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淳外校2009高二會考物理選擇題專項訓練100題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練習題(一)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分25小題,在每個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 】1、勻速圓周運動屬于: A.勻速運動 B.加速度不變的曲線運動 C.勻加速運動 D.變加速度的曲線運動【 】2、關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速度大的加速度也大,速度小的物體加速度也小B.速度大的物體加速度可能很小,甚至是零C.物體的加速度方向總是與物體運動方向一致D.物體的速度變化量大,加速度也一定越大【 】3、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兩個勻速直線運動的合運動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B.兩個直線運動的合運動可能是曲線運動C. 合運動的速度一定大于分運動的速度D. 做曲線運動的物體的合外力一定不為零【 】4、物體以初速度為v0豎直向上拋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則A.回到原點時間為t=2v0/g B.上升時間大于下落時間C.上升加速度和下落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上升過程的位移與下落過程的位移相同【 】5、做斜拋運動的物體,當它速度最小時,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位于軌跡的最高點 B. 速度為零C. 速度方向水平 D. 運動時間是全程運動時間的一半 【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跳高運動員起跳,地對人的彈力大于人對地的壓力B. 鋼絲繩吊起貨物加速上升時,鋼絲繩對貨物的拉力大于貨物對鋼絲繩的拉力C. 火箭加速上升時,火箭發動機的推力大于火箭的重力D. 以卵擊石,雞蛋破碎,雞蛋對石頭的力小于石頭對雞蛋的力【 】7、手握直立的瓶子并靜止時,則正確的說法是:A.握力增大時,瓶子受靜摩擦力也增大 B.握力增大時,瓶子與手的摩擦系數增大C.握力增大時,瓶子受靜摩擦力不變 D.握力增大時,瓶子對手彈力不變【 】08、甲、乙兩個質點,同時同地同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速度圖象如圖一所示。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甲做勻速運動,乙做初速為零的勻加速運動 B.2s前甲比乙快,2s后乙比甲快C.在4s末,甲乙相遇 D.在2s末,甲乙相遇 【 】9、某中等體重的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時,須用100s的時間走上20m高的樓,則他登樓時的平均功率最接近:A.10W B.100 W C.1 KW D. 10 KW【 】10、一個質點向東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位移表達式為s=(10t-2t2)m,則:A. 質點做勻加速直線運動B. 質點的加速度大小是2 m/s2C. 在10 s末,質點在出發點的東邊,距出發點100mD. 質點的初速度大小為10 m/s【 】11、一輛汽車以速度v1勻速行駛全程的1/3的路程,接著以v2=35 km/h走完剩下的路程,若它全路程的平均速度v=28 km/h,則v1應為:A.20 km/h B.21 km/h C. 23.3 km/h D. 31.5 km/h【 】12、人造地球衛星在圓形軌道上環繞地球運行,下列關系正確的是:A. 半徑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大 B. 半徑越大,速度越大,周期越小C. 半徑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大 D. 半徑越大,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13、比較航天飛機里的物體受到的重力G和支持力N,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A.航天飛機發射離地時,N>G B.航天飛機返回地面時,N>GC.航天飛機在發射架上等待發射時,N【 】14、一物體從高為h處自由下落,下落到一半高度的地方所用時間為t1,速度為v1,落到地面所用時間為t2,速度為v2,則A. t1 : t2 = 1 : 2 v1 : v2 = 1 : 2 B . t1 : t2 = 1 : 2 v1 : v2 = 1 : 4C. t1 : t2 = 1 : v1 : v2 = 1 : D. t1 : t2 = 1 : v1 : v2 = 1 : 4【 】15、汽車以5 m/s的速度行駛,剎車后獲得2 m/s2的加速度,剎車后3 s內通過的位移是A. 6.25 m B. 6 m C. 5 m D. 24 m【 】16、一個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第3 s初的速度達到6 m/s,物體在第3 s內的位移是:( )A.3 m B.6 m C.7.5 m D.15 m【 】17、起重機要吊起質量為m的物體,上升的加速度為a,上升的高度為h,則起重機對物體所做的功為:( )A. mgh B. mah C. mgh—mah D. mgh+mah 【 】18、某行星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2倍,質量與地球相同,一個物體在該行星表面時受到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時受到的引力的A.4倍 B.2倍 C.0.5倍 D.0.25倍【 】19、真空中有兩個點電荷,它們之間的靜電力的大小為F,如果兩者距離減少為原來的一半,將其中一個點電荷的電荷量增大為原來的2倍,則它們之間的靜電力大小變為:A.8F B.2F C.6F D. F【 】20、用彈簧秤稱物體時,讀數是8.0 N,用彈簧秤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在水平面上勻速滑動時,讀數是4.8 N,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是:A.0.3 B.0.8 C.0.6 D.0.48【 】21、不計空氣阻力,下列運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的是:A. 汽車勻速上斜坡的過程 B. 子彈射穿木塊的過程C. 物體沿斜面勻速下滑的過程 D. 斜向上拋出的石塊在空中運動的過程【 】22、如圖所示是磁場中通電直導線或帶電粒子所受磁場力方向情況,其中正確的是:A B C D【 】23、在正電荷Q的電場中有一個點P,將帶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放在該點時,+q受到的電場力是F,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 P點的電場強度是F/QB.如果在P點將+q移走,則P點的場強為零C.如果在P點放一電荷為2q的點電荷,則P點的場強為2F/qD.P點的電場強度是F/q【 】24、如圖所示是地球繞OO’自轉的示意圖,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地球上A.B兩點的角速度大小不相等地球上A.B兩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地球上A.B兩點的轉動半徑相等地球上A.B兩點轉一周所用的時間相同【 】25、在同一高度,同一位置,四個小球以相等大小的初速度拋出,A球豎直上拋,B球水平拋出,C球豎直下拋,D球斜向上拋出,另有E球在同一位置做自由落體運動。比較它們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五個球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同 B、五個球的位移大小相同,方向也相同C、五個球落地時間相同 D、五個球落地速度大小相同答案(一)12345678910111213DBCABCCDBDAC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ACDDACDADDD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練習題(二)一、單項選擇題【 】1、速度和加速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位置變化大小的物理量,而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B、運動物體速度變化大小與速度變化快慢在實質上是相同的 C、速度的變化率表示速度變化的快慢 D、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是描述物體位移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2、做自由落體運動,由靜止開始通過連續三段位移所用時間分別是1s、2s、3s,這三段位移大小之比和這三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分別是 A、1∶2∶3,1∶1∶1 B、1∶3∶5,1∶2∶3 C、12∶22∶32,12∶22∶32 D、13∶23∶33,12∶22∶32【 】3、如圖所示為打點計時器記錄一輛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小車的紙帶一部分,D1是任選的第一點,D11和D21是第11點和第21點,若加速度是10cm/s2,則該計時器的打點頻率是 A、10Hz B、20Hz C、30Hz D、40Hz【 】4、汽車以20m/s的速度作勻速直線運動,剎車后的加速度大小為5m/s2,剎車后6s內汽車的位移是 A、30m B、40m C、10m D、0m【 】5.用水平力F拉著重為G的物體以速度v在粗造的水平面上勻速運動,當拉力F逐漸減小時,物體的 A、加速度和速度都減小 B、加速度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小 C、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 D、加速度和速度都越來越大【 】6.關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兩者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性質相同,所以當作用力是摩擦力時,反作用力也一定是摩擦力 C、并非所有力都有反作用力,例如向心力就沒有反作用力 D、石頭擊雞蛋,石存蛋破,說明作用力可以大于反作用力【 】7.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路面上行駛,它們的質量之比為m1∶m2=1∶2,速度之比v1∶v2=2∶1.當兩車急剎車后,甲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s1,乙車滑行的最大距離為s2.設兩車與路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相等,不計空氣阻力,則 A、s1∶s2=1∶2 B、s1∶s2=1∶1 C、s1∶s2=2∶1 D、s1∶s2=4∶1【 】8、關于摩擦力,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間的相對運動 B、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有時是一致的 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運動方向總是在同一直線上 D、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間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 】9、把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的時候 A、一個分力變大時,另一個分力一定會變小 B、兩個分力不能同時變大 C、無論如何分解,兩個分力不能同時小于這個力的一半 D、無論如何分解,兩個分力不能同時大于這個力的2倍【 】10、如圖所示,物體受到與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作用,在水平面上作勻加速直線運動,方向向右。物體受到的摩擦力與拉力的合力方向是:豎直向上 (B) 豎直向下 (C) 向上偏右 (D) 向上偏左 【 】11、一輛汽車以速度υ勻速行駛了全程的一半,接著勻減速行駛了全程的另一半后剛好停止。那么汽車行駛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υ/3 (B)υ/2 (C)2υ/3 (D)υ【 】12、一石塊從地面上方高H處自由落下,不計空氣阻力,當它的速度大小等于著地時速度的一半時,石塊下落的高度是(A)H/4 (B)3H/8 (C)H/2 (D)3H/4【 】13、假若地球質量不變,而地球半徑增大到原來的2倍,那么從地面發射的人造衛星第一宇宙速度(環繞速度)大小應為原來的(A)倍 (B)1/ (C)1/2 (D)2倍【 】14、質量為10kg的物體在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而作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為6m/s,某時刻F的方向突然改變180o而大小不變,物體經1.5s停下,則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素為(A)0.05 (B)0.1 (C)0.2 (D)0.15【 】15、如圖所示,三顆人造地球衛星的質量Ma=Mb<Mc,b與c半徑相同,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線速度vb=vc<va B.周期Tb=Tc>Ta C.b與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D.b所需的向心力最小【 】16、設行星繞恒星運動軌道為圓形,則它運動的周期平方與軌道半徑的三次方之比T2/R3=K為常數,此常數的大小:A.只與恒星質量有關 B.與恒星質量和行星質量均有關 C.只與行星質量有關 D.與恒星和行星的速度有關【 】17、下列哪些過程機械能守恒 A.物體在豎直平面內做勻速圓周運動 B.在傾角為θ的斜面上勻速下滑的物體 C.鐵球在水中下落 D.用細線拴著小球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 】18、某中等體重的中學生進行體能訓練時,用100s時間登上20m的高樓,估測他登樓時的平均功率,最接近的數值是 (A)10W (B)100W (C)1KW (D)10KW【 】19、質量為m的跳水運動員,從離水面高為h的跳臺上以速度υ1跳起,最后以速度υ2進入水中,若不計空氣阻力,則運動員起跳時所做的功等于 (A)mυ+mgh (B)mυ+mgh (C)mυ+mgh (D)mυ-mgh【 】20、某物體的速度從υ增加到2υ,外力需要對它做的功為W1,速度從2υ增加到3υ,外力需要對它做的功為W2,則W1和W2的大小關系是(A)W1=W2 (B)W1W2 (D)無法確定【 】21、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磁感應強度越大,磁通量也越大 B 磁通量大,一定是磁感應強度大 C 磁感應強度大,也可能磁通量為零 D 磁感應強度很大,而磁通量不可能為零【 】22、下圖表示帶電粒子垂直進入勻強磁場時所受洛侖茲力的情況,其中洛侖茲力方向判斷正確的是【 】23、下列關于電場線的論述,正確的是 A 電場線方向就是正電荷的運動方向。B 電場線為直線的地方是勻強電場。C 只要初速度為零,正電荷必將在電場中沿電場方向運動。D 畫有電場線的地方有電場,未畫電場線的地方不一定無電場。【 】24、某同學選用合格的電壓表和電流表,來測燈泡通電時的電功率,連接電路時,不慎將兩表的位置接反了。如圖所示,則: A 電流表將燒壞 B 電壓表將燒壞 C 電燈將被燒壞 D 電燈不亮【 】25、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算出小車經過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為了計算加速度,合理的方法是 A.根據任意兩計數點的速度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B.根據實驗數據畫出v-t圖象,量取其傾角,由公式a=tanα求出加速度 C.根據實驗數據畫出v-t圖象,由圖象上相距較遠的兩點所對應的速度、時間用公式a=Δv/Δt算出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過連續兩計數點間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為小車的加速度答案(二)12345678910111213CDABBBDCCCCAB141516171819202122232425CCADBDBCADDC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練習題(三)一、單項選擇題(25題,每題3分,共75分)【 】1、關于質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質點是沒有質量、沒有形狀和大小的點B、質點是一種理想化模型C、只有體積很小或質量很小的物體才可以看作質點D、研究地球的自轉時,可把地球看作質點【 】2、如圖1所示,一物體沿三條不同的路徑由A點運動到B點,下列關于它們的位移說法中正確的是A、沿Ⅰ較大 B、沿Ⅱ較大C、沿Ⅲ較大 D、一樣大【 】3、下列描述中,不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變化很大,加速度很小C、速度變化越來越快,加速度越來越小D、加速度越來越小,速度越來越大【 】4、對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在1s內、2s內、3s內……的位移之比是1:3:5:……B、在1s末、2s末、3s末……的速度之比是1:3:5:……C、在第1s內、第2s內、第3s內的平均速度之比是1:4:9D、在相鄰兩個1s內位移之差都是9.8m【 】5、甲乙兩個質點同時同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2所示,則A、甲比乙運動得快B、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C、在4s末,乙追上甲D、乙追上甲時距出發點20m【 】6、下列關于摩擦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靜摩擦力的方向總是與物體的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的運動正壓力越大,靜摩擦力就越大【 】7、作用在物體上同一點的兩個大小不變的力,當其夾角由00逐漸增大到1800的過程中,合力的大小將A、先增大后減小 B、先減小后增大 C、逐漸增大 D逐漸減小【 】8、如圖3所示,在傾角為的斜面上,一質量為m的小球被固定的豎直木板擋住,不計一切摩擦,小球對豎直木板的壓力的大小為A、mgcos B、mgtan C、 D、【 】9、某同學用16N的水平力力推原來靜止的物體,使其開始運動后改用12N的水平力可使該物體在水平面上做勻速運動,可見A、物體在16N力作用時慣性較小 B、在12N力作用時物體才有慣性C、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10、用30N的水平外力F,拉一個靜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的質量為20kg的物體,力作用3s消失,則5s末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別是A、 B、C、 D、【 】11、容器內盛有部分水,現將容器豎直向上拋出,設容器在上拋過程中不發生翻轉,那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不計空氣阻力)A、上升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面的壓力逐漸減小B、下降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面的壓力逐漸減小C、在最高點水對容器底面的壓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D、整個過程中水對容器底面都沒有壓力【 】12、當船速大于水速時,關于渡船的說法正確的是A、船頭方向斜向上游,渡河時間最短B、船頭方向垂直對岸,渡河時間最短C、當水速變大時,渡河的最短時間變長D、當水速變大時,渡河的最短時間變短【 】13、如圖4所示,人通過繞過定滑輪的繩子,拉著位于平臺上的小車運動。當人行至與水平方向成角時,若人的速度大小為,則此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A、 B、 C、 D、【 】14、一物體從地面開始做豎直上拋運動,最后落回到地面,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上升時間一定等于下落時間上升的最大距離一定等于回落的距離拋出時的速度一定與落地時的速度相同上升過程的加速度和下落過程的加速度相同【 】15、一物體做平拋運動,落地時水平速度與豎直速度剛好大小相等,則該物體的水平位移和豎直位移之比為A、1∶1 B、1∶2 C、2∶1 D、1∶ 【 】16、如圖5所示,皮帶傳動裝置主動輪P和從動輪Q的半徑之比為2:1,A、B兩點分別在兩輪邊緣上,C點在P輪上到轉軸距離是P輪半的1/4.現主動輪P以轉速n的轉速轉動,則A、B、C三點的角速度大小之比為ωA:ωB:ωC為A、1:2:1 B、1:1:2 C、2:1:2 D、4:4:1【 】17、如圖6所示,小物塊A與圓盤保持相對靜止,跟著圓盤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則下列關于A的受力情況說法正確的是A.受重力、支持力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圓心的摩擦力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D.受重力、支持力和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18、對于萬有引力定律的表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公式中G為引力常量,它是人為規定的B、當r趨近于零時,萬有引力趨于無窮大C、m1與m2受到的引力大小總是相等的,方向相反,是一對平衡力D、m1與m2受到的引力大小總是相等的,而與m1,m2是否相等無關【 】19、在地面上某一高度運行的人造地球衛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衛星在軌道上的運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該衛星在軌道上的運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C、該衛星的發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該衛星的發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20、有三個質量相同的小球,以相同的速率在空中同一點分別沿豎直同上、水平和豎直向下三個不同的方向拋出,三球落地時A、動能不同 B、重力做功不同 C、機械能相同 D、重力勢能的變化量不同【 】21、某人用一水平力F先后兩次拉同一物體,第一次物體沿光滑水平面前進S,第二次該物體沿粗糙水平面前進S,若前后兩次此人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它們的大小關系為A.W1=W2,P1>P2 B.W1=W2,P1=P2 C.W1>W2,P1=P2 D.W1>W2,P1>P2,【 】22、在“探究外力做功與動能變化關系”的實驗中所選擇的實驗器材是A、打點計時器、紙帶、重錘、鐵架臺、夾子、刻度尺、鉤碼B、打點計時器、紙帶、重錘、鐵架臺、夾子、刻度尺C、打點計時器、紙帶、重錘、鐵架臺、夾子、刻度尺、天平D、打點計時器、紙帶、重錘、鐵架臺、夾子【 】23、如圖7是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A點場強一定大于B點場強B.在B點靜止釋放一個電子,將一定向A點運動C.這一定是正的點電荷的電場線D.正電荷運動中通過A點時,其運動方向一定沿AB方向【 】24、有一束負電子流沿x軸正方向高速運動,如圖8所示,電子流在z軸上的P點處產生的磁場方向沿A、y軸正方向 B、y軸負方向C、z軸正方向 D、z軸負方向 【 】25、如圖9所示,在示波管下方有一根水平放置的通電直電線,則示波管中的電子束將 A、向上偏轉 B、向下偏轉;C、向紙外偏轉 D、向紙里偏轉.答案(三):1、B 2、D 3、C 4、D 5、C 6、B7、D 8、B 9、C、10、C11、D 12、B13、B 14、C15、C、16、A 17、B18、D19、C20、C21、A22、B 23、B24、A 25、A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復習練習題(四)一.單選題【 】1.下面是關于質點的一些說法,其中正確的有A.研究和觀察日食時,可以把太陽看作質點 B.研究地球公轉時,可以把地球看作質點C.研究地球自轉時,可以把地球看作質點 D.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它看作質點【 】2.某物體沿斜面向下運動,在第1秒內通過1m,第2秒內通過2m,第3秒內通過3m,第4秒內通過4m;在第3、4秒內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 A.2.5m/s B.3m/s C.3.5m/s D.4m/s【 】3.如右圖所示為一物體做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根據圖作如下分析,(分別用v 1、a 1 表示物體在0~t1時間內的速度與加速度;v 2、a 2 表示物體在t1~t2時間內的速度與加速度),分析正確的是A.v 1與v 2方向相同,a 1與a 2方向相反B.v 1與v 2方向相反,a 1與a 2方向相同C.v 1與v 2方向相反,a 1與a 2方向相反D.v 1與v 2方向相同,a 1與a 2方向相同【 】4.一質點由靜止開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落,經時間1s落至地面,落地速度是8m/s,則質點開始下落時距地面的高度為A.4m B.5m C.8m D.10m【 】5.下列關于力的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A.力的大小相同則作用效果一定相同;B.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表明可以只有受力物體;C.可以直接用天平測量力的大小;D.任何一個物體如果是受力物體,它必然又是施力物體。【 】6.在下面的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A.靜摩擦力的大小跟物體所受的支持力成正比;B.當物體靜止時,摩擦力跟作用在物體上使物體產生相對滑動趨勢的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當物體運動時,滑動摩擦力跟作用在物體上的一定外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靜摩擦力一定阻礙物體的運動。【 】7.一根彈簧原長10厘米,掛上2牛的鉤碼時,彈簧伸長了1厘米,當這根彈簧掛上6牛的重物時,彈簧伸長了(在彈性限度內) A.3厘米 B.13厘米 C.4厘米 D.14厘米【 】8.兩個共點力的大小都是f,其合力為F,則A.F一定大于f B.F一定小于fC.F的大小由這兩個力之間的夾角決定 D.F不可能等于f【 】9.如果物體受到的合外力為零,則物體可能作 A.勻速直線運動 B.勻減速直線運動 C.自由落體運動 D.振動【 】10.一個質量為20kg的物體放在長10m,高6m的斜面上,保持靜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g取10m/s2)A.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為120N B.物體所受合力為0C.物體對斜面的壓力為200N D.斜面對物體的合力為200N【 】11.在光滑水平地面的滑塊1和2,當它們受到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作用時,產生的加速度之比a 1:a 2 =2:1,則它們的質量之比m1:m2 A.1:2 B.2:1 C.1:4 D.4:1【 】12.一質量為2kg得滑塊,以4 m/s的速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動,從某一時刻起,給滑塊施加一個與運動方向相同的水平力,經過一段時間,滑塊的速度大小變為5 m/s,則在這段時間里,水平力做的功為A.9J B.16J C.25J D.41J【 】13.原來靜止的兩個物體,它們的質量之比為m1:m2=l:4.當合外力使它們獲得相等的動能時,它們速度大小之比v1:v2等于 A.1:4 B.4:l C.2:1 D.1:2【 】14.下列關于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平拋運動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 B.平拋運動是曲線運動,不可以分解為兩個直線運動 C.合運動的速度一定比每一個分運動的速度小 D.分運動的時間一定比合運動的時間長【 】15.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A.運動周期不變 B.向心力不變 C.線速度不變 D.向心加速度不變【 】16.對于平拋運動的描述以下正確的是A.是勻變速運動 B.所受外力永遠與速度方向垂直C.速度一直不變 D.開始一段做曲線運動,最后的軌跡是直線【 】17.斜拋物體在運動中A.速度一直在減小 B.水平方向速度先增大后減小C.在最高點的速度為零 D.豎直方向可認為做豎直上拋運動【 】18.石塊自由下落過程中,由A點到B點重力所做的功是10J,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石塊的動能減少了10J B.石塊的功減少了10J C.10J的功轉化為石塊的動能 D.10J的勢能轉化為石塊的動能【 】19.同步衛星是指相對于地面不動的人造地球衛星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點的正上方,且離地心的距離可按需要選擇不同值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點的正上方,且離地心的距離是一定的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離地心的距離可按需要選擇不同值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離地心的距離是一定的【 】20.以不同的慣性系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 A.物體的速度可能不同,但加速度一定相同 B.物體的速度一定相同,但加速度可能不同 C.物體的速度一定相同,加速度也一定相同 D.物體的速度可能不同,加速度也可能不同--------------------------------------------------------【 】21.光電效應表明 A.光是一種電磁波 B.光是一種高速粒子流 C.光具有粒子性 D.光具有波動性【 】22.當氫原子從一種能量狀態變化到另一種能量狀態時A.一定吸收光子 B.一定放出光子 C.既可能不吸收也可能不放出光子D.是吸收還是放出光子與初末能量狀態的高低有關--------------------------------------------------〖注:21、22兩小題外校學生不做。〗【 】23.如圖所示為某電場中的電場線以及電場線上的兩點A和B,可以判定 A、A點場強小于B點場強 B、A點場強等于B點場強 C、A點場強大于B點場強 D、A點場強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B點場強【 】24.如圖所示,在電荷+Q形成的電場中有a、b兩點,一電子從a點向b點運動的過程中,該電子所受的電場力將 A、減小 B、增大 C、不變 D、無法判斷電場力大小的變化【 】25.關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記錄的點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點痕記錄了物體運動的時間B.點痕記錄了物體在不同時刻的位置或某段時間內的位移C.點在紙帶上的分布情況,反映了物體的形狀D.點在紙帶上的分布情況反映了物體的運動情況參考答案:(四)12345678910111213BCAADBACACAAC141516171819202122232425AAADDDACDCAB二、實驗題?1、如圖是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打出的某一段紙帶,已知相鄰兩點時間間隔為0.1s,則B點速度為 m/s,C點速度為 m/s,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為 m/s2。解:根據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這段時間的平均速度有:VB=VAC=SAC/tAC=(10+14)/2×0.1 mm/s=0.12m/sVC=VBD=SBD/tBD=(14+18)/2×0.1 mm/s=0.16m/sa=(VC-VB) / t =(0.16-0.12)/ 0.1 m/s2=0.4 m/s2 (解法二:根據:a=△s/T2=(SBC-SAB)/0.1=0.4 m/s2)2、在用接在50 Hz交流電源上的打點計時器測定小車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的實驗中,得到如圖所示的一條紙帶,從比較清晰的點開始起,每5個打印點取一個計數點,分別標上0、1、2、3、4…量得0與1兩點間的距離s1=30 mm,3與4兩點間的距離s4=48 mm,則小車在0與1兩點間平均速度為__________,小車的加速度為__________.解析: m/s=0.3 m/s 因為s4-s1=3aT2, 所以a= m/s2=0.6 m/s23、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已知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的頻率為50Hz。查得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9.80m/s2,某同學選擇了一條理想的紙帶,用刻度尺測量時各計數點對應刻度尺的讀數如圖所示。圖中O點是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第一個點,A、B、C、D分別是每打兩個點取出的計數點,則重物由O點運動到B點時,求;(重物質量為m)(1)重力勢能減小量為 (2)動能的增加量是 (3)根據計算的數據可得出什么結論?產生誤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解: (1)重力勢能的減小量為:(J)(2)重錘下落到B點時的速度為(m/s)重錘下落到B點時增加的動能為(J)(3)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等于其動能的增加,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 重錘減小的重力勢能略大于其增加的動能,其原因是重錘在下落時要受到阻力作用(對紙帶的摩擦力、空氣阻力),必須克服阻力做功,減小的重力勢能等于增加的動能加上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三、計算題1.飛機在跑道上起飛,離地時的起飛速度至少為60m/s,若飛機做勻加速運動,加速度為4 m/s2,則起飛的跑道至少要多長?解∵ ∴2.質量為5kg的物體靜止在水平面上,物體和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μ=0.2。若用15N的水平推力推物體,經過4s,g取10m/s2,求:(1)此時物體的速度是多少? (2)物體的位移是多少?解:f=μN=μmg=0.2510=10N ∵F合=F-f 又F合=ma ∴ (1)V=at=14m/s=4m/s (2)3.繩系著裝有水得小水桶,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水的質量m=0.5kg,繩長L=60cm,已知在運動過程中水始終沒有流出。g取10m/s2,求:(1)水桶運動到最高點時的速率至少多大?(2)如果運動到最高點時的速率v=3m/s,水對桶底的壓力多大?解:(1)在最高點水不流出的條件是重力不大于水做圓周運動所需的向心力,即: 則最小速率: (2)當水在最高點的速率大于V0時,只靠重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此時水桶底對水有一個向下的壓力,設為N,則有 代入可計得:N=2.5N4.在一次“飛車過黃河”的表演中,汽車在空中飛過最高點后,在對岸著地,已知汽車從最高點至著地點經歷的時間約為0.8s,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約為30m,忽略空氣阻力,g取10m/s2,求: (1)汽車在最高點時的速度是多少? (2)最高點和著地點的高度差是多少?解:飛車過黃河是平拋運動,可以分解為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1)∵X=V0t ∴V0=X/t=300.8m/s=37.5m/s (2)5.如右圖所示,一顆質量為10g的子彈,以700m/s的速度水平射穿第一塊木板后,速度減少為500m/s。求:(1)則此過程有多少機械能轉化為內能?(2)子彈總共能射穿幾塊同樣的木板?解:在此過程中,阻力做功使子彈的動能轉化為內能,所以:(1)(2)總的能量: ∴ 即子彈總共能射穿2塊同樣的木塊。6.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為v1,若某行星質量是地球質量的4倍,半徑是地球半徑的1/2倍,求該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解.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該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7、如右圖所示,一重量為mg的物塊放在水平面上,在與水平方向夾角為θ的力F作用下,向左作勻速直線運動,求物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答案:8、汽車前方120m有一自行車正以6m/s的速度勻速前進,汽車以18m/s的速度追趕自行車,若兩車在同一條公路不同車道上作同方向的直線運動,求: (1)經多長時間,兩車第一次相遇? (2)若汽車追上自行車后立即剎車,汽車剎車過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則再經多長時間兩車第二次相遇?解.(1)設經t1秒,汽車追上自行車 ν2t1=ν1t1+S t1=10s (2)汽車的加速度為a=-2 m/s2 設第二次追上所用的時間為t2,則ν1t2=ν2t2+at22 t2=12s 設汽車從剎車到停下用時t3秒 0=ν2+at3 t3=9s停止前汽車的位移s汽= 設經t4時間追上,則ν1t4= t4=13.5s 再經過13.5s兩車第二次相遇.9、射擊運動員沿水平方向對準正前方100 m處的豎直靶板射擊,第一發子彈射在靶上的A點,經測量計算,得知子彈飛行速度為500 m/s,第二發子彈擊中A點正下方5 cm處的E點,求第二發子彈飛行速度。(不計空氣影響,g=10 m/s2)解:第一發子彈飛行時間t1=s=0.2 s,則第一發子彈下落高度h1=gt12=0.2 m;第二發子彈下落高度h2=h1+0.05 m=0.25 m,下落時間t2= s,則第二發子彈的初速度v2= m/s=200 m/s.10、宇航員站在某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處,沿水平方向拋出一小球。經過時間t,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測得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距離為L。若拋出時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則拋出點與落地點之間的距離為L。已知兩落地點在同一水平面上,該星球的半徑為R,萬有引力常數為G。求該星球的質量M。解析:設拋出點的高度為h,第一次平拋的水平射程為x,則有x+h=L (1)由平拋運動的規律得知,當初速度增大到2倍,其水平射程也增大到2x,可得(2x)+h=(L) (2)由以上兩式解得h= (3)設該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為g,由平拋運動的規律得h=gt (4)由萬有引力定律與牛頓第二定律得(式中m為小球的質量) (5)聯立以上各式得:。11、如圖,小球m從斜面上高H處自由下滑,后進入半徑為R的圓軌道,不計摩擦,則H為多高時才能使球m能運動到軌道頂端。解:分析:據題意,小球從斜面到圓軌頂端整個過程機械能守恒若球剛能過圓軌頂端時速 度為V,則:。。。。。。。。。(1) 。。。(2)在斜面最高點機械能: E1=mgH ………… (3) 圓軌頂端處機械能: 即: 只有當:時才能通過圓軌的最高點12、已知火車質量M = 5.0×10 5 kg,在一段平直軌道上以額定功率P行駛,在300秒內位移為2.85×10 3 m,同時速度由8 m/s增加到火車在此軌道上行駛的最大速度17 m/s,設火車阻力f大小恒定,求:(1)火車運動中所受阻力f的大小;(2)火車的額定功率P的大小。答案:(1) f=2.5×104N,(2)P=4.25×105w 13、質量為2kg的物塊靜止在粗糙水平面上, 動摩擦因數為0.1,受到一個水平恒力4N作用后開始運動, 當速度達到4m/s時撤去此力, 再過一段時間后, 物塊停下來 求:(1)?水平恒力作用了多長的距離?(2)?撤去水平恒力物塊再走多遠才停下來?解:在沒撤去水平恒力時物體受力如圖(1)所示,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f滑=ma1 又f滑=μmg即:4-0.1×2×10=2a1 解得a1= 1m/s2 根據:vt2-v02=2as 有:42-0=2×1×s 解得s=8m即水平恒力作用了8m的距離撤去水平恒力后物體水平方向上只受摩擦力作用,受力如圖(2),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滑=μmg =ma2 即:a2=μg=0.1×10 m/s2=1 m/s2(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設運動方向為正方向,則v0=4m/s,vt=0,a2=-1 m/s2根據:vt2-v02=2as 有: 0-42=2×(-1)×S2 解得s2=8m即撤去水平恒力物塊再走8m才停下來14、某同學從1.25m高度水平拋出一個4 kg的鉛球,成績為6m,求:(1)鉛球拋出的初速度為多大?(2)人對鉛球所做的功是多少? 解:鉛球拋出后做平拋運動根據h=gt2/2 有1.25=10×t2/2 解得t=0.5s根據sx=v0t 有6=v0×o.5 解得v0=12m/s因為人對鉛球做的功轉化為鉛球拋出時的動能,根據動能定理有:W人=△Ek=mv02/2-0=4×122/2J=288J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