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地理下冊第七章了解地區知識梳理一 東南亞1、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1)位置和范圍: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2)地形①中南半島:地勢北高南低,山河相間、縱列分布。②馬來群島:地勢崎,多山嶺,少平原,多火山、地震。(3)氣候①中南半島大部分為熱帶季風氣候,氣溫高,分為雨季和旱季。②馬來群島大部分地區屬于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4)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沖積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帶。2、馬六甲海峽(1)位置: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2)重要性: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聯結歐洲、印度洋沿岸港口與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3、富燒的物產(1)農產品①熱帶經濟作物:天然橡膠、棕油、椰子、椰油、蕉麻等②糧食作物:水稻。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2)礦產品:錫、石油、天然氣。4、中國的近鄰(1)東南亞共有11個國家。①中南半島:緬甸、泰國、柬埔寨、越南、老撾、馬來西亞、新加坡。②馬來群島: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文萊、東帝汶。(2)東南亞是世界上華人最集中的地區,主要來自我國的廣東和福建兩省。二 南亞1、位置與國家 (1)位置與范圍①緯度位置:大部分地區位于中低緯度,熱帶面積廣②海陸位置:東瀕孟加拉灣,西濱阿拉伯海,北部是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南部是印度洋。③范圍:位于亞洲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中,西段與印度洋之間的廣大地區。(2)主要國家和地區: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以及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兩個印度洋上的島國及克什米爾地區。2、三大地形區(1)北部山地:狹長的喜馬拉雅山脈。(2)中部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3)南部高原:德干高原。(4)主要河流①印度河:發源于中國,主要流經印度、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②恒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脈的南坡,經過印度、孟加拉國,注入孟加拉灣。3、一年分三季的熱帶季風氣候(1)氣候:熱帶季風氣候。①3-5月:熱季,高溫少雨。原因:太陽直射北半球,但西南季風還沒來臨。②6—10月;雨季,高溫多雨。原因:盛行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③11月一次年2月:涼季,涼爽宜人。原因:盛行東北季風。(2)西南季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①有利:帶來豐沛的降水,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②不利:西南季風進退時間和強弱程度不一,易形成旱澇災害。③農作物的分布:水稻主要分布于印度的東北部、西部沿海地區、孟加拉國西部;小麥主要分布于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區;棉花主要分布于德干高原西部;黃麻主要分布于恒河下游地區。4.人口、宗教、經濟(1)人口:南亞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區之一,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2)宗教:南亞是佛教、印度教的發源地。(3)經濟:各國都是發展中國家,以農業為主;印度經濟發展最快,工業門類齊全;近20多年來,印度的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工業中心是班加羅爾。三 西亞1.五海三洲之地(1)位置:西亞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介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間。(2)重要的運河、海峽①蘇伊士運河:印度洋通往大西洋的捷徑,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②土耳其海峽:溝通了黑海和地中海。③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的唯一出口,被稱為“世界油閥”。2.干旱環境中的農牧業(1)農業特色:在干旱環境下,發展了畜牧業和灌溉農業。(2)畜牧業:是西亞許多國家傳統的經濟部門。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阿富汗和伊朗的羊毛地毯都很著名。(3)灌溉農業: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沙漠中的綠洲,著名的灌溉農業區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3.世界石油寶庫(1)地位: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2)分布: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3)主要產油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4)出口地區:西歐、美國、日本。(5)輸出路線①東線:波斯灣一霍爾木茲海峽一印度洋一馬六甲海峽一太平洋一日本。②西線a波斯灣一霍爾木茲海峽一印度洋一曼德海峽一紅海一蘇伊士運河一地中海一直布羅陀海峽一大西洋一西歐、美國。b.波斯灣一霍爾木茲海峽一印度洋一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一大西洋一西歐、美國。4.民族與宗教(1)西亞多為阿拉伯國家,信奉伊斯蘭教,講阿拉伯語。(2)西亞是基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的發源地,耶路撒冷是上述三大宗教的圣城。四 歐洲西部1.位置與范圍(1)位置與范圍:位于歐洲西半部,面積約500萬平方千米,包括30多個國家,大多數屬于發達國家。(2)主要國家: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3)歐洲聯盟:簡稱“歐盟”,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2.雄厚的經濟實力(1)工業:經濟發展水平居世界前列,工業大國有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等。(2)農牧業:比重小、生產水平高。法國、英國、荷蘭、丹麥等國都有發達的農牧業。(3)特色產業國家:瑞士——鐘表和精密儀器;瑞典——造船業、汽車和機械制造業;丹麥——畜牧業,挪威——海洋漁業;荷蘭—花卉種植業。3.繁榮的旅游業(1)自然風光優美:挪威峽灣、瑞士雪山、西班牙海灘、法國田園(2)人文旅游資源豐富:“千年古都”羅馬、“音樂之都”維也納、“藝術之都”巴黎、“水城”威尼斯、“鐘表王國”瑞士、慕尼黑啤酒節。(3)三大著名旅游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五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1.冰雪世界(1)北極地區①位置:北極圈以北的區域。②范圍:包括北冰洋、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北部及一些島嶼。(2)南極地區①位置:幾乎全部在南極圈以內。②范圍:南極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陸緣冰,還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③自然資源:淡水、煤、鐵、石油、天然氣等。④氣候:酷寒,多狂風,降水稀少。2.極地居民(1)北極地區:原住居民為因紐特人、拉普人,均為黃色人種(2)南極地區:由于環境惡劣,南極洲沒有定居的居民3.獨特的野生動物(1)北極地區:北極熊(有“冰海霸王”之稱,是北極的代表動物)、北極狐等(2)南極地區:企鵝(南極的代表動物)、磷蝦等。4.極地探險和科學考察(1)北極地區:2004年,我國在挪威的斯瓦爾巴島上建立了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河站。(2)南極地區①1985年,我國在喬治王島上建立了第一個南極科考站—長城站。②1989年,我國在東南極大陸沿海建立了第二個南極科考站—中山站。③2009年,我國在南極冰蓋最高點建立了第三個南極科考站—昆侖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