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讓電燈發光時間:2008年9月25日 召集人:劉澤忠 記錄、錄入人:劉光明航天中學(王老師):本節課的重點是:電路的組成;難點是:短路。應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物理應以實驗為主線)來感知什么是短路,進而理解部分短路和電源短路,這樣理解就會更加深刻。物理教學不能僅限某一種模式,我認為本節的難點還沒有突破。我們的初衷是將《學案》和《教案》分開。《學案》應注重學生的個體:我學習、我探究、我提高、我拓展、我練習、我歸納……,以學生的發展為主線。怎樣理出一個模式較為新穎,構建一個框架。《學案》怎樣構建、教案怎樣構建,首先應有一個體例(模塊)。外實初(劉老師):放得還不夠開。把學生分4個小組,學生連接電路讓燈泡發光成功后就其在黑板上畫出電路的實物圖(畫4個圖)。既可激勵其他學生,也可為某些學生提供連接的思路。也便于學習:電路的組成,電路的三種狀態,電路圖。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效益。經開實驗中學(茍老師):不太熟悉初中教學。我認為:讓學生設計探究電路,連接電路,這樣非常好。我想:學生在連接電路時必然存在差異性,有的學生已經連接成功,有的還沒有連好。這時可以提醒部分學生嘗試其他的連接方式,可能會連成短路,會有新的認識。有時過分強調自主探究學生會感到迷惑。雙槐中學(張老師):總體比較完整:總體完成較好,從實驗探究到電路的組成、電路的三種狀態、電路圖。學生掌握較牢,難度不高。不足之處:小組的競爭意識沒用到,學生應主動參與到學習之中,引入競爭機制。每個環節都通過看書、填空,這樣課堂氣氛難免有點死氣沉沉。教師評價不是很到位。“學習準備”環節可以在課前進行,應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平安中學:細節做得較好(如:導線頭接燈座),交代清楚。經開實驗中學(曾老師):注重學生習慣的培養,小組活動激勵學生。短路的危害沒有講到,學生不敢表達,放得不夠開。大家一致認為物理學案應有別于其他學科,應有自身的特色。新課應分三大課型:探究課、概念課、理論課,都應以實驗為主線,只是多少而已。我們應盡快梳理出這三種課型的學案的基本框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