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杯墊的制作(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杯墊的基本構造與制作流程;熟練掌握鋸子、木銼刀、砂紙等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留線加工”的操作方法;過程與方法:在作品的制作過程中,通過比較與分析,選擇科學合理的技能方法;通過技能體驗,熟練掌握木工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勞動創造價值的觀念,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養成科學嚴謹的良好習慣;通過作品的制作,理解技術操作的科學性與重要性。教學重點:工具的正確使用;“留線加工”技術。教學難點:木料邊緣的平整度加工;理解“留線加工”的意義。教學過程:[引入] 師:展示,對比兩個作品。生:比較,談談想法。(會是什么原因?)師:提出“技術含量”的說法。 引出——以“杯墊”為載體,體會技術對作品的影響。[分析外形結構] 師:提問“自己設計杯墊,會做怎樣的?”。 生:各抒己見。師:顯示多種杯墊照片,認同學生的想法,建議先統一制作構造簡單的杯墊。生:觀察,簡單描述杯墊如何制作。 基本流程:原材料——兩個相同正方形——其中一個中間去掉一個圓——上下兩層相連接。 生:觀察原材料,思考“這是什么形狀?”。 師:辨析,引出“先要檢驗垂直度”。 介紹工具角尺及使用方法。生:學生嘗試使用。 師:制作前,幫助復習工具的基本操作方法。[實踐操作1] 師:布置任務。生:檢驗木板垂直度(如必要),將長方形木板加工成兩個相同尺寸的正方形。 師:巡視,收集典型范例,個別指導。[反饋與分析] 師:請1-2位學生描述操作過程。(方法1或方法2)生:反思,聆聽別人的想法。師:檢驗學生作品,提出方法1的疑問,幫助分析。生:思考,交流,嘗試找出原因。師:列舉“方法2”(長大于寬的兩倍)。 提問“長不大于寬的兩倍時的情況,怎么辦?”。生:思考,交流,得出“方法3”。師:歸納3種方法,引出“留線加工”技術。生:體會其意義,認同此技術的優點。[實踐操作2]生:修改各自的作品,使線條準確。并打磨兩塊正方形木板邊緣,使之平整光滑。 師:提醒木銼刀與砂紙使用場合的區別與注意事項。 巡視,個別指導,收集實物作例。[反饋與展示] 生:部分學生展示作品,上講臺自行檢驗作品是否符合要求。 談談體會,作品修改前后發生的變化,及使用的方法。 師:幫助總結(技術帶來的優點)。[課后思考] 師:布置思考問題,給出提示。生:思考:杯子底部直徑5.5厘米,嘗試畫出所要加工出的圓(實線)以及加工痕跡(虛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