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物理知識點和考點總結第一章 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1、對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的理解2、關于物理先驅及其成就3、對自然現象和生活現象的解釋4、關于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第二章 運動的世界2.1 動與靜1、機械運動2、對參照物的理解3、關于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的判斷2.2 長度與時間的測量1、關于長度和時間單位的換算及估測2、關于刻度尺的使用3、對誤差的理解4、關于長度測量的一些特殊方法2.3 快與慢1、怎樣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2、區別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3、關于平均速度的計算4、關于圖像問題2.4、科學探究 速度的變化1、關于怎樣探究速度變化的問題2、關于圖表計算求平均速度的問題3、關于速度計算的綜合應用考點:1、怎樣利用參照物來判斷物體的運動與靜止2、怎樣進行長度與時間的測量3、如何利用速度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4、如何對物體速度變化進行探究(09廣州)1.下表是國家標準鞋碼與腳長對照表,表中“光腳長度”的單位是鞋的尺碼3637383940光腳長度230235240245250A.m B.cm C.nm D.mm答案:D(09臺州).小妍家新買了型號為20cm的臺州產“蘇泊爾”壓力鍋(俗稱高壓鍋)。媽媽說,家用壓力鍋有18cm、20cm和22cm等型號。“型號20cm”指 A.鍋身的直徑是20cm B.鍋身的周長是20cmC.鍋身的截面積是20cm D.鍋的容積是20cm答案:A(09江西)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分度值而言,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不正確.答案:A B(09貴陽).目前甲型H1N1流感的蔓延正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雖然該病毒的傳播機制還未確定,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是預防感染病毒的有效措施。專家稱感染病人咳嗽所產生的有大量病毒的飛沫,會使1m范圍內的其他人吸入而被感染,所以與感染病人近距離接觸須帶口罩。一粒飛沫的直徑約為1×10-6~5×10-6m(分子直徑約為1×10-9m),由此可判斷飛沫 分子。(選填“是”或“不是”)答案:不是(09南昌).坐在溫馨的物理考場,仔細想想:你平時走路的步幅約為50 ,上體育課時你跑100m所需時間約為16 (填上合適的物理量單位). 答案:cm s(09福州市)2.隨著“神舟七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我國已實現三次載人航天飛行。在火箭推動飛船上升階段,航天員是被固定在飛船座艙內的,相對下列哪個參照物航天員是靜止的A.太陽 B.地球 C.月球 D.飛船答案:D(09江蘇)2.小紅在路上騎自行車,若說她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A.迎面走來的行人 B.路旁的樹木C.小紅騎的自行車 D.從身邊超越的汽車答案:C(晉江)2.現在你安靜地坐在考場里答題,如果說你是靜止,選擇的參照物是A.來回走動的監考員 B.從窗外飛過的小鳥C.從窗外走過的巡視員 D.黑板前的講臺桌答案:D(09貴州安順).觀光電梯從一樓上升到十樓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相對于電梯來說,乘客是運動的; B.相對于乘客來說,樓房的窗戶是向上運動的;C.以電梯為參照物,乘客是靜止的; D.以電梯為參照物,樓房的窗戶是靜止的.答案:C(09成都).圖6所示的六架戰機以相同的速度列隊飛行。此時,若以戰機下面的白云為參照物,戰機上的飛行員是__ __的;若以其中任意一架戰機為參照物,其他戰機是 的。答案:運動 靜止(09南昌).如圖所示,是山區的孩子們在攀登木制云梯上學的情景.當他們以相同的速度同時往云梯頂端上爬時,他們之間是相對 的,他們相對于地面是 的.答案:靜止 運動(09成都).在學校運動會上,小明參加的項目是百米賽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終以12.5 s的優異成績獲得冠軍。關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賽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鐘通過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答案:C(09山東臨沂).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答案:C(09山東濰坊)(多選題).甲乙兩同學沿平直路面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A.甲同學比乙同學晚出發4s B.4s~8s內,甲乙同學都勻速直線運動C.0s~8s內,甲乙兩同學通過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兩同學速度相等答案:A B C(09廣州).百米賽跑過程中的某時刻甲、乙兩運動員位置的示意圖如圖8所示(1)兩運動員中,_______的速度較快,因為在相等的時間內該運動員_______較大(2)乙運動員的成績是10s,他的速度是_______m/s(3)運動員跑到終點時,不能馬上停下來,是因為_______答案:(1)、乙 乙跑過的路程 (2)、10 (3)運動員具有慣性(09福州市)17.在2009年中考體育測試中,小雨同學“50m跑”的成績是8s,則他跑50m的平均速度是 m/s,由于 ,他到達終點后無法立即停下來。答案:6.25 慣性(09寧波)28.軌道交通具有便捷、運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優點,有利于減緩城市交通擁擠、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等。寧波市軌道交通工程l號線已開始建設,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1)建造單位長度的1號線地鐵,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 (填“高”或“低”);(2)目前我市城區公交車的平均行駛速度約25km/h,隨著私家車數量的增加,這一數值可能將更低。1號線一期(線路接近直線)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從高橋西到東外環至少可節省 h;(3)若1號線全線建成,預計全程的平均速度可達 km/h。答案:(1)高 (2)0.21 (3)37.2(09金華)9.2003年元月26日,首架飛臨祖國大陸的臺灣民航飛機從臺北飛經香港在上海浦東機場著陸后,載運200多名臺商及眷屬返回臺北。現經大陸和臺灣雙方的共同努力實現了直航。已知香港至臺北的距離為760千米,香港至上海的距離為1140千米,上海至臺北的距離為550千米。若飛機從上海 以500千米/時的速度直飛臺北與以相同飛行速度從上海經香港到臺北相比,可節約時間為 (飛機兩地問飛行均為勻速運動)。答案:2.7小時 或2小時42分鐘(09浙江).2008年底大陸與臺灣實現了直接通郵、通商、通航,兩岸的交流更加便捷、高效。(1)從圖可知,臺北位于上海的 方向。(2)飛機從上海起飛,經新航路可以直飛臺北,減少了經香港繞行的麻煩。上海與臺北直線距離約為700千米,如果飛機以500千米/時的平均速度從上海直飛臺北,約需要 小時。答案:(1)正南(南) (2)1.4 (09溫州)21.溫福、甬臺溫鐵路即將貫通,屆時能有效串聯溫州部分縣市,標志著溫州進入“高速鐵路”時代。 (1)右圖標出了溫福、甬臺溫鐵路在溫州境內的八個站點,據圖可知蒼南站位于新溫州站的 方向。 (2)新溫州站到瑞安站高速鐵路線長22.87千米,開通高速鐵路客運后,如果火車以200千米/時的速度從新溫州站開往瑞安站,則行駛時間為 小時。 (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答案:(1)南偏西(或南、西南、偏南) (2)0.11(09南昌).2009年1月1日9時整,江西首條湖底隧道開通.這條隧道西起陽明東路京九線隧道,東至國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長1965m,雙向6車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標志牌如圖18所示,交通標志牌上數字的含義是什么?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 一輛小車通過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時間? 答案:解:限速40km/h t=s/v=0.55km/40 km/h =0.01375h= 49.5s(09貴陽).2008年9月27日北京時間16:43翟志剛實現了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如圖所示,這是國人為之驕傲和值得永久紀念的一刻。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太空人,此次太空行走共進行了19分35秒,期間,他與飛船一起飛過了9165km,則他的飛行速度為 km/s。他身著的艙外航天服幾乎就是一個小型飛船,請根據他所處環境,談談該航天服應具備的基本功能: 。(寫出一條即可)答案:7.8 供氧、抗撞擊、抗輻射、保溫、維持壓強(或保壓)等(其它答案合理均可)(09貴陽).汽車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發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況時不能立即停車。研究發現,司機從看到情況到踩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時間;在反應時間內汽車要保持原速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反應距離;從踩剎車到車停止,汽車還要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如圖所示。下表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得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原行駛速度υ/km·h-1反應距離s1/m制動距離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利用上表數據,算出該司機的反應時間大約是 s;(保留兩位小數)(2)由這個測試可見, 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 (3) 請在圖18中畫出從司機看到情況開始計時,到汽車停止的這段時間內,汽車運動的υ-t圖像。(不需準確描點)答案:⑴ 0.66~0.68 ⑵ 車速 ⑶ 如圖所示,圖像不到橫坐標或在橫坐標以下,均扣1分第三章 聲的世界3.1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1、關于聲音是怎樣產生的2、關于聲音的傳播3、關于聲速和介質的關系4、關于回聲計算問題3.2 樂音與噪聲1、如何區分樂音和噪聲2、如何區分聲音的音調、響度和音色3、關于噪聲的防治4、關于發聲材料的探究問題3.3 超聲與次聲1、關于超聲及超聲的應用2、關于次聲及其危害3、關于回聲定位問題本章考點1、怎樣辨別聲音的產生于傳播說明:本考點常結合生活中的一些聲現象和小實驗來考察聲音的產生于傳播。在判斷聲源和傳播介質時,可以通過分析發聲體的發聲原理和傳播途徑來解決。2、怎樣區分樂音的三個特性——響度、音調和音色說明:本考點重點考察響度與音調、音色、和音調的區別。響度、音調、和音色三個特性的含義不同,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音調是聲音的高低,音色是物體的一種特性(可以辨別不同的發聲體)3、怎樣解決噪聲危害和控制問題說明:噪聲污染時當今社會“四大污染”之一,也是中考命題的熱點,一般要求正確認識環境噪聲和尋找噪聲防治的措施。關于減小噪聲的三條途徑,可以結合人聽到聲音的過程去理解4、如何判斷超聲和次聲的利用問題說明:本考點主要考察超聲在生產和生活中的應用,以及次聲的危害。解決本考點的方法是記住超聲和次聲的特點即可。一.聲現象(09蕪湖)11.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相同 B.道路旁植樹可以有效地減弱噪聲的傳播 C.正常的人耳只能聽到20Hz~2000Hz之間的聲音 D.聲源的振幅相同,人耳感覺到的聲音的響度也相同答案:B(09晉江)7.下列有關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聲波能傳遞信息,也能傳遞能量 B.“禁止高聲喧嘩”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只要物體在振動,我們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D.兩名宇航員在太空中能直接對話答案:A(09昆明市)11.一個同學遲到了,走到門外聽到上課老師的聲音,就知道正在上物理課。他除了根據講課內容外還可以根據聲音的 來判斷。教室外面出現嘈雜的聲音,關上門窗是為了在 減弱噪聲。答案:音色 傳播的過程中(09杭州)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只要物體振動,就一定能聽到聲音 B.固體、液體、氣體都能傳播聲音 C.宇航員們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語交談 D.聲音在固體、液體中比在空氣中傳播得慢些答案:B(09濟寧)4.為了探究聲音的響度與振幅的關系,小明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幾個實驗。你認為能夠完成這個探究目的的是答案:B答案:D(09晉江)1.下列事物的相關數據,符合事實的是A.人的正常體溫約為39℃ B.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約3×108km/sC.某初中生的質量約為50kg D.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220V答案:C(09江蘇)8.如圖所示,用懸掛著的乒乓球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乒乓球會多次被彈開.這個實驗是用來探究A.聲音能否在真空中傳播 B.聲音產生的原因 C.音調是否與頻率有關 D.聲音傳播是否需要時間答案:B(09山東平原縣)如圖所示,用硬紙片把一個喇叭糊起來,做成一個“舞臺”.臺上小人在音樂聲中翩翩起舞,這個現象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發聲的物體在振動(09福州市)15.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聲勢浩大的“擊缶而歌”精彩絕倫,缶聲是由于缶面 產生的,然后通過 傳播到現場觀眾耳朵的。這壯觀的場面由同步通訊衛星通過 波傳遞到全國各地。答案:振動 空氣 電磁(09煙臺).有些耳聾病人配有骨導式助聽器就能聽到聲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固體能夠傳播聲音,且傳音效果比空氣好.(只說出固體能夠傳播聲音也可)(09江西)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聲現象.例如:笑樹能發出笑聲是因為果實的外殼上面有許多小孔,經風一吹,殼里的籽撞擊殼壁,使其 發聲;廣場音樂噴泉的優美旋律是通過 傳入我們耳中的.答案:振動 空氣(09四川自貢).兩人相距較遠說話時,聽不到對方的聲音,但同樣情況下,用自制的土電話就可以聽到相互的說話聲;耳朵貼在鐵軌上能聽到遠處火車開來的聲音而站起來就聽不到了。對此,請你提出一個要研究的問題 。答案:聲波在固體中傳播的能量損失筆在空氣中少嗎?聲音的傳播距離與介質有關嗎?聲音的固體中的傳播距離比在空氣中傳播的遠嗎?(09煙臺)1.音樂會上不同的樂器演奏同一首樂曲,我們也能夠分辨出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這主要是依據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答案:C(09成都). 當喇叭里響起“我和你,心連心,共住地球村……”的男聲演唱時,小明和小亮齊聲說:“是劉歡在演唱!”他們作出判斷的依據是:不同演員聲音的A.音調不同 B.響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聲速不同答案:C(09湖南婁底).“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就能判斷來的熟人是誰,主要是依據講話人的A.振幅 B.音調 C.響度 D.音色?答案:D(09河南)匯演上,小明彈奏電吉他時不斷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長度,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琴聲是通過 傳播到我們耳中的。答案:音調 空氣(09廣州)3.下列控制噪聲的措施中,屬于防止噪聲產生的是A.關閉房間的門窗 B.會場內把手機調到無聲狀態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裝隔音窗 D.機場跑道工作人員使用防噪聲耳罩答案:B(09山東濰坊).近年來,為了控制噪聲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有些城市采取了城區禁止汽車鳴笛、道路兩邊種花植樹、高架橋兩側安裝隔聲板等措施。下圖所示的標志中,表示“禁止鳴笛”的是答案:C(09貴陽).如圖所示,是我市城區到龍洞堡機場高速公路某路段兩旁安裝的隔音墻,其目的是減小車輛行駛時產生的噪聲對公路兩旁居民的危害。這種減小噪聲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個途徑中實現的A.噪聲的產生 B.噪聲的傳播C.噪聲的接收 D.以上三種均是答案:B(09湖南婁底).婁底市區主要道口設有噪聲監測設備. 某時刻該設備的顯示屏上顯示49.20的數字,這個數字的單位是 .答案:分貝(dB)(09山東平原)如圖所示的是摩托車引擎后安裝的消聲器的結構圖.摩托車安裝消聲器是采用 的方法來減弱噪聲的。(09威海).有一種電動牙刷,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干凈又舒服,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電動牙刷發出的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 B.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C.超聲波的音調很低所以人聽不到 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答案:D(09南昌)(多選題).關于聲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真空不能傳聲是通過實驗與推理的方法獲得的 B.發出較強聲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燭焰“跳舞”,說明聲波能傳遞能量C.課堂上聽到老師的講話聲,說明聲音可以在空氣中傳播D.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相同答案:A B C(09貴陽).通常情況下,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HZ,其頻率高于20000HZ的聲波稱為 。請你列舉一個人們利用這種聲波的實例: 。答案:超聲波 聲吶(或超聲波雷達測速儀、B超等)、雷達、超聲波探傷(其它答案合理均可)第四章 多彩的光4.1 光的直線傳播1、光源的理解2、關于光沿直線傳播的理解同種均勻介質3、利用光沿直線傳播解釋生活中的光現象小孔成像形成的想的形狀與物體形狀相同,與孔的形狀無關,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小孔的距離和小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4、關于光的傳播速度的計算4.2 光的反射1、對光的反射現象的理解2、對光的反射規律的理解3、如何區別鏡面反射和漫反射4、平面鏡成像特點的理解5、如何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6、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圖7、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圖4.3 光的折射1、對光的折射現象的理解2、對光的折射規律的理解3、利用光的折射規律解釋生活中的現象4、如何根據兩規律判斷介質、法線和夾角法線是關鍵4.4 光的色散1、對光色散現象的理解2、對色光的混合的理解3、對顏料混合的理解4.5 凸透鏡成像1、如何區別凸透鏡和凹透鏡2、對透鏡光學性質的理解3、根據幾條特殊光線作透鏡的光路圖4、如何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5、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理解4.6 眼睛與視力矯正1、關于眼睛的成像原理2、如何識別近視眼鏡和遠視眼鏡3、實驗探究近視眼鏡形成原因4.7 神奇的眼睛1、對放大鏡原理的理解2、對顯微鏡和望遠鏡成像情況的理解3、對照相機成像原理的理解4、對投影儀成像原理的理解考點1、怎樣利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現象說明:本考點重點考察利用光的之此案傳播解釋生活和自然界中一些重要的現象,如小孔成像,手影,日、月食等,有時候還與科技發展、物理時事緊密聯系,同學們在學習本部分內容時,要將概念,原理等基礎知識熟記于心,再根據幾何作圖并結合生活中的經驗來判斷。2、如何利用光的反射規律作圖說明:本考點中重點考察根據光的反射規律作光路圖,弄清關于光的反射中一點,兩角,三線,的涵義是做題的關鍵,作圖時先找到入射點,過入射點作出法線,再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完成光路圖。3、如何利用平面鏡成像特點作光路圖說明:利用作圖間接考察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作圖時可以先選出幾個特殊點,任何用幾何上“對稱”的方法在平面鏡的另一側找出其對稱點。把水面看作平面鏡也可以用這種方式。4、利用光的折射規律作圖及解釋生活中的光現象說明:折射現象的判斷、折射角與入射角的確定,光的折射作圖等是本考點經常涉及到的,在做題時應特別注意分析光從哪種介質斜射入哪種介質,以便確定折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無論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中,還是光從水或其它介質斜射入空氣中,在空氣中的角總是大角。5、如何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說明: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要注意實驗儀器的擺放位置,并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在同一直線上,且在同一高度,并且要牢記凸透鏡成像動態變化規律,物近,像遠,像大,當,物遠,像遠,像大6、如何理解生活中的透鏡成像原理說明:本考點重點考查放大鏡、顯微鏡、望遠鏡、照相機、投影儀等光學儀器各自工作原理、成像特點及用途,這類題目可以采用類比法來辨別,同學們可以把生活中的透鏡成像原理與凸透鏡成像規律做比較。7、如何理解眼睛成像原理及視力的矯正說明:本考點重點考查眼睛結構和作用,近視鏡與遠視鏡的形成和矯正方法,探究近視鏡與遠視鏡的成因和矯正方法。中考題大多以圖片的形式出現,對這類試題要注意運用“類比法”進行識別。三.光現象 (09威海).在太陽光下我們能看到鮮艷的黃色的花是因為:A.花能發出黃色的光 B.花能反射太陽光中的黃色光 C.花能發出白色的光 D.花能吸收太陽光中的黃色光答案:B(09山東平原)如下短句或詞語涉及到的知識與光的直線傳播無關的是A.立竿見影 B.一葉障目C.魚翔淺底 D.三點對一線(09福州市)3. 如圖1所示的四種現象中,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09重慶)2.如圖1所示的四種情景中,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 )答案: A(09威海).小明同學在課外用易拉罐做成如圖1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則他在半透明紙上看到的像是:A.蠟燭的正立像 B.蠟燭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圓形光斑答案:B(09南昌).夏日炎炎,人們總喜歡躲在大樹的陰影下乘涼,樹蔭的形成是由于 光的直線傳播 B.光的漫反射 C.光的折射D.平面鏡成像答案:A(09湖南婁底).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108m/s,為實現我國的探月計劃,向月球發射的激光到達月球并返回地面約需2.6s,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是 m.?答案:3.9×108(昆明市)15.身高1.6 m的人,站在平面鏡前2m處,則人在鏡中的像高 m,像與人的距離為 m,若此人以1m/s的速度遠離平面鏡運動2s,像與平面鏡的距離為 m。答案:1.6 4 4.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陽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為小鐵球。⑴標出小鐵球A在甲圖中位置時,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點表示即可);⑵若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沿圖中圓形虛線軌跡運動,請在圖乙框中畫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運動的軌跡。答案: (09溫州)6.下列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 A.筆“斷”了 B.水中倒影 C.郵票放大 D.手影答案:B(09泰安)2.下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答案:A(09濟寧)3. 陽光下,微風吹拂的河面,波光粼粼,這里蘊含著光的 現象。答案:反射(09山東臨沂).2009年7月22日上午8時左右,將發生本世紀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如果天氣晴好,中國是全球最佳觀測地。日食現象可以用我們學過的光的_________道理解釋。觀察日食時要注意保護眼睛,不能用肉眼或通過沒有減光設備的望遠鏡直接觀看,否則容易造成視網膜損傷,甚至失明。比較簡易的做法是如圖所示,用一盆滴有墨水的水來觀看,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直線傳播 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原理)(09蕪湖)3.風景旖旎的鏡湖,各式現代建筑環湖矗立,充滿時代氣息。如圖1所示,建筑物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________所形成的________ (選填“實像” 或“虛像”).這些“倒影”看起來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主要 是因為建筑物的光射到水面時,有一部分發生____________進入 了水中;拍攝該照片的照相機鏡頭相當于________透鏡,這種透 鏡對光線具有______________作用,可用來矯正_________(選填“近”或“遠”)視跟。(09貴陽).如圖所示,許多建筑采用玻璃進行外墻裝璜,這在美化城市的同時卻造成了光污染,造成這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陽光在玻璃表面發生了 反射。答案:鏡面(09重慶)如圖所示,研究光的反射時,測得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40o,則反射角是 度。答案:作圖略 50(09成都)如圖所示,一細光束射到平面鏡MM'的O點處,請根據光的反射規律畫出它的反射光線,標明反射角大小。 (09四川自貢)如圖所示,兩面平面鏡互相垂直,一束光線斜射到平面鏡上,請在圖乙中完成光路圖。答案:(09四川綿陽)21.右圖是探究“光反射時的規律”的實驗裝置圖。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紙板豎直地立在平 面鏡上,紙板上的ON垂直于鏡面。一束紅光貼著紙板沿EO射到f)點,光將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紙板ON的右半邊向后折,反射光線將_ __(選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藍光沿原FO方向射到0點,它反射后沿_ ___方向射出。(09義烏)24、課堂上,老師用一套科學器材進行“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實驗演示,得出了正確的結論。(1)根據光的反射定律,如果入射角為20o,則反射角的大小是 (2)課后,某同學利用同一套實驗器材,選擇入射角分別為15o、30o、45o的三條光線進行實驗,結果得到了不同的數據,如圖所示。經檢查,三次試驗中各角度的測量值都是準確的,但總結的規律卻與反射定律相違背。你認為其中的原因應該是 答案:(1) (2)將反射光線與反射面(或鏡面)的夾角作為反射角 (填“反射角判斷錯誤可得分”;只表達出“反射角測量錯誤”的不得分)(09山東濰坊).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光的反射規律,其中有一個可折轉的光屏,光屏在實驗中的作用是:(寫出兩條)① ;② 。答案:①顯示光的傳播路徑②探究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是否共面(09江蘇)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丙中畫出物體AB所成的像.(09廣州).如圖15所示水面上方有一發光點A1,水中另有一發光點A2.人在空氣中看到A2在水中的位置就是A1在水中的像的位置。畫出:(1)A1發出的光經水面反射進入人眼的光路圖(2)A2發出的光進入人眼的光路圖答案:(09威海)在圖18中做出人看到球的光路圖。答案:(09湖南婁底)作出圖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答案:略(09廣州).圖3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像的大小與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有關B.蠟燭遠離玻璃板過程中,蠟燭的像始終與蠟燭等大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會成在光屏上D.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是為了能在玻璃板后成一實像答案:B(09煙臺)22.小明利用平板玻璃、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等器材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選用玻璃板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選取兩段完全相同的蠟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便于觀察和確定像的位置. (2)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09江西)在研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時,回想我們的實驗過程,我們是選用了 作為平面鏡,這樣做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 和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答案:玻璃 位置(09威海).小強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取兩段等長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觀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圖15所示,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 關系,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像是 像。答案:大小 虛(09寧波)16.如圖所示為用玻璃罩罩著的古石碑,由于玻璃反光,石碑上的字很難看清。小科認為:①用玻璃罩能有效防止酸雨對石碑的侵蝕;②石碑上的字發生了鏡面反射;③罩外的樹木通過玻璃表面反射成了虛像;④若罩外的光線再強一點,石碑上的字看起來一定會更清晰;⑤若罩內能給石碑一定的照 明,石碑上的字看起來會更清晰。其中合理的是A.①③⑤ B.②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答案:A(09山東臨沂).如圖所示,對下列光學現象的描述或解釋錯誤的是( ) (a) (b) (c) (d)A.圖(a)中漫反射的光線盡管雜亂無章,但每條光線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圖(b)中木工師傅觀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特點C.圖(c)所示炎熱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樓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現象造成的D.圖(d)所示是太陽光經過三棱鏡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況答案:C(09臺州).2009年7月22日(農歷六月初一)上午,在我省北部將能觀察到日全食。觀測日全食不能用肉眼直接對著太陽,如果沒有專用的太陽濾鏡,可采用如圖的兩種簡便方法:如圖甲所示,準備一盆黑墨水置于陽光下,在臉盆中能觀察到太陽的像,這是利用了 成像原理;如圖乙所示,將手指展開,互相垂直疊放,對著陽光,在白紙上也能觀察到太陽的像,這利用了光沿 傳播的原理。答案:平面鏡 直線(09河北).有時,教室黑板反光能“晃”著一些同學的眼睛,其原因是 ;為了保護同學的眼睛,請你根據所學的知識提出改變這種現狀的一條建議: 。圖10中AO是一條與平面鏡成60o的光線,請在圖中畫出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度數。答案:發生鏡面反射;用不易反光的材料做黑板等,圖略。【解析】本題易丟分的地方在于作圖,一定要嚴格按照題目要求,切記標出反射角的度數。而鏡面與光線夾角不是入射角。四.光的折射(09四川綿陽)8.《史記》、《夢溪筆談》中都有海市蜃樓的記載,宋代大詩人蘇軾在《登州海市》中也描述過海市蜃樓的奇觀。海市蜃樓現象的產生是由于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線傳播 D.光的色散答案:A(09江蘇)3.下列光現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答案:B(09成都). 圖1所示現象中,應該用光的折射規律來解釋的是 答案:C(09四川自貢).把一支鉛筆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看上去鉛筆好像在水面上折斷了,如右圖所示。這是由于下列什么情況引起的。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直線傳播 D.光的色散答案:A(昆明市)8.夏天的早晨,樹葉上常常會有一些露珠。透過這些露珠看到的葉脈會更清楚,這是由于露珠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使葉脈放大了。這種情形下,葉脈應該位于“凸透鏡”的 A.焦距以內 B.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C.二倍焦距處 D.二倍焦距以外答案:A(09湖南婁底).下列光路圖能正確反映光線從空氣斜射入玻璃中的是??答案:A(09金華)23.觀察拍攝于水邊的風景照片時,總會發現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暗一些,這是光從空氣射到水 面上時,由于光的 ▲ (填“反射”或“折射”)一部分光進入了水中的緣故。答案:折射(09煙臺)19.一束光線AO以與水面成300的角斜射到水面.試在圖12中畫出光線AO經過水面后的光路圖.(09義烏)26、2009年7月22日(農歷六月初一)上午,在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將可以看到本世紀最重要、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日全食,在上海和杭州地區,人們可以“享受”到大約5-6分鐘的日全食時間。(2)專家提醒,在觀察日全食時千萬要小心,直接觀察太陽會灼傷眼睛,甚至可能對眼睛造成永久性上海。其原因之一是人眼對光的作用相當于 ,對光線有會聚作用。答案:凸透鏡 (09晉江)28.(4分)小芳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的實驗中,她按如圖15裝配儀器 (圖中F點是焦點,H點是2倍焦距處) ,此時光屏上得到了一個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1)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 ;(2)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她應把蠟燭向 調(填“上”、“下”);調節好蠟燭的高度后,她把蠟燭移到A點,此時光屏上的像很模糊。為了得到清晰的像,應把光屏向 移動(填“左”或“右”);(3)若想從光屏側透過透鏡看到蠟燭正立的像,可將物體放在 點(填字母符號)。(09南昌).如圖所示,是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時,光屏上所得到的像.請你在圖上大致畫出其所對應的物體.答案:(09四川綿陽)11.小方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實驗,當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位置如圖所示時,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則A.得到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實像C.把蠟燭向左移動,調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變小D.把蠟燭向右移動少許,要得到清晰的像,應向左移動光屏答案:C.探究燭焰通過焦距是10cm的凸透鏡成像規律時,蠟燭、透鏡、光屏位置如圖6所示,此時A.a為物距 B.b為焦距C.凸透鏡成放大的燭焰像D.若蠟燭、透鏡不動,僅移動光屏,燭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答案:C(09山東濰坊)(多選題).如圖所示,是“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示意圖,凸透鏡的焦距為f,將蠟燭從a點沿主光軸移到b點的過程中,蠟燭的像將A.遠離透鏡 B.靠近透鏡 C.逐漸變大 D.逐漸變小答案:A C(09四川自貢).把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可在距凸透鏡15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將某一物體放在此透鏡錢20cm處,可得到一個A.倒立放大的實像 B.倒立縮小的實像 C.正立放大的實像 D.正立放大的虛像答案:A(09河北).下圖是物體A通過凸透鏡(透鏡未標出)成像的示意圖。當凸透鏡放在哪點時,才能產生圖中所成的像A’( )A.a點 B.b點 C.c點 D.d點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凸透鏡成像規律,從圖可知成倒立縮小實像,故像距小于物距應放置于C點。(09江蘇).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時,首先應調節凸透鏡、光屏和燭焰,使它們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并且大致在 .如果凸透鏡焦距為10cm,物距為25cm,移動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的實像.在照相機和投影儀中,成像情況與此類似的是 . 答案:同一高度 縮小 照相機(09福州市)28.小波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中(l)實驗要求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這樣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__________。(2)他將凸透鏡正對平行光,當光屏移動到圖21所示位置時,屏上呈現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的焦距f=________cm。答案:(1)光屏中心 (2)10(09泰安)20.在利用光具座進行凸透鏡成像的實驗探究中:(1)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圖可知,凸透鏡對光線具有 作用,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2)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點燃蠟燭后,無論怎樣移動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請你指出其中一條可能的原因: 。(3)調整后,把燭焰放在距凸透鏡16cm處時(如圖乙),在凸透鏡另一側前后移動光屏,會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 的實像(填寫像的性質); (填光學儀器)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律工作的。如果將蠟燭在乙圖的基礎上遠離透鏡,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應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答案:(1)會聚(1分) 11 (2)蠟燭放在了凸透鏡焦點以內(或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3)放大 投影儀(或幻燈機) 靠近 (09濟寧)9.在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⑴小明發現所用的凸透鏡沒有標明焦距,于是他讓太陽光平行于主光軸照射在凸透鏡上,在透鏡另一側F點得到一個最小的亮點,如圖7所示。試作出這一過程的光路圖。⑵請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鏡的焦距:f= cm。⑶小明將該凸透鏡放在光具座上進行實驗,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8所示,其中明顯還需要調整的是__________ 。調整后,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個清晰的蠟燭的像,請你詳盡地描述這個像的特點: 。⑷此時,小明把自己的近視眼鏡放在蠟燭和凸透鏡之間且靠近凸透鏡的位置,結果光屏上原來清晰的像變模糊了,若不改變蠟燭和凸透鏡的位置,應將光屏向 凸透鏡的方向移動(填 “遠離”或“靠近”),才能使蠟燭的像變清晰。此實驗說明近視眼配戴合適的近視眼鏡能矯正視力的原因是 。答案:⑴ 如圖1所示。(1分) ⑵ 約5cm(1分)⑶光屏的高度,使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線上(1分) 、 倒立、縮小的實像(2分)。(4)遠離(1分) 能把成在視網膜前的像成在視網膜上。(2分)評分標準:本題共7分,各小題占分見相應小括號內的分值。其中地(3)小題若學生只填出“光屏的高度”也可給1分; 成像的特點少答一個扣1分,扣滿2分為止。地(4)小題的第二個空可根據學生答的意思酌情給分或扣分。如:學生若僅填出“近視鏡對光有發散作用”也可給1分。(09貴州安順).某實驗小組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實驗過程中,進行了以下步驟:(1)將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透鏡的另一側移動光屏,在距透鏡10cm處,屏上呈現出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粗略測出此凸透鏡焦距約是多少?(2) 小華同學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圖所示,并使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實驗過程中凸透鏡保持在光具座上50cm的位置處不變。將燭焰移動到光具座上的15cm位置處,當光屏在光具座60~70cm間的某位置時,光屏將會接到燭焰的像,該像與物比較有什么特點?應用這一原理可以制成什么光學儀器?(3)小華同學對凸透鏡成像做了進一步的探究,讓凸透鏡和燭焰的位置保持不變,將光屏向右移動了2cm,結果發現屏上燭焰的像變模糊,接著她將同學的近視眼鏡放在透鏡與燭焰之間并左右移動進行調節,結果光屏上燭焰的像又重新變清晰。此現象說明近視眼鏡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答案:(1)10cm (2)倒立、縮小的實像 照相機(或攝像機、攝像頭)(3)凹透鏡 (09江蘇)12.如圖所示,小剛將盛滿水的圓柱形透明玻璃杯貼近書本,透過玻璃杯觀看書上的鸚鵡圖片(圓圈中的鸚鵡圖與書本中的鸚鵡圖實際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虛像可能是答案:A(09威海).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過程中,小明同學觀察到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現象。下列光學儀器的成像規律與實驗現象的成像規律相同的是:A.放大鏡 B.照相機 C.投影儀 D.潛望鏡答案:C(09山東臨沂).如圖所示是照相機的成像示意圖,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照相機使用的是凸透鏡B.照相機使用的是凹透鏡C.所成的像是正立、縮小的實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虛像答案:A(09江西)如圖所示,F為凸透鏡的兩個焦點,A'B'為物體AB的像,則物體AB在 A.圖中Ⅰ區域,比A'B'大,箭頭方向向上B.圖中Ⅱ區域,比A'B'大,箭頭方向向下C.圖中Ⅲ區域,比A'B'大,箭頭方向向上D.圖中Ⅳ區域,比A'B'小,箭頭方向向下答案:C(09河南)凸透鏡成像規律時,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先后把蠟燭放在a、b、c、d四點并分別調整光屏的位置,如圖4所示,探究后他總結出下列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A.照像機是利用蠟燭放在a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B.放大鏡是利用蠟燭放在b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C.幻燈機是利用蠟燭放在d點的成像特點制成的D.蠟燭放在b點成的像比它放在c點成的像大答案:A(09山東平原縣)數碼相機是一種新興的照相器材,它同普通照相機不同之處,在于它沒有底片,而是通過一個特殊的感光層CCD,將圖象的光信號轉化成為數字信號保存起來.下表是某數碼相機的一些參數,請你根據這個表格,用所學過的知識來說明,感光層離開鏡頭的距離要滿足什么條件:__ _______;要成像,物體離開鏡頭的距離要滿足什么條件:__ _______。型號鏡頭焦距光圈快門CCD解析度Sony-S7034mm8s-1/1000s1024×768 (09重慶)8.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迅速提高,照相機、攝像機已經進入了普通家庭,它們的鏡頭相當于一個 透鏡,拍攝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 (選填“虛”、“實”)像。 答案:凸 實(09山東濰坊).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視力正常的人,物體經晶狀體成像在視網膜上,對于近視眼而言A.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鏡矯正 B. 像成在視網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鏡矯正C.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鏡矯正 D.像成在視網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鏡矯正答案:B(09成都)(多選題). 圖18所示的四幅圖,有的能夠說明近視眼或遠視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給出了近視眼或遠視眼的矯正方法。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圖①能夠說明遠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③給出了遠視眼的矯正方法B.圖②能夠說明遠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④給出了遠視眼的矯正方法C.圖①能夠說明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③給出了近視眼的矯正方法D.圖②能夠說明近視眼的成像原理,圖④給出了近視眼的矯正方法答案:A D(09四川綿陽)16.如果一束來自遠處某點的光,經人眼的角膜和晶狀體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視網膜前,這眼就是_ ___眼。用凸透鏡可以矯正 眼。答案:近視 遠視(09湖州).近視患者需佩戴由凹透鏡制成的眼鏡,是由于凹透鏡對光有 (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答案:發散(09河南)像一架照相機,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于一個_______透鏡,來自物體的光會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__________的像(選填“正立”或“倒立”)。如果長期不注意用眼衛生,會導致近視。有一種治療近視眼的手術,采用激光對角膜進行處理,使晶狀體和角膜構成的透鏡對光的偏折能力變得__________些(選填“強”或“弱”)。答案:凸 倒立 弱(09貴陽).在探究“近視眼的形成原因和矯正方法”時,冰蓉同學選擇了如下器材:蠟燭(模擬所視物)、水凸透鏡(模擬人眼晶狀體,并與注射器相連)、光屏(模擬人眼視網膜)、光具座等。(注:水凸透鏡的凸起程度可以通過注射器注入或吸取水的多少來調節。)(1)她安裝并調整好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將點燃的蠟燭置于透鏡前某一位置時,在光屏上得到了燭焰清晰的像;當向水凸透鏡內注入水,使透鏡更凸后,發現光屏上已無燭焰清晰的像,若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燭焰清晰的像,應在水凸透鏡前放置一塊 透鏡;若撤去放置的透鏡,應將光屏 (選填:“靠近”或“遠離”)水凸透鏡,才能得到清晰的像。(2)根據上述實驗,可知近視眼的形成原因是: 。答案:⑴ 凹 靠近 ⑵ 晶狀體較正常人眼更凸 或變厚(或像成在了視網膜之前) 或晶狀體偏折能力強或對光線的匯聚能力強(09杭州)12.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在光的折射現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B.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因而物體經凸透鏡所成的像總是縮小的C.無論物體離平面鏡遠或近,它在平面鏡中所成像的大小始終不變D.凹面鏡對光起發散作用,凸面鏡對光起會聚作用答案:C(09金華)16.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它的獨特魅力給課堂教學增添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教室的投影銀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制成的,投影儀的折光系統相當于一個凸透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凸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B.全班同學都能看到畫面是因為光射到投影銀幕上發生了鏡面反射C.全班同學都能看到畫面是因為光射到投影銀幕上發生了漫反射D.鏡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答案:C(09嘉興)26.2009年7月22日上午,嘉興將能觀測到本世紀最重要的一次日全食,屆時嘉興地區將有近6分鐘時間完全看不見太陽。這一現象可以證明光是 傳播的。同學們在觀測時一定要使用專用或自制器材,嚴禁肉眼直接觀察,因為人眼中的晶狀體相當于 鏡,會對光線起會聚作用,從而灼傷視網膜。答案:直線 凸透(09成都).我國的民諺、俗語和詩詞中往往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現列出以下幾條民諺、俗語和詩詞:①“潭清疑水淺”;②“墻內開花墻外香”;③“坐井觀天,所見甚少”;④“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其中,能夠用分子不停地做無規則運動解釋的是____;能夠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的是____。(均填序號) 答案:② ③(09四川自貢).右圖所示,東東在探究光的色散現象時,看到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東東對產生的原因進行了思考。受此啟發,在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時,東東想:如果分別用紅光和紫光平行與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射入,紅光.紫光對凸透鏡的焦距是否相同呢?請寫出你的推斷: 色光對凸透鏡的焦距大,你推斷的理由是: 答案:紅 凸透鏡(或三棱鏡)對紅光的偏折(或折射)程度小(如果回答的理由是將凸透鏡與三棱鏡對比,或將凸透鏡等效為兩個三棱鏡的組合,只要說理正確均給全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