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我國公民的政治參與第一框 民主選舉:投出理性一票1.了解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含義。2.理解直接選舉、間接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優缺點。3.運用生活實例說明制約選舉方式的選擇的因素。4.明確珍惜選舉權的重要性,知道行使選舉權的要求。重點:1.四種選舉方式的優缺點。2.珍惜選舉權利的重要性。難點:制約選舉方式的選擇的因素。基礎·初探]一、選舉方式的選擇1.直接選舉: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的方式,叫做直接選舉。優點:它使每個選民都有機會選擇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當家人。2.間接選舉:先由選民選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們代表選民選舉,這種選擇方式叫作間接選舉。它適用于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3.等額選舉: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就是等額選舉。優點: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4.差額選舉:確定的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就是差額選舉。優點: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局限性:出現虛假宣傳、賄賂選民等情況。5.制約選舉方式的選擇的因素(1)采取什么樣的選舉方式,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的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來確定。(2)我國選舉方式的選擇,必須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狀況相適應。(3)我國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二、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1.重要性(1)公民只有行使好民主選舉的權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2)是否積極參加選舉,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3)能否行使好這一權利,是公民政治參與能力和政治素養高低的體現。2.要求(1)公民要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行使好民主選舉的權利。(2)公民應積極參加選舉,不斷增強公民參與感、責任感,增強公民意識和主人翁意識。(3)不斷提高公民政治參與能力和政治素養。(4)公民行使選舉權應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為重,并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審慎投票。預習·提升]1.判斷(1)等額選舉比差額選舉更科學、更優越。( )(2)我國目前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 )(3)選舉就是投票,不需要選民有多高的素質和能力。( )(4)誰人緣好,誰給我好處多,我就把票投給誰。( )【答案】 (1)× (2)√ (3)× (4)×2.連線 先思考再核對答案1.教材P15探究問題【提示】 (1)鏡頭一是直接選舉,鏡頭二是間接選舉。鏡頭一和鏡頭二的選舉都是差額選舉。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共同點:都進行投票選舉,都表達了選民的意愿,都是民主選舉的方式。不同點:直接選舉采取的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的方式,一般適用于基層民主選舉,在選民較少、分布集中的情況下進行;間接選舉采取的是先由選民選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們代表選民進行選舉的方式,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往往使用該選舉方式。(2)直接選舉能使每個選民都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選擇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當家人,但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直接選舉不適用。間接選舉適用于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由選民選出代表來投票選舉,這種方式節省人力、物力、財力,但不能表達每一個選民的意愿。等額選舉,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選民的選擇自由,選民可能誤以為當選者已被事先“內定”,積極性會受到影響。差額選舉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在候選人之間也形成了相應的競爭,在選舉過程中,要避免出現虛假宣傳、賄賂選民等情況。(3)選舉權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權利,公民應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只有切實行使好這一權利,才能真正體現國家主人翁的地位。公民應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這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公民應正確行使選舉權,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參與能力和政治素養。2.教材P16探究問題【提示】 直接選舉的優點:使每個選民都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選擇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當家人。直接選舉的局限性: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很難進行;選舉成本較高。間接選舉的優點: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便于組織,選舉成本低。間接選舉的局限性:無法保障每個選民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選舉。3.教材P17探究問題【提示】 (1)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經濟文化落后,交通也不方便,人民群眾的民主素養還有待提高。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識有所增強,政治參與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希望更多地直接參與國家政治生活。(2)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選民的文化水平、公民的民主素養和政治參與能力等都會影響選舉方式的選擇。同時,選舉方式的選擇必須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狀況相適應。4.教材P18探究問題【提示】 (1)比較認同第1、4兩種。選舉村民委員會主任,就是讓他為大家服務、給大家解決實際問題、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這就需要村民委員會主任熱心積極、為人正直、公正無私、辦事能力強。(2)能否代表人民的利益。(3)同學們可以自己排序,加以補充,然后分小組討論交流,說明理由。學生分組探究一 選舉方式的選擇第1步背景——鮮活材料,審清細節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情況,我國選舉人大代表的方式,采取了以直接選舉為基礎、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直接選舉是指將代表名額分配到選區,由選民以選區為單位直接投票選舉產生代表的制度。我國直接選舉的范圍從1953年的鄉、鎮和不設區的市、市轄區,到1979年擴大到包括縣、自治縣在內的整個縣級,形成了縣級以下實行直接選舉,設區的市、自治州以上實行間接選舉的格局。第2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1.什么是直接選舉?它有何優點?除此以外,還有哪些選舉方式?【提示】 (1)直接選舉就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的方式。(2)優點:每個選民都有機會選擇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依賴的當家人。(3)從選民角度看,除了直接選舉,還有間接選舉;從候選人角度看,有等額選舉和差額選舉。2.影響選舉方式的因素有哪些?【提示】 采取什么樣的選舉方式,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區,要根據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選民的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來確定。第3步結論——自我總結,素能培養1.四種選舉方式比較方式含義優點局限性從選民角度看直接選舉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被選舉人的方式每個選民都有表達自己意愿的機會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不適用間接選舉由選民選出的代表選舉產生上一級代表機關的代表或政府領導成員的選舉方式成本較低,便于組織每個選民不能直接投票選舉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當家人等額選舉正式候選人名額與應選名額相等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限制了選民的自由選擇,選民易受誤導,積極性受影響差額選舉正式候選人名額多于應選名額在候選人之間形成了相應的競爭,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可能影響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候選人之間的競爭易出現虛假宣傳、賄賂選民等情況2.我國采用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1)選舉方式的選擇必須體現國家性質,并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狀況相適應。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要采用符合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選舉方式。(2)我們強調采用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選舉,主要是指人大代表的選舉,這是我國選舉方式的一大特色。(3)根據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面對人口眾多、幅員遼闊、發展很不平衡的狀況,我國采用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第4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1.在選民較多、分布較廣的情況下一般采用( )A.直接選舉 B.間接選舉C.等額選舉 D.差額選舉【答案】 B2.我國實行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選舉方式。下列對我國目前這一選舉方式的理解正確的是( )①鄉鎮一級人大代表實行直接選舉?、诳h級人大代表實行間接選舉?、劭h級人大代表實行直接選舉?、苁〖壢舜蟠韺嵭虚g接選舉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C學生分組探究二 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第1步背景——鮮活材料,審清細節電視劇《女人當官》講的是景色秀麗的鳳凰村即將選舉村主任,村民王胡、胡勝、劉本好等人都積極參與競選,且拉票手段花樣百出。為了給王胡贏得選票,獲得民心,媳婦何小莉的食雜店突然降價,收買人心,村民爭搶著購買廉價商品。而楊桂花看不慣這些人急功近利的做法,決定也參加村主任的競選,真正為群眾做些實事。王胡和胡勝使出渾身解數,也沒能阻止楊桂花參選,最終楊桂花以高票當選村主任。第2步探究——分層設問,破解疑難1.面對王胡、胡勝的做法,村民們為什么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提示】 村民們只有切實行使好這一權利才能選擇出自己心目中最值得信賴的當家人,認真行使這一權利是衡量村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同時也是村民主人翁意識強的表現。所以村民們都很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2.你認為村民應怎樣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提示】?、僖粩嗵岣邊⑴c民主選舉的素養。②不斷增強公民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增強公民的參與感和責任感。③不斷提高公民的政治參與能力,培養公民的政治素養。④行使選舉權,應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為重,并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審慎投票。3.楊桂花當選村主任,你認為作為村委會主任應具備哪些素質。【提示】?、贋槿苏?,辦事公道。②求真務實,為民辦事。③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④熱心助人,樂于幫人。⑤能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第3步結論——自我總結,素能培養1.公民要珍惜選舉權利的原因(1)根本原因: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行使民主選舉的權利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體現。(2)從選舉結果看:選民參加選舉的態度和能力,是影響選舉效果的重要因素。(3)從對公民自身的影響看:積極參加選舉,有利于增強公民意識、主人翁意識,提高公民政治參與能力和政治素養。2.公民如何珍惜自己的選舉權利(1)從選舉素養來說:公民要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政治素養。只有提高了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才能真正選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2)從選舉態度來說:公民應積極參加選舉,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為重,不斷增強公民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增強自身的責任感和參與感。(3)從選舉能力來說:公民要不斷提高政治參與能力,要了解候選人的品德和能力表現,在理性思考的基礎上審慎投票。第4步巧練——習題印證,落實強化3.在選舉中,有少數選民由于貪圖“小恩小惠”而“賣掉”選票。這一錯誤做法警示我們( )①要拓寬選民參與政治生活的渠道?、谝袑嵦岣邚V大選民對行使自己民主權利的重要意義的認識?、圻x民要提高政治素養,珍惜選舉權利?、芤y一實行等額選舉,加強對選舉工作的領導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B4.公民的選舉權神圣不可侵犯,要投出自己神圣的一票,選出德才兼備的代表人民意志的代表,必須( )①不斷提高參與民主選舉的素養?、诜e極參加選舉,認真行使權利?、鄄粩嗵岣哒螀⑴c能力和政治素養 ④不斷增強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A.①② B.②③④C.①②③④ D.①③【答案】 C1954年9月,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正式建立。從選舉法誕生到對現行選舉法的五次修改,從等額選舉到差額選舉,從農村和城市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比例為8∶1到“同票同權”……經過60余年的探索,作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基石的選舉制度不斷發展完善,成為中國共產黨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人民代表選舉理論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創造出來的新型民主政治制度。——————————————先對接知識]————————————材料信息知識對接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等額選舉、差額選舉的優缺點同票同權人民民主的真實性、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選舉法的五次修改、選舉制度不斷發展完善選舉方式的選擇必須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狀況相適應——————————————再演練應用]————————————1.差額選舉為選民行使選舉權提供了選擇的余地,在被選舉人之間也形成了相應的競爭。同時,差額選舉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主要表現為( )A.會造成競選秩序的混亂,造成惡性競爭B.不能產生讓選民滿意的結果C.如不加以有效規范,容易導致虛假宣傳、金錢交易等情況的發生D.導致選民與被選舉人矛盾激化,不利于社會穩定【答案】 C2.我國的選舉制度不斷發展完善,選舉方式不斷完善。影響上述變化的因素主要是( )A.人的心理因素B.社會政治制度C.地理環境D.社會經濟制度、物質生活條件和選民的文化水平等具體條件【答案】 D3.辨析:差額選舉要優越于等額選舉。【答案】 ①以等額選舉的方式確定候選人可以比較充分地考慮當選者結構的合理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選民的選擇,選民的積極性受到影響;而差額選舉則為選民行使選擇權提供了選擇余地,并在候選人之間形成相應競爭。②在差額選舉中,候選人按照既定的規則開展競選,這有助于選民了解候選人,但容易發生虛假宣傳、賄賂選民等情況。可見,等額選舉、差額選舉各有優點,也都有一定的不足。故命題說法是不準確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