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08考試說明解讀與復習策略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08考試說明解讀與復習策略

資源簡介

課件88張PPT。解讀《08說明》江蘇南京市金陵中學 徐 銳談高考復習 2008年江蘇高考《考試說明》
《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 新課程指導性文件一、《說明》、《新標》與《要求》的關系
二、從《說明》猜測08試卷結構特征
三、《說明》考試內容范圍及要求的個別分析
四、物理高考復習的調整與策略解讀《08說明》 談高考復習1.重視對三維目標達成情況的考查 認真分析《說明》,指導思想與《課標》一致,重視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考查,其目的檢查在新課程教學活動中“三維目標”的達成情況。注重科學知識在生產、生活、科學技術中的應用,及將會以生產、生活與科學技術為背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其目的是新課程要求相一致,進一步促進江蘇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的原則組織實施。一、《說明》、《新標》與《要求》的關系2.《說明》對知識的等級要求更加明確 《說明》中的知識內容比《課標》更加具體,掌握程度比《要求》更加明確,《要求》只是應用“了解”、“知道”、“理解”、“掌握”等措辭,而《說明》統一為“I級要求”與“II級要求”。I級為基本要求,只是“了解”、“知道”、將知識直接應用(I級要求不等于沒有計算);II級為較高要求,要“理解”、“掌握”并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3.《說明》考查內容示超出《要求》范圍 《說明》考查內容與《課標》、《要求》基本吻合,結合江蘇在實施過程在內容的難易程度上做了適當調整,重點考查《課標》中的必修與必選模塊,由于江蘇所有選修物理學生均選修3-1,所以3-2模塊也作為重點考查內容,四個模塊內容考查分值占80%左右。而3-3模塊、3-4模塊與3-5模塊由于學生選擇不同,而要顯示考試的公平原則,因此考查比例不大,約20%左右,要求也不會太高(這是《說明》明確提出的)。4.《說明》關注新課程的實施 《課標》特別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接受式向探究式轉變,而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說明》不僅提高實驗能力的要求,同時提出科學探究能力的要求。如《說明》在“實驗與探究能力”要求中明確提出“能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這個就科學探究能力的一部分。1.《說明》明確了08物理考試的形式與試卷結構題型:試卷包括選擇題、簡答題、計算題。選擇題中包括四選一的選擇題和四選多的選擇題,并明確區分;簡答題用于考查實驗和選考內容(選考內容字只出現在簡答題中)。
模塊內容比例:
必考模塊:約80%
選考模塊:約20%
實驗(包含在以上各部分內容中): 15%左右
試題難度: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三個選考模塊內容不出現難題,難易程度力求相當。二、從《說明》猜測08試卷結構特征2.猜測試卷題型結構與內容分布(1)分值分配:
單選題5題,每題3分,共15分;
多選題4題,每題4分,共16分;
簡答題5題,其中2題為實驗題,共18分左右,3題為綜合題,選做2題,每題12分,簡答題共42分左右;計算題4題,共47分左右。試卷共120分。2.猜測試卷題型結構與內容分布 (2)必答題的考查內容
單選題、多選題、實驗簡答題與計算題為必修1、必修2、必選3-1、選修3-2內容,3題綜合簡答題分別為選修3-3、選修3-4與選修3-5模塊。2.猜測試卷題型結構與內容分布 (3)選做簡答題的考查內容與形式
每個綜合簡答題應該為一個模塊的綜合(拼盤)題,為了盡可能考查模塊的大多數知識點,有可能分為判斷題,填空題與簡單的計算題。3.試卷難度的猜測
由于江蘇實行新的考試方案,物理學科作為必選科目,而且在是等級計分,試卷還要考慮社會影響、對新課程順利實施的影響、學生選學物理的影響,因此應該會綜合考慮。由此猜測08年物理高考試卷題目的難度可能有明顯的區分度,整體難度應該控制在0.6左右。題目的易、中、難控制在4:4:2。(1)《說明》中考點7,關于力的合成與分解,在《課標》中這樣要求:“通過實驗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并沒有要求通過實驗進行探究,而在《要求》中“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初步認識實驗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并進行初步的探究”,明顯要求高于《課標》。而在《說明》中“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探究)”明確要求學生能獨立完成力的合成的實驗探究,相對于《課標》與《要求》提高了要求。在對應的“說明”欄中,新增加了“作圖法”。三、《說明》考試內容范圍及要求的個別分析(2)在《課標》與《要求》中明確要求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與伽俐略斜面實驗的科學方法,而在《說明》中沒有列出該類知識點。個人認為在新課程中,特別重視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因此在高考復習中同樣應引起高度重視。(3)《說明》中考點15,關于彈性勢能,在“說明”欄中強調彈性勢能表達式不作要求,而這不等于不可能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與物理方法去推導彈性勢能的表達式。(4)《說明》中考點22,在拋體運動的“說明”欄中“斜拋運動只做定性要求”,也不等于不做定量分析,如用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斜拋運動的規律,從而根據運動規律定量分析它的運動。這樣的例子,在各地各年的高考試卷中常常出現,它運用了力的獨立作用原理,用了分運動的獨立性原理。(5)《說明》中考點24,勻速圓周運動與向心力,沒有說明。這里要注意幾點:(1)人教版教材中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的證明;(2)教材中提到了一般曲線運動的向心加速度;(3)過去一般只要求幾個力在同一直線上,而《要求》中只要求合力為向心力,在《說明》沒有說明,這里應該按《要求》理解。(6)《說明》中考點38,電容器與電容,在“說明”欄中強調“計算不作要求”。在《要求》也是這樣要求的。因此如果這樣,在復習過程中,不要再去研究含容電路的定量研究。(7)《說明》中考點39,關于示波器,在“說明”欄中強調“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這句話我個人理解可能是不要原理,要會使用與操作。另外,這里同時注意,不等于帶電粒子在變化電場中的偏轉(類似于示波原理)的問題不要。(8)《說明》中考點44,電阻的串聯與并聯,等級要求為I級,這里筆者認為不妥,因本章的重點與難點在實驗,而實驗的大多數原理與串并聯有關,在電路分析中,串并聯也是重點,因此,串并聯電路在復習過程中,應該看為II要求。(9)《說明》中考點47,簡單的邏輯電路,這是新課程中新加內容之一。從上海的課程改革后的高考來看,這部分內容應該是江蘇08高考的必考內容,但要求不會太高。(10)《說明》中考點58,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在“說明”欄中強調有關反電動勢的計算不作要求,也就是說雙棒在同方向磁場中的同向運動、含電源導軌回路中運動的棒一類問題不會出現。(11)在3-3模塊中,要關注新課程中新加的概念,如統計規律、熵、能量的品質等。
(12)選修模塊3-4與3-5整體要求不高。1.針對《說明》中的五種能力要求四、物理高考復習的調整與策略1.理解能力2.推理能力3.分析綜合能力4.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5.實驗與探究能力2.專題的設置思考四、物理高考復習的調整與策略一.計算題的規范書寫與正確表達訓練
二.定理定律證明與推導
三.物理知識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四.物理過程與狀態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
五.圖像對物理過程建立與過程分析的作用
六.復雜物理問題向簡單問題的轉化
七.幾何圖形在解決物理問題中的作用
八.數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的方法
九.實驗儀器的正確使用
十.誤差理論與實驗的誤差分析
十一.實驗專題(重點在實驗原理與設計)
十二.探究性實驗專題
3.根據《說明》談復習的調整
根據《說明》,重點在必修模塊、3-1與3-2模塊,因此應將復習的重心前移。縮短一輪的復習時間,延長二輪的專題復習。對不同基礎、專業意向不同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前四個模塊在夯實雙基的同時,適當增加難度。在后兩個選修模塊中,要按《要求》中的知識內容,《說明》中的知識要求做好復習工作。根據《說明》中的考卷結構,做好三模的綜合訓練。四、物理高考復習的調整與策略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并能應用于簡單的實際物理問題的能力。1理解能力生產、生活、科學技術 能夠從有關物理概念和定律出發,在給定的簡化情況下導出物理學中的定理或公式。2.推理能力 能根據具體物理問題中已知的事實和條件,結合學過的知識和獲得的方法,進行邏輯推理和論證,得出正確結論或做出正確的判斷,并能夠把推理過程正確地表達出來。2推理能力 對物理問題能獨立思考,能夠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具體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狀態、物理過程和物理問題的本質,建立適當的物理模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3分析綜合能力 對物理問題進行恰當分析的基礎上,能夠把較為復雜的問題分解為若干個比較簡單的問題,并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系,作出正確的判斷或得出合理的結論。 能夠關注生產、生活、和社會中的實際問題,理論聯系實際,綜合運用物理知識和科學方法,初步解決實際問題。3分析綜合能力 能夠根據具體問題找出物理量之間的數學關系,根據數學的特點、規律進行推導、求解和合理外推,并根據結果作出物理判斷,進行物理解釋或得出結論。4.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能夠根據物理問題的實際情況和所給條件,恰當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等形式和方法進行分析、表達。能夠從所給圖象通過分析找出其物理內容,用于分析和解決物理問題。3分析綜合能力5.實驗與探究能力(1)能獨立完成“知識內容表”中注明“實驗、探究”的內容,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控制實驗條件。
(2)會使用實驗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對結論進行一定的分析和評價。
(3)能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
(4)能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解決問題,包括簡單的設計性實驗。實驗與探究能力例1:下表列出不同品牌電冰箱和電風扇名牌上的主要項目(1)冰箱與電風扇均工作一天耗電量分別是多少?(2)冰箱與電風扇工作的額定電流是多少?與生活聯系1例2:目前市場上有一種電子節能燈,人們常常為選擇哪一種燈更好而舉棋不定,下表為電子節能燈與白熾燈相比較的一組數據,你將作出怎樣的選擇?功能類別與生活聯系2實際問題的研究例3: [06全國卷I.23]  (16分)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濃云層。為了測量云層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與觀測者的距離為d=3.0km處進行一次爆炸,觀測者聽到由空氣直接傳來的爆炸聲和由云層反射來的爆炸聲時間上相差Δt=6.0s。試估算云層下表面的高度。已知空氣中的聲速v=1/3km/s。 物理模型的建立。例4.變速自行車在公路上飛速行駛,它比一般的自行車能獲得更大的速度。觀察某輛變速自行車,它有六個飛輪和三個鏈輪,鏈輪和飛輪的齒數如下表,后輪直徑為660mm。結合表中數據計算,某人騎自行車的速度為10m/s時,腳踩踏板做勻速圓周運動的最小角速度是多少(取兩位有效數字)?例5:(07天津25)離子推進器是新一個代航天動力裝置,可用于衛星姿態控制和軌道修正。推進劑從圖中P處注入,在A處電離出正離子,BC之間加有恒定電壓,正離子進入B時的速度忽略不計,經加速后形成電流為I的離子束后噴出。已知推進器獲得的推力為F,單位時間內噴出的離子質量為J。為研究問題方便,假定離子推進器在太空中飛行時不受其他外力,忽略推進器運動速度。郝 雙老 師制作
(1)求加在BC間的電壓U;
(2)為使離子推進器正常運行,
必須在出口D處向正離子束注入
電子,試解釋其原因。基本知識與推理能力理解與應用專題1.物理知識解決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例1:牛頓認為行星圍繞太陽轉動,是因為受到太陽的引力,這種引力是相互的。并證明了引力大小與它們的質量乘積成正比。萬有引力定律的證明建立物理模型:設質量為m的行星繞質量為M的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周期為T,它們之間的距離為r。研究問題:理論依據:(1)牛頓運動定律 (2)開普勒第三定律……llllll 分析: 將一根長L的均勻導體分成n段相等長度,每段長均為l,則L=nl,就相當于n個電阻串聯。結論: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lr2l2r3l3r……nlnr電阻定律的理論探究1 例2.用串聯電路相關知識,推論均勻導體電阻與長度的關系,與導體截面積的關系。 將n根長L截面積為s的均勻導體并在一起,截面積為S,則S=ns,電阻相當于n個電阻并聯。結論:電阻與導體的截面積成反比。……sr2sr/23sr/3……nsr/n電阻定律的理論探究2例3:如果在某截面積為S、長度為L的導體的兩端加上U的電壓,導體中單位體積的自由移動的電荷數為n,自由電子的質量為m、電量為e.電子在電場力作用下的定向運動過程中認為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度運動,在與靜止的原子碰撞后速度立即為零并再加速運動,設自由電子與原子的平均碰撞時間為τ。證明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部分電路歐姆定律的微觀推導·歐姆定律的微觀推導·································LSU 流過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歐姆定律的微觀表達式。·································LSU電阻定律:金屬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成正比,與導體的截面積成反比,還與導體的材料有關。電阻定律金屬導體的電阻率: (1) 不同的金屬材料電阻率不同 (2)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電阻率越大(應用標準電阻與熱敏電阻) (3)溫度降低到一定時,電阻突然減到零,這種現象為超導現象電阻率1.彈性勢能表達式的推導;
2.動能表達式的推導;
3.動能定律的證明;
4.機械能守恒的證明;
5.向心加速度的推導;
6.萬有引力與質量成正比,與半徑平方成反比的證明;
7.電流微觀表達式的推導
8.歐姆定律的推導;定理定律證明與推導-專題 9.導體電阻與長度與截面積關系的理論探究
10.全電路歐姆定律的推導;
11.電源輸出功率與外電路電阻關系的研究;
12.通過安培力研究洛侖茲力;
13.過程能量守恒,證明楞次定律;
14.通過動生電動勢研究感生電動勢。
例1:如圖,光滑平行的水平金屬導軌MN、PQ相距l,在M點和P點間接一個阻值為R的電阻,在兩導軌間OO1O1′O′矩形區域內有垂直導軌平面豎直向下、寬為d的勻強磁場,磁感強度為B。一質量為m,電阻為r的導體棒ab,垂直擱在導軌上,與磁場左邊界相距d0。現用一大小為F、水平向右的恒力拉ab棒,使它由靜止開始運動,棒ab在離開磁場前已經做勻速直線運動(棒ab與導軌始終保持良好的接觸,導軌電阻不計)。求棒ab通過磁場區的過程中整個回路所消耗的電能。 在解題過程中,學生往往誤認為應該將大部分時間用于寫解題過程,其實審題是解題的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審題過程中,要能獲取重要的信息,從而建立相應的物理過程或物理模型。此題一是從題目中知道哪些物理量是已知的,另抓住F是恒力、棒在離開磁場前已經做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關鍵信息。 第一步審題 棒是從靜止開始運動,在進入磁場前是勻加速直線運動,進入磁場后情況比較復雜,但離開磁場是勻速運動。第二是建立物理過程 要研究棒在磁場
中產生的電能,就是求
克服安培力所做的功,
所以該題應該是用能量
來解,而能量均可以通過動能定理。研究對象是棒,過程是從靜止開始到離開磁場。要運用動能定理,首先通過平衡求棒離開磁場的速度,然后通過動能定律,求得安培力做功。第三確定解題方法例2 如圖1.9-4所示,沿水平方向放置一條平直光滑槽,它垂直穿過開有小孔的兩平行薄板,板相距3.5L。槽內有兩個質量均為m的小球A和B,球A帶電量為+2q,球B帶電量為-3q,兩球由長為2L的輕桿相連,組成一帶電系統。最初A和B分別靜止于左板的兩側,離板的距離均為L。若視小球為質點,不計輕桿的質量,在兩板間加上與槽平行向右的勻強電場E后(設槽和輕桿由特殊絕緣材料制成,不影響電場的分布),求:
(1)球B剛進入電場時,帶電系統的速度大小;
(2)帶電系統從開始運動到速度第一次為零所需的時間及球A相對右板的位置。分析題意,建立運動過程,并畫出運動過程圖。分別研究每一個過程,在建立過程間的聯系。從圖像建立運動過程例3.[06廣東物理卷.15](14分)一個質量為4kg的物體靜止在足夠大的水平地面上,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0.1。從t=0開始,物體受到一個大小和方向呈周期性變化的水平力F作用,力F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如圖所示。求83秒內物體的位移大小和力F對物體所做的功。(g=10m/s2)vt0從圖像建立運動過程vF 用函數圖像建立物理過程,并通過圖象求解。Fff從圖像分析過程例(07上海19B)固定光滑細桿與地面成一定傾角,在桿上套有一個光滑小環,小環在沿桿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向上運動,推力F與小環速度v隨時間變化規律如圖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環的質量m; (2)細桿與地面間的傾角?。從圖像中獲取信息,分析物體的運動狀態。分析綜合能力專題設置1.物理過程與狀態分析,物理模型的建立
2.圖像對物理過程建立與過程分析的作用
3.復雜物理問題向簡單問題的轉化
例1.如圖2.3-14所示的電路中,R0為定值電阻,可變電阻的總阻值為R,電流表的內阻不計,電壓U保持不變,試計算并分析
(1) 滑片P滑至何處電流表示數最大?示數為多少?
(2) 滑片P滑至何處電流表示數最小?示數為多少?當Rx……
⑶某同學通過實驗得到的數據畫出了該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如圖),若 直接用電動勢為3V、內 阻為2.5Ω的電源給該小燈 泡供電,則該小燈泡的實 際功率是_________W。 通過圖象求解U=2.0VI=0.4AW=0.8W數學工具的應用專題 1.幾何圖形與函數圖像在解決物理問題中的作用
2.二次函數與三角函數在物理問題中的應用科學探究方法例1.[06上海卷.4] 伽利略通過研究自由落體和物塊沿光滑斜面的運動,首次發現了勻加速運動規律.伽利略假設物塊沿斜面運動與物塊自由下落遵從同樣的法則,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塊滑下的路程,并測出物塊通過相應路程的時間,然后用圖線表示整個運動過程,如圖所示.圖中OA表示測得的時 間,矩形OAED的面積表示該時間內物塊經過的路程,則圖中OD的長度表示 .P為DE的中點,連接OP且延長交AE的延長線于B,則AB的長度表示 . 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的科學方法。科學探究方法例.[06北京卷.17] 某同學看到一只鳥落在樹枝上的P處,樹枝在10 s內上下振動了6次,鳥飛走后,他把50 g的砝碼掛在P處,發現樹枝在10 s內上下振動了12次.將50 g的砝碼換成500 g砝碼后,他發現樹枝在15 s內上下振動了6次,你估計鳥的質量最接近 A.50 g  B.200 g
C.500 g D.550 g科學探究方法變式: 某同學看到一只鳥落在樹枝上的P處,樹枝在10 s內上下振動了6次,鳥飛走后,他把分別用不同質量的砝碼掛在P處,并記錄砝碼在10 s內上下振動次數(如下表).請比較準確地計算小鳥的質量。科學探究方法北京實驗題,數據的處理方法例:07北京實驗題(2)某同學用圖2 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小車在斜面上的運動。實驗步驟如下:
……
e、分別計算出S1、S2、S3……S6與對應時間的比值S1 /t、
S2 /t、 S3 /t、 。
f、以為縱坐標、t為橫坐標,標出與對應時間t的坐標點,劃出(S/t)—t圖線。提出問題例:(07寧夏實驗題)⑴由絕緣介質隔開的兩個同軸的金屬圓筒構成圓柱形電容器,如圖所示。試根據你學到的有關平行板電容器的知識,推測影響圓柱形電容器電容的因素有 。探究性實驗(新問題)例:物體因繞軸轉動而具有的動能叫轉動動能,轉動動能的大小 與物體轉動的角速度有關.為了研究某一砂輪的轉動動能Ek與角速度ω的關系,某同學采用了下述實驗方法進行探索:先讓砂輪由動力帶動勻速旋轉測得其角速度ω,然后讓砂輪脫離動力,由于克服轉軸間摩擦力做功,砂輪最后停下,測出砂輪脫離動力到停止轉動的圈數n,通過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結論.經實驗測得的幾組ω和n如下表所示:另外已測得砂輪轉軸的直徑為1cm,轉軸間的摩擦力為10/π N.
①計算出砂輪每次脫離動力的轉動動能,并填入上表中.
②由上述數據推導出該砂輪的轉動動能Ek與角速度ω的關系式為 。
③若測得脫離動力后砂輪的角速度為2.5rad/s,則它轉過45圈時的角速度為 rad/s.實驗設計23.檢測一個標稱值為5Ω的滑動變阻器。可供使用的器材如下:A.待測滑動變阻器Rx,全電阻約5Ω(電阻絲繞制緊密,匝數清晰可數)B.電流表A1,量程0.6A,內阻約0.6Ω C.電流表A2,量程3A,內阻約0.12ΩD.電壓表V1,量程15V,內阻約15KΩ E.電壓表V2,量程3V,內阻約3KΩF.滑動變阻器R,全電阻約20Ω G.直流電源E,電動勢3V,內阻不計H.游標卡尺 I.毫米刻度尺 J.電鍵S導線若干
(1)用伏安法測定Rx的全電阻值,所選電流表_____(填“A1”或“A2”),所選電壓表為___(填“V1”或“V2”)。
(2)畫出測量電路的原理圖,并根據所畫原理圖將下圖中實物連接成測量電路。電路原理圖和對應的實物連接如圖
(3)為了進一步測量待測量滑動變阻器電阻絲的電阻率,需要測量電阻絲的直徑和總長度,在不破壞變阻器的前提下,請設計一個實驗方案,寫出所需器材及操作步驟,并給出直徑和總長度的表達式。例:(07北京卷16)、為研究影響家用保溫瓶保溫效果的因素,某同學在保溫瓶中灌入熱水,現測量初始水溫,經過一段時間后再測量末態水溫。改變實驗條件,先后共做了6次實驗,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數據分析下列眼鏡方案中符合控制變量方法的是
A.若研究瓶內水量與保溫效果的關系,可用第1、3、5次實驗數據
B.若研究瓶內水量與保溫效果的關系,可用第2、4、6次實驗數據
C.若研究初始水溫與保溫效果的關系,可用第1、2、3次實驗數據
D.若研究保溫時間與保溫效果的關系,可用第4、5、6次實驗數據實驗與探究方法的專題1.實驗儀器的正確使用
2.誤差理論與實驗的誤差分析
3.實驗專題(重點在實驗原理與設計)
4.探究性實驗專題
例:用兩根彈簧秤分別沿如圖的OA方向與OB方向將一根橡皮筋拉伸到O點,彈簧秤的讀數分別為4.2N、3.6N,如果用一根彈簧秤拉橡皮筋,且仍將拉到O點,則此彈簧秤的讀數為_______N。OAB例:(07廣東模考卷)17世紀,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根據實驗指出: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之所以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的緣故。這里的實驗是指“伽利略斜面實驗”,關于該實驗,你認為下列陳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是一理想實驗,是在思維中進行的,無真實的實 驗基礎,故其結果是荒謬可笑的
B.該實驗是以可靠的事實為基礎,經過抽象思維,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從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規律
C.該實驗否定了亞里士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錯誤概念
D.該實驗為牛頓第一定律的提出提供了有力的實驗依據例.[06上海卷.4] 伽利略通過研究自由落體和物塊沿光滑斜面的運動,首次發現了勻加速運動規律.伽利略假設物塊沿斜面運動與物塊自由下落遵從同樣的法則,他在斜面上用刻度表示物塊滑下的路程,并測出物塊通過相應路程的時間,然后用圖線表示整個運動過程,如圖所示.圖中OA表示測得的時 間,矩形OAED的面積表示該時間內物塊經過的路程,則圖中OD的長度表示 .P為DE的中點,連接OP且延長交AE的延長線于B,則AB的長度表示 .例:(2005北京卷)真空中存在空間范圍足夠大的、水平向右的勻強電場。在電場中將一個質量為m、帶正電的小球由靜止釋放,運動中小球速度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7°。現將該小球從電場中某點以初速度v0豎直向上拋出。求在運動過程中
(1)小球受到的電場力的大小及方向;
(2)小球從拋出點至最高點的電勢能變化量;
(3)小球的最小速度的大小及方向。r1r2v1v1例.要觀察圖1.7-8(a)交變電壓波形(交流電壓較低),應將圖(a)中的a、b分別接在示波器的_____、______;并將面板中的10旋鈕旋至_____(填衰減“1”或“~”);若示波器所顯示的輸入波形如圖1.7-8(c)所示,要將波形上移,應調節面板上的 旋鈕;要使此波形橫向展寬,應調節 旋鈕;要使屏上能夠顯示3個完整的波形,應調節_____ 旋鈕。謝謝!解讀《08考試說明》 探討高考復習策略
南京金陵中學 徐銳
2008年江蘇高考《考試說明》(物理科,下文簡稱《說明》)在依據教育部制訂的《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下文簡稱《課標》)和江蘇省《普通高中課程標準教學要求》(下文簡稱《要求》),參照《2007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物理科考試要求》,結合江蘇省物理新課程實施的教學實際,在江蘇07年考試說明的基礎上做了較大幅度的調整。《08考試說明》作為江蘇新課程實施以來第一次高考的指導性文件,倍受廣大一線教師的關注。應該說《08考試說明》是高考命題和高考復習工作的主要依據,因此我們有必要認真學習、研究,并以此進一步指導我們的高考復習工作。
下面就對《08考試說明》的研究,談一點個人體會以及對后面物理高考復習做出相應調整的一些思考。
一、《說明》與《課標》、《要求》的關系
認真分析《說明》,感覺到其指導思想與《課標》一致,重視對學生科學素養的考查,其目的在于檢查新課程教學活動中“三維目標”的達成情況。注重科學知識在生產、生活、科學技術中的應用,并以生產、生活與科學技術為背景考查學生對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其目的與新課程要求相一致,進一步促進江蘇高中物理新課程教學的原則組織實施。
《說明》中的知識內容比《課標》更加具體,掌握程度比《要求》更加明確。要求只是應用“了解”、“知道”、“理解”、“掌握”等措辭,而《說明》統一為“I級要求”與“II級要求”。I級為基本要求,只是“了解”、“知道”、將知識直接應用(I級要求不等于沒有計算);II級為較高要求,要“理解”、“掌握”并能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
《說明》考查內容與《課標》、《要求》基本吻合,結合江蘇在實施過程的具體情況,在內容的難易程度上做了適當調整,重點考查《課標》中的必修與必選模塊,由于江蘇所有選修物理學生均選修3-2,所以3-2模塊也作為重點考查內容。必修1、必修2、3-1、3-2共占80%左右,而3-3模塊、3-4模塊與3-5模塊由于學生選擇不同,為體現考試的公平原則,因此考查比例不大,約20%左右,要求也不會太高。
《課標》特別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從接受式向探究式轉變,而實驗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說明》不僅提高了實驗能力的要求,同時提出了科學探究能力方面的要求。如《說明》在“實驗與探究能力”要求中明確提出“能在實驗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這就是科學探究能力的一部分。
二、從《說明》預測08試卷結構特征
1.《說明》明確了08物理考試的形式與試卷結構
考試方式:閉卷、筆試
考試時間:100分鐘。試卷滿分為120分。
題型:試卷包括選擇題、簡答題、計算題。選擇題中包括四選一的選擇題和四選多的選擇題,并明確區分;簡答題用于考查實驗和選考內容(選考內容只出現在簡答題中)。
模塊內容比例:
必考模塊:約80%
選考模塊:約20%
實驗(包含在以上各部分內容中):15%左右
試題難度:
試卷包括容易題、中等難度題和難題,以中等難度題為主,三個選考模塊內容不出現難題,難易程度力求相當。
2.預測試卷題型結構與內容分布
單選題5題,每題3分,共15分;多選題4題,每題4分,共16分;簡答題5題,其中2題為實驗題,共18分左右,3題為綜合題,選做2題,共24分左右,簡答題共42分左右;計算題4題,共47分左右。試卷共120分。
單選題、多選題、實驗簡答題與計算題為必修1、必修2、必選3-1、選修3-2內容,3題綜合簡答題分別為選修3-3、選修3-4與選修3-5模塊內容。
每個綜合簡答題應該為一個模塊的綜合(“拼盤”)題,為了盡可能考查模塊的大多數知識點,有可能分為判斷題,填空題與簡單的計算題。
3.試卷難度的預測
08高考江蘇實行新的考試方案,物理學科作為必選科目,而且是以等級方式記分,同時試卷還要考慮對新課程順利實施的影響、社會影響、學生選學物理的影響等,因此考試組織部門應該會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由此預測08年物理高考試卷題目的難度可能有明顯的區分度,整體難度應該控制在0.6左右。題目的易、中、難控制在4:4:2。
三、《說明》考試內容范圍及要求的個別分析
我省從2005年秋季開始,高中物理教學是執行《課標》,江蘇省考試院和省教研室又聯合頒布了《要求》,因此這屆的物理教學是根據《要求》而實施的。在《說明》中有少數地方與《課標》和《要求》略有不同,對這些變化談點個人的看法。
《說明》中考點7,關于力的合成與分解,在《課標》中這樣要求:“通過實驗理解力的合成與分解”,并沒有要求通過實驗進行探究,而在《要求》中“通過實驗方案的設計與實施,初步認識實驗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并進行初步的探究”,明顯要求高于《課標》。而在《說明》中“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探究)”明確要求學生能獨立完成力的合成的實驗探究,在對應的“說明”欄中,新增加了“作圖法”,相對于《課標》與《要求》提高了要求。
在《課標》與《要求》中明確要求了解伽利略研究自由落體運動與伽俐略斜面實驗的科學方法,而在《說明》中沒有列出該類知識點。個人認為在新課程中,特別重視科學探究方法的學習,因此在高考復習中同樣應引起高度重視。
《說明》中考點15,關于彈性勢能,在“說明”欄中強調彈性勢能表達式不作要求,而這不等于不可能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與物理方法去推導彈性勢能的表達式。
《說明》中考點22,在拋體運動的“說明”欄中“斜拋運動只做定性要求”,也不等于不做定量分析,如用平拋運動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斜拋運動的規律,從而根據運動規律定量分析它的運動。這樣的例子,在各地各年的高考試卷中常常出現,它運用了力的獨立作用原理,用了分運動的獨立性原理。
《說明》中考點24,勻速圓周運動與向心力,沒有說明。這里要注意幾點:(1)人教版教材中勻速圓周運動向心加速度的證明;(2)教材中提到了一般曲線運動的向心加速度;(3)過去一般只要求幾個力在同一直線上,而《要求》中只要求合力為向心力,在《說明》沒有說明,這里應該按《要求》理解。
《說明》中考點38,電容器與電容,在“說明”欄中強調“計算不作要求”。在《要求》也是這樣要求的。因此如果這樣,在復習過程中,不要再去研究含容電路的定量研究。
《說明》中考點39,關于示波器,在“說明”欄中強調“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這句話我個人理解可能是不要原理,要會使用與操作。另外,這里同時注意,不等于帶電粒子在變化電場中的偏轉(類似于示波原理)的問題不要。
《說明》中考點44,電阻的串聯與并聯,等級要求為I級,這里筆者認為不妥,因本章的重點與難點在實驗,而實驗的大多數原理與串并聯有關,在電路分析中,串并聯也是重點,因此,串并聯電路在復習過程中,應該看為II要求。
《說明》中考點47,簡單的邏輯電路,這是新課程中新加內容之一。從上海的課程改革后的高考來看,這部分內容應該是江蘇08高考的必考內容,但要求不會太高。
《說明》中考點58,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在“說明”欄中強調有關反電動勢的計算不作要求,也就是說雙棒在同方向磁場中的同向運動、含電源導軌回路中運動的棒一類問題不會出現。
在3-3模塊中,要關注新課程中新加的概念,如統計規律、熵、能量的品質等。
選修模塊3-4與3-5整體要求不高。
四、物理高考復習的調整與策略
1.針對《說明》中的五種能力要求談習題的精選與專題的設置
見PPT講稿
2.根據《說明》談復習的調整
根據《說明》,重點在必修模塊、3-1與3-2模塊,因此應將復習的重心前移。縮短一輪的復習時間,延長二輪的專題復習。對不同基礎、專業意向不同的學生應提出不同的要求。前四個模塊在夯實雙基的同時,適當增加難度。在后兩個選修模塊中,要按《要求》中的知識內容,《說明》中的知識要求做好復習工作。根據《說明》中的考卷結構,做好三模的綜合訓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港区| 贡觉县| 永德县| 包头市| 蒲城县| 曲阳县| 蒙阴县| 双桥区| 定襄县| 阿图什市| 汾阳市| 年辖:市辖区| 伊宁县| 竹北市| 剑阁县| 鹰潭市| 新沂市| 麦盖提县| 界首市| 广宁县| 黄骅市| 平顶山市| 邢台市| 理塘县| 华亭县| 黎城县| 眉山市| 江安县| 会泽县| 报价| 寻甸| 六枝特区| 南郑县| 金堂县| 新郑市| 石楼县| 济阳县| 白水县| 博客| 定襄县| 绥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