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64張PPT。黃恕伯 2005.7.11 重慶新課程初中物理學業考試試卷命題探討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1)紙筆測驗是否可以考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試題的錯誤原因分析? MN為平面鏡,A為發光點。眼睛放在B處時,可以從平面鏡中看到A的像。現要在平面鏡上貼一張狹窄的紙條,擋住A經平面鏡反射到B的光線,使在B處的眼睛無法從平面鏡中看到A,這個紙條應貼在平面鏡的哪個位置?(1)請通過準確作圖找到這個位置。(2)如果平面鏡上標有如圖所示的細刻度(認為細刻度對光的反射沒有妨礙),那么紙條所貼的位置應位于刻度為_________的地方(圖中單位為cm)。(評分標準:答案在 2.35cm±0.10cm 范圍內給滿分,其余不給分)試題1缺乏嚴謹態度的學生難以得分試題2 某同學在做驗證互成角度的兩力合成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時,把橡皮條一端固定,另一端用 A、B 兩個彈簧秤同時拉著到達 O 點位置,此時兩彈簧秤的讀數分別是FA= 3.41 N 和 FB = 4.18 N,其位置記錄如下圖,倘若橡皮繩的活動端僅由一個彈簧秤拉著,也把它拉到 O 點位置,讀得彈簧秤的讀數為 FC= 6.14 N,其位置如C。 (1)以 1 cm 表示 1 N,分別作出 FA、FB、FC 的圖示。 (2)用平行四邊形定則通過作圖求出FA、FB的合力大小(要說明量值)、和方向(只要圖示),并說明該實驗的結論。ABCOFA= 3.41 NABCOF1FA= 3.41 NFB= 4.18 NCABOFA= 3.41 NFB= 4.18 NFC= 6.14 NACBOFCF合FC= 6.14NF合=6.25 NAOCB缺乏實事求是態度和嚴謹態度的學生容易導致失分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1)紙筆測驗是否可以考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試題的錯誤原因分析(態度)●一個試圖考查價值觀的試題一個試圖考價值觀的試題 小李同學看見電視中有人進行一種體育娛樂活動,他把自己懸吊在一根很長的橡皮繩下,自由地在空中上下振蕩。小李發現,不管該人上下運動的高低幅度如何,他上下來回一次所用的時間似乎總是相等的。小李想驗證這一想法是否正確,甲、乙、丙、丁四同學分別向他提出了驗證的建議。 甲:調查許多看過這種現象的人,多數人的看法總是正確的。 乙:詢問一位心目中權威的老師。 丙:用一根橡皮繩吊一個沙袋上下運動做實驗,測量不同幅度下來回一次所用的時間。 丁:記得電視節目主持人說過這個問題,可以打一個電話直接問明結果。 如果以上結論存在分歧的話,你最相信的結論是_______。考查學生的價值觀具有一定的困難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1)紙筆測驗是否可以考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兩個試題的錯誤原因分析(態度)●一個試圖考查價值觀的試題●學生對某些情感問題的回答并不一定反映其真實想法◇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考查●以下說法具有有不同的含義:◇試卷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評價學生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真實表現。試題內容具有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功能。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2)新課程背景下設計試題內容的一些思路●不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嚴密試題:某物體重0.5N,把它放入盛水的燒杯中,溢出的水為0.3N,則它受的浮力A. 一定為0.3NB. 一定為0.2NC. 一定為0.5ND. 可能為0.4N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2)新課程背景下設計試題內容的一些思路●不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嚴密●重視對過程的考查憑你現在的回憶,選做以下三個小題中的任意一個小題(不確切的數字可以估計或者用××表示):(1)寫出你做過的關于噪聲污染的調查記錄及防治意見。(2)寫出你做過的關于家庭或學校用水的調查記錄及節水意見。(3)寫出你做過的關其它調查記錄及有關意見。試題: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2)新課程背景下設計試題內容的一些思路●不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嚴密●重視對過程的考查●注意把握試題的開放度,以減少閱卷的主觀隨意性,增大閱卷的公平性。 細的銅絲(如漆包線)很容易被拉斷,粗的鐵絲就不容易拉斷(混凝土中的鋼筋就是利用了它的抗拉性)。生活和生產中有許多事情是和金屬絲是否容易被拉斷有關的。請猜想:金屬絲是否容易被拉斷跟什么因素有關? 現有一臺機器,能逐漸增大固定在這臺機器上金屬絲所受的拉力(直至金屬絲被拉斷),而且能顯示金屬絲所受拉力的大小。請設計一個用這臺機器驗證你的猜想的實驗方案。試題:(“制定探究計劃”要素)●本題的情境對學生來說是新的,它能夠體現學生科學探究的水平。●開放度較大,難以進行客觀、準確地評分,閱卷的可操作性教差。●本題是一個較好的練習題,但不是一個好的測試題。金屬絲被拉斷時拉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關?某同學在一臺拉力機上通過實驗來探究這個問題。這臺拉力機可以逐漸增大固定在該機器上金屬絲的拉力,可以讀出金屬絲拉斷時的拉力大小。實驗可提供的金屬絲有右表所列9個品種(每個品種有多根),請根據有關猜想選擇實驗的金屬絲。(1)猜想一:相同材料、相同橫截面積的金屬絲被拉斷時,其拉力大小與金屬絲長度無關。為驗證猜想一應選用金屬絲____、____、____。(2)猜想二:相同材料金屬絲拉斷時單位橫截面積所受拉力相同。在猜想一已獲得驗證的情況下,為驗證猜想二,應選用的金屬絲為____、____、____。(3)猜想三:不同材料的金屬絲拉斷時,其單位橫截面積所受的拉力不同。在猜想一、猜想二都獲得驗證的情況下,為驗證猜想三,應選用的金屬絲為____、____、____。試題:(“制定探究計劃”要素)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2)新課程背景下設計試題內容的一些思路●不過分追求知識的系統和嚴密●重視對過程的考查●注意把握試題的開放度,以減少閱卷的主觀隨意性,增大閱卷的公平性。●在有確定的評分標準的前提下嘗試答案的個性化。有以下 6 種物質:鐵,牛奶,水晶,白酒,水銀,餅干。可以把它們分成以下兩類:一類是 ,其特征為 ; 另一類是 ,其特征為 。試題: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3)怎樣考查科學探究能力?●關于科學探究試題命題的總思考◇對科學探究的考查,著眼點是考過程,不是考結果◇考過程,要求學生在考場中有探究行為◇學生的探究行為應以《標準》中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為根據能力要求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3)怎樣考查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探究試題的知識內容有以下幾種情況科學探究題的知識內容《標準》中探究項目(13項)非探究項目《標準》中知識內容非《標準》中的知識不同情況下的命題思路(命題要求)不相同學生可以根據記憶來回答猜想、設計實驗、進行實驗、探究結論等問題學生可以根據所學過的知識回答探究結論等問題給命題帶來了很大的空間①《標準》規定的探究項目科學探究試題的命題(共13項。其中有的只有過程要求,沒有結果要求)(1) 探究物態變化過程。(2) 探究力和運動的關系。(3) 探究液體壓強跟哪些因素有關。(4) 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知道阿基米德定律。(5) 探究激光束在平面鏡上反射時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6) 探究并了解光折射規律。(7) 探究并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8) 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9) 探究白光的組成。(10)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11)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12)探究電流、電壓與電阻的關系。理解歐姆定律。(13)探究并了解電流熱效應與電阻的關系。◆命題思路和注意事項:○避免讓學生復述教科書上的探究過程○以《標準》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為命題的立意,避免貼標簽。①《標準》規定的探究項目科學探究試題的命題○對只有過程要求沒有結果要求的項目,不要把傳統教材中的相關結論作為解題的根據。試題在進行“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實驗時,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線圈的導線上標明了電流的方向,請在各個圓圈內畫出放在這幾個位置上的小磁針的指向,標出小磁針的N極。本題并沒有考查探究的過程修改后的試題根據磁針指向判斷未知磁場的磁感線,該過程跟原探究活動的過程相同。◆命題思路和注意事項:○避免讓學生復述教科書上的探究過程○以《標準》的“科學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為命題的立意,避免貼標簽。①《標準》規定的探究項目科學探究試題的命題○對只有過程要求沒有結果要求的項目,不要把傳統教材中的相關結論作為解題的根據。◆試題設計舉例“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科學探究試題設計固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浸入液體中的固體體積1. 探究浮力的教學過程液體的密度浸入的深度固體的形狀……“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科學探究試題設計固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浸入液體中的固體體積1. 探究浮力的教學過程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排開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質量、重力講故事猜想溢杯實驗學生根據可以回憶答題“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科學探究試題設計固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浸入液體中的固體體積1. 探究浮力的教學過程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體積排開液體的密度排開液體的質量、重力講故事猜想溢杯實驗2. 命題舉例試題固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在進行該問題的實驗探究時,小李根據自己的經驗感受,提出:“在同種液體中,固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排開液體的體積成正比。”請你用以下器材設計一個實驗,驗證小李的猜想。器材有:測力計、多個相同的鉤碼、高度足夠的燒杯、水。(1)簡明陳述實驗步驟。陳述時,請用英文字母表明所測量的物理量。(2)如果小李的猜想得到驗證,所測得的物理量之間有什么關系?本題對哪些考生有利、對哪些考生不利?●對猜想的必要性(猜想與假設的關系)有認識,能根據猜想自主思考實驗目的的人●實驗目的比較盲目,機械記憶實驗步驟的人●能根據具體實驗目的選擇實驗器材、獨立設計實驗方案的人●能根據具體實驗過程描述實驗數據的人●能根據實驗的具體情況表述實驗過程和結果的人●習慣按照教材、教師設計的實驗步驟進行操作的人●只會在現成的實驗數據表格中填寫數字的人●只會把書上的粗體字作為實驗結論進行填空的人某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時,用了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分別進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實驗數據準確地記錄在以下兩個表中。請分析以上數據,把能得出的探究結論填在橫線上(結論一是示例) 結論一:在成實像的情況下,凸透鏡的焦距相同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長,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就越短。 結論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數據)試題結論一:在成實像的情況下,凸透鏡的焦距相同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越長,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就越短。 結論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識要求:凸透鏡的實像是倒立的。探究能力:1. 能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簡單比較2. 嘗試對探究結果進行描述和解釋3. 經歷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科學規律的過程4. 具有控制變量的初步意識能力要求(VA為 12.09 cm3 、 VB為 12.06 cm3)②《標準》中的“非探究項目”科學探究試題的命題有兩種合金,A 密度為 8.27×103 kg /m3,B密度為 8.29×103 kg /m3。現有一質量精確等于 100 g 的金屬塊,為鑒別究竟是A 還是B,某同學想,只要測出它的體積便可算出密度。于是,把它投入右圖盛有水的量筒中(單位為毫升),根據水面升高的位置來判別它的物質種類。(1)這種通過測量金屬塊的實際體積、計算密度,從而進行鑒別的思路是否正確?(2)該同學能否鑒別出該金屬塊的合金種類?為什么?(提示:計算它的體積)知識要求:1. 密度的意義和計算公式探究能力:1. 具有評估探究過程和探究結果的意識2. 密度是物質的屬性3. 用量筒測量固體體積的方法4. 關于測量、讀數的知識2. 嘗試選擇探究的方法和器材一.試卷的內容結構 1.物理試題內容的設計2.物理試卷內容結構的規劃內容規劃表——內容規劃表2.試卷的難度結構 (1)對試題難度的設計——各種難度因素的控制策略 ①影響初中物理試題難度的因素●題目條件的復雜程度●題目條件表述的隱蔽性●解答題目所需要的心智技能●是否隱含科學探究等解決問題的方法●解答過程的數學手段●以往解題經驗的影響●需要表達的水平② 設計試題時對難度因素的運用策略 (見以上右邊所列)--------○適可而止-------○提倡(聯系實際表述)----○不過分-○提倡(某些題引入)--------○不過分----------○適合初中水平--------○提倡新情境(2)對試卷難度結構的設計①試卷的難度結構對考生分數分布曲線的影響2.試卷的難度結構 (1)對試題難度的設計——各種難度因素的控制策略 結論: 在一份試卷中,如果某一難度檔次的試題所占的分數越多,就越能把與這一檔次水平相當的學生的考分拉開。與此相反,如果某一難度檔次的試題分數越少,則將促使與這一檔次相當的學生考分相互接近。(2)高考試卷難度結構演變的借鑒2.對試卷難度結構的設計(1)試卷難度結構對考生分數分布曲線的影響1.對試題難度的設計——各種難度因素的控制策略 二.試卷的難度結構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難度分數95年物理高考試卷的難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96年物理高考試卷的難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97年物理高考試卷的難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98年物理高考試卷的難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99年物理高考試卷的難度分布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2000年高考(3+2)物理試卷的難度分布分數②高考試卷難度結構演變的借鑒③試卷的難度結構設計的策略(2)對試卷難度結構的設計①試卷的難度結構對考生分數分布曲線的影響2.試卷的難度結構 (1)對試題難度的設計——各種難度因素的控制策略 1.是按內容劃分大題還是以題型劃分大題? 三.試卷的題型結構 ●按題目內容劃分大題的試卷示例: 試卷A 一、基礎知識題 二、基本技能題 三、科學探究題 四、實踐創新題 五、…… 試卷B 一、觀察與實驗 二、理解與應用 三、探究與體驗 四、調查與實踐 五、閱讀與拓展以下概念不支持按內容劃分大題△題目的內容結構是多維的△三個維度是分析維度不是實施維度1.是按內容劃分大題還是以題型劃分大題? 三.試卷的題型結構 2.物理試題題型的分類 按試題的呈現方式和學生的答題方式可將題型劃分為以下三類: 1.是按內容劃分大題還是以題型劃分大題? 三.試卷的題型結構 2.物理試題題型的分類 3.不同題型的功能特點(1)選擇題和計算題優缺點的對比選擇題和計算(論述)題的比較選擇題計算(論述)題1.是按內容劃分大題還是以題型劃分大題? 三.試卷的題型結構 2.物理試題題型的分類 3.不同題型的功能特點(1)選擇題和計算題優缺點的對比(2)九地區中考試卷選擇題和計算題的結構分析九地區2002年中考試卷題型結構(含實驗題)九地區2002年中考試卷題型結構(除實驗題)1.是按內容劃分大題還是以題型劃分大題? 三.試卷的題型結構 2.物理試題題型的分類 3.不同題型的功能特點(1)選擇題和計算題優缺點的對比(2)九地區中考試卷選擇題和計算題的結構分析(3)全國高考物理試卷題型結構、試卷長度演變的啟示近幾年高考物理試卷各類題型數量表近幾年高考物理試卷各類題型分數表1.是按內容劃分大題還是以題型劃分大題? 三.試卷的題型結構 2.物理試題題型的分類 3.不同題型的功能特點4.有關題型題目的編寫要求小結 ●對試卷的評價 1. 對試卷結構的評價 2. 對試題功能的評價評價試卷整體規劃(規劃表)是否科學、合理 評價試題實現其內容結構、難度因素的水平試題屬性表結束語——一句開玩笑而又現實的話學術報告中的話都是不算數的,真正算數的是命題人手中所握住的那支筆。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