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生物下冊復習資料第八章 人的生殖和發(fā)育1、睪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夠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能夠產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2、雄性激素能刺激男性相關器官的發(fā)育和維持男性特征。雌性激素能刺激女性相關器官的發(fā)育和維持女性特征。3、睪丸產生的精子和卵巢產生的卵子都是人的生殖細胞。4、卵子和精子結合的過程,叫做受精作用。由卵子和精子結合的細胞叫做受精卵。5、精子與卵子在輸卵管中相遇并結合,子宮是胚胎發(fā)育的場所。6、胎兒通過胎盤從母體吸取氧氣和養(yǎng)料,排出CO2等代謝廢物。7、人的生長發(fā)育從受精卵開始,直到個體發(fā)育成熟。8、青春期的性發(fā)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長發(fā)育和第二性征的發(fā)育。第二性征 是指——男女除生殖器官外各自所特有的特征。男性的第二性征包括:出現(xiàn)胡須和腋毛;喉結突出;聲音變粗;聲調較低;女性的第二性征包括:骨盆寬大;乳房增大;聲音變細;聲調較高。9、人體的主要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男女生殖系統(tǒng)。10、人體的四種基本組織是:上皮組織、結締組織、肌肉組織和神經組織。11、骨的成分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有機物中主要是蛋白質,使骨柔韌;無機物中主要是鈣鹽,使骨脆硬。 骨的鍛燒 骨的脫鈣(10%的鹽酸)實驗現(xiàn)象 (1)變成灰白色(2)輕敲即碎 (1)產生氣泡(2)骨變軟原因 燒掉了有機物,剩下的是無機物 溶掉了無機物,剩下的是有機物實驗結論 骨中有無機物,使骨有脆硬的特性 骨中有有機物,使骨有柔韌的特性12、人體的消化系統(tǒng)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呼吸系統(tǒng)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送氧氣和養(yǎng)料、運送二氧化碳等代謝廢物,泌尿系統(tǒng)排出代謝廢物和體內多余的水。13、人體在神經系統(tǒng)和內分泌系統(tǒng)的調節(jié)下,成為一個復雜、協(xié)調、統(tǒng)一的整體。第九章 人的食物來自環(huán)境1、在食物中一般都會有蛋白質、糖類、脂肪以及維生素、無機鹽、水等人體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2、蛋白質、糖類、脂肪,它們既是人體的組成物質,又是體內供能物質。3、糖類是人體進行運動、呼吸等生命活動的主要供能物質。4、維生素既不是構成人體的物質,也不能提供能量。但對人體有重要作用。維生素缺乏及相關疾病與食物來源:缺乏維生素A——夜盲癥——動物肝臟、胡蘿卜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新鮮蔬菜水果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豆類、蛋、奶5、無機鹽是組成人體的重要物質,如 鈣、磷 是骨骼的重要組成部分。無機鹽缺乏癥及食物來源:缺乏含鈣的無機鹽———兒童佝僂病、老人骨質疏松癥———豆、蛋、奶缺乏含鐵的無機鹽———缺鐵性貧血———————動物肝臟、肉類、豆類缺乏含碘的無機鹽———地方性甲狀腺腫(大脖子病)——碘鹽;海帶、紫菜等海產品。6、牙齒是人體中最堅硬的器官,分為牙冠、牙頸和牙根三部分。7、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肝是最大的消化腺,能夠分泌膽汁,促進脂肪消化。8、食物在消化道內被咀嚼和攪拌的過程是物理性消化。食物在消化液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的過程是化學性消化。9、淀粉消化從口腔開始,最終在小腸內徹底消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為麥芽糖,最后在小腸中分解為葡萄糖。10、蛋白質消化從胃開始,最終在小腸內徹底消化:蛋白質在胃蛋白酶作用下分解為氨基酸;胰液和腸液中含有多種分解蛋白質、糖類和脂肪的酶。11、脂肪消化從小腸開始,最終在小腸內徹底消化:脂肪在膽汁的作用下乳化成脂肪微粒,脂肪微粒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再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淀粉—————→麥芽糖—————→葡萄糖 蛋白質 ————→氨基酸 脂肪—————→脂肪微粒————→甘油 + 脂肪酸12、三大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順序是:淀粉、蛋白質、脂肪。13、各種消化腺及消化液的作用: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質腸腺———分泌腸液(含多種酶)——消化蛋白質、糖類、脂肪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種酶)——消化蛋白質、糖類、脂肪肝臟———分泌膽汁(不含消化酶)——可將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幫助消化脂肪。14、小腸內表面有皺襞和絨毛,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等。小腸絨毛壁、毛細血管壁和毛細淋巴壁都很薄,都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些特點有利于小腸吸收營養(yǎng)物質。15、小腸是人體消化食物、吸收營養(yǎng)物質的主要器官。16、胃能吸收部分水、無機鹽和酒精,大腸能夠吸收少量的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17、早餐約占一天熱能的30%,午餐約點40%,晚餐約占30%。第十章 人體內的物質運輸和能量供給第一節(jié) 血液和血型(七下P42)1、血液是一種結締組織,功能:在人體中不停地流動,把氧氣和養(yǎng)料送到全身各處。把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廢物運走。2、新鮮血液中加入少量檸檬酸鈉溶液可防止血液凝固。3、血液由血細胞和血漿組成,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漿約占血液總量的55%,其中90%以上是水,其余為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4、各種血細胞比較: 形態(tài)結構特點 大小 數(shù)量 功能紅細胞 成熟后無細胞核 較大 最多 運送氧氣白細胞 有細胞核 最大 最少 吞噬病菌,防御保護作用血小板 無細胞核 最小 較多 止血和加速凝血紅細胞中含有紅色的血紅蛋白。因此血液呈紅色。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容易與氧氣結合,因此紅細胞具有運輸氧氣的功能。5、當血液里紅細胞的數(shù)量過少,或者紅細胞中血紅蛋白的含量過少,人就會出現(xiàn)貧血。6、當白細胞數(shù)量多時,人會得炎癥。7、當體內血小板少的時候,人體會出現(xiàn)異常出血。8、血液凝固和血漿內的可溶性纖維蛋白原轉變?yōu)椴蝗苄缘睦w維蛋白有關。血清與血漿的區(qū)別是血清里不含纖維蛋白原。8、血常規(guī)化驗的項目主要有紅細胞計數(shù)、白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的含量。9、輸血是一種將獻血者的血液輸入失血者體內的治療方式。輸血前首先要鑒定血型。人的血型是遺傳的,一般終身不變。ABO血型分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種。輸血時應該以輸同型血為原則,O型血可以輸給各類血型的病人(萬能輸血者),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萬能受血者)。第二節(jié) 血液循環(huán)(七下P50)1、血管包括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動脈是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的血管,靜脈是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是連接小動脈和小靜脈的血管。2、動脈特點:管壁較厚,有彈性,血流速度快,大多分布在身體較深的部位。靜脈特點:管壁較薄,彈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毛細血管特點:很細,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層細胞構成,血流速度最慢。數(shù)量多,分布廣。毛細血管是血液和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3、心臟內部有四個腔,分別是左心室、左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左心室連主動脈,內流動脈血;右心室連肺動脈,內流靜脈血。左心房連肺靜脈,內流動脈血;右心房連上、下腔靜脈,內流靜脈血。在心房和心室之間,心窒和動肪之間有瓣膜,控制血液向一個方向流動。4、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shù)叫心率,動脈隨著心臟的收縮和舒張而搏動,叫動脈脈搏,成年人在安靜狀態(tài)下正常的心率,平均每分鐘約75次,兒童心率一般高于成年人,正常人每分鐘脈搏的次數(shù)與心跳的次數(shù)一樣。5、血液循環(huán)分體循環(huán)和肺循環(huán)。兩條循環(huán)路線 同時進行 。當血液中含氧較多時,血液呈鮮紅色,叫動脈血;當血液含氧較少時,血液呈暗紅色,叫靜脈血。從左心室射出的動脈血,經過體循環(huán),就變成了靜脈血。從右心室射出的靜脈血經過肺循環(huán),變成了動脈血。6、在血液循環(huán)中,血液對動脈管壁的側壓力叫血壓。心室收縮時,血壓上升到的最高值叫收縮壓,心室舒張時,血壓下降到的最低值叫舒張壓。健康人收縮壓為12~18.7Kpa,舒張壓為8~12Kpa。血壓表示方法:收縮壓/舒張壓,如:15/10.8Kpa。如果一個人的血壓經常超過18.7/12Kpa,則為高血壓。第三節(jié) 人體和外界環(huán)境的氣體交換(七下P57)1、呼吸系統(tǒng)由呼吸道和肺組成,功能:不斷地從空氣中吸收氧氣,排出體內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2、鼻腔內有鼻毛和黏膜。黏膜分泌黏液即“鼻涕”,黏膜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黏膜功能:使冷的空氣變得溫暖濕潤,粘連空氣中的灰塵和細菌。鼻毛能阻擋空氣中的灰塵。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衛(wèi)生。3、咽既是空氣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喉僅是空氣的通道。人的聲帶位于喉部。當說話時,空氣經過喉部,振動聲帶發(fā)出聲音。4、氣管的內表面有黏膜,能分泌黏液。黏液可以粘連空氣里的灰塵和細菌并經咳嗽咳出體外,即“痰”。5、肺是呼吸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場所。肺泡壁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每個肺泡外面都纏繞著許多毛細血管,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間進行氣體交換。6、呼吸運動是指人體胸廓有節(jié)律地擴大和縮小的運動,包括吸氣過程和呼氣過程,呼吸運動主要與肋間肌和膈肌的運動狀態(tài)有關。7、根據(jù)吸氣和呼氣時的身體內的變化完成下題:①肋間肌收縮→肋骨向上向外運動→胸廓的前后、左右徑 增大膈肌收縮—→膈頂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徑增大 ②肋間肌舒張→肋骨向下向內運動→胸廓的前后、左右徑縮小膈肌舒張—→膈頂部上升 ———→胸廓的上下徑 縮小8、肺活量是指在盡力吸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量。肺活量反映肺在一次呼吸運動中最大的通氣能力。測量肺活量時,一般測3次,取最大值。第四節(jié) 人體內的氣體交換(七下P63)1、人體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二氧化碳,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 渾濁 。這是人體內 氣體交換 的結果。2、人體內的氣體交換包括肺泡里的氣體交換和組織里的氣體交換。3、肺泡里的氣體交換:吸入肺泡里的氣體,其中的氧氣可以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靜脈血就變?yōu)楹踟S富的動脈血。而肺泡周圍毛細血管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則可以透過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通過呼氣排出體外。4、組織里的氣體交換是指組織細胞與血液之間的氣體交換。當動脈血經組織細胞之間的毛細血管,血液中的氧氣便擴散到組織細胞里,同時細胞產生的二氧化碳則擴散到血液里,使動脈血變?yōu)殪o脈血。第五節(jié) 人體能量的供給(七下P68)1、人體內消化系統(tǒng)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運輸?shù)饺砀魈帯_@些營養(yǎng)物質的一部分用于細胞的分裂與生長,轉變成人體的組成物質;另一部分被暫時儲藏在人體內。2、在細胞內,蛋白質、糖、脂肪等營養(yǎng)物質在氧氣的參與下被氧化分解,貯存的能量被釋放出來,用于維持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3、人體產生的部分能量用于維持體溫,體溫是人體內部的溫度,可用體溫計來測量,測量的部位一般是腋窩、口腔、直腸三處。平均數(shù)值分別為36.8℃、37.2℃和37.5℃。最接近人體實際溫度的是直腸。人的體溫與年齡、性別和身體狀況有關。4、體溫過高或過低會影響體內酶的催化作用,從而影響人體的生命活動。5、發(fā)熱 既有利又有害 。一定限度內的發(fā)熱,有利于恢復健康。但長期發(fā)熱或體溫過高則有害。體溫達到 43°c 時,人就有生命危險。第十一章 人體內的廢物環(huán)境第一節(jié) 人體泌尿系統(tǒng)的組成(七下P74)1、腎是形成尿液的器官,是泌尿系統(tǒng)的主要器官。腎的結構和功能單位是腎單位。(考識圖)2、腎單位包括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腎小球是由入球小動脈分支形成的毛細血管球,腎小囊一端包裹著腎小球,另一端連著腎小管。腎小管細長而曲折,最終匯集成集合管,并與腎盂相連。出球小動脈分支形成許多毛細血管,環(huán)繞在腎小管周圍。第二節(jié) 人體廢物的排出(七下P79)1、當血液流經腎小球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蛋白質外,血液中其他成分都能透過腎小球毛細血管壁和腎小囊壁進入腎小囊內,形成腎小囊內液,即原尿。2、形成原尿的過程,稱為腎小球的濾過作用。3、原尿中含有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在原尿流經腎小管時,被重新吸收進入毛細血管,這個過程稱為腎小管重吸收作用。原尿含有的所有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和部分無機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是尿液。4、腎能夠自動調節(jié)尿液的成分。5、人體內廢物排出體外的方式分出排泄和排遺。排泄是人體將代謝的產物(包括二氧化碳、無機鹽、尿素、水等)排出體外的過程。排遺是將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及其他物質排出體外的過程,如人體排便。6、人體排泄的主要器官有腎、肺和皮膚。尿液在腎中形成,其主要成分是尿素、無機鹽和水。二氧化碳通過肺排出體外,還帶走少量的水。皮膚中的汗腺通過導管把汗液排到皮膚表面,汗液主要成分是水、無機鹽和少量尿素。7、人體排遺的器官主要是大腸和肛門。未消化的食物殘渣在大腸中形成糞便,由肛門排出體外。第十二章 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jié)第一節(jié) 人體的激素調節(jié)1、人體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是由于神經調節(jié)和內分泌調節(jié)的作用。2、激素是由人體的內分泌腺分泌的一些物質,對人體的生長發(fā)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動起重要的調節(jié)作用。3、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有垂體、甲狀腺、胸腺、腎上腺、胰島和性腺(睪丸或卵巢)4、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甲狀腺,甲狀腺分泌的激素是甲狀腺激素。5、甲狀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動物的生長發(fā)育和代謝,提高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6、碘是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原料。7、如果胎兒期甲狀腺激素不足,會引起呆小癥,平時要食用一些海帶,紫菜等含碘豐富的食物。成年人甲狀腺激素不足,患甲狀腺腫大(大脖子病)。8、食用碘鹽是預防缺碘的有效方法。9、如果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會引起甲亢。10、胰島素是胰腺中胰島細胞分泌的。胰島素的主要功能是加速血糖的分解,促進血糖合成糖元,降低血糖濃度。11、胰島素分泌不足會患糖尿病。分泌過多,患低血糖癥。第二節(jié) 人體的神經調節(jié)1、人的神經系統(tǒng)由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兩部分組成。神經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2、神經元中細胞體和突起構成。突起分為樹突和軸突兩種。3、成年人的腦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等主要部分。4、大腦皮層有語言中樞、視覺中樞、聽覺中樞、運動中樞等,是調節(jié)人體生命運動的最高級中樞。5、小腦的主要功能是維持身體的平衡,使運動協(xié)調準確。腦干受損會危及生命,因為腦干內有心跳中樞和呼吸中樞。6、人一生下來就有的反應叫非條件反射,如:呼吸、眨眼、吮吸等。條件反射是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是一種后天性的反射。如:小狗算術、談虎色變、望梅止渴等。7、膝跳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不受大腦控制。第三節(jié) 人體感知信息1、人的眼球外層由角膜和鞏膜組成,中層由虹膜、睫狀體和脈絡膜組成,內層是視網膜,具有感光作用。2、虹膜會自動調節(jié)瞳孔的大小。在昏暗的光下,瞳孔放大;在明亮的光下,瞳孔縮小。3、外界光線透過角膜,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經過晶狀體折射,到達視網膜,在視網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視網膜上感光細胞受光的刺激而產生興奮,興奮沿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形成視覺。4、如果眼球的前后經過長或晶狀體凸度過大,使遠處來的光線形成的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叫做近視眼,配戴凹透鏡加以矯正。5、兒童、青少年時期,由于用眼過度等原因,晶狀體凸度增大會造成假性近視,如果對假性近視不采取防治措施,就會造成眼球的前后徑過長,假性近視就變成了真性近視。6、耳分為外耳、中耳和內耳三部分。7、當吞咽、打哈欠時,咽鼓管開放,外界空氣就可由咽部進入鼓室,以保持鼓膜內外空氣壓力的平衡,使鼓膜能正常振動。8、外界的聲波信息由外耳道傳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動,經三塊聽小骨傳到內耳的耳蝸,耳蝸內的聽覺感受器接受信息,并沿著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將信息傳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形成聽覺。9、當遇到巨大聲響時應: 迅速張口 或者 雙手堵耳同時閉口 。10、鼻咽喉發(fā)炎應及時治療,否則病菌可能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11、皮膚感覺有四種:觸壓覺、痛覺、冷覺、熱覺。盲人讀盲文主要依靠手指的觸壓覺。第十三章 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1、大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空氣中被氧化,進而形成硫酸和硝酸,隨著降雨落到地面,稱酸雨。2、溫室效應是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等氣體能阻擋從地球表面輻射到宇宙空間的熱量,從而導致地球溫度升高的現(xiàn)象。3、水污染中,人類活動產生的污染物包括未經處理的工業(yè)廢水、農業(yè)廢水和生活廢水等。4、臭氧層破壞是由于使用以氟利昂作致冷劑造成。臭氧可以吸收大量紫外線,臭氧層破壞導致進入地球的紫外線增多,增加了人們患 皮膚癌 的機會。5、生活垃圾一般分為三類: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等)不可回收垃圾(包括果皮、菜葉、剩飯菜等)危險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廢燈管、過期藥品)。6、垃圾的處理方法:焚燒法、填埋法、堆肥法;酶唾液淀粉酶胃蛋白酶酶膽汁使得胸廓的容積 增大 —→肺就會隨著擴張→肺內氣壓 低 →外界空氣進入肺,完成吸氣。使得胸廓的容積縮小—→肺就會隨著回縮→肺內氣壓 高 →肺內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出,完成呼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