點考查:考查學生對復雜電路的簡化分析的基本技能;電學比例式的靈活運用.本題關鍵是利用比例式求解
6分
難題
第38題
力學
受力分析;豎直滑輪組和水平滑輪組;杠桿平衡;功和功率;從圖像中獲取與分析有效數據
本題是近幾年來最能體現新課標對學生要求的命題趨勢的題目,考查手段靈活多樣,充分體現了對學生有效信息收集,典型模型識別與分析,經典物理思想方法(整體法)應用的能力
7分
難題
計算題:難度較大,知識點集中在電學和力學考查較多.特別注重學生對有效信息提取能力的考查,綜合知識的應用性考查力度明顯,以及計算綜合能力.
二、總體分析
1.偏重于應用物理知識的考查,注重整體法的受力分析,控制變量法分析問題的思想,為初高中銜接做好鋪墊.試卷平均難度屬于中等偏難,試題的難易梯度明顯,在保證基本合格率的前提下,具有較好的選拔功能和區分度.
2.對于物理規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查較多,在單選題和多選題中,削弱了復雜計算,加強了實驗探究的考查,突出了選擇題的辨析特性和對學生靈活性及嚴謹性的考查.計算大題特別注重學生對有效信息提取和干擾能力的考查,應用性考查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顯,對學生在各種典型模型的掌握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掌握知識不能停留于表面,應該深度理解,如:力和運動,電磁現象.熟悉常考的物理模型,掌握對應方法,舉一反三.注重探究實驗能力的培養,提高分析數據格及從圖像獲取數據信息的能力,養成實驗語言嚴謹的良好素養.
2010年安徽中考物理試卷分析
一、試卷基本結構如下:
序號
題型
題量
每題分值
計分

填空題
單項填空
10
每空2分
26分

選擇題
單項選擇
7
每題3分
21分

實驗題
填空
3
第18小題6 分,第19 小題6 分、第20 小題8 分。
20分

計算與推導
分析計算
3
第21 小題8 分,第22 小題7 分,第23 小題8 分。
23分
總分15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二、題型細分
1.填空題
題號
考查知識點
難易度
1
聲音產生條件
簡單
2
比熱容
簡單
3
歐姆定律,電流做功
簡單
4
壓強
簡單
5
機械效率
中等
6
電流表,電功率
中等
7
電流的磁效應
簡單
8
杠桿
中等
9
磁場對電流的作用
簡單
10
凸透鏡成像
中等
題型特征
試題樸素,體現生活化、實踐性,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涉及較少。   試題取材立足學生生活實際,將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放在現實生活的實例中進行考查,讓學生感受到了科學、技術、社會間的密切聯系,拉近了物理與現實生活、生產以及科學技術間的距離,使學生真正體會到了物理學的巨大應用價值。如本試卷中第1,2,3,4, 6題。但社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幾乎沒有考察,這是一點遺憾。
試題考點
1、強調了基本概念和規律試卷重視計算,涉及的物理公式很多,插圖豐富,這都有利于考查學生的基本能力,例如從選擇題看,第三題考察了電功、第四題考察了壓強、第五題考查了機械效率、第八題考查了杠桿原理、第九題考查了電流表的工作原理。
2. 信息量大.知識點較多,知識點的覆蓋面也較大,對重點內容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考查.
題干:
1. 題干長度:(1-10題)每題基本100字左右。
2. 題干的語言表述比較簡潔明了。所設問題具備科學性,與生活密切相關。
3. 題干的語言表述比較簡練。
2.選擇題分析
題號
考查知識點
難易度
11
摩擦力
簡單
12
導體的辨別
簡單
13
能量
簡單
14
分子動理論
簡單
15
電路
中等
16
壓強
簡單
17
物態變化
中等
選擇題的總評和總結:
題干的長度適中,最長的51個字,最短的13個字。
2. 選項長度:最長選項103個字詞,最短25個字。
3. 單選的考查覆蓋面較廣,基本涵蓋了整個初中階段所學的重要的知識點。
4. 單選基本上比較簡單。其中易占71%,中占29%。
5. 考點分布:考查了力學、電學、能量、物態等方面的知識。
6. 關注了社會、生活、自然,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整套試卷無不從生產生活實際成題,使學生再次強烈體會“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生活”,如第十三題的四幅插圖,學生更是無比親切。
7. 嚴謹性強.試題中的每一個概念、名詞、術語、符號都有明確、具體而又深刻的含義,解題時對題中的一字一句都得認真推敲,嚴防產生思維定勢,不能將物理語言與日常用語混淆.解答時切莫“望文生義”,誤解題意.
3.實驗題
題號
字數
題型
難易度
考點
18
147
讀數,計算
簡單
天平與量筒的使用與讀數以及密度
19
309
讀表,總結

光的折射
20
234
看圖,補充實驗,計算
中等
電路,電阻
實驗題的總評和總結:
1. 試題考察了實驗器材的使用,及看圖、表總結歸納的能力。
2. 內容涉及天平、量筒讀數,光的折射,電路等方面的知識。
3. 試題考察的內容源于課本但又不局限于課本,有所創新和延伸。試題重在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重在考察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地體現了試卷的選拔功能。第19題考察的是光的折射,但需要你回答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定量關系,這就要充分利用題目中所給的數據,通過分析和處理數據來獲得答案;
4.試題的計算量降低,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的考查,體現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一是強化了物理基礎知識的考查,特別是突出考查了物理學科的主干知識和核心知識,二是突出了能力的考查。
4.計算與推導
題號
字數
難易度
考點
21
106
簡單
牽引力,功,功率,速度
22
216
中等
光的折射
23
182
中等
電路,電阻
1. 全面考查了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全面,對學生要求較高。
2. 考查了學生邏輯思維的嚴謹程度。
3. 密切聯系實際,注重知識應用。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體現了物理新課程的重要理念之一。
4. 考察了獲取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
三、試題總體評價
1. 體現能力 凸顯理性
2010年中考物理試題難度適中,體現新課改的特點,有利于新課標的貫徹實施,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以后的物理教學指明了方向。從卷面看,還是我省一貫的兩大類,第一類是基礎知識,通過填空、選擇、計算;第二類是綜合應用,通過實驗探究,理論推導,綜合計算等考查物理知識的應用實踐。
2. 重視雙基,考查范圍廣
試卷的知識點較多,力學和電學仍然是考查的重點。本卷的第1、2、3、4題分別從聲音的產生、比熱容的認識、電阻及壓強的計算等基礎知識入手,第5題是常規的滑輪組效率計算,第7題直接運用右手螺旋定則即可判斷。提醒我們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不能好高騖遠。
3. 關注日常生活
第8題是杠桿最省力情況的考察,第11題自行車構造中摩擦力知識的運用,第12題導體和絕緣體的判斷等等,都體現了“從物理到生活”的辯證思想。不去盲目追隨社會熱點,更多地關注生活。第9題電流表偏轉原理的考察,18題測密度的操作,學生在實驗室經常接觸到。這些都提醒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注意抽象出常見事物的物理模型。
4. 能力提升,合理區分
第10題參照凸透鏡成像的例圖,讓學生推導出另一種條件下的光路;探究的19題通過閱讀折射實驗的“數據記錄”,進行歸納得出結論;第20題用“伏阻法”測電阻,把串聯電路特點與伏安法巧妙結合。這幾題都提醒學生不能只機械記憶,要在學習中逐步掌握物理學科的獨特學習方法,為以后物理學習服務。
5. 探究能力的考察
第15題電路故障認識;以及第22題介紹牛頓第三定律并綜合平衡力知識,考察了學生的初步推理能力,讓學生明白物理的內涵,注重理解。第23題交待電源內阻的理想轉化,雖有兩電阻并聯,但通過兩支路的不同時工作,簡化成兩次串聯,列簡單方程組即可輕易解出,考察了學生的數理結合能力。
縱觀這份考卷,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理念,并有一定的區分度,高質量的為2010年中考物理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2010年煙臺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物理試題試卷分析
一、試卷基本結構:
2010年煙臺市初中學生學業考試物理試題統計表
科目
物理
題號
1-10(共20分);11-20(共20分);21(共4分);
22-23(共10分);24-28(共26分);29-30(共20分)
題量
30題(Ⅰ卷10題、Ⅱ卷20題)
總分
100分
通過以上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此份試卷的題型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Ⅰ卷)為選擇題,第二部分(Ⅱ卷)為非選擇題。但是試卷題目的具體設置上,第二部分所要考查的題型比較廣泛,包括了填空題、作圖題、分析簡答題、實驗探究題、應用創新題。整體上比較注重對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二、題型分析
1.選擇題分析
題號
所屬科目
考查知識點
分值
難易度
1
物理
聲音的特性
2

2
物理
壓強和浮力
2
中等
3
物理
電與磁
2

4
物理
力和機械
2
中等
5
物理
壓強和浮力
2
中等
6
物理
熱和能
2
中等
7
物理
電流和電路
2

8
物理
熱和能
2

9
物理
歐姆定律
2

10
物理
電功率
2

選擇題的考查范圍比較廣,基本涵蓋了初中物理的基本知識點。
題干字數:除第9題外,平均字數在47,第9題字數較多為120
3.題目設置:概念題、實驗題、推斷題、計算題
4.難易
5.考查側重于對基礎知識點的考查。一共10道選擇題,其中考查基本知識點的有1、2、3、5、8、10,占到了一半以上。
6.選擇題的選項設置全部為單選題
7.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選擇題的考查以基本知識為核心內容。在6道基本知識的題目以外,只要同學們對課本內容熟悉,基礎知識牢固,也是可以輕松解決的。
(二)填空題分析
題號
考查知識點
分值
難易度
11
電壓、電阻
2

12
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2
中等
13
物態變化
2

14
光現象
2
中等
15
運動和力
2
中等
16
壓強和浮力
2
中等
17
電與磁
2

18
電流和電路、電與磁
2

19
力和機械
2

20
電流和電路、電功率
2

填空題的考查范圍同樣比較廣泛,每道題考查的基礎知識幾乎沒有重復。
題目設置:
側重于對課本上物理基礎知識的考查,例如第11、12、13、14、15題。
基礎題以外的題目難度并不大,同樣的,如果對課本熟悉,基礎概念牢固,大部分都會很容易得到解決。
(三)作圖題分析
題號
所屬科目
考查知識點
分值
難易度
21
物理
光現象
4

作圖題以光的反射為背景,對學生的形象思維以及分析能力進行了考查。
(四)分析簡答題分析
題號
所屬科目
考查知識點
分值
難易度
22
物理
電流和電路、電功率
4

23
物理
物態變化
6

兩道分析簡答題全面考查了考查了學生閱讀能力,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基礎的表達能力。
第22題以分析糾錯為手段,題型新穎,對知識點的考查則偏重與基礎知識。而對問題的解決,需要同學們不僅深刻理解電功率,而且要求同學們對電流和電路、電壓、電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夠對錯誤情況進行排除。考點單一但是對學生的要求全面。
第23題的考查則具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同學們對“熔點”概念的掌握,并且熟悉一些常見物質熔點。再基礎概念牢固的基礎上進行推理,從而解決問題。
分析簡單題對同學們的計算能力要求幾乎沒有,而仍然偏重于基礎概念的考查。
對邏輯思維的高要求能夠很好對物理成績較好的考生進行區分。
(五)實驗探究題分析
題號
所屬科目
考查知識點
分值
難易度
24
物理
光的折射
4

25
物理
分子熱運動
4

26
物理
熱和能
6

27
物理
壓強和浮力
6

28
物理
電與熱
6

實驗探究題重點考查了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四個方面的能力。
偏重于對實驗能力的考查。
實驗的類型基本以課本中的實驗為依托?考查學生對課本的熟悉程度。
題目設置較多,考查的內容也偏多。對學生心理狀態也是一種考驗。
(六)應用創新題分析
題號
所屬科目
考查知識點
分值
難易度
29
物理
電流和電路、歐姆定律、電功率
10

30
物理
力和機械、功和機械能
10

應用創新題全面考查了學生們的閱讀能力,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全面,對學生要求較高。
應用創新題一共兩道,第一道以實驗為依托,考查的知識點則是電相關的基礎知識。第二道形式復雜,對同學的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同學們對題目中所出現的諸多概念進行很好的綜合,在此基礎上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分析。難度要求高。
最后的問題考查了學生邏輯思維的嚴謹程度。
作為壓軸的題目,這兩道題對學生的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要求較高。
2010年廣州中考試題分析
一、試卷基本結構如下
本試卷分第一部分(選擇題)只有一大題12個小題,是單項選擇.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有五個大題13個小題.總100分.考試時間80分鐘.
序號
題型
題量
分/題
計分

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12
每小題 3分
36

填空題
4
每空1分
16

作圖題
3
每題3分
9

計算題
2
7分和8分
15

問答題
1
5分
5

實驗探究題
3
23、24、25
19
二、題型細分
1. 單項選擇題
題號
中考知識內容
考查知識點
考查類別






1
能源
可再生能源與不可再生能源
可持續發展(能源)

2
材料
導體和絕緣體
電學

3
聽到聲音的條件
發聲和聽覺的頻率范圍
聲學

4
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距離和時間的關系
力學

5
眼鏡
透鏡和近(遠)視矯正
光學

6
電磁感應
閉合電路一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
電磁學

7
探究電路中電流規律
串、并電流的特點
電學

8
內燃機
能量的轉化
熱學

9
色散
白光的色散
光學

10
力與運動
牛頓第一定律
力學

11
杠桿
杠桿的平衡
力學

12
力的平衡及運動
二力平衡,平衡力下的運動
力學

單項選擇的總評:
單選的考查覆蓋面較廣,基本涵蓋了初中階段所學的重要物理學幾大類型.
單選的整體布局基本上是由易、中、難按比例搭配而成.其中易占42%,中占33%,難占25%.
考查內容分布:力學、電學、電磁學、熱學、光學、聲學及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每個類型都考查了,考查知識點的獨立性較強,力學考查是重點,有四題,難度都在中到難.
考查側重于物理概念、物理事實、術語、規律、物理公式、及這些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記憶、識別和理解.
考查的方式是緊扣課本,以學生比較熟悉的情境和語境考查課本中常見的知識點.
題干的長度適中,沒有出現較長的句子,情境設計中沒有難理解的,都貼近學生,很容易理解考查內容.圖形運用較多,圖與語境相結合.
7、單選題的選項設置小結:
單選題大部分是考查一個知識點,只有第6、8、12小題考查兩個以上的知識點.只有第6、12小題的選項理解難度較大,其他題的選項不難理解.
考點設置要全面,盡量覆蓋到所有重要知識點.
選項長度要適中.選項與題干結合較緊密.選項是圖形的,對圖形的理解要求較高.
2.填空題
題號
中考知識內容
考查知識點
題干設置特點
考查類別






13
機械能、慣性
動能、重力勢能、機械能及慣性
課本知識與生活情境相結合,長度適中.
力學

14
大氣壓強
壓強與流體速的關系
大氣壓強的求值
壓強與流速及壓力的關系
把三個小題放置的一個題中,它們知識點上有相互關系,題設上不相干.
力學

15
擴散
擴散,分子運動與溫度的關系
完全是課本上的圖形,考查的知識點單一,全部在課上.圖形易于理解.
熱學

16
浮力
浮力,物體沉浮的判斷及彈簧秤的讀數
課本內容,題干長度不長,易于理解,課本上的圖形
力學

填空題的總評:
1.填空題有四題,其中有三道是考查力學的,偏重于力學,所考查的內容也是力學的重點部分.
2.考查內容分布:只有力學和熱學,知識點覆蓋較窄,比較集中.唯一的一道熱學題知識點考查單一,其他三道力學考查知識點綜合些.
3.考查的側重點是書本上出現過的圖形及涵蓋的知識點,著重于考查學生對課本的掌握和熟悉.
4.考查內容的難易設置,以易和中等難度的題為主,以課本上呈現的知識為主,學生不會感到莫生.
5.題干設置,長度不大,內容沒有太難理解的圖和語境.
6、填空題內容設置小結:
1)題型緊扣課本,課本知識再現考查,注重對課本的熟悉和了解.
2)側重于力學,著重于重要知識點的考查
3)知識的聯系密切.
3.作圖題
題號
中考知識內容
考查知識點
題干設置特點
考查類別






17
重力、杠桿、平面鏡和凸透鏡
重力、杠桿力臂、平面鏡成像和凸透鏡成像作圖
三個小題,三個圖、四個作圖,考查四個知識點,內容全面
力學、光學的作圖

18
畫電路圖
根據情境畫電路圖
題設新穎,根據情境來畫電路圖,難度較大,需要把情境轉化所學知識.
電學

19
密度
體積、質量與密度的關系
提供一組數據,根據這一組數據進行信息處理和畫圖,與數學相結合.
力學(身邊的物質)

作圖題總評
1.作圖題有三題,共有四個作圖.知識考查比較全面.分值只有9分,分值偏低,難度較大.18題考察內容聯系實際,要求學生從生活素材加以分析,從實際情景中提出信息,并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難度稍大.20題加強了學生初步的觀察,提出信息的能力,信息的處理能力.并且與數學結合考查.
2.考查內容分布:光學、力學和電學都考查到了,書本上的重要作圖題基本上都涉及了.
3.考查的側重點基本上是書本上重要的作圖知識點,也都是學生十分熟悉的作圖題.19題和20題比較新穎,與生活聯系密切,由于新穎難度稍大.
4.考查內容的難易設置,“老”知識新考法,以難和中等為主,生活、情境性強,要求把情境轉化成課本知識.尤其第19題,考查知識點難度大,要求理解和處理情境的能力較高.
5.題干設置,長度不長,對內容和情境理解和應用的能力要求高.
6、作圖題內容設置小結:
1)題型緊扣課本知識點,以新見長.
2)注重知識應用和分析理解.
3)考查內容全面,考查的知識點比較常規 .
4.計算題和問答題
題號
中考知識內容
考查知識點
題干設置特點
考查類別






20
滑輪組、功率、機械效率
重力與質量、滑輪組的繞法、功率的計算及機械效率.
題干長度適中,有圖需要分析與理解,問題清晰.
力學

21
電路圖、歐姆定律和電功率
電路圖、電流、電能、電功率及歐姆定律.
題設新穎,把生活轉化所學知識,知識點較多,分析理解要求高
電學

22
能量轉化
物態變化
新能源、能量轉化和物態變化吸放熱
社會熱點考查,題干不長,易理解,應用性強,難度不大.
熱學

計算題和問答題總評
1. 有兩部分組成:計算題和問答題.計算要求: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演算過程及結果都要在數字的后面寫上正確的單位.計算題要求較高.問題只要做出簡要回答即可.
2. 計算題有兩題,內容是一題力學,一題電學.把初中兩個最重要的知識類型考查了.問答題只有一題,設了兩個小問題,一個是新能源問題,一個是物態變化.
3.題設特點:計算題:難度較大,知識點考查較多,兩個題全都有圖,并且能夠對圖進行分析、處理和理解及應用.問答題:難度較易,知識點考查也單一,好理解也易回答.考查點是社會熱點問題,學生不莫生.
4.考查的側重點.計算題:特別注重學生對有效信息提取能力的考察,應用性考察的力度明顯,對圖形信息的提取處理能力要求提高,以及計算綜合能力.問答題:注重學生對社會熱的了解以及能運用所學知識問答一般社會問題能力.
5、題干設置:長度合理,內容和情境都是常見的.21題圖形和題干理解難度大些,要求也較高.問答題問題明顯比較容易處理.
6.計算題和問答題內容設置小結:
1)考查內容都是最所學最重要的也是老師重點講解的.社會熱點問題也是最熱的,學生一定會關注的.是緊扣課本知識和社會熱點了.
2)計算題難度較大分值也較高,問答題易分值低,分值和難易度設置合理.
3)兩道計算題考查內容和能力方面較全面,(考查了學生的信息提取能力、處理能力,對題干、圖形的分析理解能力,數學運算能力,物理運算的規范要求等).4)社會熱點設置要求學生能關注社會,學會把知識運用于生活,生活能聯系實際.由課本走向社會.
5.實驗探究題
題號
中考知識內容
考查知識點
題干設置特點
考查類別






23
密度、浮力、天平和量筒的使用
密度的計算和應用,天平和量筒的使,浮力
題干長度長,實驗操作和分析能力要求高,有填空,有選擇,有問答.
力學和身邊的物質

24
平面鏡成像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題設新穎,把生活轉化所學知識,動手操作和觀察能力要求高,考查知識點單一.
光學

25
電路的連接、串聯電路電流的特點
電學實物圖的連接、串聯電路電流的特點、電路故障分析以及電表的讀數.
實驗和探究相結合,操作和分析相結合.
電學

實驗探究題總評
1.實驗探究題有三個題,分別是23、24和25題,23、24題是實驗題型.25題是探究性的題型,分值共19分,分值較大.小問題較多.
2.考查內容分布:光學、力學和電學都涉及到.第24題只考查平面鏡,內容單一較難,考查內容不夠明晰,只注重學生的操作和觀察.
3.題設特點:23題考查知識很多很細,填空、選擇和問答全有,4個小問題較為獨立.分值多較為分散,難度中等.24題考查知識點單一,內容新穎難理解,理解分析能力要求高,難度較大.25題探究題考查較集中,把電學的一些常見問題都有所涉及.
4.考查的側重點:注重學生的實驗操作和動手能力.對器材的使作,儀器的觀察和分析能力.
5.題干設置:題干長度適中,內容長度設置合理.問題分散設置,以填空的形式出現,輔助于問答,
6.實驗探究題內容設置小結:
1)注重學生的實驗動手操作能力、觀察分析能力.
2)有多知識點分散考查的,也有重點考查某一點的,有熟悉的知識考查,也有不熟悉的知識考查.
3)對實驗儀器的使用和操作三個題都涉及了.對實驗數據的處理則涉及的較少.4)分值設置較高,內容難度中等,只有24題難度大些.
三、總體分析
  1.本試卷難易適中,中等性題占總分值的50%,容易的題占總分值的24%,難題占了總分值的36%.本試卷具有選拔的功能,所以題設的難度有一定的區分度.命題內容較帖近教材,命題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對物理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試題圖形較多,使試卷顯的較為活潑靈動.試題密切聯系生活、生產和科技發展實際、社會熱點.突出了對學生基本物理素養(記憶、描述、觀察、分析和理解能力)和科學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2.從整體看知識內容側重于書本,但也重于應用物理知識的考察,注重圖形的信息提取、分析與處理.整個試卷總共25題,有22個題有圖.其中有17題有重要的圖形信息需處理才能做題.
3.試題的主要特點:
(1)整卷結構穩定,難易有梯度難易相結合.
(2)一些常考必考知識點在試卷的穩定位置照常呈現.
(3)考點以及命題解題思路仍然在預期位置以預期模式進行考查,一些考試頻率比較高的考點,也多在試卷中出現.
(4)對力學的考查內容較多較全面.有11個題涉及力學內容.對于物理規律和物理概念考察的深度明顯加大,削弱了復雜數學計算.尤其在選擇題上更加突出了辨析性和對學生靈活性及嚴謹性的考察.
(5)設置了新穎性的試題,與生活聯系密切.如第18、22、24題.新的圖景題難度較大些.
2010年成都市中招考試試卷分析
試卷基本結構如下:
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滿分90分,B卷滿分20分,全卷共11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題號
題型
題量
分/題
計分

選擇題
14
2
28

填空題
8
4
32

作圖題
3
4、6、6
16

探究題
2
6、 8
14
總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二、題型分析
1.單項選擇
題號
考點大方向
考查內容
考查類別
難易度

中、易
1
聲現象
聲音的特征、三要素、傳播方式
掌握

2
電學
電阻、導體和絕緣體
認識

3
力學
長度的測量
應用

4
電學
歐姆定律
應用


5
能量
能量守衡
認識

6
物態變化
物態變化
了解

7
能量
能量的轉化
理解

8
電學
安全用電常識
了解

9
光學
光的傳播方式、光的折射、反射
掌握

10
綜合
光學、力學、聲現象
了解

11
力學
力和運動
掌握

12
電磁學
磁感線、磁極、磁場
了解

13
力學
浮力
應用

14
力學、能量
杠桿、能量守恒
掌握

分析與總結:
1. 本部分共14小題,每題2空,共28分.出題方式為四選一.
2. 綜合看來,本套單選題目難度適中,14道題中三道題目較難,占20%,其余題目較容易,且考查點均為課本重難點.單選整套題目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這些我們在出套提時應該把握好難易比例.
3. 單選設題點比較分散,考查范圍較廣,單選題中考查聲現象的題目有1個,考查電學的題目有3個,考察力學的題目有4個,考察能量的題目有3個,考察物態變化的題目有1個,綜合考查的題目有2個.可見本套單選題目重點考查電學、力學、能量.
2.填空題
題號
分值
考點
難易度
15
4分
物態變化

16
4分
量筒和天平的使用

17
4分
慣性、速度的計算

18
4分
平面鏡成像

19
4分
大氣壓強

20
4分
功率、壓強

21
4分
電路的串并聯、電流表的使用

22
4分
電流、電壓表、滑動變阻器的使用、電路的串并聯、歐姆定律

分析與總結:
1. 本部分共8小題,每題2空,共32分.
2. 綜合看來,本套單選題目難度適中,8道題中二道題目較難,占20%,其余題目較容易,且考查點均為課本重難點.整套題目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這些我們在出套提時應該把握好難易比例.
3.題中考查物態變化的題目有1個,考查電學的題目有2個,考察力學的題目有4個,考察光學的題目有1個.可見本套單選題目重點考查力學.
3.作圖與計算題:
題號
分值
考點
難易度
23
4分
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路圖.液體的壓強、力的示意圖

24
6分
能量、燃料的熱值、密度

25
6分
電路的串并聯、歐姆定律、電功率的計算

本部分共3題,16分.其中作圖題兩道,主要考察學生對光路圖、力的示意圖的掌握.計算題兩道,24題考察學生對密度,燃料的熱值,熱量.25題考察學生對電學中綜合知識點的應用,難度較大.
4.實驗探究題
題號
分值
考點
難易度
26
6分
電磁學、電路的串聯、電流表的使用

27
8分
影響摩擦力的因素

本部分有兩題,共14分.26題考察學生對于電學的掌握.27題通過探究實驗的方法重點考察學生對于摩擦力的產生、影響摩擦力因素的掌握.難度適中.
B卷
5.不定項選擇題
題號
分值
考點
難易度
1
2分
能源、信息的傳遞

2
2分
壓力、壓強、大氣壓強

3
2分
凸透鏡和凹透鏡

4
2分
溫度和內能

5
2分
電路的串并聯、歐姆定律

6
2分
二力平衡、功率

本部分有6題,共12分.綜合考察了初中物理大部分常見的知識點.難易度適當.
二、綜合題(8分)
本題8分,以實驗探究的形式設題,綜合考察了電學中的電路串并聯、歐姆定律、電流表、電壓表的使用、電功率的計算以及力學中的簡單機械的應用.難度較大,屬于能力提升型的附加題.
2010年江蘇省蘇州市中考物理試題分析
一、試卷基本結構如下:
題號
題型
題量
分/題
計分

選擇題
12
2
24

填空題
11
1
26

解答題
7
24-—30 : 8、 6、 8、 6、 6、 7、 9
50
總分100分;考試時間100分鐘
二、題型分析
1. 選擇題
題號
考點大方向
考查內容
考查類別
難易度



1
電流的磁效應
電流磁效應的發現者
物理史話識記題

2
現代通信
衛星通信系統中信息傳播實質:微波
概念辨析題

3
常用物理量單位數值合理性
雞蛋質量、中學生體重、初中生跑步速度、現行物理課本長度
物理常識辨析題

4
參照物
宇航員、飛船以及地球的運動狀態
概念理解題

5
分子的運動
分子的判定
概念理解題

6
光現象
光的反射、折射現象的辨別
概念辨析題

7
聲現象
聲音的特性、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
概念理解題

8
能源
可再生能源的種類
物理常識辨析題

9
儀器操作規范
長度的測量、溫度計的讀數、電流表在電路中的連接方式、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實驗操作辨析題

10
阿基米德原理
利用浮力的比較判定液體密度的大小
知識應用題

11
電磁轉換的應用原理
電磁轉換在電動機中的應用原理
概念理解和辨析題

12
動滑輪提升重物
動滑輪提升重物時,繩子拉力方向對拉力大小的影響
知識拓展綜合題

分析與總結:
選擇題
1. 本部分共12小題,每題2分,共24分.出題方式為四選一.
2. 綜合看來,本套單選題目難度適中,12道題中3道題目較難,占25%,其余題目較容易,且考查點均為課本重難點.單選整套題目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這些我們在出套題時應該把握好難易比例.
3. 單選設題點比較分散,考查范圍較廣,單選題中單純考查概念辨析的題目有5個,單純考查物理基礎知識識記的有3個,單純考查實驗操作的有1個,綜合考查知識應用的有3個.可見本套單選題目重點考查概念辨析、現象分析以及實驗操作等基礎知識.
二、填空題
題號
考點大方向
考查內容
考查類別
難易度



13
物態變化
液化及其能量變化情況
物理現象分析題

14
機械能和內能
機械能、內能和化學能的相互轉化
材料分析題

15
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
托盤天平的使用及讀數
實驗操作題

16
浮力
浮力大小的計算及方向的判定
力學分析計算題

17
直線運動
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計算及單位換算
概念理解題

18
電能表
電能表讀數、單位換算、電費計算
實際應用計算題

19
二力平衡、壓強
二力平衡分析、力及壓強的計算
力學分析計算題

20
直線運動的物體
受力分析、功的計算
實際應用計算題

21
液體壓強實驗探究
流速大小對液體壓強的影響
實驗探究題

22
凸透鏡
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題

23
電功率
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探究
實驗現象分析題

分析與總結:
填空題
1. 本部分共11小題,每題1分,共26分.
2. 綜合看來,本套填空題目難度適中,中等偏難的題目,占50%,其余題目較容易,且考查點均為課本重難點.整套題目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這些我們在出套題時應該把握好難易比例.
3. 考查范圍較廣,單純考查概念辨析的題目有5個,考查計算的有4個,單純考查實驗的有4個,考查基礎概念的有3個.可見本套填空題目重點考查概念辨析、實驗以及計算等類型.
三、解答題
題號
考點大方向
考查內容
考查類別
難易度



24
作圖
力的示意圖、折射光路圖、通電螺線管、電路設計
基礎題

25
歐姆定律、電功率
并聯電路中電壓、電流的計算,電路總功率的計算
課本知識理解類題

26
斜面運動的物體
功、機械效率、力的計算
物理過程分析計算題

27
熱水器
比熱容,熱量、熱能的計算
材料題

28
阿基米德原理
判定球是實心還是空心
實驗探究題

29
電路故障
通電導體中電流與兩端電壓的關系
實驗設計探究題

30
實驗方法
控制變量法
實驗方法說明題

分析與總結:
解答題
1. 本部分共7小題,,共50分.出題方式為作圖、計算和實驗設計題.
2. 綜合看來,本套題目難度適中,7道題中4道題目較難,占43%,其余題目較容易,且考查點均為課本重難點.
本套試題的主要特點:
1. 整卷結構穩定,難易有梯度難易相結合.
2. 一些常考必考知識點在試卷的穩定位置照常呈現.
3. 考點以及命題解題思路仍然在預期位置以預期模式進行考查,一些考試頻率比較高的考點,也多在試卷中出現.
4. 本試卷具有選拔的功能,所以題設的難度有一定的區分度.命題內容較帖近教材,命題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對物理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試題圖形較多,使試卷顯的較為活潑靈動.試題密切聯系生活、生產和科技發展實際、社會熱點.突出了對學生基本物理素養(記憶、描述、觀察、分析和理解能力)和科學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2010年河北省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物理試題分析
一、試卷結構分析
序號
題型
題量
分值
物理所占題量
分值
卷Ⅰ(選擇題)
一、選擇題
22
44
11
22
卷Ⅱ(非選擇題)
二、填空及簡答題
9
34
5
17
三、實驗探究題
5
24
3
17
四、計算應用題
3
18
2
13
統計
合計
39
120
21
69
所占比例
53.85%
57.50%
二、題型分析
1. 選擇題
題號
考查方向
考查知識點
分值
難易度
12
聲學
聲音的特征、力
2
簡單
13
力學
杠桿、運動和力
2
簡單
14
力學
運動和力
2
簡單
15
力學、電學、熱線
物理量
2
簡單
16
電學
電磁波
2
簡單
17
光學
透鏡及其應用
2
簡單
18
力學
運動、慣性
2
中等
19
電學
電與磁
2
中等
20
力學
機械能
2
中等
21
力學
機械效率
2
偏難
22
電學
歐姆定律
2

選擇題特點:對于物理學科來說,考查的范圍比較廣泛,基本涵蓋了初中物理的各個方面,對于非重點內容也有所兼顧;從題型上看,選擇題的數量和分值所占的比例最大.選擇題考查范圍廣泛,內容靈活,與知識點的聯系緊密,以后應加大對選擇題的訓練力度.
2.填空及簡答題
題號
考查方向
知識點
分值
難易度
23
電學
電與磁、生活用電、安全用電
4
簡單
24
力學、光學
簡單機械、光的傳播、反射
3
簡單
25
力學、熱學
熱機、機械效率
3
中等
26
熱學、電學
能的轉化、電磁效應
4
中等
27
光學、熱學
光的色散、可再生能源
3
簡單
填空題分析:填空題考查的范圍比較廣泛,基本涵蓋了初中物理的各個方面,對于非重點內容也有所兼顧;從題型上看,選擇題的數量和分值所占的比例最大.選擇題考查范圍廣泛,內容靈活,與知識點的聯系緊密,以后應加大對選擇題的訓練力度.
3.實驗探究題
32
實驗設計題
光學、力學
4
簡單
33
實驗:測量物質的密度
力學
6
中等
34
實驗:探究電阻上的電流跟兩端電壓的關系
電學
7

探究題分析:實驗題的考查范圍沒有超過課本上實驗的范圍.初中實驗內容相對簡單,且數量相對較少,在復習的過程中應當加強對實驗題的集中培訓;科學研究方法與知識點的聯系緊密,以后應加大對探究題的訓練力度.實驗對考生的能力要求包括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等4個方面.其中理解能力是形成與體現其他能力的基礎,是中學教學首先要落實的目標,第32題重點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與探究能力,第31題突出考查了學生獲取信息,綜合運用和分析、遷移的能力.第31題的實驗設計題相對特殊,考查了同學們對初中實驗的掌握程度,并且考查了同學們的主觀能動性,是比較好的題目.
4.計算應用題
37
力、功和機械能
力學
7
簡單
38
電阻、電壓、電流
電學
6
偏難
計算題分析:整套試卷計算的內容較少,考查的內容以基礎知識的掌握為主,計算為輔.相對而言題目的難度不大,只要同學們上課認真聽講,課下多多練習,基本能夠取得比較高的分數.全面考查了學生的閱讀能力,汲取和處理信息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計算題的考查相對綜合,著重考查同學們對知識綜合掌握的程度.計算題一共兩道,分別考查了力學和電學的相關知識.
三、總體分析:
由于整套試卷是物理與化學的綜合,所以通過以上表格我們可以看出,物理在整套試卷中的比重是相對較重的.即使是考慮到第13題和第14題兩道物理與化學的綜合考查試題,物理的權重也是相對較重的.
此外,從整套試卷來看,選擇題一共22道,占總題量的56.41%,分值占36.67%.填空及簡答題9道,占總題量的23.08%,分值占28.33%.實驗探究題共5道,占總題量的12.82%,分值的20.00%.計算題3道,占總體量的7.69%,分值15.00%.物理試題的分配與整體試卷接近.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第13題和第14題,綜合考查了同學們對物理和化學知識的掌握,此類試題能夠比較好的考查同學們對試題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對同學們在考試過程中的思維方式轉換能夠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整體來看,力學與電學是此試卷所要考查內容的重中之重.對力學與電學的考查涵蓋了整套試卷的各個題型,并且在分值中占了絕對的多數.
2010年湖北省部分地市中考物理試題分析
一、試卷的基本結構
由于地市根據課程標準自主命題,卷面的題目數、分值(100分、80分)各不相同,但試題的題型基本相同,有選擇題、填空題、應用實踐題、探究題、計算題.
二、題型、考點分析
1.選擇題
(1)考查基本概念、規律類
這樣一類選擇題主要考查同學們是否掌握了初中物理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必須弄清楚的重要的物理概念和規律.主要表現為:
聲學:聲音產生和傳播的條件、聲音的三要素、減弱噪音的途徑、聲音的利用.
光學:三種常見的光現象、光的反射定律、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凸透鏡的應用.
熱學:六種物態變化、晶體的熔化特征、液體的沸騰條件、比熱容、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
電學:電阻、歐姆定律、焦耳定律、安全用電常識、電流的磁效應、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電磁感應、電動機和發電機的工作原理.
力學:質量、密度、參照物、速度、平衡力、杠桿的分類、壓強、浮力、簡單機械、功和功率、機械能及其轉化、能量的利用.
(2)教材中的重要插圖、演示實驗和重要的圖像
試題直接來源于我們教科書的插圖和重要的實驗,可見我們大家在平時的學習中不要輕易放過教材中的圖像.
(3)物理常識、估測物理量和科學方法
這種類型的選擇題主要考查同學們對常見的物理量和它們的單位形成具體的印象,如長度、速度、力、密度、壓強、電流、功率、電壓、溫度、比熱容、聲速、光速、與水有關的熔點(沸點或比熱容)等.另外,常見的物理研究方法有時候也有所考查,如控制變量法、類比法、對比法等.
(4)最新的科技成就在物理學中的應用
這類選擇題的明顯特征是聯系物理學與科學、技術、社會(STS)的關系,體現物理學的社會功能,體現物理學是有用的.同學們在平時學習的時候要做有心人,關注物理學和相關學科的前沿發展狀況,關心最新的科技成就.
2.填空題
(1)復述型
此類題目在于考查同學們對基本概念、規律、常數、單位等知識的識記程度,通過回憶即可直接填空,填空時要求文字準確、簡潔.
(2)分析型
要求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或實驗現象、或實驗得出的數據、圖表等運用所學的物理規律、公式等進行定性分析得出結論,將結論填在空白處.此類試題可分為圖像分析型、現象分析型和圖形(力的示意圖、電路)分析型三種情況.
(3)計算型
這類題實際上就是簡單的物理計算題,一般以確定的數量關系為已知條件,根據明確公式通過計算求解,可得到確定答案,計算型填空題又可分為定量計算題和估算計算題兩種類型.對于“估算”型試題.
3.應用實踐題
應用實踐(或應用創新、計算、綜合)題可以是計算、簡答、作圖等,其中以計算最為常見.命題注重利用具體事例來創設情景,融多個考查目標和內容于情景之中,考查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心社會.
區域
考查的知識點
分值
武漢
密度、重力、阿基米德原理、電磁繼電器;電能、速度、二力平衡條件、功、熱值、熱機效率、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7+7
黃岡
阿基米德原理、定滑輪、力平衡;電能、電功率、能量轉化效率、能源與可持續發展.
6+7
宜昌
重力、功;熱效率、電能、熱量(比熱容);密度.
6+7+7
孝感
功、電功率、電能、重力、焦耳定律、機械效率.
10
襄樊
密度、重力、功、機械效率;熱量(比熱容)、密度、熱效率、電功率、串聯電路規律.
5+6
荊州
壓強、密度、重力、功、機械效率;電功率、串并聯電路規律、識別電路.
6+6
恩施
串聯電路規律、電功率、歐姆定律;阿基米德原理、力平衡;功、機械效率.
6+5+7
荊門
電功率、電能、熱值、熱效率、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液體壓強、功、速度、功率.
5+5
十堰
電功率、電能、密度、熱量(比熱容);速度、功率、功、密度、熱值、熱機效率.
7+7
黃石
壓強、二力平衡條件、重力、功、功率;杠桿平衡條件、串聯電路規律、歐姆定律、重力;識別電路、電功率、歐姆定律.
5+7+7
江漢
仙潛
識別電路、并聯電路規律、歐姆定律;液體壓強、阿基米德原理、浮沉條件、功、滑輪組、機械效率;速度、歐姆定律、串聯電路規律、電功率.
4+6+8
4.實驗探究性題
(1)實驗探究板塊考點
探究題考查頻率最高的有:伏安法測電阻和電功率、焦耳定律、物態變化(晶體的熔化和水的沸騰)、測密度、光學儀器、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聲音的傳播與音調、機械效率、發電機、浮力大小影響因素、串聯電阻規律、科學研究方法.
(2)一是考查學生針對科學性問題提出猜想的能力;二是考查學生設計和實施科學實驗的能力;三是考查學生解釋和表達科學探究結果的能力;從內容上看有兩種情況:一是以課本中的基本物理規律為素材進行探究;二是以生活中的物理現象為素材進行探究.
三、編輯啟示
1.以后編輯報紙的過程中應該抓基礎,解決課本上的疑難點,幫助學生消化課本上基礎知識。
2.選擇題、探究題型與其他基礎知識考查緊密聯系在一起,今后應在編輯的過程中要在此上加大訓練,加強能力培養。   3.增強物理學與科學、技術、社會(STS)的應用,在編輯的過程中設計情景材料,學會知識再學習的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應多培養發散思維。
4.綜合復習時按照考查內容分值的比例合理安排復習版面,突出教輔報紙實用性。
(試題:武漢、黃岡、宜昌、孝感、襄樊、荊州、恩施、荊門、十堰、黃石、江漢天仙潛)
2010年湖南株洲市中考物理試卷分析
試卷基本結構
本試卷三個大題,32個小題.總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序號
題型
題量
分值
計分

選擇題(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18
每小題 2分
36

填空題
10
每空2分
20

綜合題
4
12、12、12、8
44
二、題型分析
1、選擇題部分
題號
考點大方向
具體考點
考查類別
分值
難度
第1題
力學
時間物理量的單位
力學基本物理量和單位的
2分
簡單
第2題
力學
空間尺度
物質的尺度大小排序,屬于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3題
熱學
分子的運動
此題屬于基本物理常識
2分
簡單
第4題
熱學
改變內能的方式
對基本物理規律的應用能力的考查
2分
簡單
第5題
電學
電流表的使用
常規題目,考查電流表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2分
簡單
第6題
電學
家庭電路
此題考查能量家庭電路,用電常識,屬于識記簡單題.
2分
簡單
第7題
光學
平面鏡成像
屬于常規題目,考查了平面鏡成像、虛實、影子等概念區別.
2分
簡單
第8題
聲學
聲波與電磁波
概念比較,常規題.
2分
簡單
第9題
力學
大氣壓及其應用
此題屬于基本物理常識考查.
2分
簡單
第10題
力學
功率影響因素
對功率概念、公式的理解
2分
中等
第11題
力學
浮力
物體的沉浮條件、生活中應用
2分
中等
第12題
力學
流體壓強
流速與壓強的關系的理解
2分
中等
第13題
熱學
物態變化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基本物態變化規律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
2分
中等
第14題
熱學
比熱容、圖象理解
本題考查了學生對基本物理規律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
2分
中等
第15題
電學
電路通斷、二極管
本題是易錯題,側重對電路的考查.屬于對學生理解能力要求較高的考查.
2分
難題
第16題
力學
壓強
本題屬于易錯題,考查學生能否利用壓強正確全面的分析實際情景的能力.
2分
難題
第17題
電學
電路故障排除
本題屬于難題,考查學生能否利用電學知識正確全面的分析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的能力.
2分
難題
第18題
電學
歐姆定律
綜合題,利用歐姆定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分
難題
分析與總結:考查內容分布:力學、電學、電磁學、熱學、光學、聲學及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每個類型都考查了,考查知識點的獨立性較強,電、力學考查是重點,有12題,其中16、17、18題較難,其他都比較簡單.考查側重于物理概念、物理事實、術語、規律、物理公式、及這些物理量之間的關系記憶、識別和理解.考查的方式是緊扣課本,以學生比較熟悉的情境和語境考查課本中常見的知識點.試題都貼近學生,很容易理解考查內容.
2、填空題部分
題號
考點大方向
具體考點
考查類別
分值
難度
第19題
電學
光能與電能轉化
能量的轉化理解
2分
簡單
第20題
力學、熱學
摩擦力、機械能轉化
綜合運用、分析基本技能.
2分
簡單
第21題
力學
液體壓強的規律
探究、規律應用
2分
中等
第22題
熱學
熱脹冷縮
本題以考查基本物理規律延伸能力
2分
簡單
第23題
力學
做功、機械效率
學生對公式掌握
2分
簡單
第24題
力學
長度測量、密度
測量方法、密度計算
2分
難題
第25題
力學
壓力、減少壓強
物體受力分析、減小壓強的方法
2分
難題
第26題
電學
磁體、磁力線、磁極性質
電與磁
2分
簡單
第27題
力學
時間、長度測量、速度計算
速度計算公式應用
2分
簡單
第28題
電學
電功率、歐姆定律
應用公式進行計算能力
2分
難題
分析與總結:一般考查兩個以上的知識點,試題難易度各半,考點涉及熱學、力學、電學.考查方向側重規律理解與應用以及物理思想的的滲透.考點設置要全面,盡量覆蓋到所有重要知識點.
3、綜合題部分
題號
考點大方向
具體考點
考查類別
分值
難度
第29題
熱學
晶體熔化圖象、熱量計算、吸放熱
晶體熔化圖象、比熱容和熱量計算
12分
簡單
第30題
電學
電流效應、電磁繼電器原理及應用、電能計算
掌握相關概念、電磁繼電器原理理解及應用,電功計算
12分
偏難
第31題
力學、聲學
聲波、參照物
了解聲波(超聲波、次聲波)、機械運動
12分
簡單
第33題
力學
杠桿平衡條件
探究實驗中對于因變量和自變量的正比(反比)關系的描述,解題套路固定.
8分
簡單
分析與總結:注意實驗與探究,作重過程與方法.實驗探究題是重點,也是考查的難點;試題完全忠于書本,來源于生活.實驗題充分考查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維理解能力,比較為貼近生活,試題難度稍大些.
三、試卷總體分析
試卷重視基礎知識,考查范圍相當廣泛,考查了以下知識點:汽化、機械運動、聲音、光的折射、凸透鏡成像規律、摩擦、慣性、平衡力、液體壓強、杠桿平衡條件、功、功率、機械效率.比熱容、能量、熱量、電功率、串聯電路、并聯電路、測電功率、歐姆定律、電功與電熱;可以看出八年極、九年極考查的內容大致相當,其中力學與電學仍然是考查的重點.偏重于應用物理知識的考查,注重整體法的受力分析,控制變量法分析問題的思想,為初高中銜接做好鋪墊.對于物理規律和物理概念的深度掌握考查較多,在單選題中,削弱了復雜計算,加強了實驗探究的考查,突出了選擇題的辨析特性和對學生靈活性及嚴謹性的考查.今年計算大題特別注重學生對有效信息提取和干擾能力的考查,應用性考查的力度加大的非常明顯,對學生在各種典型模型的掌握方面提出了較高要求.
重慶市2010年初中中考物理試卷分析
總述
該卷共四個大題,21個小題,滿分80分,與化學共用120分鐘完卷.其題型有四種類型:一選擇題(單選);二填空作圖題;三實驗探究題;四論述計算題.其分值分布為:選擇題共7小題,每題3分,共21分;填空題每空1分共16分;實驗探究題共3小題,第16題4分,17題6分,18題10分,共20分;論述計算題共3小題,第19題6分,第20題8分,第21題9分,共23分.
該試卷涉及的知識有熱學、力學、光學、電學,其中電學占的比重最大.該試卷的試題難度系數中等,且大部分內容是基于課本和生活常識,只有少部分要求推理計算.
具體分析
選擇題分析
第1題考查的是物態變化,霧的形成,這個只要能記住常見的六種物態變化及常見相對應的實例即可知,考查的是基礎知識.
第2題考查的是實際生活中物理量的度量,如課桌的高度,書本的重量,日光燈的電流大小,人步行的平均速度大小等等.這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些基本常識,加上適當的物理轉化即可得出結論.
第3題考擦日常生活中的光學儀器的成像原理,要求同學們熟知各種光學儀器的構造及成像原理及用途,考查基礎知識.
第4題考查常見的文具用品中哪些是絕緣體,該題要求首先能理解絕緣體導體的概念,知道絕緣體的特性,及常見的絕緣體有塑料木板等,該題里面稍微難點就是鉛筆芯是否是絕緣體的判斷.我們知道鉛筆芯的主要組成部分是石墨,而石墨又是可以導電的,故鉛筆芯是導體而非絕緣體,這一點要求同學們熟記.
第5題考查的是足球運動中力與運動的關系.在這題中,如果同學們沒有很好的理解力與運動的關系,極易出錯.我們知道當頭頂球的瞬間,球受到頭部的推力因而運動方向發生改變,但一旦球離開人體飛到空中,該力立即消失,球之所以能繼續在空中運動是因為其慣性作用.在該題中還考查了平衡力的知識點,要求同學們對什么是平衡力有深刻的認識.這是一道力學的小綜合題.
第6題考查的是動能勢能的大小變化.其中要求同學們理解動能、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及運動快慢有關系,既然物品勻速下落,則動能不變;而是能與物體的高度有關系,從高處落下,則是能減少.該題考查的也是基礎內容.
第7考查的是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變化引起電流的變化.這個題目考查的知識并不難,問題是把知識點隱藏在具體的實際問題中,要求同學們善于分析題目,找到出題者的意圖,該題就很好判斷.由題可知,當汽車超重時,就往下壓彈簧稱,電阻變小,則電路的電流變大.注意該題中稱重表應該是電流表,因為它是串聯在電路中.
縱觀這7道選擇題,考查的是課本的基礎知識及生活常識中的物理,所以要求同學們注重課本,注重基礎,對課本中的基本原理概念要熟記.同時這些知識點的考查是放在日常生活中的情景之中,與實際生活聯系非常緊密,意在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在平常生活中發現物理現象.
填空作圖題.
第8題考查的是光學部分中日食的形成以及凸透鏡對光線的作用.我們知道日食月食的形成都是因為光沿直線傳播在遇到障礙物時形成影.同時同學們要對眼睛的構造及成像的原理要理解,并知道哪些部位相當于物理中的某些光學儀器.
第9題考查安培定則如何判斷通電螺線管的南北極,要求對右手定則掌握.同時要對物理學史電磁感應的發現及其發現者能熟記.
第10題考查光的反射折射現象.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要知道其物理原理,人能在不同角度看清黑板時光發生了漫反射,水中的鉛筆變短是光的折射現象.
第11題考查速度路程時間的公式的計算以及不同單位的換算,還有相對運動及參考系的選取.屬于基礎知識部分.
第12題考查的是動滑輪的原理及機械效率的計算,考查的難度稍微加大.首先要對滑動進行簡單受力分析,并知道動滑輪有幾段繩子作用在物體上就需要幾分之一的力,同時要明白機械效率的涵義,以及哪部分是有用功,哪一部分是總功,以及非有用功是用來干什么的.該題要求同學們對根本的原理能理解并運用.
第13題考查比熱容的理解計算及熱功率的計算.首先要熟記吸熱放熱的比熱容公式,并知道該公式各符號的實際意義,另外對電功率的計算要熟記,會讀懂電器銘牌.該題是一個電學和熱學的小綜合.
第14題要求同學們能對日常生活用品對了解并提煉其相應的物理原理.
第15題考查杠桿作圖和凹透鏡作圖.要求對杠桿中作用點、力和力臂有深刻的認識并在實際中作出其圖,要掌握不同的透鏡對光線不同作用,凸透鏡會聚光線,凹透鏡發散光線,其反向延長線交于焦點,如果掌握了這些作圖就不難.當然作圖時要圖案清晰.
縱觀8道填空作圖題,可以看出光學在該題中占的分量比重相當大,同學們要學會作圖,并多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能用物理知識解釋物理現象.同時物理學科是一個理解的學科,有些問題看似簡單,如果不明白其原理就不能很好的掌握.
3. 實驗探究題
第16題考查彈簧測力計、溫度計、電流表、米尺的讀數方法和規則.要熟知物理儀器讀數的方法,注意每種儀器的最小分度值,另外測長度值要估讀到最小分度的下一位.電流表和電壓表有兩種不同的量程,在讀數之前要看請示哪個量程.
第17題考查學生實驗設置的能力.該題要求設置實驗測試金屬飾品是否為純的.這里要用到阿基米德原理.首先要到阿基米德原理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跟據該原理去設置實驗,設計正確的實驗步驟.這其中要掌握像天平的利用調節;利用密度公式測試該金屬的密度,從而來驗證該金屬飾品是否純正.該題是一個綜合實驗題,其考點設計浮力原理,密度公式,天平的正確使用,量筒的正確讀數.該題對學生的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如果對課本知識僅僅是簡單的記憶而不加理解消化很難做出該題.由此我們也看出中考題考查的內容都是課本上的知識點,但是要求學生能夠融會貫通,加以理解,所以學物理還是要多思多想.
第18題考查的是測小燈泡的電阻并設計電路連接實物電路圖.18題第1小題的第1問很簡單,根據表中的數據畫出電流電壓變化圖象,只要做題認真仔細就都會做.額定電流就是在額定電壓下的電流,正常電阻就是小燈泡在額定電壓時的電阻.第2小題照著電路圖連接實物,這個也不難,這個要注意電表的正極接電流的正極,電表的負極接電流的負極,方向不能弄反,且電流表串接,電壓表并接.較難的是滑動變阻器的接入,一定不要把接頭接錯了.電路里要防止短路和短路.這個題主要是要弄清測電阻的原理,然后注意實驗中的一些注意事項.
4. 論述與計算題
第19題電路圖.首先看電路圖的連接方式為R1和R2并聯,則R1和R2兩端的電壓相等.先根據R1的電阻和其通過的電流可以球算R1和R2的電壓,進而求出R2的電流.這里有歐姆定律的簡單應用.歐姆定理是非常重要的,同學們要理解,該題不難.
第20題著重考查壓強.固體的壓強和液體的壓強計算方法不一樣,這一點我們只要記住課本的公式和定義,代入數據即可算出.另外對于戰車對地面的壓強,用其重力(注意不是質量)比上其受力面積;水中壓強有一個專門的公式P=ρ水gh;至于浮力等于排開水的重力.
第21題對電流電功率電熱等的綜合考查.計算題一是熟記公式,二是找出對應的物理量之間的關系,代入計算即可.
縱觀三道計算題,綜合性很強,但考查的內容無非是課本上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熟記公式并會運用,計算時仔細小心,這些題都不難.
2010年湖北省十堰市初中物理中考試卷分析
試卷結構
理科綜合,物理占80分,理綜考試時間120分鐘
科目
物理
題號
1-10(共20分);11-18(共16分);19(共6分);
20-24(共24分);25-26(共14分)
題量
26題
總分
80分
二、試題分析
1.單項選擇
題號
分值
考點大方向
考查內容
選項設置
難易度

中、易
1
2分
力學、光學
物理學常識
均為著名物理學家

2
2分
力學杠桿
杠桿原理
生活中常用的關于力學的實際例子

3
2分
力學壓強
對大氣壓強的理解
A是水壓、BD和壓強無關

4
2分
物態變化
對液化的理解
均為生活中常見的物態變化例子

5
2分
光現象
光的折射原理
均為生活中常見的光的折射的應用

6
2分
電學
電路的串并聯
干擾判斷

7
2分
能源
能源的應用
均為生活中常見的能源

8
2分
力學
二力平衡
干擾判斷

9
2分
功和能
對功能轉化的掌握
均為功能轉化的例子


10
2分
電學
電路的串并聯,電阻的概念,電壓表、電流表的使用
干擾判斷


分析與總結:
1. 本部分共10小題,每題1空,1題2分,共20分.出題方式為四選一.
2. 綜合看來,本套單選題目難度適中,10道題中2道題目較難,占20%,其余題目較容易,且考查點均為課本重難點.單選整套題目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這些我們在出套提時應該把握好難易比例.
3. 單選設題點比較分散,考查范圍較廣,題中考查力學的題目有4個,考查物態變化的題目有1個,考查光學的題目有1個,考查電學的題目有2個,考查功和能的題目有2個.可見本套單選題目重點考查力學,比如杠桿、壓強、二力平衡.
4.選項大部分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貼近生活且考生容易理解.限于理科答案的唯一性,有3道題目的選項列出了全部的4種可能,干擾判斷.
2.填空題
題號
分值
考查方向
知識點
難易度
11
3分
電學
安全用電常識

12
2分
力學
壓強概念、應用

13
2分
電學
電磁學

14
2分
力學
功和能,簡單的計算

15
1分
光學
光的折射

16
2分
電學
電磁波

17
2分
電學
電學、歐姆定律

18
2分
力學
力學,壓強

分析與總結:
1.本部分共8小題,16空,每空1分
2. 綜合看來,本套填空題目難度適中,8道題中2道題目較難,占25%,其余題目較容易,且考查點均為課本重難點.這些我們在出套提時應該把握好難易比例.
3.8道題目中有4道為電學,2道力學,1道功和能,1道光學.偏重點在電學.
3.作圖題
題號
分值
考查方向
知識點
難易度
19
2分
光學
光學:光的折射

19
2分
力學
力學:摩擦力、重力、壓力、二力平衡

19
2分
電學
電學:電路的串并聯

分析與總結:
1.本部分有3小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2.題目的設置從易到難,分別為光學,力學,電學,都是重要的知識點.
3.實驗探究題
題號
分值
考查方向
考點
難易度
20
4分
力學
壓強:液體的壓強

21
5分
光學
光學:光的反射與折射

22
3分
熱學
能量:內能、比熱容

23
7分
電學
電學:電阻、電壓表、電流表的使用、電路的串并聯

24
5分
力學
密度、量筒的使用

分析與總結:
本部分五個題目全部為實驗題,突出了新課標注重培養動手能力的要求.知識點分布廣泛,涉及了力學、光學、電學、能量等多個方面.并且每個題目都綜合考查幾個知識點.特別是23、24題,題干部分只給出了需要的實驗器材和實驗目的,實驗方法、需要測量的數據和處理數據的方法全靠學生自己思考,主觀性和開闊很強,答案也會多種多樣,和傳統試題有較大差別.
4.計算題
題號
分值
考查方向
考點
難易度
25
6分
力學
力學:重力、二力平衡,能量:功、功率

26
8分
電學
電學:電壓、電流、電功率

分析與總結:本部分有兩個題目,其中26題分為兩小題.主要考查了力學、電學的相關知識.25題主要考查對物體受力的分析,對做功和功率的掌握和熟練應用.
26題考查了電壓、電阻、電流、電功率等多方面知識,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學生需對電學的各個知識點均熟練掌握才能得出正確答案.
三、總體分析
整卷結構穩定,難易有梯度難易相結合;對學生基本記憶、描述、觀察、分析和理解能力和科學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一些常考必考知識點在試卷的穩定位置照常呈現;考點以及命題解題思路仍然在預期位置以預期模式進行考查,一些考試頻率比較高的考點,也多在試卷中出現;本試卷具有選拔的功能,所以題設的難度有一定的區分度.命題內容較帖近教材,命題較好地體現了新課標理念,對物理教學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京市| 阿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乳源| 望江县| 松潘县| 肥东县| 阆中市| 新蔡县| 石阡县| 嘉黎县| 西华县| 光泽县| 西和县| 泸溪县| 城市| 大余县| 临澧县| 张掖市| 右玉县| 芦山县| 泊头市| 青浦区| 普陀区| 遂昌县| 夏邑县| 瑞昌市| 洪泽县| 乾安县| 赣州市| 克什克腾旗| 绥滨县| 巍山| 西平县| 浦城县| 邻水| 中西区| 常州市| 满洲里市| 天峨县| 南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