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物理后期復習的建議與應試策略2009年全國物理學科高考大綱正式出爐,其主導思想仍然注重對學生能力的考察,縱觀近幾年的試題,不難發現,物理試題既常規又有所創新,不刻意追求熱點,注重對物理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進行考查;注重對物理過程分析、建立物理模型及運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綜合能力的考查.本文對廣大考生談一點后期復習的建議與應試策略,供廣大考生參考。一、物理后期復習的建議1.認真梳理教材知識點 高考《考試大綱》指出,高考以能力測試為主導,考查學生所學相關課程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近年物理學科考題的特點來看,試題考查的知識點絕大部分是中學物理的主干知識和與大學學習密切相關的知識,它們是牛頓運動定律;曲線運動;動能定理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恒定律;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電磁感應綜合問題;穩恒電流實驗;波(機械波與電磁波);分子運動理論與熱力學定律;光的傳播與光的本性;原子物理。試題涉及的知識點一般為高考大綱十七個部分的十四個左右,在物理總題量已經減少到只有12個題的今天,知識覆蓋面是很高的。高考具體在哪些知識點上命題,取決于命題專家對物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框架的認識水平,取決于命題專家認為哪些概念和規律,對培養中學生的學科素養是重要的;哪些知識點對進入高校學習相關專業是必不可少的;哪些知識點對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思維能力及思維品質具有啟迪作用的。因此高考大綱所列的知識點,高考都可能考到。廣大考生在經過第一輪章節復習、專題復習、綜合訓練等,對高中物理知識進行了系統的復習,但由于復習時間較長,考生對物理知識都有不同程度的遺忘,這一點在市二、三次統考中充分表現出來。因此廣大考生在高考臨考前,認真系統地梳理教材知識點,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怎樣進行教材知識點的梳理呢?最好的辦法就是對照高考《考試大綱》的知識量表回憶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對回憶不出來的或理解不清的知識自己看書,實在弄不懂的再請教老師。對考綱中的每個知識點,都要理解、掌握,不管它是A級要求還是B級要求,不能有知識死角。2.對考綱中列的實驗,要帶研究性地做一遍高考物理實驗題通常是兩個題,一個教材上的實驗,一個是根據教材實驗原理、方法的設計實驗。根據考試中心對《考試大綱》的說明來看,高考物理實驗要盡可能地把是否研究性地做過實驗的學生甄別出來。從近年的高考試題來看,這一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因此廣大考生,在考前要對《考試大綱》中列的實驗,要帶研究性地做一遍。據筆者所知,各個學校在這段時間都將高考要考的實驗準備在實驗室,分班安排學生去做,有的學校還在每組分組實驗寫上了實驗原理、方法、數據處理、誤差分析、注意事項等。可是我們的多數學生對做實驗是很不認真的,往往是走馬觀花地看一看,沒有認真地去做,更不要說帶有研究性地去做了。筆者曾經到一個正在此項工作的班上去檢查,有三個學剛做完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讀數實驗,我問他們會了嗎?異口同聲地給我說會了,一檢查,發現真會的只有一個,另兩個是假會。難怪今年高三三次統考對上述兩個實驗的考查結果,前兩次考螺旋測微器的讀數,不會的學生占48%,第三次考了一個最簡單的十分游標讀數,結果也有38%不會。怎樣才能做到帶研究性地做實驗呢?首先,考大考生要重視。其次是到實驗室前要研究性地看實驗,要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掌握實驗方法和注意事項,會處理實驗數據并得出正確結論,會進行誤差分析。第三是回憶實驗,圍繞實驗目的回憶實驗原理、方法、注意事項、產生誤差原因。第四到實驗室去認真做。對實驗電路連接,要先在紙上畫,再實際連接實物。對《考試大綱》中所列的基本實驗儀器、儀表的使用和讀數以及使用注意事項,都必須會,特別是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這兩個實驗每年高考基本上都會考。3.少做練習、多看錯題通過第一輪章節復習、專題復習、綜合訓練,進入最后階段,廣大考生做了不少的題了,最近階段再去做太多的題意義不大。大量研究表明,多數考生會在同一個問題犯錯誤,前面舉到兩次考同一個問題的結果都是48%的學生不會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因此后期再忙目的去做題,是毫無疑義的。建議考大考生去把過去做過的題拿出來,把做錯的題找出來,重點分析一下錯誤的原因,請注意,一定要分析主觀原因,千萬不要歸因為粗心,那是在為自己的知識缺陷找托詞。然后把它們都做正確。4.重視小章節知識的專項訓練教材上的小章節知識主要是波(機械波與電磁波);交流電;分子運動理論與熱力學定律;光的傳播與光的本性;原子物理。在每年的高考試卷中大約有四個選擇題,24分。這部分試題的往往是中差生容易得分也是好生最易失分的地方。根據市教科所的統一安排各學校都在進這部分內容的專項訓練,請廣大考生認真訓練。二、應試策略每年高考,都會有大批考生名落孫山。這些落榜生中,多數人平時對于知識的掌握還沒有達到高考的要求,他們要想考上大學,還需要一段時間的繼續提高。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本該考取的學生無可奈何地加入了落榜生的行列,他們落榜的原因是考試時沒有能夠正常發揮。對于這一部分考生,失敗是偶然的。他們完全可以通過應試策略的掌握,避免不應有的失敗。下面談幾點建議:1.考前休息一天,保持良好精神狀態高考是高度緊張的思維活動,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上考場,是考試正常發揮的必要前提。因此,考生需要學會在考試前一天就丟開所有復習資料,停止復習并做好第二天上考場的一切準備。輕松愉快地休息一天,調整一下因長期復習而一直緊張的神經,入夜早早安眠,第二天上考場時才能精神飽滿,思維敏捷。臨考前的調整,起著為機體和大腦重新“充電”的作用,可以使因復習而疲勞的大腦恢復最佳狀態。心理學家的研究早就很好地證明,情緒越是緊張,思維也就越容易產生“定勢”(思維的變通性受到抑制,只能因循既有的思路解決問題)和抑制(大腦的活動能力由于緊張而下降,使人不能記起平時已經記住的東西,或者不能解答平時能夠解答的問題)。考試前一天的復習可能絲毫不增加考試的得分,但的確會影響人們的臨考狀態,使人們的正常發揮受到影響。顯然,考試前一天的提前放松休息具有重要意義。2.合理安排考試時間高考理科綜合能力測試是物理、化學、生物的一個拼盤式考試,合理、均衡地安排每個學科的考試時間,對取得好成績是十分重要的。建議大家物理用60分鐘,化學用55分鐘,生物用35分鐘,物理選擇題不要超過20分鐘的時間。3.規范書寫,減少過失丟分從高考閱卷場反饋的情況來看,由于書寫不規范造成失分的現象是比較嚴重的,因此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是高考得高分的關鍵。規范的解題,要注意以下方面:(1)規范畫出過程或情境示意圖;(2)字母、符號書寫要規范,大小寫要區分,要用題目中的符號,腳標要規范;(3)要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主要是研究對象、過程或狀態;正方向、參考面選取;設定物理量符號;臨界、隱含條件;分析所得的關鍵判斷等;(4)方程式要用規律、定理的原始表達式,不要用推論;(5)解題結果要規范化表述;(6)要寫成詩(一行一行的),不要寫成散文(滿篇都是,不知道哪個是答案)。4.學會放棄,拿穩該得的分高考是一個選拔性考試,試題必定有一定難度,良好的區分度和信度,它不僅要把能否上大學的考生區分出來,而且還要把臺上哪類大學的考生區分出來,因此它的題目就不是為每一個學生準備的了,在考試中遇上不會做的題,那是太正常不過的事了,考生在考場上遇到讀兩遍還沒有解題思路的題,就一定要跳過(不要怕,實際上,有好多考生同你一樣,也沒有思路呢),后面還你有能完成的題目等著你的。請記著精華教育機構教研總監、中心主任,原北京西區教研中心主任尹宗禹的一句話:“慢做會的求全對,穩做中檔題一分也不浪費,舍去全不會” 5.其它幾點建議(1) 對拿不穩的選擇題,你的第一感覺往往是正確的。 (2)對于新材料、新情景的題目,大家首先不要怕,你要相信,一定能用我們所學的知識加以求解的。這類題目往往敘述都是比較長的,因為作為命題人來說,命了一個新材料、新情景的題目,往往怕學生不知道是什么,就在題目中加了很長一段說明文字,所以題目看起來就很長了,實際上這段文字說明對題目進行了很好的解釋,只要大家堅持把題目讀完,往往就能找到解題思路了。有專家這樣說:“題目讀兩遍,答案自然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