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55張PPT。如何備考《教材》《考試大綱》及《高考真題》既是命題的依據又是考生復習的主要依據。新課程理念最突出的就是三維目標,高考考綱其中有一點就是促進三維目標的實現。這是舊課程高考沒有的,現就從三維目標角度審視考綱的變化,確定如何指導下一步備考:知識與技能大綱中提到要考查的物理知識包括力學、光學、熱學、電磁學、原子和原子核物理五個部分,這五個部分力學和電磁學是必考內容,光學、熱學、原子和原子核物理是選考內容。必考內容中天體運動、運動圖像、交變電流的圖像描述、電磁感應圖像、靜電場中場強和電勢的關系、牛頓定律中的超重和失重現象容易出選擇題,曲線運動和功能關系綜合應用、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為核心的問題容易出大題,電路的實驗中實驗電路的設計,實驗方法、器材選擇,實物連圖的考查是重點。選考部分分子動理論、熱力學定律、振動和波的描述、相對論的有關內容、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容易出選擇題,氣體的實驗定律、振動和波的圖象、光的折射和全反射、動量守恒定律容易出大題。過程與方法一、研究考綱,領學生看教材大綱下來后,我們要結合考試大綱領學生看教材,這次復習大約三周時間,復習的重點是基礎知識的應用,得分的重點放在選擇題上。每周2套 “8個選擇題”的專項訓練, 25 分鐘練習,15分鐘講評,訓練速度,可訓練6套. 大綱里面給出的內容很多,考生不見得特別的關注,比如知識內容的要求,老師應該認真研究,把握可能考的知識內容,選擇適當的題目。本階段復習達到的效果是:讓學生熟練求解選擇題的解題方法.記住平時解題時得出的解題結論、物理常數、生活常識等,這樣可以求解相應問題時拿來就用提高解題速度。? 物理學常用分析方法 常用方法 : ○理想模型法 ○矢量三角形法○臨界法 ○累積法 ○對稱法 ○控制變量法○變換參考系法 ○綜合分析法特殊方法:○ 極端假設法 ○ 特值簡算法 ○ 圖象分析法 ○ 假設法 ○ 比例法 ○ 發散思維法 常用結論特值法(09大連雙基)如圖所示,質量為m1的物體A經跨過定滑輪的輕繩與質量為M的箱子B相連,箱子底板上放一質量為m2的物體C。已知,不計定滑輪的質量和摩擦,不計空氣阻力,在箱子加速下落的過程中,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為B.物體A的加速度大小為C.物體C對箱子的壓力大小為D.物體C對箱子的壓力大小為(08海南)質子和中于是由更基本的粒子即所謂“夸克”組成的.兩個強作用電荷相反(類似于正負電荷)的夸克在距離很近時幾乎沒有相互作用(稱為“漸近自由”);在距離較遠時,它們之間就會出現很強的引力(導致所謂“夸克禁閉”).作為一個簡單的模型,設這樣的兩夸克之間的相互作用力F與它們之間的距離r的關系為:式中F0為大于零的常量,負號表示引力.用U表示夸克間的勢能,令U0=F0(r2—r1),取無窮遠為勢能零點.下列U-r圖示中正確的是理想模型法二、明確重點、難點 專題過關由于“理綜”試卷對題量的限制,“理綜”試卷中單純某一知識點的物理試題已極為少見,多是將幾個知識點結合起來構成綜合試題,這一點在計算題中極為突出。這次我們復習的重點是綜合知識的應用,重組知識,加強對主干知識和重點內容的復習,培養學科內的綜合能力。但這次我們的專題就兩個:一是曲線運動和機械能整合,二是帶電粒子運動。得分的重點放在計算題上,復習大約三周時間,每周2套計算題(2道)專項訓練, 25 分鐘練習,15分鐘講評.訓練答題規范性,運算能力,解題速度.可訓練6套。通過對試題的“大題小做” 可以達到各個擊破的效果。 “物理和數學是緊密聯系的,數學為物理學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工具,可以說,幾乎所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定律,都是通過量化的方法用數學公式進行描述.從一些最基本的物理規律出發,運用數學推導,又可以導出在具體的情境中的富有新意的結果,使我們能對具體的物理過程作出預測,從而為應用物理規律解決具體問題開通了道路.因此,數學對于物理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一個學生的數學基礎不好,要學好物理是很困難的,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也是進入高校深造的考生應具有的能力,即使數學基礎不錯,但還有一個怎樣把數學應用于物理的問題.因此,高考物理試題一直注重考查考生的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的。” —《高考物理能力考查與題型設計》 (08寧夏 ) 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圖中兩擺擺長相同,懸掛于同一高度,A、B兩擺球均很小,質量之比為1∶2。當兩擺均處于自由靜止狀態時,其側面剛好接觸。向右上方拉動B球使其擺線伸直并與豎直方向成45°角,然后將其由靜止釋放。結果觀察到兩擺 球粘在一起擺動,且最大擺角 成30°。若本實驗允許的最大 誤差為±4%,此實驗是否成 功地驗證了動量守恒定律?數學技巧三、實驗的理論復習近年高考物理實驗試題基本上是“大拖小”:第一題為選擇題或填空題,其分值低、難度較小,主要考查實驗儀器的讀數、學生分組實驗的基本操作步驟、實驗數據的處理及實驗注意事項等等;第二題一般為設計性(或探究性)試題,它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是學生實驗的延伸、變形或整合,要求學生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和實驗基本技能解決新問題,這道試題能否做好往往決定高考物理能否得高分。而學生實驗能力較弱,實驗題的得分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認為最關鍵的還是實驗的基本實驗原理沒有理解到位,只是停留在機械的、被動的識記上,因此缺乏實驗原理等知識的遷移能力。這階段我們復習的重點是實驗原理,復習大約兩周時間,每課一題,15 分鐘練習,15分鐘講評.可訓練10道題,強化實驗能力.關于實驗步驟的考查(06全國理綜Ⅱ)一塊玻璃磚用兩個相互平行的表面,其中一個表面是鍍銀的(光線不能通過表面)。現要測定此玻璃的析射率。給定的器材還有:白紙、鉛筆、大頭針4枚(P1、P2、P3、P4)、帶有刻度的直角三角板、量角器。實驗時,先將玻璃磚放到白紙上,使上述兩個相互平行的表面與紙面垂直。在紙上畫出直線aa’和bb’,aa’表示鍍銀的玻璃表面,bb’表示另一表面,如圖所示。然后,在白紙上豎直插上兩枚大頭針P1、P2(位置如圖)。用P1、P2的連線表示入射光線。.為了測量折射率,應如何正確使用大頭針P3、P4? 。試在題圖中標出P3、P4的位置。.然后,移去玻璃磚與大頭針。試在題圖中通過作圖的方法標出光線從空氣到玻璃中的入射角θ1與折射角θ2。簡要寫出作圖步驟。 。.寫出θ1、θ2表示的折射率公式為n= 。(07理綜Ⅰ)⑴用示波器觀察頻率為900 Hz的正弦電壓信號。把該信號接入示波器Y輸入。①當屏幕上出現如圖 1 所示的波形時,應調節___________鈕。如果正弦波的正負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圍,應調節______________鈕或____________鈕,或這兩個鈕配合使用,以使正弦波的整個波形出現在屏幕內。②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現一個完整的正弦波形,應將________鈕置于_____________位置,然后調節_________鈕。在“用油膜法估測分子的大小”的實驗中,有如下操作步驟,請補充步驟C內容及實驗步驟E中的計算式A.用滴管將濃度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入量筒中,記下滴入1mL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數N;B.將痱子粉末均勻地撒在淺盤內的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濃度為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向水面滴入,直到油酸薄膜表面足夠大,且不與器壁接觸為止,記下滴入的滴數n;C. 待油膜穩定后,將玻璃板放在淺盤上,用筆畫出油酸薄膜的外圍形狀。 D.將畫有油酸薄膜的玻璃板放在坐標紙上,以坐標紙上邊長為1cm的正方形為單位,計算出輪廓內正方形的個數mE.用上述測量的物理量可以估算出單個油酸分子的直徑d=C.螺旋測微器(千分尺)10.208 mm游標卡尺10.70 mm13.40 mm3分52.5秒秒表2接0~3V量程時讀數為________V. 接0~3A量程時讀數為_______A接0~15V量程時讀數為_______V. 接0~0.6A量程時讀數為______A.7.70.471.552.37電學儀表的讀數電學實驗試題重點有4類:a. 實驗器材的選取 ;b. 實驗電路的設計; c. 實際電路的連線; d. 實驗數據的處理; 電學實驗復習伏安法測電阻測電阻的方法替代法測量電阻∵I2R =I1Rx ∴ Rx = I2R /I1比較法測量電阻Rx = R半偏法測量電表電阻在實驗室里提供了如下器材:電池組E(電動勢6V,內阻約0.5Ω)電壓表V(量程3V,內阻約3kΩ)電流表A(量程5mA,內阻約100Ω)滑線變阻器R(最大阻值10Ω,額定電流2A)定值電阻R0=600Ω電鍵S導線若干①用以上器材設計實驗來測量電流表的內阻,為了提高測量精度,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各電表示數要達到量程的2/3以上,請在下面虛線框內畫出實驗原理圖。你需要直接測量的物理量是: 用已知條件和測得的物理量表示電流表的內阻RA= .(09大連雙基)測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電阻原理:請你探究一下,可否用上述器材測量電壓表的內阻。(為了提高測量精度,在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各電表示數要達到量程的2/3以上。)你的探究結果是: 。(填“可以”或“不可以”) 如果可以,請在下面虛線框中畫出實驗原理圖。測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選修3—1)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測定一節蓄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蓄電池的電動勢約為2V、內阻非常小,為防止調節滑動變阻器時造成短路,電路中用了一個保護電阻R0。除蓄電池、開關、導線外、可供使用的實驗器材還有:A.電流表(量程0.6A)B.電流表(量程3A)C.電壓表(量程3V)D.電壓表(量程15V)E.定值電阻(阻值1Ω、額定功率5W)F.定值電阻(阻值10Ω、額定功率10W)G.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10Ω、額定電流2A)H.滑動變阻器(阻值范圍0~200Ω、額定電流1A)選擇所需的器材:電流表選 ,電壓表選 ,定值電阻選 ,滑動變阻器選 。在圖中連線使之成為測量電路.實驗器材的選取 實際電路的連線因蓄電池的電動勢為2V,故電壓表量程應選3V檔。若定值電阻取10Ω,則電路中的電流最大不超過0.2A,不到電流表小量程的1/3,不利于精確讀數,故定值電阻只能取1Ω。若電流表量程選3A,為便于讀數(應使指針不小于量程的1/3)電路的總電阻應在2Ω以下,變化范圍太小,不利于滑動變阻器的操作,所以電流表量程應選0.6A。當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大于10Ω時,電流小于0.2A,電流表示數較小,不利于精確讀數,所以滑動變阻器的阻值只能用到10Ω以內的部分。如果用200Ω的變阻器,大于10Ω的部分幾乎無用。所以變阻器選E。 (1)平均值法. (2)逐差法. (3)列表法. (4)作圖法 實驗數據分析和數據處理 復習的最后階段我們一直穿插著模擬考試,每次模考我們都把詳細答案和評分標準發給學生,引導學生分析會作的題,怎樣書寫才能得滿分。通過這些題目我們可以了解到哪樣知識內容我們掌握了,哪些還沒掌握。我們還要研究每個題考查什么東西及問題中涉及相應的知識背景,從理解和記憶上有什么問題,用這樣的東西帶動我們的復習。?還應該根據每次的模擬考試有一個定位。我們有信心做的,頭腦中應該清醒能夠做到什么程度。要學會放棄。太不執著,或者太執著都不行,有的問題根本就不會,老師講了之后還是模糊就不應該作為主攻方向。最后階段不要盲目的做太多的新題,一定要重視改錯,把練過的題目落實下來,如果盲目的做了很多題,但是沒有落實是很可悲的。我們可以算筆賬,經歷一年的復習大概要做兩三千的題,如果做2400道題,為高考做準確就非常充分了,高考只考12個題,我們練200才考一個。以往的考生為什么沒有考好,就是我們只練題而沒有落實好。 四、依據模考:每20天一次模考,每周1套學科內綜合訓練: 60分鐘完成 訓練時間利用晚自學 每周1套理科綜合訓練: 150分鐘完成, 利用周六下午時間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我們學習的時候出現偏科但是答題的時候不要偏科,我們是以總分獲勝的,不要介意是哪一科,要充分的利用這150分鐘的時間拿分。要注意答題順序 合理安排答題時間提高運算的一次成功率 學會放棄 要注意解題技巧規范 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第I卷為物理、化學、生物三個科目的必考題,題型為選擇題,共21題,每題6分,共計126分。其中生物6道題(單項選擇題),化學7道題(單項選擇題),物理8道題(包括單項選擇和多項選擇題)。 第II卷由物理、化學、生物三種的必考題和選考題構成。物理、化學、生物各科選考內容分值控制在15分左右。 物理4個選考模塊,考生從中任意選做一個模塊的試題;化學3個選考模塊,考生從中任意選做一個模塊的試題;生物2個選考模塊,考生從中任意選做一個模塊的試題;但均不得跨模塊選做。 物理110分、化學100分、生物90分。各學科的試題只涉及本學科內容,不跨學科綜合。寧夏理綜試卷的結構答題順序在最后的時間里學生通過大量的模擬練習已經總結應試的經驗和教訓,是分科答,還是順著答,每個人要總結一個非常有效的辦法。我們給學生的建議是順著做,理綜試卷前面是選擇題,生物、化學、物理,從思維難度來說就是這樣的順序。大題里面是物理、化學、生物的順序。我們建議考生按順序做,一般來說命題人要把相對容易的題放在前面的位置,難題放在比較靠后的位置,選擇題比較容易的放在前面,難題放在后面,計算題也是一樣的。但是選考題相對容易,我們建議學生先做選考題,把各科最后一個大題放在選考題后面,一般來說,分值和時間不成比例,越接近滿分的位置,得分的效率應該越低。合理安排答題時間理綜考試時間150分鐘,大體上生物需35分鐘,化學需45分鐘,物理需70分鐘;Ⅰ卷需40分鐘,Ⅱ卷需110分鐘。對于選擇題來說,時間控制在40分鐘左右。一般生物用5分鐘,化學10分鐘,物理25分鐘。這是因為選擇題相對容易。因為每道題分值大,學得好的同學也不要少于40分鐘,程度差的學生可多用點時間。 對于非選擇題, 時間控制在110分鐘左右。物理要45分鐘,最后一題有困難就先做第一問。化學35分鐘,生物30分鐘左右。考生還要注意,試題是有梯度的,一些題目前面一兩問容易上手,后面的問題比較難,那前面的一兩問一定要答,該得分的題目不要失分。當然,如果遇到特別難的題目可以做好標記,暫時放棄,等有時間再做。提高運算的一次性成功率高考做題時,什么都不要想,只管做題就行,力爭只要會做的題就一定要拿分。要追求成功率(做對、做完整,得滿分)、不要盲目追求做題數量和做題速度。爭取一次性完成,一個題如果做三遍三個結果,就得放棄了,因為別人已經做了3個題了。由于高考時間很緊,幾乎沒有時間回頭檢查,不能等著最后重新演算檢查。檢查考題時,考生最好重點檢查最開始做的選擇題。因為才開始考試時,考生還未真正的進入狀態,所以出錯的機會很大,因此要多檢查,其他需要檢查的考題,考生如沒有100%的確認,還是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覺。學會放棄 根據平時的學習情況和模擬成績,為自己設定可以達到的分數目標,并把這種目標落實到每一種題型。比如說你平時考試物理就是90分左右,如果最后一個題最后一問難,我就徹底不要了,選擇題有一個難也不要了,實驗題有一個難也不要了,還有80分左右呢。你自己一定要冷靜,對自己的能力有客觀的評判。每年閱卷的時候都會發現很多考生的卷子每個題都答了,答的都不著邊際,都不能得分,對屬于你的堅決不要丟分,不屬于你的不要過多的糾纏。不糾纏不等于不答題。比如有的選擇題特別難想不明白,那就不要想了,蒙個答案就走,如果想半天還是蒙個答案,就不如不想就蒙個答案。高考考場上不要期望超常發揮,達到正常水平發揮就很不錯了。要注意解題技巧規范對于實驗題,各種儀器、儀表的讀數一定要注意有效數字和單位;如游標卡尺、螺測微器的讀數。實物連線圖一定要先畫出電路圖(儀器位置要對應);各種作圖及連線要先用鉛筆畫(有利于修改);設計性實驗重在審清題意,明確實驗目的,聯想有關實驗原理。用“學過的實驗方法”“用過的儀器”進行新的實驗。一定要注意 “三個原則”,即安全、準確、方便。對于計算題,命題者的說法是題目出得入手容易深入難,每個學生都可以入手做,但是不同層次的學生做到這個題不同的位置,不見得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頭,這個時候答題的技巧就很重要。你應該擅長把大題分解成若干簡單問題處理。盡量列分式不要列綜合式子,這樣就把比較復雜的問題化解了。為了敘述方便,現以下面簡單的題為例說明解計算題需要注意的幾點:例:物體質量為m=1.0kg,置于水平面上,在F=6.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靜止開始運動,已知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5,求經過x=0.5m時的速度。①要用字母表達方程,不要摻有數字的方程。要“ ”不要“ ”②要原始方程不要變形后的方程,要原始方程聯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要“ , ”,不要“ ” ③要方程不要公式。公式“ ”閱卷時沒分,只有方程“ ”得分。④如果題目沒有特殊要求,計算結果一般取2至3位有效數字,不要取1位或多位有效數字。計算結果是近似值時,不能以無理數或分數表示(文字式的系數是可以的)。如“ m/s”“ m”。⑤物理量要盡量用題中的符號,自設符號要說明含義。文字式作答案的,所有字母都應該是已知量,如果最后表達式中含有未知量或中間量時,即使前面已經求出了,也視為為運算沒有結束,不給答案分。⑥矢量取負值時應該說明負號的意義,以“-55m/s2”“-2m/s”作答案是不妥的。過程模型過程特征物理規律物理公式數學解答物理 解答題述文字物理情景 解決物理問題的良好思維程序應該是: 形成 抽象 找出 確定 確定 解方程 物理判斷 解答物理習題的思維操作規范:整體把握、仔細探究①仔細審題,抓住關鍵。②想象情景,建立模型。③分析過程,畫出草圖,找到特征。④尋找規律,列出方程。⑤推導結果,討論意義。 1、“神舟七號”飛船 【例1】9月27日,航天員翟志剛開啟軌道艙艙門,穿著我國研制的“飛天”航天服實施出艙活動, 他接過劉伯明遞上的五星紅旗揮舞搖動, 隨后他朝軌道艙固體潤滑材料試驗樣品安裝處移動,取回樣品遞給航天員劉伯明, 在完成各項任務后翟志剛返回軌道艙, 整個出艙活動持續時間25分23秒, 此時神舟七號在離地高度為H =3.4×105m的圓軌道上, 求在這段時間內航天員繞行地球多少角度? (地球半徑為R =6.37×106m,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2 ).附錄:熱點關注2、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三位日本科學家獲得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分別發現了亞原子物理學中自發對稱性破缺機制, 以及發現有關對稱性破缺的起源. 20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成果對探索物質世界存在之謎有著重大的意義. 現代物理學理論認為,在100多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時應同時產生同等數量的粒子與反粒子,科學家并未在現今宇宙中找到與大量物質等量的反物質. 1973年,小林誠和益川敏英認為造成上述現象的原因是夸克的反應衰變速率不同. 他們還預言存在6種夸克,在小林誠和益川敏英提出預言之初,科學家只發現了3種夸克,1995年,6種夸克都被發現. 2001年,日本和美國科學家確認了由夸克構成的正反粒子——B介子和反B介子的“CP對稱性破缺”現象.【08山東理綜卷】23.(12分)200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兩位發現“巨磁電阻”救應的物理學家。材料的電阻隨磁場的增加而增大的現象稱為磁阻效應,利用這種效應可以測量磁感應強度。若圖1為某磁敏電阻在室溫下的電阻-磁感應強度特性曲線,其中RB、RO分別表示有、無磁敏電阻的阻值。為了測量磁感應強度B,需先測量磁敏電阻處于磁場中的電阻值RB。請按要求完成下列實驗。(1)設計一個可以測量磁場中該磁敏電阻阻值的電路,在圖2的虛線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原理圖(磁敏電阻及所處磁場已給出,待測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約為0.6~1.0T,不考慮磁場對電路其它部分的影響)。要求誤差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A.磁敏電阻,無磁場時阻值 B.滑動變阻器R,全電阻約 C.電流表,量程2.5mA,內阻約 D.電壓表,量程3V,內阻約3KΩ E.直流電源E,電動勢3V,內阻不計 F.開關S,導線若干(2)正確接線后,將磁敏電阻置入待測磁場中,測量數據如下表:根據上表可求出磁敏電阻的測量值RB= ,結合圖1可知待測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 T。(3)試結合圖1簡要回答,磁感應強度B在0~0.2T和0.4~1.0T范圍內磁敏電阻阻值的變化規律有何不同?(4)某同學查閱相關資料時看到了圖3所示的磁敏電阻在一定溫度下的電阻-磁感應強度特性曲線(關于縱軸對稱),由圖線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3、鐵路大提速 考點鏈接: 提速列車的速度、加速度計算涉及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 利用光電脈沖測量動車組火車車速和行程涉及勻速圓周運動公式; 高速列車通過彎道時的安全問題涉及勻速圓周運動規律、向心力計算; 大提速后的列車的功率、能量的計算; 提速列車的速度、加速度的測量涉及物理實驗原理; 4、節能減排 保護環境 考點鏈接: 太陽能、潮汐能、風能等新能源開發利用,涉及能量守恒定律; 生產、生活上的節約用電, 涉及電路控制等知識; 遠距離輸電如何減少能耗, 涉及交流電等知識; 凈化大氣環境, 利用靜電除塵, 涉及電場等知識; 測量污水排放量, 涉及污水中正、負離子在磁場中運動等知識; 限制溫室氣體的排放, 將二氧化碳送入海底, 涉及熱力學第一定律、 氣體參量變化等 知識. 5、宇宙探究考點鏈接: 宇宙探究涉及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 環月衛星繞月球運行的速度、加速度涉及萬有引力、圓周運動等知識; 火星、土星等行星環繞太陽運動, 涉及向心力公式、開普勒第三定律等知識; 銀河系總質量、銀河系中恒星數目、宇宙大小的計算涉及萬有引力等知識; 宇宙中的黑洞的計算涉及能量守恒定律; 宇宙中中子星、暗質密度的計算涉及密度公式; 宇宙中類星體不解體的條件涉及離心運動等知識. 6、大型強子對撞機 歐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日前宣布,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近日開始運轉,這是人為的最高能量粒子對撞. 全面啟動后, 創造出與宇宙大爆炸萬億分之一秒時類似的狀態, 最有可能發現的是希格斯玻色子(這個基本粒子是萬物的質量來源), 還能發現暗物質、超對稱粒子等. 考點鏈接: 微型黑洞質量、能量的計算――涉及愛因斯坦質能公式; 強子加速的最大能量、所需高頻交流電壓頻率――涉及回旋加速器原理; 探究強子對撞后的溫度――涉及能量守恒定律.7、關注2008北京奧運和體育競技 考點鏈接: 水上運動中的跳水; 帆船、賽艇、滑水板比賽; 舉重; 球類; 徑賽; 田賽.8、重要的物理現象或史實跟相應的科學家8、重要的物理現象或史實跟相應的科學家能級圖9、氫原子光譜10、光電效應光電效應的實驗現象:1、存在飽和光電流2、存在遏止電壓和截止頻率3、光電效應具有瞬時性愛因斯坦對光電效應的解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