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教案【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識記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系統的含義與特征。 2.理解系統優化的方法,綜合思維方式。 3.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培養和鍛煉綜合性思維。【能力目標】培養堅持和把握整體與部分辯證關系的能力、運用系統優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學習和生活的能力,學會運用綜合性思維方式認識事物和處理問題。【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自覺樹立整體觀念,大局意識。正確處理好個人與他人、集體、社會的關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體、社會。樹立系統優化的方法,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培養鍛煉學生的綜合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樹立集體主義觀念。【教學重點】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關系 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教學難點】系統及其特征【教學手段】多媒體 投影儀【教學方法】啟發式、圖示法、探究式教學為主,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舊知回顧】1.什么是聯系?如何理解聯系的普遍性?2.如何理解聯系的客觀性?聯系的客觀性要求是什么?3.聯系的多樣性對我們提出什么樣的要求?生:答略導入新課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也是多樣的,在多種多樣的聯系中,有一種聯系是我們經常遇到的,那就是整體與部分的聯系,處理不好這二者的關系,就會出現很多問題。投影:師:上面兩個故事,同學們都是知道的,從哲學角度看,二者的錯誤之處在哪里呢?生:討論作答略師:無論是坐井觀天還是盲人摸象,他們都沒有正確的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用部分代替整體,那么,什么是整體,什么是部分?二者究竟存在怎樣的關系呢?生:看書找出相應的內容。師:整體指事物的全局和發展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設問: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如何呢?其區別在哪?又有何聯系?生:看書找出相應的內容。投影材料:古代有個人,在林中見到一張捕雀的大網,發現捕獲的雀都是雀頭鉆進一個個網眼里去的。于是,他回家后,用一截截短繩結成許多個互不關聯的像網眼一樣的小繩圈,并拿到林中去捕雀。別人感到奇怪,他說:“去捕雀呀!反正一個雀頭只鉆一個洞。”結果,一個也沒有捕到。設問:單個網眼為什么捕不到雀而整張網能捕到呢?這說明了什么哲理呢?生:討論作答略師:網是由一個個網眼組成的,而且組成網的各個網眼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結在一起的,從而使網具備了單個網眼所不具備的功能,如捕雀的功能。所以,網能捕到雀而脫離網這個整體的單個網眼卻不能捕到雀。 這說明:當構成整體的部分在單獨存在時,只具有其自身特定功能,不具有整體的功能,而當它們有機聯系、形成整體時,就會產生部分所沒有的新的整體功能。即整體具有部分所沒有的功能。投影材料: 據說燕國太子丹百般討好荊軻,為的是要荊軻去刺殺秦王,在臨行前的宴會上,太子丹特意叫來一個能琴善樂的美女為荊軻彈琴助興。荊軻聽著悅耳的琴聲,看著美人那雙纖細、白嫩、靈巧的手,連連稱贊:“好手!好手!”并一再表示:“但愛其手。”聽著荊軻的稱贊,太子丹立即命令人將美人之手斬斷,放在盤子里,送給荊軻。 斬斷之手,還是好手嗎?蘇軾在《琴詩》中寫道:“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于君指上聽?”設問:兩則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道理?給我們什么啟示?生:討論作答略師:部分離不開整體,離開整體的部分就不是真正的部分。投影材料:思考:鐘表缺少了任何一個零件就不具有了計時的功能,這說明了什么?任何一個零部件離開了鐘表就都沒有意義了,說明了什么?“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國破則家亡,國興則家昌”又說明了什么?生:思考作答略師:整體和部分又是相互聯系的,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 部分的功能及變化會影響整體功能,關鍵部分功能及變化甚至會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到部分。師:對于班級來說,班級是個整體,同學們是組成這個班級的部分,而對于學校來說,學校又是一個整體,我們所在的班級又是這個整體中的部分,這說明什么?生:答略師:這說明整體和部分在一定條件下是會相互轉化的。師:通過前面的學習,請同學們歸納整理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的原理內容和方法論要求生:整理回答略師:投影展示師: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又叫做系統和要素的關系,那么什么是系統,什么是要素?二者的關系又如何呢?生:思考作答略師: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要素是組成一個整體而相互作用的部分。投影材料:設問:上述材料說明系統具有哪些特征?生:討論作答略師:系統具有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優化的趨向。作為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不是說任何情況下都會優化的,需要我們去有意識的構建。投影材料:三個和尚沒水喝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思考:“三個和尚沒水喝”與“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的不同結果,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生:思考作答略師:“三個和尚沒水喝”說明:當系統內部各要素以欠佳的結構形成系統時,系統的功能就會小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即: 1+1+1<3。“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說明:當系統內部各要素以合理的結構形成系統時,系統的功能就會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即: 1+1+1>3。這啟示我們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既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從整體出發認識事物和系統,又要把事物和系統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進行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課堂總結】:板書【課堂檢測】1.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四個全面”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新思路、新舉措和新要求,其哲學依據是( )①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 ②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③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 ④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有些人不相信自己是最聰明最強大的,深信抱團協作的力量是最大的,做事容易成功;有些人深信自己是天生驕子,個人力量最大,但結果反而容易失敗。這告訴我們( )A.關鍵部分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 B.部分的作用與整體的作用有時同等重要C.整體的功能總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3.為破解城市交通擁堵難題,人們從螞蟻蟻穴秩序井然、高效運轉的“交通體制”中得到啟發,制定了疏導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見( )①自在事物的聯系優于人為事物的聯系 ②人類的意識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 ③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②③4.中國經濟要“爬坡過坎”、提質增效、行穩致遠,必須加快結構調整,大力培育新興增長點。重視新經濟發展說明( )①只要搞好局部,就能夠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②部分決定整體,整體的性質決定于部分的性質③必須樹立全局觀念,從整體著眼,尋求最優目標④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勢A.①② B. ③④ C.②③ D.①④5.“100-1=0”被一些管理學家奉為定律,意在提醒人們防止因1%的錯誤導致100%的失敗。“100-1=0”蘊涵的哲學道理是( )A.部分決定整體,部分的性能狀態關系整體的成敗B.整體決定部分,部分沒有整體所具有的功能C.整體與部分相互制約,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功能狀態對整體起決定作用D.部分與整體不可分割,離開部分的整體是不存在的1.[答案] D[解析] 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局出發,強調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③符合題意;“四個全面”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部分,又強調了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④符合題意;聯系是有條件的,①說法錯誤;當部分以有序合理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說法錯誤。2.[答案] D[解析] 材料強調的整體的重要性,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與部分的作用無關,故A、B項錯誤。只有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最優目標,才能達到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理想效果,故C項錯誤。材料強調抱團協作力量大,個人行動容易失敗,因此需要樹立全局觀念,故D項正確。3.[答案] A[解析] 自在事物的聯系與人為事物的聯系無所謂誰優誰劣的問題,①錯誤;實踐活動具有直接現實性,②錯誤;“制定了疏導交通的策略”體現了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③正確;“人們從螞蟻蟻穴秩序井然、高效運轉的‘交通體制’中得到啟發”體現了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④正確。本題選A。4.[答案] B[解析] ①說法太絕對化,故排除;整體決定部分,整體的性質決定部分的性質,②本身說法錯誤,故排除;中國經濟要實現長遠、穩健發展,必須加快結構調整,樹立全局觀念,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③④說法正確。5.[答案] C[解析] 因為一點錯誤而功虧一簣,關鍵性的部分影響甚至決定整體的功能及性質,這說明了整體與部分相互制約,在一定條件下,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狀態甚至決定整體的功能及其狀態,C說法正確;整體決定部分,整體處于統率地位,A說法錯誤;B強調了整體的重要性,與題意不符;D強調了部分離不開整體,與題意不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