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下冊物理知識點

資源簡介


第七章 力
一、力
1、力的概念:力是 的作用。
2、力產(chǎn)生的條件:①必須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 ②物體間必須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觸)。
3、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 ,方向 ,
作用在 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 ,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 ;力可以改變 。
說明: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 的改變)和物體
的 是否改變。
5、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 ,簡稱 ,用符號 表示。
力的感性認識:拿兩個雞蛋所用的力大約1N。
6、力的三要素: 、 、和 。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如果沒有
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個圖中,力越大,線段應(yīng)越長。
二、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fù)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zhì)叫彈性。  
2、塑性:在受力時發(fā)生形變,失去力時不能恢復(fù)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 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 有關(guān)。
4、彈簧側(cè)力計力的測量:
⑴測力計:測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類:彈簧測力計、握力計。
⑶彈簧測力計:
A、原理:在 限度內(nèi),彈簧的 與 成 。
B、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針是否指零;“
調(diào)”:調(diào)零; “讀”:讀數(shù)=掛鉤受力。
C、注意事項:加在彈簧測力計上的力不許超過它的最大 。
三、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 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號 表示。
重力的施力物體是: 。
⑵重力大小的計算公式: ,其中g(shù)=9.8N/kg 它表示質(zhì)量為1kg 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 。
物體所受 跟它的 成 。
⑶重力的方向: ,其應(yīng)用是重垂線、水平儀分別檢查墻是否豎直和 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點——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 。
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在它的 上。如均勻細棒的重心在它的 點,球的重心在 。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 。
☆假如失去重力將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只要求寫出兩種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
① 拋出去的物體不會下落; ② 水不會由高處向低處流; ③ 大氣不會產(chǎn)生壓強;
第八章 運動和力
一、牛頓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實驗:
⑴三次實驗小車都從斜面頂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證小車 。
⑵實驗得出得結(jié)論:在同樣條件下,平面越 ,小車前進地越 。
⑶伽利略的推論是: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 的
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實驗的卓越之處不是實驗本身,而是實驗所使用的獨特方法——在實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
理想化推理。(也稱作理想化實驗)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真正開端。
2、牛頓第一定律:
⑴牛頓總結(jié)了伽利略、笛卡兒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頓第一定律,其內(nèi)容是: 物體
的作用的時候,總保持 或 狀態(tài)。
⑵說明:
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經(jīng)驗事實的基礎(chǔ)上,通過進一步 而概括 出來的,且經(jīng)受住了實
踐的檢驗 所以已成為大家公認的力學基本定律之一。但是 我們周圍不受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因此不
可能用 來直接證明牛頓第一定律。
C、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涵:物體不受力,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 狀態(tài),原來運動的物體,不管
原來做什么運動,物體都將做 運動.
D、牛頓第一定律告訴我們: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不需要力,即力與運動狀態(tài)無關(guān),所以力不
是 的原因,而是 的原因。
3、慣性:
⑴定義:一切物體都有保持 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
⑵說明:慣性是物體的一種 。一切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 ,慣性大小只與物體的
有關(guān),與物體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運動、運動速度等皆無關(guān)。
二、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如果物體在幾個力的作用下,保持 或 運動,我們就說這幾個力平
衡了,物體處于 狀態(tài)。
2、二力平衡:物體在受到 個力的作用時,如果能保持 狀態(tài)或 運動狀態(tài)稱二力平衡。
3、平衡力:使物體處于 狀態(tài)的幾個力,叫平衡力。
4、二力平衡條件:
二力作用在 物體上、 相等、 相反、兩個力作用在 。
5、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比較:
相同點:① 相等;② 相反③作用在 上。
不同點:平衡力作用在 物體上;相互力作用在 物體上。
三、摩擦力:
1、定義:兩個互相 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
種 力就叫摩擦力。
2、分類:
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 或 相反。
4、靜摩擦力大小應(yīng)通過受力分析,結(jié)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 得多。
6、滑動摩擦力:
⑴測量原理: 條件。
⑵測量方法:把木塊放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 拉木塊,使木塊 運動,
讀出這時的拉力就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⑶ 結(jié)論:由甲、乙可知; 相同時, 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
由甲、丙可知, 相同時,接觸面越 滑動摩擦力越 。
該研究采用了 法。
由前兩結(jié)論可概括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 大小和 程度有關(guān)。實驗還可
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運動速度大小等無關(guān)。
7、應(yīng)用:
⑴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 、接觸面變 、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
⑵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 、使接觸面變 、變 為 、
使接觸面彼此 (加潤滑油、氣墊、磁懸浮)。
第九章 壓強
一、壓強
1、壓力:⑴ 定義: 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⑵ 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水
平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壓力F = 物體的重力G。
2、實驗: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結(jié)論:甲、乙說明: 相同時, 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乙、丙說明 相同時、 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概括這兩次實驗結(jié)論是:壓力的作用效果與 和 有關(guān)。本實驗研究問題時,
采用了 。本實驗中通過觀察 可以知道壓力作用效果是否明顯,所
以本實驗有還有一個方法是 。
3、壓強:
⑴ 定義:在物理學中,物體所受 的大小與 之比叫做壓強。用符號 表示。
⑵物理意義:壓強是表示 的物理量
⑶公式: ,其中各量的單位分別是:p: ( );F: ( );S: ( )。
使用該公式計算壓強時,關(guān)鍵是找出壓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積S(受力面積要注意兩
物體的接觸部分)。
  ⑷ 壓強單位Pa的認識:
一張報紙平放時對桌子的壓強約0.5Pa 。成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5×104Pa 。
4、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后確定
壓強(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5、增大壓強與減小壓強的方法:
A B C D E自行車的車座寬而大 F書包帶扁而寬
H大型載重汽車不允許超載; I向墻壁上按圖釘時,要用力才能將圖釘按進墻壁;
①通過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的有: 。
②通過增大壓力,增大壓強的有: 。
③通過減小受力面積,增大壓強的有: 。
④通過減小壓力,減小壓強的有: 。
二、液體的壓強
1、液體內(nèi)部產(chǎn)生壓強的原因:液體受 且具有 。
2、測量:壓強計 用途:測量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根據(jù)U形管左右兩側(cè)液面產(chǎn)生的 反映了
薄膜處所受的 大小。
3、實驗:研究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
水 鹽水
圖1 圖2 圖3 圖4
結(jié)論:液體壓強的規(guī)律:
⑴由圖1可知:液體對 和 都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向 都有壓強;
⑵由圖2可知:在同一 ,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 ;
⑶由圖3可知:液體的壓強隨 的增加而 ;
⑷由圖4可知:不同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 有關(guān),液體密度越 ,壓強越 。
4、壓強公式:
⑴ 液體壓強公式: 。
(2)液體壓強公式說明:
A、公式適用的條件為:液體(有時也適用于固體)
B、公式中物理量的單位為:p: ;g: ;h: ;ρ: 。
C、從公式中看出: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 和液體 的有關(guān),而與液體的質(zhì)量、
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形狀均無關(guān)。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實驗充分說明這一點。
D、液體壓強與深度關(guān)系圖象:液體壓強與深度成 。
5、

F G F G F G
6、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問題:
一般方法:
㈠首先確定壓強p=ρgh;
㈡其次確定壓力F=pS
特殊情況:
壓強:對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對直柱形容器 F=G。再用公式p=F/S 求壓強; 
7、連通器:⑴定義:上端 ,下部相 的容器。
⑵原理:連通器里裝 液體且液體不 時,各容器的液面高度總是 的。
⑶應(yīng)用: 、鍋爐水位計、乳牛自動喂水器、 、 、 等都是根
據(jù)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的。
三、大氣壓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里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
2、產(chǎn)生原因:因為空氣受 并且具有 性。
3、大氣壓的存在——實驗證明:歷史上著名的實驗—— 實驗。
小實驗——覆杯實驗、瓶吞雞蛋實驗、皮碗模擬馬德堡半球?qū)嶒灐?br/>4、大氣壓的實驗測定: 實驗。
(1)實驗過程: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里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銀槽中放開
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內(nèi)水銀面下降一些就不在 ,這時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約為 mm。
(2)原理分析:在管內(nèi),與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為液體不動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壓強平衡。
即向上的大氣壓強=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
(3) 說明:
A、實驗前玻璃管里水銀灌滿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銀上方為 ;若未灌滿,則測
量結(jié)果偏 。
B、本實驗若把水銀改成水,則需要玻璃管的長度為 m 。
C、將玻璃管稍上提或下壓,管內(nèi)外的高度差 ,將玻璃管傾斜,高度 ,長度 。
D、標準大氣壓: 支持 cm水銀柱的大氣壓叫標準大氣壓。
1標準大氣壓= mmHg= cmHg= Pa
5、大氣壓的特點:
※特點:大氣壓隨高度增加而 ,且大氣壓的值與地點、天氣、季節(jié)、的變化有關(guān)。
一般來說,晴天大氣壓比陰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6、測量工具:
定義:測定大氣壓的儀器叫氣壓計。
分類: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7、應(yīng)用: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水泵。
※8、沸點與壓強: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 時降低,氣壓 時升高。
四、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
1、流體:物理學中把具有流動性的氣體和液體統(tǒng)稱為流體。
2、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 的位置,壓強 。
3、飛機升力產(chǎn)生的原因:空氣對飛機機翼上下表面產(chǎn)生的 差 。
飛機升力產(chǎn)生的過程:機翼形狀上下表面不對稱(上凸),使上方空氣流速 ,壓強 ,下方空氣流速 ,壓強 ,因此在機翼上下表面形成了壓強差,從而形成壓力差,這樣就形成了升力。
第十章 浮力
一、浮力
1、定義:液體和氣體對浸入其中的物體有 的托力叫做浮力.用符號 表示。
2、方向: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 ;
3、施力物體:_______ _;
4、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實質(zhì)):液(氣)體對物體向上的壓力大于向下的壓力,向上、向下的壓力差
即F浮= — .
5、稱重法求浮力:
1)、先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在 中的重力設(shè)為 ;
2)、再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在 中時彈簧測力計測的示數(shù)設(shè)為 ;
3)、液體對物體的浮力為F浮= — .
4)、右圖中物體所受浮力大小是 。
6、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P51
1)、由a、b、c可得出: 。
2)、由a、c、e可得出: 。
3)、由a、c、d可得出: 。
結(jié)論:浮力的大小只跟物體____________和液體的______有關(guān),而與 無關(guān)。
二、阿基米德原理
1、實驗: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P54
物體所受的
重力G/N
物體在水中時測
力計的讀數(shù)F//N
浮力
F浮/N
小桶和排開水所受
的總重力G總/N
小桶所受的
重力G桶/N
排開水所受的
重力G排/N
2、內(nèi)容:阿基米德原理是浸在液體里的物體所受的________,大小等于 。
3、數(shù)學表達式是_____ __。
4、推導(dǎo)公式是:F浮 = = = ,其中ρ液是指 ,V排是指 。
5、由該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跟液體的_________和物體___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
6、阿基米德原理不僅對液體適用,對______ 同樣適用.
三、物體的浮沉條件及應(yīng)用
1、物體的浮沉條件:
(1)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請根據(jù)示意圖完成下空。
下沉 懸浮 上浮 漂浮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2、浮力的應(yīng)用:
(1)、輪船:
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必須把它做成 的,
使它能夠排開更多的水。
排水量:輪船滿載時排開水的 。單位 t 。
A.由排水量m 排可計算出: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 ;
B.排開液體的重力G排 = ;
C.輪船受到的浮力F浮 = G排 = m排g
D.輪船和貨物共重F浮 =G貨
(2)、潛水艇:工作原理:潛水艇的下潛和上浮是靠改變 來實現(xiàn)的。
(3)、氣球和飛艇:
工作原理:氣球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升空的。氣球里充的是密度 空氣的氣體。
如:氫氣、氦氣或熱空氣。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隨風飄蕩,人們把氣球發(fā)展成為飛艇。
(4)、密度計:
原理:利用物體的 來進行工作。
構(gòu)造:下面的鋁粒能使密度計直立在液體中。
刻度:刻度線從上到下,對應(yīng)的液體密度越來越 。
右圖中:ρA ρB
3、計算浮力方法:
①稱量法:F浮=? - (用彈簧測力計測浮力)。
②壓力差法:F浮= - (用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漂浮、懸浮時,F(xiàn)浮 G (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F浮= 或F浮= (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體排開液體的質(zhì)量
或體積時常用)
第十一章 功和機械能
一、功
1、力學里所說的功包括兩個必要因素:一是 ;二是物體在 。
2、有三種情況力對物體不做功:
1)、物體靠 運動,有移動的距離,即“有距離無力”;
2)、有 作用在物體上,但物體沒有 ,即“有力無距離”;
3)、物體受到了力也有移動的距離,但力和移動的距離相互 ,即“力和距離垂直。”
3、力學里規(guī)定:功等于 與物體在____ 的乘積.即W=______或者W= .
4、在國際單位制中,功的單位是________,簡稱________,符號是________,
1J=________N·m.把一個雞蛋舉高1m ,做的功大約是0.5 J 。
5、應(yīng)用功的公式注意:①分清哪個力對物體做功,計算時F就是這個力;②公式中S 一定是在力
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強調(diào)對應(yīng)。
二、功率:
1、比較做功快慢的兩種方法:
若 相同,比較 ;若 相同,比較 。
2、功率是指 與 之比,表示 的物理量。用符號 表示。
3、功率的計算公式: ,功率的國際單位是 ,簡稱 ,用 表示。
比它大的單位有 ,符號 ,二者之間的換算關(guān)系 = 。
某小轎車功率66kW,它表示:小轎車1s 內(nèi)做功 。
4、當物體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勻速直線運動,有W= ,V= 可得P= 。
三、動能和勢能
1、能量:物體能夠 ,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體 本領(lǐng)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夠做功的多少來衡量。
②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經(jīng)做功”
如:山上靜止的石頭具有能量,但它沒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動能:1)、定義:物體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
2)、實驗: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P67
小球在光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到達底端的速度只與起點高度有關(guān),起點越高,到達底端的速度越 ,運動小球撞擊停在平面上的物體后,物體運動距離越長,說明小球具有動能越 。
①、分析比較實驗甲與實驗乙,可得出結(jié)論: __ __ 。
②、分析比較實驗乙與實驗丙,可得出結(jié)論:________ __ 。
③、實驗結(jié)果表明,物體動能大小與物體的 和 有關(guān);本實驗中用的方法主要是 。
3、勢能:
一)、重力勢能:
1)、定義:物體由于 而具有的能量。
2)、如圖是研究物體的重力勢能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圖中三個相同的木樁
被從空中靜止釋放的鐵塊A、B、C撞擊后陷入沙坑的情況,在此實驗中,mA=mC
<mB,鐵塊所處的初始高度hA=hB<hC. (1)我們可通過觀察木樁被打進沙坑的 來比較各鐵塊重力勢能的大小. (2)通過比較鐵塊A、B的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

(3)通過比較鐵塊A、C的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 。
(4)實驗結(jié)果表明,物體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的 和 有關(guān);本實驗中用的方
法主要是 。
二)、彈性勢能:
1)、定義:物體發(fā)生 而具有的能量。
2)、決定其大小的因素: 。
四、機械能及其轉(zhuǎn)化
1、機械能: 和 統(tǒng)稱為機械能。
1)、如圖所示,單擺在豎直平面內(nèi)左右往復(fù)運動。
當單擺從左往右運動的過程中,單擺的動能、重力勢能如何變化?
答:當小球在A點時 能最大,動能為 。從A擺向B的過程中,速度越來
越 ,由 能轉(zhuǎn)化為 能,到達B點時 能最大;從B點向C
點擺動過程中,速度越來越 , 能轉(zhuǎn)化為 能。
2)、如圖所示,滾擺在豎直平面內(nèi)上下往復(fù)運動.
①當滾擺從上往下運動的過程中,滾擺的動能、重力勢能如何變化?
②從能的轉(zhuǎn)化和守恒角度分析為什么滾擺在上下往復(fù)運動的過程中,能上升到
的最大高度會逐漸降低?
答:①可以觀察到,滾擺在最高處時, 能最大,動能為 。滾
擺向下運動時,高度下降,速度 ,是 能轉(zhuǎn)化為 能,到達最低點時, 能
最大, 能最小。從下向上運動時,高度上升,速度 ,是 能轉(zhuǎn)化為 能; ②滾擺在上下往復(fù)運動的過程中,能上升到的最大高度會逐漸下降,滾擺最終停下來是由于與空氣
的摩擦和阻力,使機械能轉(zhuǎn)化為了內(nèi)能.故在這個過程中,機械能的總量是在 的.
2、如圖所示是衛(wèi)星的軌道示意圖.
人造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時,離地球最近的一點叫近地點,最遠的一點叫遠地點.衛(wèi)星在
運行過程中 守恒.
當衛(wèi)星在近地點時, 能最大, 能最小;當衛(wèi)星在遠地點時 能最大,
能最小。當衛(wèi)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時,它的勢能將 、動能將 、
速度將 , 能轉(zhuǎn)化成 能。
第十二章 簡單機械
一、杠桿
定義:在 的作用下繞著固定點 的硬棒叫杠桿。說明:杠桿可直可曲,形狀任意。
五要素——組成杠桿示意圖。
①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 。用字母 表示。
②動力: 的力。用字母 表示。
③阻力: 的力。用字母 表示。
說明 動力、阻力都是杠桿的受力,所以作用點在杠桿上。
動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們使杠桿的轉(zhuǎn)動的方向相反
④動力臂:從 到 的距離。用字母 表示。
⑤阻力臂:從 到 的距離。用字母 表示。
畫力臂方法: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
⑴ 找支點O;⑵ 畫力的作用線(虛線);⑶ 畫力臂(虛線,過支點垂直力的作用線作垂線);
⑷ 標力臂(大括號)。
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平衡是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
實驗前:應(yīng)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 ,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
這樣做的目的是: 。
實驗過程中:仍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 ,使杠桿在 位置平衡。
這樣做的目的是: 。
結(jié)論:杠桿的平衡條件(或杠桿原理)是: × = × 。
寫成公式: ,也可寫成:F1 / F2=l2 / l1
4、應(yīng)用:
名稱
結(jié) 構(gòu)
特 征
特 點
應(yīng)用舉例
省力
杠桿
動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費距離
撬棒、鍘刀、羊角錘、鉗子、手推獨輪車、花枝剪刀、瓶起子、自行車的手閘、汽車的剎車裝置、輪軸、動滑輪
費力
杠桿
動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費力、
省距離
縫紉機踏板、起重機的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發(fā)剪刀、裁縫用的剪刀、釣魚桿、賽艇的槳、鑷子、筷子
等臂
杠桿
動力臂等于阻力臂
不省力
不費力
天平、定滑輪、蹺蹺板
說明:應(yīng)根據(jù)實際來選擇杠桿,當需要較大的力才能解決問題時,應(yīng)選擇 杠桿,
當為了使用方便,省距離時,應(yīng)選 杠桿。
共同特點是:動力臂 阻力臂,所以把它們叫做 杠桿。
共同特點是:動力臂 阻力臂,所以把它們叫做 杠桿。
二、滑輪
定滑輪:
①定義:使用時軸不隨物體移動的滑輪。 O
②實質(zhì):定滑輪的實質(zhì)是: 杠桿
③特點:使用定滑輪不能 但是能改變 。
④對理想的定滑輪(不計輪軸間摩擦)F=G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動的距離SG(或速度vG)
動滑輪:
①定義:使用時軸隨物一起移動的滑輪。 O
②實質(zhì):動滑輪的實質(zhì)是: 。
③特點:使用動滑輪能 的力,但不能 。
理想的動滑輪(不計軸間摩擦和動滑輪重力)則:F= 1 / 2G物G,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 1 / 2(G物+G動),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 S = 2 h(重物移動的距離)
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V繩=2 V物(重物移動的速度)
滑輪組
①定義:定滑輪、動滑輪組合成滑輪組。
②特點:使用滑輪組既能 又能 。
③理想的滑輪組(不計輪軸間的摩擦和動滑輪的重力)拉力F= 。
只忽略輪軸間的摩擦,則拉力F= ,
繩子自由端移動距離S= h(重物移動的距離)
繩子自由端移動速度V繩= V物(重物移動的速度)
4、畫出繞線方法。
n= n= n= n= n= n=
S= h S= h S= h S= h S= h S= h
三、機械效率:
1、在物理學中,把做功時對人們有用的功叫做________,用“ ”表示。對人們無用而又必須
做的功,叫做________用“ ”表示。而總功則是____ 之和.
2、________跟________的比值叫做機械效率,其表達式為________ .
對于滑輪組來說,機械效率表達式為________ .
3、使用機械時不可避免要做額外功,使得W有用____ W總,所以機械效率必然____ 100%.
4、某實驗小組在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請你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下面的問題:
次數(shù)
鉤碼
重G/N
鉤碼上
升高度h/m
繩端拉
力F/N
繩端上移
的距離s/m
有用功
W有/J
總功
W總/J
機械效率
η/%
1
4
0.1
1.6
0.3
0.4
0.48
2
6
0.1
2.2
0.3
0.66
90.9%
3
8
0.1
2.9
0.3
0.8
91.2%
4
4
0.1
1.1
0.5
0.4
0.55
72.7%

甲 乙
1)、請將表格中空白處填上。
2)、由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實驗1是由圖 完成的;實驗4是由圖 完成的
3)、由實驗1、2、3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
4)、由實驗1、4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 ;
5)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有:①、 ;②、 ;
③、 。
5、小剛小組探究了影響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哪些因素有關(guān)呢?
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木塊沿不同的斜面 向上運動,下
表是他們實驗記錄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
次數(shù)
斜面粗造程度
斜面傾角
物塊重
量G/N
斜面高
度h/m
沿斜面拉力F/N
斜面
長S/m
有用功
W有/J
總 功
W總/J
斜面的機械效率%
玻璃面
200
2.1
0.09
0.6
0.5
0.189
0.3
63
玻璃面
300
2.1
0.21
1.1
0.5
0.55
80.2
玻璃面
450
2.1
0.36
1.8
0.5
0.756
棉布面
450
2.1
0.36
2.2
0.5
0.756
1.1
68.7
結(jié)論:由①②③可知: ;
由③④可知: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辛集市| 贺兰县| 措美县| 江山市| 沁阳市| 石河子市| 化德县| 金秀| 崇州市| 水富县| 如皋市| 安龙县| 东光县| 秭归县| 泰宁县| 东方市| 吕梁市| 黑山县| 讷河市| 凤阳县| 徐州市| 田东县| 长葛市| 南阳市| 塔河县| 霍城县| 怀集县| 武平县| 乐东| 新邵县| 霸州市| 固始县| 兴隆县| 咸丰县| 栾城县| 睢宁县| 铁岭市| 嵊州市| 海门市| 滨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