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教案課題7.2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課型授新課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識記: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系統的基本特征。2、理解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和方法論意義,系統優化方法論要求過程與方法:1、通過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和系統優化的方法的學習,2、組織學生分組探究學習,引領學生培養自主創新精神與實踐的能力,以及培養集體主義的意識與觀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樹立整體意識,培養全局觀念,正確處理好個人與集體或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努力把自己融入集體,融入社會。2、堅持系統優化的方法,統籌考慮,優化組合。鍛煉培養學生的綜合性思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樹立集體主義觀念,是這一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最終落腳點。重點難點[教學重點]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及方法論。[教學難點]掌握系統優化的思維方法。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學法、學情(一)組織教學 謎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你知道壯士是誰嗎?下面的故事與此人有關。(二)故事導入 多媒體展示《太子丹贈手》思考:你覺得荊軻還會喜歡這雙手嗎?荊軻和太子丹用什么觀點看問題?教師點評:荊軻和太子丹割裂了手和身體的有機聯系,只見部分,不見整體,而部分一旦離開整體也就失去了作為部分的性質和意義。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要求我們應正確處理整體和部分的辯證關系。(三)講授新課說到整體與部分,大家并不陌生,請看大屏幕多媒體展示:(1)人體與其組成的細胞、組織、器官、系統(2)學校與其職能部門(如: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辦公室、團委、各年級、各班) (3)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氧原子(4)金牌的獲得與教練員、其他運動員、陪練員的勞動(5)人的一生與嬰兒期、少年期、青年期、老年期同學們考慮誰是整體,誰是部分,他們的關系如何?一、整體和部分的統一關系在哲學上我們一談到關系我們通常從兩個方面談起,還記得是什么嗎?老師小結:對,區別和聯系。結合我們生活中的整體與部分大家快速瀏覽課本,誰能告訴我他們的區別在哪?1、整體和部分是相互區別的(1)含義不同整體指事物的全局和發展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2)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么整體的地位和作用高于部分?教師點撥:地位其實由功能決定的,發揮多大的功能就有多高的地位,整體和部分的功能不同。 如水是由氫和氧化合而成,氫和氧都沒有水的功能,我們口渴喝水但不會喝氫和氧解渴。鐘表由各種零部件組裝而成,但任何一個零部件都不具有鐘表的計時功能。也就是說整體具有部分根本不具有的功能。(過渡)整體與部分是相互區別的,同時二者有是相互聯系的。2:整體與部分又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1)兩者相互依賴創設情境:下面請大家看看我在黑板上畫的“O”是什么?請大家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學生紛紛舉手回答:零,氧原子,休止符,嘴巴,石頭,雞蛋……教師點評:看來我們大家都很富有想象力,但你們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最終并沒有達成一致,它到底是什么?教師追問:你們能否解決我剛才提出的問題?繼續追問:怎么解決?教師點撥:如果把它放到一個具體的整體中,就沒有問題了。放到自然數中他就是零;放到英語單詞里他就是O;放到化學元素中,他就是氧;放到音樂里,他就是休止符;放到人體中,他就是人的嘴……但一旦把它從整體中抽出來,問題就出現了,他好象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為什么會這樣?教師小結:離開對應的整體,部分就不確定,就不知道是哪個整體的部分了。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部分離不開整體,那么整體能離開部分嗎,為什么?教師小結:整體由部分構成,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存在。就像數字里不能沒有0,音樂里不能沒有休止符大自然沒有氧一樣部分離不開整體,整體也離不開部分。兩者相互依賴。(2)相互影響中國有這樣兩句話:“國興則家昌,國破則家亡”。“一著不慎滿盤皆輸”。誰能分析一下兩句話說明了什么呢? 學法指導:先指出兩句話中誰是整體,誰又是部分;其次思考兩者之間的關系。教師點評:“國興則家昌,國破則家亡”作為整體的國家的狀況影響著作為部分的家庭的狀況。整體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到部分的功能。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到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整體影響著部分,部分制約著整體,整體和部分相互影響。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整體和部分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同學們在思考一下:整體就是整體,部分就是部分兩者的地位始終不變的?教師小結:剛才這位同學回答很好,從他剛才所舉的生活事例我們可以看出整體與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3)兩者的地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過渡)哲學是世界關于方法論的統一,剛才我們以學習了整體與部分的有關原理,下面我們來看這一原理的方法論。3: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的方法論要求創設情境:多媒體展示《三個老鼠》教師點評:直接原因--張嘴,根本原因--從自己利益出發。本來老鼠們很聰明,想到了結成一個整體,這樣它們就辦到了一只老鼠辦不到的事。但是結成整體后,它們沒有從整體利益出發,只顧自己喝沒喝到油。老鼠們不從大局著眼,最后損害了全局利益也損害了自身局部利益。所以我們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我們一直在強調重視整體,那么是不是意味著可以忽略部分呢?大家都看過接力賽,接力賽中常出現令人遺憾的情況就是掉棒!不管你跑得多快,在這一環節上出了錯,第一就不是你的。交接棒是接力賽的一個環節,或者說是一個局部,掉棒就是沒有處理好這個局部,他的后果是使整體成績受影響。為了避免犯類似的錯誤,我們應該怎樣做?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過渡: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什么是系統,什么事要素?大家閱讀課本57頁(自主學習)二、系統和要素的關系1、系統和要素的含義及基本特征 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 基本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內部結構的優化傾向要素是組成一個整體而相互作用的部分 基本特征:個別性、局部性、多樣性、差別性、不確定性。 多媒體展示故事《田忌賽馬》 (1)、他用的是什么思維方法?(2)、說說是怎樣運用這一方法的?教師點評:田忌不在意一匹馬的比賽結果,而是統籌全局,注重整體目標。著眼整體性。根據對方的部署,調整馬匹的出場次序。遵循有序性。通過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統結構出現優化調整注重結構優化趨向。結果: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三個和尚》為什么人多了反而沒水喝了?教師點評:導致這一結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數雖然多了,但沒有形成合理的結構,不是相互支持,相互促進,而是相互制肘、相互消磨,結果各要素的力量或作用被內耗了,出現了1+1<2的效應。2、掌握系統優化方法①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②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學生合作探究: “三個和尚沒水喝”與“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的不同結果,說明了什么哲學道理?教師點評:“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當系統內部各要素以合理的結構形成系統時,系統的功能就會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即1+1>2。三個和尚沒水喝”當系統內部各要素以欠佳的結構形成系統時,系統的功能就會小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即: 1+1<2。(四)課堂小結: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是辯證統一的,二者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理解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化目標;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就是系統與要素的關系。系統的基本特征是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