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能量守恒定律 學案[例1] 試分析子彈從槍膛中飛出過程中能的轉化.[分析] 發射子彈的過程是:火藥爆炸產生高溫高壓氣體,氣體推動子彈從槍口飛出.[答]火藥的化學能→通過燃燒轉化為燃氣的內能→子彈的動能.[例2] 核電站利用原子能發電,試說明從燃料鈾在核反應堆中到發電機發出電的過程中的能的轉化.[分析] 所謂原子能發電,是利用原子反應堆產生大量的熱,通過熱交換器加熱水,形成高溫高壓的蒸汽,然后推動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答] 能的轉化過程是:核能→水的內能→汽輪機的機械能→發電機的電能.[說明]在能的轉化過程中,任何熱機都不可避免要被廢氣帶走一些熱量,所以結合量守恒定律可得到結論:不消耗能量,對外做功的機器(稱為第一類永動機)是不可能的;把工作物質(蒸汽或燃氣)的能量全部轉化為機械能(稱第二類永動機)也是不可能的.【例3】 將一個金屬球加熱到某一溫度,問在下列兩種情況下,哪一種需要的熱量多些?(1)將金屬球用一根金屬絲掛著(2)將金屬球放在水平支承面上(假設金屬絲和支承物都不吸收熱量)A.情況(1)中球吸收的熱量多些B.情況(2)中球吸收的熱量多些C.兩情況中球吸收的熱量一樣多D.無法確定[誤解]選(C)。[正確解答]選(B)。[錯因分析與解題指導]小球由于受熱體積要膨脹。由于小球體積的膨脹,球的重心位置也會變化。如圖所示,在情況(1)中,球受熱后重心降低,重力對球做功,小球重力勢能減小。而在情況(2)中,球受熱后重心升高。球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勢能增大。可見,情況( 1)中 球所需的熱量較少。造成[誤解]的根本原因,是忽略了球的內能與機械能的轉變過程。這是因為內能的變化是明確告訴的,而重力勢能的變化則是隱蔽的。在解題時必須注意某些隱蔽條件及其變化。[例4] 用質量M=0.5kg的鐵錘,去打擊質量m=2kg的鐵塊。鐵錘以v=12m/s的速度與鐵塊接觸,打擊以后鐵錘的速度立即變為零。設每次打擊產生的熱量中有η=50%被鐵塊吸收,共打擊n=50次,則鐵塊溫度升高多少?已知鐵的比熱C=460J/kg℃。[分析] 鐵錘打擊過程中能的轉換及分配關系為據此,即可列式算出△t.[解答] 鐵錘打擊n=50次共產生熱量:設鐵塊的溫度升高△t,由 [例5] 用功率P=600W的電動機帶動鉆頭在鐵板上鉆孔,在t=3min內產生熱量的最大值為多少?若其中η=75%被鐵塊吸收,鐵塊的質量為m=0.7kg,則鐵塊的溫度升高多少?已知鐵的比熱為C=460J/kg·℃。 [分析] 在這個鉆孔過程中,能的轉換及分配如下:當供給電動機的電能完全轉化為鉆頭的機械能,鉆頭的機械能完全轉化為內能時,就可算出所產生的最大熱量.由上述能的分配,根據吸熱公式可算出鐵塊所升高的溫度。[解] 在t=3min內產生的熱量的最大值為:Q=Pt=600×3×60J=1.08×105J設鐵塊升高的溫度為△t,由吸熱公式:ηQ=cm△t 得℃ =251.6℃[例6] 光滑水平桌面上一塊質量M=400g的木塊,被一顆質量m=20g,以水平速度v=500m/s飛行的子彈擊中,子彈穿出木塊時的速度v1=300m/s.若子彈擊中木塊的過程中,系統損失的機械能全部轉變為內能,其中η=41.8%部分被子彈吸收使其溫度升高.已知子彈的比熱c=125J/kg·℃,試求子彈穿越木塊過程中升高的溫度.[分析] 子彈穿越木塊過程中,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由動量守恒可算出木塊獲得的速度.根據子彈-木塊系統損失的機械能可算出產生的內能.由此即可算出子彈所升高的溫度.[解] 子彈穿出木塊后,木塊的速度設為V,由mv=mv1+MV,得子彈木塊系統損失的機械能根據量守恒,子彈穿越木塊過程中產生的內能(即增加的內能)為Q=△U=1580J.設子彈升高溫度為△t,則由ηQ=cm△t,[說明] 有的學生認為子彈損失的動能就等于穿越木塊過程中產生的熱能,這是不對的,不能忽略木塊所獲得的動能.子彈擊中木塊過程中,整個系統能的轉化及分配情況如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