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8張PPT。《阿拉木汗》問題: 這是哪個民族的歌曲? 新疆 維吾爾族頭戴 小花帽腳上 穿靴子腰上 系腰帶衣服顏色 很鮮艷頭戴 小花帽腳上 穿高跟鞋衣服顏色 很鮮艷頭發 編成很多小辮子民樂合奏曲《阿拉木汗》問題:1、速度是什么樣的? 速度是中速稍快2、情緒是什么樣的? 情緒是歡快的,活潑的 休止符 4/4 拍節奏 1 2 3 4 強 弱 次強 弱 阿拉木汗什么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 阿拉木汗什么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 她的眉毛像彎月, 她的腰身像綿柳, 她的小嘴很多情, 眼睛能使你發抖。 阿拉木汗什么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 阿拉木汗什么樣? 身段不肥也不瘦。“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阿拉木汗>> 教案教學過程:導入(5分鐘)師:同學們,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每一個民族,都有它不同的民族文化和風格,他們的音樂也是各具特色、各不相同的。現在老師給大家播放一首音樂,同學們認真的聽一聽,猜猜它是哪個民族的音樂。教師播放歌曲〈〈阿拉木汗〉〉師:請問同學們,有誰知道剛剛我們聽的這首歌曲,是哪個民族的音樂啊?(舉手回答)生:是新疆維吾爾族的音樂。師:這位同學說得非常正確。維吾爾族的人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下面我們來觀察一下,維族人民的民族裝扮是什么樣的?教師分別出示維族男、女服飾裝扮圖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維族的男生是什么樣子的啊?生:頭戴小花帽,腳上穿皮靴等。師:那維族的女生又是什么樣子的呢?生:頭戴小花帽,穿著鮮艷的裙子,頭發還會編成很多的小辮子等。師:同學們觀察得非常的仔細。剛剛我們聽到的是維族民歌〈〈阿拉木汗〉〉的演唱歌曲,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欣賞用維族民歌改編的民樂合奏曲〈〈阿拉木汗〉〉。了解樂曲(8分鐘)教師播放民樂合奏曲〈〈阿拉木汗〉〉,學生初聽音樂,感受樂曲的速度、情緒帶來的感受。師:請問同學們,這段樂曲的速度是什么樣的啊?生:速度是中速。師:它的情緒是什么樣的? 生:情緒是歡快的,活潑的。師:樂曲里面有一個這樣的符號“O”,有同學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嗎?生:休止符師:這位同學說得非常正確。(教師再一次講解休止符的含義,以及在樂曲中的表達含義)師:請同學們看書,看一看它是幾幾拍的節奏啊?生:4/4拍的節奏師:對啦,4/4拍的節奏就是,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個小節4拍,所以每小節數4下。同學們舉起雙手,跟著老師一起來拍一下這個節拍,“1 2 3 4 ”。(注:4/4拍節奏的強 弱 次強 弱)請同學們再來聽一聽這首樂曲,跟著音樂的旋律,跟著老師一起輕輕的拍出它的節奏。節奏練習(15分鐘)(注:一定要慢練習)1.教師播放音樂,帶動學生一起拍4/4拍節奏。2.學生用“la”唱樂曲的旋律(放慢速度,老師教一句,學生唱一句)。注:“la”是開口音,所以在學生模唱的時候,要注意糾正學生的發聲位置,聲音不能大聲的吼,用歌唱的位置,輕聲、歡快的聲音模唱。3. 熟練后,老師帶領學生,一起邊模唱,學生手打4/4拍節奏。注:部分小學生的樂感、節奏感和肢體動作協調感,相對較差,所以在練習的時候,老師要把難點單獨提出來練習,帶動學生,攻破難點。4.學生練熟練后,節奏動作分開練習(1 3 拍手,2 4 拍腿)5.將樂曲中2、4、10、12小節的第4拍,分為兩個八分音符,學生打出節奏。四、學唱歌曲(10分鐘)師:同學們,我們現在熟悉了樂曲的旋律,也了解了樂曲的節奏,那我們給樂曲加上歌詞,來唱一唱,那又是什么感覺呢?1.將樂曲加入歌詞演唱。a.朗讀歌詞。b.教唱歌曲(老師唱一句,學生唱一句),學生用歡快的聲音進行演唱。注:歌唱時,不能大聲吼叫,要用歌唱的位置來演唱,所以在學生演唱的時候,要注意糾正學生的發聲位置,并且用歡快的情感演唱歌曲。2.學生將演唱和打節奏相結合,配合音樂,完整的表演樂曲。3.分組表演,學生互相評價(優缺點)。4.播放音樂,用歡快的情緒,一起演唱這首歌曲。五、小結(2分鐘)親愛的同學們,俗話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們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他獨特的魅力,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今天我們學習了新疆維吾爾族的民歌〈〈阿拉木汗〉〉這首樂曲,也欣賞到他們獨具特色的民族服飾,希望同學們以后在生活中聽到了他們的音樂,或看到他們的服裝,就能知道他們是維吾爾族的。好嗎?課件10張PPT。《阿拉木汗》說 課說教材一、地位上: 本課題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三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三課的欣賞課曲目。二、結構上: 樂曲是一首民樂合奏曲。 曲式結構是:A+B+A三、內容上: 樂曲《阿拉木汗》是4/4拍節奏的曲子,速度是中速稍快,情緒是歡快的。說學情1、考慮到農牧區學生缺乏漢語語言環境,漢語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狀況相對較弱。2、因為學生在音樂理論知識上的缺乏,我會利用樂曲內容,慢慢引導學生學習、了解音樂中的理論知識。3、因為學生剛開始會比較害羞,不敢主動的表現自己,我會激發、調動學生對本節課的關注度,提高注意力,讓學生自然地、有感情、有表情投入到音樂中來,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教學目標1.學生通過欣賞、學習新疆維吾爾族《阿拉木汗》這首樂曲,了解新疆維吾爾族的音樂特點。2.學生通過演唱和打節奏動作相配合,感受音樂的樂感,體會音樂的樂趣。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 學生通過學習《阿拉木汗》這首樂曲,感受新疆維吾爾族音樂的民族風格特色。教學難點:1.學生能完整的配合樂曲《阿拉木汗》的旋律,打出相應的節奏。2.學生能較好的模唱出第二樂句中,有休止符的旋律節奏。3.學生能將唱和打節奏,兩個部分相配合,表演《阿拉木汗》這首樂曲。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提問法、練習法教具: 多媒體、音響、電腦、鋼琴、黑板、粉筆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5分鐘) 播放歌曲《阿拉木汗》,讓學生初聽維吾爾族音樂。二、了解樂曲(8分鐘) 速度、情緒、休止符、拍號、節奏三、節奏練習(15分鐘)注:一定要慢練1、學生跟著音樂,打出基本節奏,1 2 3 4 2、學生用“la”模唱樂曲的旋律。3、邊模唱,手打基本節奏練習。4、節奏創編練習。5、將樂曲中2、4、10、12小節的第4拍,分為兩 個八分音符,學生打出節奏。四、學唱歌曲(10分鐘)1、將樂曲加入歌詞演唱。2.學生將演唱和打節奏相結合,配合音樂,完整 的表演樂曲。3.分組表演,學生互相評價(優缺點)。4.播放音樂,用歡快的情緒,一起演唱這首歌曲。最后: 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讓個別愿意表演的同學,單獨上講臺上來為大家表演唱,并且老師對這樣的行為,給予非常正能量的好評,以此來鼓勵學生,大膽的表現自己,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五、小結(2分鐘)“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女子十二樂坊 - 阿拉木汗 (Live).mp3 新疆木卡姆藝術團 - 阿拉木汗.mp3 阿拉木汗 PPT.pptx 阿拉木汗 教案.docx 阿拉木汗 說課.pptx 阿拉木汗.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