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物理考點分類匯編08? 十四、電磁場和電磁波? 1.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 (1)變化的磁場能夠在周圍空間產生電場,變化的電場能夠在周圍空間產生磁場.? (2)隨時間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穩定電場.隨時間不均勻變化的磁場產生變化的電場.隨時間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穩定磁場,隨時間不均勻變化的電場產生變化的磁場.? (3)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總是相互關系著,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體,這就是電磁場.? 2.電磁波? (1)周期性變化的電場和磁場總是互相轉化,互相激勵,交替產生,由發生區域向周圍空間傳播,形成電磁波. (2)電磁波是橫波(3)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從一種介質進入另一介質,頻率不變、波速和波長均發生變化,電磁波傳播速度v等于波長λ和頻率f的乘積,即v=λf,任何頻率的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等于真空中的光速c=3.00×10 8 m/s.???????????????????????????????? ?十五、光的反射和折射???? ?1.光的直線傳播? (1)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都是光直線傳播的例證.(2)影是光被不透光的物體擋住所形成的暗區.影可分為本影和半影,在本影區域內完全看不到光源發出的光,在半影區域內只能看到光源的某部分發出的光.點光源只形成本影,非點光源一般會形成本影和半影.本影區域的大小與光源的面積有關,發光面越大,本影區越小.(3)日食和月食:? 人位于月球的本影內能看到日全食,位于月球的半影內能看到日偏食,位于月球本影的延伸區域(即“偽本影”)能看到日環食;當月球全部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域時,人可看到月全食.月球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區域時,看到的是月偏食.?? ??2.光的反射現象---:光線入射到兩種介質的界面上時,其中一部分光線在原介質中改變傳播方向的現象.? (1)光的反射定律:? ??①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兩側. 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反射定律表明,對于每一條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是唯一的,在反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 ★平面鏡成像? (1.)像的特點---------平面鏡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虛像,像與物關于鏡面為對稱。(2.)光路圖作法-----------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作光路圖時,可以先畫像,后補光路圖。(3).充分利用光路可逆-------在平面鏡的計算和作圖中要充分利用光路可逆。(眼睛在某點A通過平面鏡所能看到的范圍和在A點放一個點光源,該電光源發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照亮的范圍是完全相同的。)?? ?4.光的折射 --光由一種介質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在兩種介質的界面上將發生光的傳播方向改變的現象叫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定律 ---①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于法線兩側.??? ?②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sini/sinr=常數.(3)在折射現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 5.折射率---光從真空射入某種介質時,入射角的正弦與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這種介質的折射率,折射率用n表示,即n=sini/sinr.??? 某種介質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c跟光在這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v之比,即n=c/v,因c>v,所以任何介質的折射率n都大于1.兩種介質相比較,n較大的介質稱為光密介質,n較小的介質稱為光疏介質.★6.全反射和臨界角??? (1)全反射:光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或光從介質射入真空(或空氣)時,當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使折射角達到90°時,折射光線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線,這種現象叫做全反射.(2)全反射的條件??? ①光從光密介質射入光疏介質,或光從介質射入真空(或空氣).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臨界角??? (3)臨界角:折射角等于90°時的入射角叫臨界角,用C表示sinC=1/n7.光的色散:白光通過三棱鏡后,出射光束變為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色光的光束,這種現象叫做光的色散.??? (1)同一種介質對紅光折射率小,對紫光折射率大.??? (2)在同一種介質中,紅光的速度最大,紫光的速度最小.??? (3)由同一種介質射向空氣時,紅光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大,紫光發生全反射的臨界角小.8.全反射棱鏡-------橫截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棱鏡叫全反射棱鏡。選擇適當的入射點,可以使入射光線經過全反射棱鏡的作用在射出后偏轉90o(右圖1)或180o(右圖2)。要特別注意兩種用法中光線在哪個表面發生全反射。.玻璃磚-----所謂玻璃磚一般指橫截面為矩形的棱柱。當光線從上表面入射,從下表面射出時,其特點是:⑴射出光線和入射光線平行;⑵各種色光在第一次入射后就發生色散;⑶射出光線的側移和折射率、入射角、玻璃磚的厚度有關;⑷可利用玻璃磚測定玻璃的折射率。???????????????????? 十六、光的波動性和微粒性1.光本性學說的發展簡史??? (1)牛頓的微粒說:認為光是高速粒子流.它能解釋光的直進現象,光的反射現象.??? (2)惠更斯的波動說:認為光是某種振動,以波的形式向周圍傳播.它能解釋光的干涉和衍射現象.2、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的條件是:有兩個振動情況總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相干波源的頻率必須相同)。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兩種:⑴利用激光(因為激光發出的是單色性極好的光)。⑵設法將同一束光分為兩束(這樣兩束光都來源于同一個光源,因此頻率必然相等)。下面4個圖分別是利用雙縫、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氣膜、利用平面鏡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圖。 ?2.干涉區域內產生的亮、暗紋⑴亮紋:屏上某點到雙縫的光程差等于波長的整數倍,即δ= nλ(n=0,1,2,……)⑵暗紋:屏上某點到雙縫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長的奇數倍,即δ= (n=0,1,2,……)相鄰亮紋(暗紋)間的距離 。用此公式可以測定單色光的波長。用白光作雙縫干涉實驗時,由于白光內各種色光的波長不同,干涉條紋間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紋,兩邊出現彩色條紋。3.衍射----光通過很小的孔、縫或障礙物時,會在屏上出現明暗相間的條紋,且中央條紋很亮,越向邊緣越暗。⑴各種不同形狀的障礙物都能使光發生衍射。⑵發生明顯衍射的條件是:障礙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長相比,甚至比波長還小。(當障礙物或孔的尺寸小于0.5mm時,有明顯衍射現象。)⑶在發生明顯衍射的條件下當窄縫變窄時亮斑的范圍變大條紋間距離變大,而亮度變暗。4、光的偏振現象:通過偏振片的光波,在垂直于傳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著一個特定的方向振動,稱為偏振光。光的偏振說明光是橫波。5.光的電磁說??? ⑴光是電磁波(麥克斯韋預言、赫茲用實驗證明了正確性。)⑵電磁波譜。波長從大到小排列順序為: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γ射線。各種電磁波中,除可見光以外,相鄰兩個波段間都有重疊。各種電磁波的產生機理分別是:無線電波是振蕩電路中自由電子的周期性運動產生的;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是原子的外層電子受到激發后產生的;倫琴射線是原子的內層電子受到激發后產生的;γ射線是原子核受到激發后產生的。⑶紅外線、紫外線、X射線的主要性質及其應用舉例。?種? 類產????? 生主要性質應用舉例紅外線一切物體都能發出熱效應遙感、遙控、加熱紫外線一切高溫物體能發出化學效應熒光、殺菌、合成VD2X射線陰極射線射到固體表面穿透能力強人體透視、金屬探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