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盆栽法水仙花卉花頭不經任何處理,培養基用沙土、水。培育過程應保持濕潤,2天—3天換水一次,以防爛根。40天左右開花,花期10-15天。(二)雕刻水育法此法盆景造型技術較復雜。培育前水仙花卉花頭需用刀雕刻造型,供雕刻的花頭要求鱗莖肥大,花枝多,兩側增生的小鱗莖排列要整齊、對稱。其造型依作者意圖和花頭外態來選擇,可分普通雕刻和造型雕刻。1、普通雕刻有“筆架”(又稱正型)和“蟹爪”型兩種。“筆架”型是從花球頂端向各芽體間縱切數刀,深2厘米,然后豎立水養,隔2天—3天換水一次,讓其自然生長而成筆架狀。“蟹爪”型即花頭在水養前要經人工雕琢,剝掉花頭一面的鱗片至淡綠色芽體,用刀小心挖削少量芽體間鱗片,不要碰傷花芽,以免造成“啞巴花”。同時,其葉片要順葉緣剝去1/3—1/2,花梗縱傷0.3厘米—0.5厘米或挑削長0.1厘米—0.3厘米盾形皮層,使受傷部位產生愈傷組織,生長緩慢,而未削傷的一側都生長正常,生長失去平衡而產生朝雕琢方面卷曲,創傷度大,卷曲亦大,呈現出“蟹爪”。2、造型雕刻:對花頭選擇較嚴格。要根據花頭外表形態和作者的意圖,經細心構思,巧妙用力,雕琢布局,精心水養和逐漸修整,即培養成千姿百態,生氣盎然的各種水仙盆景。經雕刻的花頭在水養前要先泡水1天—2天,讓其充分吸水,使芽體、根尖萌動,并棄除創傷流出粘液,以保持鱗片潔白。水養時除筆架型正置水養,造型雕刻定型水養,其余多采用倒置水養,即創傷面朝上。水養初期(5天至7天),葉片花枝黃弱,應防日曬,宜在室內培養,待葉色轉綠就需充足陽光,使植株矮健色翠,經雕刻水養,開花提早,花期梢短。南方一般25天—30天開花,北方天氣較冷,35天—40天開花.2、動物形態類作品《志同道合》:挑選一個兩側各有一個較大子球、30裝水仙鱗莖球。兩側較大子球不雕刻,任其自然生長,主鱗莖球中主芽進行輕度雕刻,其他花梗、葉片進行中、重度雕刻。在養護中根據造型的需要對花梗葉片適當整形。當花蕾大部開放觀賞前,把右側的子球掰下,把兩個子球葉片適當剪短,把葉片用透明膠條固定一兩圈,把大小適宜玻璃球放置葉片之間為鳥的眼睛,在玻璃球前用透明膠條固定,把掰下的右側子球放置左側子球前方。用一葉片把兩只鳥的頸部連接起來,去除根部蓋棉,放置扇形淺紫砂盆中,下部放得體幾架即成。所以命名“志同道合”,因根部及頸相連,眼睛同視一個方向,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之感。該類盆景比較常見的款式還有魚類造型。人們過春節所以喜歡魚類造型水仙盆景,因為“魚”和“余”諧音,年年有余給人以吉祥、幸福、美好的寄托。3、水仙山石類水仙花梗、葉片經過雕刻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彎曲,水仙花梗和葉片質輕而脆,上述特點都是柔的表現。山石質堅而重,紋理多是自然形成,是剛的表現,把兩者同置一盆中,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相互襯托,觀賞效果更佳。水仙性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中國十大名花之十。常用的水仙盆景造型工藝有盆栽法和雕刻水育法: (一)盆栽法 水仙花卉花水仙性喜溫暖、濕潤、排水良好。在中國已有一千多年栽培歷史,為傳統觀賞花卉,是中國十大名花之十。常用的水仙盆景造型工藝有盆栽法和雕刻水育法: (一)盆栽法 水仙花卉花頭不經任何處理,培養基用沙土、水。培育過程應保持濕潤,2天—3天換水一次,以防爛根。40天左右開花,花期10-15天。 (二)雕刻水育法 此法盆景造型技術較復雜。培育前水仙花卉花頭需用刀雕刻造型,供雕刻的花頭要求鱗莖肥大,花枝多,兩側增生的小鱗莖排列要整齊、對稱。其造型依作者意圖和花頭外態來選擇,可分普通雕刻和造型雕刻。 1、普通雕刻有“筆架”(又稱正型)和“蟹爪”型兩種。 “筆架”型是從花球頂端向各芽體間縱切數刀,深2厘米,然后豎立水養,隔2天—3天換水一次,讓其自然生長而成筆架狀。 “蟹爪”型即花頭在水養前要經人工雕琢,剝掉花頭一面的鱗片至淡綠色芽體,用刀小心挖削少量芽體間鱗片,不要碰傷花芽,以免造成“啞巴花”。同時,其葉片要順葉緣剝去1/3—1/2,花梗縱傷0.3厘米—0.5厘米或挑削長0.1厘米—0.3厘米盾形皮層,使受傷部位產生愈傷組織,生長緩慢,而未削傷的一側都生長正常,生長失去平衡而產生朝雕琢方面卷曲,創傷度大,卷曲亦大,呈現出“蟹爪”。 2、造型雕刻:對花頭選擇較嚴格。要根據花頭外表形態和作者的意圖,經細心構思,巧妙用力,雕琢布局,精心水養和逐漸修整,即培養成千姿百態,生氣盎然的各種水仙盆景。 經雕刻的花頭在水養前要先泡水1天—2天,讓其充分吸水,使芽體、根尖萌動,并棄除創傷流出粘液,以保持鱗片潔白。水養時除筆架型正置水養,造型雕刻定型水養,其余多采用倒置水養,即創傷面朝上。水養初期(5天至7天),葉片花枝黃弱,應防日曬,宜在室內培養,待葉色轉綠就需充足陽光,使植株矮健色翠,經雕刻水養,開花提早,花期梢短。南方一般25天—30天開花,北方天氣較冷,35天—40天開花,花期10天—15天。開花期可用水溫加以調整,用溫暖的水花期提早,反之推遲,如掌握好,可應時開花。(三)水仙花盆景的常見類型: 1、觀花觀葉類每一件水仙盆景都由根系、鱗莖球、葉片、花箭(花箭又分花梗和花朵)組成。在這一類造型中,以觀花觀葉為重點,常見水仙盆景以這一類為多。2、動物形態類作品《志同道合》:挑選一個兩側各有一個較大子球、30裝水仙鱗莖球。兩側較大子球不雕刻,任其自然生長,主鱗莖球中主芽進行輕度雕刻,其他花梗、葉片進行中、重度雕刻。在養護中根據造型的需要對花梗葉片適當整形。當花蕾大部開放觀賞前,把右側的子球掰下,把兩個子球葉片適當剪短,把葉片用透明膠條固定一兩圈,把大小適宜玻璃球放置葉片之間為鳥的眼睛,在玻璃球前用透明膠條固定,把掰下的右側子球放置左側子球前方。用一葉片把兩只鳥的頸部連接起來,去除根部蓋棉,放置扇形淺紫砂盆中,下部放得體幾架即成。所以命名“志同道合”,因根部及頸相連,眼睛同視一個方向,有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之感。該類盆景比較常見的款式還有魚類造型。人們過春節所以喜歡魚類造型水仙盆景,因為“魚”和“余”諧音,年年有余給人以吉祥、幸福、美好的寄托。3、水仙山石類水仙花梗、葉片經過雕刻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彎曲,水仙花梗和葉片質輕而脆,上述特點都是柔的表現。山石質堅而重,紋理多是自然形成,是剛的表現,把兩者同置一盆中,形成一個有機整體,相互襯托,觀賞效果更佳。作品《婀娜多姿》(山石高水仙矮):挑選一個40裝優質水仙鱗莖球,10裝鱗莖球掰下有花苞子球一個。40裝鱗莖球主芽花梗輕度雕刻,葉片和另一個花梗中度雕刻,子球的葉片、花梗重度雕刻。在養護過程中,當40裝水仙主芽花梗長到10厘米左右時,在花梗背面輕輕削去一塊薄皮,使花梗上部再形成一個彎曲。養護到花蕾大部分開放,把高22厘米山石,放置在長37厘米不規則漢白玉淺盆適當位置上,把4 0裝水仙鱗莖球放置在左側,較長而有一定彎曲的花梗伸向山石右側,把已開花的子球放置淺盆右側。該盆景雖不復雜,但仔細觀看給人以新鮮感受。制作水仙山石盆景,不是水仙高、山石矮,就是山石高、水仙矮,切忌兩者等高,主次不分。4、插花式水仙隨著時代的發展,水仙造型也出現新的款式,以水仙為主材的插花也呈現人們眼前。如作品《春夢無痕》,采用瓶口較小、下部肚大的釉陶瓶,把水仙、迎春、銀芽柳等根據構圖插入瓶中,即成“春夢無痕”的造型。 插花式水仙制作時有兩點要注意:其一,所用材料要長短不一,制成插花式水仙才能高低錯落,有層次感。其二,水仙是早春開花的佳卉,所用的其他插花用材也應在早春處于最佳觀賞時期。5、其他款式類近些年來,一些水仙愛好者創作出不少讓人耳目一新的水仙盆景,既有繁盛的,也有簡單的,但都別具韻味。作品《玲瓏多姿》是微型水仙盆景組合,大多數是利用10裝、20 裝水仙鱗莖球造型時掰下來的子球,一部分采用40裝或50裝鱗莖球,都是采用中、重雕刻,在較低溫度下培育而成。開花觀賞時置于半米多高的博古架上,每件水仙盆景都不高,但各有特色。作品《夢筆生花》:挑選1個10裝優質水仙鱗莖球,兩側較大子球不雕刻,任其自然生長,主鱗莖球的葉片、花梗進行中、重度雕刻,常規養護。到花蕾大部分開放觀賞前,把兩側大子球輕輕掰下,注意一定要帶部分根系放置筆筒中(筆筒中加水),把筆筒置漢白玉淺盆左側,把鱗莖球蓋棉去除,放置筆筒右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