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學剪紙》教材分析:本課教材分三大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看一看”欄目,讓學生看到了獨具匠心、風格各異、形式不同的剪紙圖,其目的是激發學生對剪紙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增強學生熱愛祖國民間藝術的情感。第二部分“做一做”欄目,讓學生動腦構思、設計,動手操作,通過完成1-2件作品,使學生提高動手動腦,手腦并用的能力。第三部分“說一說”欄目,讓學生通過觀察后知道剪紙的過程及應注意的問題,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教材安排的手工剪紙,是一種典型的素質教育題材。它注重對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審美能力的科學訓練,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學生分析:經過前幾課的學習,學生對手工制作非常感興趣。有了前幾課學習的經驗,他們已經初步掌握剪刀的使用及折紙的方法,特別是“小紙花”、“拉花”等課程學習完后,學生對手工制作已初步形成技能。因此,教學本課時,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貫穿教學的始終,以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為目的。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設計理念:本節課的設計遵循“在動手與動腦的緊密結合中促進學生技術素養的形成”這一教學理念進行。內容緊貼學生的實際生活,課堂上充滿著學生的愉悅心情,讓他們在“做中學”和“學中做”,通過實際操作,進一步掌握剪紙的基本技能與方法。使他們更加熱愛祖國的民間藝術。教學目標:1.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培養學生嚴謹、細心、耐心、團結協作精神及熱愛祖國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的思想感情。2. 了解剪紙是在我國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學習掌握剪紙的基本方法。在剪紙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己的觀察、模仿、想象、創造、親手實踐;同學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提高。3. 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掌握剪紙的各步驟操作要點。通過剪紙方法的運用完成2-3件作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能力、評價能力。教學重點:學會剪紙的基本步驟和方法。教學難點:在基本驟和方法的基礎上進行創作。課前準備階段:1.課件。2.正方形、長方形彩紙、剪刀、膠棒、磁紙《學剪紙》教學設計一、導入新課剪紙是我國最古老的民間藝術之一。它的形式質樸、單純,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游覽一下剪紙的世界。出示課題《學剪紙》探究學習(一)了解剪紙藝術(視頻)1. 首先讓我們通過一段短片來了解一下剪紙藝術。(播放視頻)2. 幾千年來,剪紙以其獨特的表現形式,深受人們的喜愛。一張普通的紙,一把普通的剪刀,在民間藝術家的手中可以變幻出飛舞的蝴蝶,奔跑的駿馬,也可以描繪美麗的風景和有趣的故事。通過剛才這段短片你都了解了哪些有關剪紙方面的知識呢,誰能說一說? (1)什么是剪紙 (2)剪紙的起源(3)剪紙的特點:色彩鮮明,形象夸張簡潔,線條連接自然。(4)剪紙的技巧:剪(圓如秋月 線如胡須)、刻(尖如麥芒 鏤空)(5)剪紙的作用:裝飾(6)剪紙的表現內容:戲曲人物、翎鳥花卉、草蟲魚獸、吉祥圖案3.誰能說說你都見過哪些剪紙作品?過年時家里貼的窗花、窗上貼的吊錢、門上貼的肥豬拱門、結婚時貼的喜字……4. 現在,在全國各地都能見到剪紙作品,甚至還形成了不同的地方風格和流派,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課件欣賞)(1)河北蔚縣的民間剪紙是用吸水性好的紙刻制后,又用毛筆點彩染色而成的一種彩色剪紙。(2)山東民間剪紙粗獷豪放、簡練樸實(3)陜西地區民間剪紙充滿了濃郁的鄉土氣息。(4)江浙一帶的民間剪紙屬揚州的剪紙最具代表性,刻畫細致入微。5.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剪紙除了它的裝飾作用和實用價值以外還有極高的收藏價值,也常常被作為禮物贈送給他人傳遞友誼。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夫人彭麗媛女士,在參觀哥斯達黎加國家兒童醫院時就將中國的剪紙藝術作品作為禮物贈送給了當地的兒童。而這份“國禮”,就出自北京市海淀區的一名小學生之手。說到這里,同學們你們是不是為擁有這么優秀的傳統文化而感到無比的自豪呀?(二)學習剪紙方法1. 那么,你們想不想看看老師的作品呢?(想)好,那我就現場給大家做一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剪紙的步驟和方法。(現場示范) (1)首先要構思想一想要做一幅什么樣的剪紙作品,然后根據構思選擇適合形狀的彩紙 (2)折疊(折疊時要對其、壓平) (3)在選擇圖案時我建議大家選擇比較簡單一點的,而且在每條折線的位置上都要留連接的點,這樣剪出來的圖案才會互相連接在一起。 (4)沿線剪圖案2.誰來重復一遍剪紙的步驟:(學生重復(1)—(4),貼板書)3. 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那么老師這還有一幅剪紙作品,我們將它慢慢打開,同學們想一想這幅作品和剛才的那幅作品在制作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1)選擇了不同形狀的紙。 (2)紋樣不同。(3)折疊的方法不同。一個先向上對折再左右對折,而另一個是向相同的方向對折。而且兩個作品對折的次數也不同。4. 說的非常好。那么,一會兒我們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在這兩種方法的基礎上發揮你的想象,進行創作。我先請一位同學給大家讀一讀操作的要求,誰愿意來?(1)折疊紙時,要做到對齊壓平,紙的中心點要折得準確。(2)描繪紋樣時,要想方設法使紋樣有多處連接。(3)每人認真完成2-3幅作品,選出自己最滿意的貼在卡紙上。(4)使用剪刀注意安全,不要亂扔紙屑,注意保持環境衛生整潔。三、學生動手操作、實踐1. 我們來看看這幅作品,為什么剪好的圖案一打開都散成了幾塊了呢?誰來幫他分析分析原因?(畫紋樣時要把連接點留在折線上)2.XX同學在我們剛才學習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我們請他來為大家介紹一下方法。(選的什么紙,怎樣折疊的,在哪些地方進行了特殊處理)例如剪團花3.我們在同一個小組的同學也可以互相學習,借鑒別人的方法來完成自己的作品。 四、展評作品1.你喜歡那幅作品,說說為什么?(從圖案新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等方面)2.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五、課后小結一張普通的紙,在我們的剪刀下,幾經翻轉,變成了栩栩如生的剪紙作品。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剪紙的素材,只要同學們留心觀察,充分的發揮你的想象,我們就可以用它把生活裝點得生機盎然,美麗如畫。今天這節課就上到這里,下課。課后反思在這次教學中,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為學生展示了豐富多彩的剪紙藝術作品,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動手、動腦的積極性,提高了手腦并用的能力,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究、創新的學習方式。但有些地方還不夠完美,比如有些學生動手能力還比較差,接受新內容較慢,這些還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學中重點輔導,以提高全班的整體素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