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6張PPT。 我的設計主題產生背景教 學 目 標教 學 重 難點教 學 過 程※知識與技能: 1、發現問題,確定研究主題。 2、課題的修改、轉化。※過程與方法: 1、通過活動的開展,激發自身發現問題的能力,培養問題意識,激發解決實際生活學習問題的熱情。 2、在活動的過程中,與同學互相合作與探討,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互相學習,合作分享的意識; 2、在小組合作中體驗組員之間互相配合、團結協作的能力,體會集體合作的力量。教學目標 ※教學重點:確定主題、將問題表述為課題 ※教學難點:課題的修改轉化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第一部分:基本情況一、 說活動背景 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里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養成教育是對學生行為指導與良好習慣的一種教育模式。因此,養成教育是各級學校必須重視的一個問題。尤其是寄宿制學校更應高度重視的一種教育模式。 綜合實踐活動課是一門由國家規定、地方指導和校本開發的課程,所以在滲透新課程理念的同時,一定要具有地方和校本特色。岳麓實驗中學就是一所以寄宿為主(超過90%)的學校,所以對于住校學生的養成性教育,我校可以說是高度重視,那么今天,我所要結合具體課型進行說課的研究性學習課題《關注寄宿制學生的健康成長》就是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產生的。二、 說活動目標 主題確定課是研究性學習中五種基本課堂組織模式中的第一個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主題確定課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接下來的研究方向、研究深度和研究結果。所以,我要引導學生遵循著科學性、針對性、興趣性、新穎性和可行性這樣五個基本的選題原則來開展這一堂主題確定課。今天我要進行說課的課型是:主題確定課具體活動目標為: 1、引導學生自主選題,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確立一個方向明確、有研究價值的課題。并成立本課題的研究性學習小組。2、讓小組成員對已確定的課題進行簡要陳述,教師以導師身份對本課題可行性進行評估,并指導小組修改完善。3、通過主題確定課學習,引導學生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從學科學習中,從社會實踐中發現問題,尋找課題來源,做生活的有心人。一、 說活動過程設計(共分三步進行)第二部分、實踐過程和指導策略1、 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并轉換成課題綜合時間活動課面向學生個體的具體的生活情境,從學生的興趣出發,追求課程向學生的經驗和生活的回歸,強調學生在豐富多樣的實踐中激發興趣,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 本節主題確定課前,我已經給學生們留下了思考作業:-----------目前,在生活和學習上最困擾你的問題是什么?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匯總如下:生活方面的問題:①零花錢:逍遙自在前半月,勒緊脖子后半月;②冬天的晨跑還要不要?③校園內依然存在亂丟亂扔現象;④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賴性強,不想住校了。⑤各種原因導致的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⑥校園商店的食品質量安全問題。⑦飲食安全:很多同學喜歡吃方便面等垃圾食品;⑧不善于處理同學關系,容易發生矛盾;①學習較被動,不愛刻苦鉆研,尤其不能馬上適應高中生活。②對學習沒有興趣,定下的目標不能夠堅持下去。③不會合理地安排學習和娛樂的時間。④自控能力差,影響學習效率。⑤作業太多,有時根本完不成。⑥學習上不懂的地方不和同學討論,小組不團結。……學習方面的問題:分組討論:幫助每一位同學解決困擾,并找到問題的原因所在……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缺乏良好的學習和行為習慣。這些問題,都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每一種不良習慣都會妨礙學生今后的成功。因此我們可以將他們轉換成一個總課題:關注寄宿制學生的健康成長(課題雛形) 研究對象和范圍:寄宿制學生研究內容:如何促進健康成長研究的意義和目的:促進其健康發展確定課題:關注寄宿制學生的健康成長子課題:各小組自擬明確具體信息:?組長:負責指導教師和課題成員的溝通和協調,承擔課題研究的總報告并陳述。記錄組:負責及時詳細記錄研究過程。信息組:負責查找相關資料,進行問卷設計和調查采訪。數據統計組:負責對收集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撰寫組:負責問卷的制定和結題報告的撰寫。2、小組成立,分類確定子課題。綜合實踐課讓學生們走進生活、親身體驗,觀察、動手、動腦,讓學生全員參與。為了充分發揮全體同學的積極性,保證課題的順利實施,同學們以自由組合為主,老師和課代表微調為輔,各小組推舉出自己的課題負責人,根據每位學生的特點,做出了周密的計劃和詳細的分工。提示: 根據研究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心理健康類、飲食安全類、學習障礙類、日常消費類、交通安全類……課題篩選過程:第一步,把不合要求的問題去掉例:⑴我的校服怎么不見了?---無研究價值 ⑵開放學生校外就餐的研究----目前無可行性⑶國學的有哪些價值?---抽象空泛⑷我為什么要學習?-----自身責任問題 ⑸如何在學校使用手機而不被發現-----違反學校規章制度--------小組討論、篩選,將不合要求的問題去掉第二步,基礎知識,重新建構⑴把握可行性(人力、物力、財力)⑵力求新穎性(創新)⑶增強現實性(解決實際問題)第三步:將問題表述為課題問句--------陳述句教師講解:⑴、問題與課題的關系----課題是值得研究的問題,也是能夠解釋和回答的問題⑵、問題劃分:“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即基礎的問題、較深層次的問題、全面綜合的問題(教材第17頁對問題與課題的分析)小結:簡單基礎的問題,只是研究課題的一部分,研究的課題要有廣度和深度小組討論完成,將問題分析、綜合、表達成綜合全面的課題師生共同評估------課題的修改轉化各小組陳述自己的課題 對于不合格的課題,有下列辦法處理:⑴替換研究對象⑵改變研究角度------學生進一步修改、完善課題--------------小組匯報修改結果4、教師歸納,小結提升(略)三、我的 收獲: “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一定要知道的是,走路要由孩子自己去學。” 愛默生的這句名言道出了在綜合實踐這一學科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于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這堂主題確定課的指導教師,我注重老師的指導作用、引導作用和組織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真正成為主人,充分地體現出他們的主體地位,以此來彰顯我們綜合實踐這一學科的特殊的魅力所在!教學反思1、此次主題確定課,在發動同學們的積極性方面做得不夠,部分同學沒有積極參與討論。2、老師在指導學生時,讓學生溝通準備的時間還可以更多些。3、作為綜合實踐課的指導教師,其指導地位體現在迷津導航、拋磚引玉,學生們自己分析討論后得出的收獲,才是最重要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