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關于世界觀的學說科目政治教學對象高二課時1課時提供者單位一、三維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概念;理解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以及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2、能力目標:增強主動運用科學的世界觀指導自己生活和實踐的意識和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自覺樹立科學世界觀,自覺增強哲學修養的熱情,增強以哲學為指導,學好具體知識的自覺性。二、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生活與哲學》模塊的緒論,是第一課的重點,回答了什么是哲學三、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基本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討論法、合作探究法教學流程:預習——預習檢測——合作探究——課堂總結——課堂檢驗——課后作業四、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重點: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教學難點: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五、教具多媒體六、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一)復習提問,引入新課1、什么是哲學2、哲學來源于哪里?3、哲學的作用是什么?思考:哲學到底是一門什么樣的學說?哲學與數學、歷史學等具體科學是什么關系?(二)二預習檢驗預習內容見導學案教師指導學生完成預習內容(三)合作探究教師出示探究題合作探究一: 播放視頻《呂秀才說死姬無命 知識就是力量》1.什么是世界觀?姬無命有世界觀嗎?他的世界觀有什么特點?2.呂輕侯問了一系列有關世界觀的問題,而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那么,他是哲學家嗎?這是為什么呢?3.姬無命最后認為“是我殺了我”,最終自殺,他的思想觀念和他的做法之間有什么關系?提示學生樹立什么樣的世界觀至關重要,因為它會引導人們采取不同的方法做事,得到不同的做事結果。合作探究二:1.請用連線的方式,為我們所學的學科分類,哲學應該歸在哪一類呢?它與其它學科相同嗎?語文數學 自然科學英語 物理化學生物 社會科學 歷史地理心理政治 思維科學 哲學2.愛因斯坦:“哲學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變成一個空架子;科學要是沒有哲學,就是原始的混亂的東西。”愛因斯坦的話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合作探究三:愛因斯坦說:“哲學可以被認為是全部科學研究之母”;因此,哲學是科學之科學,學了哲學就一通百通。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學生探究成果,進一步深入探索,進行知識歸納點撥。(四)課堂總結展示小組中繪制的最好的知識網絡圖(五)課堂檢測檢測題見探究案給出檢測題答案點撥答題思路(六)布置作業學生思考并回答問題學生回答問題,梳理知識。學生觀看視頻閱讀材料,思考問題,小組合作探究,歸納概括總結出世界觀的含義,世界觀與哲學的關系,方法論的含義,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 展示小組探究成果閱讀材料,小組合作探究,歸納出哲學與具體知識的關系展示探究成果閱讀材料,小組合作探究理解什么是哲學展示探究成果每小組出一名代表繪制知識網絡圖學生獨立完成檢測題完成后小組討論統一答案展示檢測題答案錯誤率高的問題,小組討論鞏固原來所學的知識,提出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思考,引入新課 提前預習基礎知識,便于學生掌握教材的內容,有疑難問題作好記錄,以便上課時有針對性的學習合作探究一觀看視頻調動學生的興趣,集中注意力。為了說明什么是哲學世界觀,它同自發的零散的世界觀的區別。說明哲學即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也是系統化理論化的方法論,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行動。思考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和他的為人處世方式之間的內在關系,由此引出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關系。合作探究二理解哲學和具體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不同的,哲學是對具體指示的概括和總結 思考哲學為什么會發展,是什么推動了哲學的發展,為了讓學生知道社會歷史實踐的發展和科技進步是推動哲學前進的動力,同時,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全面理解什么是哲學探究內容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更好地掌握知識體系學以致用鞏固新知七、板書設計關于世界觀的學說1.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1)世界觀的含義(2)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3)方法論的含義(4)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關系2.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1)哲學與具體知識的區別(2)哲學與具體知識的聯系3.哲學的概念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