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09年江西中考物理“創新”題分類賞析 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內容,創新教育的核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從今年江西中考物理試題來看,創新試題已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今年中考的物理內容,無論是從考察學生對物理現象、概念、規律等基本知識的掌握情況,還是考察學生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強調試題內容與社會現實、生活實際和科學技術的聯系。今年中考在重視考查學生“雙基”的同時,更突出了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檢測,試題的開放性和綜合性、試題的導向性和教育性,都引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更將有力的推動各地以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物理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下面以今年江西中考物理試題為例分類進行解析,供大家參考。 一 開放性創新題變求同為存異,促進學生的發散思維例1我是一支鉛筆,你若把我的內芯接入電路,電流會流過我身體,說明我的內芯是 體;我和圓珠筆是好朋友,都愛在紙上“玩”,不同的是,我在紙上“滑”, 它在紙上“滾”,我與紙面間的摩擦為 摩擦. 例2 如圖4所示,是我國海軍艦艇赴亞丁灣護航時的情景.護航編隊一般采用前后護航形式,而不采用“并排”護航,這是因為流體流速大的地方 小,當兩船高速并排行駛時,容易發生 事故. 二 聯系實際型創新提考查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在今年的中考物理試卷中,有許多聯系實際的試題。這類試題以工農業生產、高新技術和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素材,要求將試題展示的實際情景轉化為物理情景,然后運用相應的物理知識解答。例3 如圖7所示,其中與其它三個力所產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 如圖2所示,螺線管磁性的有無可以由 的有無來控制;若將甲和乙兩螺線管串聯在電路中, 的磁性更強(選填“甲”或“乙”).例5 如圖3所示,是我國選手在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運會女子冰壺比賽中奪冠的一個場景.比賽時兩名隊員在冰壺前方“刷冰”,使表面的冰 成薄薄的一層水(填物態變化名稱),這樣就能夠減小冰壺與冰面之間的 ,使冰壺按照運動員預計的運動快慢和方向運動. 例6 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聲現象.例如:笑樹能發出笑聲是因為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里的籽撞擊殼壁,使其 發聲;廣場音樂噴泉的優美旋律是通過 傳入我們耳中的.例7 如圖14所示,是2008北京殘奧會開幕式最后一棒火炬手侯斌,靠自己雙手的力量,攀爬到火炬臺底部并最終點燃圣火的照片,該點火儀式充分體現了殘疾人自強自立、拼搏向上的勇氣和精神.已知他和輪椅總質量為80kg,攀爬高度39m,歷時約3min20s.(1)如果不計機械裝置的額外功,求他的平均功率多大?(2)小明同學看到火炬手攀爬很費勁,想到物理課上學過利用滑輪組可以省力.小明同學如果站在地面上,用如圖15所示的哪個滑輪組拉起火炬手侯斌最合適,理由是什么?如果該滑輪組機械效率為80%,求小明同學的拉力至少要多大?(g取10N/kg) 三 設計型創新題加強對考生實驗探究過程、科學實驗方法的考查,促進學生操作思維力的提高 設計型實驗題具有綜合性、開放性、探索性和創造性等特點,是中考對考生實驗能力要求提高的體現。學生不光對教材中的基本規律要充分理解,還要掌握其研究方法、應用范圍和技巧。 【探究名稱】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提出問題】液體蒸發快慢跟哪些因素有關?【猜想與假設】通過觀察圖19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猜想猜想一: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跟液體 的高低、液體 的大小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猜想二:相同條件下,將水和酒精同時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還與 有關.【設計與進行實驗】小明同學對其中的一個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20所示,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質量相等的酒精,通過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發快慢與 是否有關.此實驗過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相同.【交流與評估】 我們知道液體蒸發時要吸熱,請你舉一個應用蒸發吸熱的事例: .四 閱讀理解型創新題考查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收集和處理問題能力的提高 閱讀理解類問題,涉及的內容比較豐富,構思新穎,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捕捉信息、分析推理、觀察判斷、歸納概括和探究等多種能力。題中文字一般比較繁雜,它要求學生仔細審題,準確的捕捉到有用的信息,然后利用物理原理進行合理的解答。 額定電壓220V容積100L額定功率1650W頻率50HZ 榮榮同學家安裝了一臺太陽能熱水器,晴天可利用太陽能集熱,陰雨天可用電輔助加熱,銘牌如右表所示.求:(1)太陽能熱水器貯滿水,水溫從20℃升高到50℃時,需要吸 收多少熱量?(2)用電加熱時,熱水器正常工作的電流有多大?(3)貯滿水的熱水器,陰天里要使水溫從20℃升高到50℃,其中55%的熱量是由電來輔助提供的,則熱水器正常工作時需加熱多長時間?(不計熱量損失) 今年我省的物理中考中,在面向全體學生、嚴格落實教學大綱的基礎上,加強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考查。試題映出與生產、生活及學生認知特點的聯系,恰當的反映“STS” 及其對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而且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始終體現出“創新”這一理念。2009-10-1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