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教案基本信息 名? 稱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執教者 劉明課時 1 所屬教材目錄 《哲學生活》第三單元第七課第一框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和作用: 《哲學生活》第三單元第七課《世界是普遍聯系的》,講述世界的狀態,世界是普遍聯系的。 考向分析: 1.從內容上看,聯系特性 客觀性、多樣性是重難點。 2.從形式上看,歷年高考中,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并重,數量都較多。選擇題往往以漫畫、古詩文、名人名言為考查背景;非選擇題往往以熱點材料為背景。 ? 學情分析 高二學生正是身心長足發展時期,身體的成長,思維的逐漸成熟,但是對世界的狀態及其哲學原理不理解,在教學中感覺同學們對建立新的具體聯系不理解。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區分聯系特性: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理解定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情感引導法:兩會時政導入,引出聯系的觀點。 2.小組合作探究,小組加分激勵。 3.“三環六步”合作探究法:“三環六步”的核心是“以學為中心”,主要方式是“先學后教”,目的是教和學兩個積極性,通過學生的自主、合作、展示,培養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掌握知識和技能;通過教師的教和導,啟發興趣,答疑解難,拓展提升。以此改變傳統課堂只注重教而忽視學,只注重知識傳授而輕視思維能力和情感培養的陳舊做法。“三環六步”的有效體現是“三個互動”,即“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生與教材和學習媒體的互動。”從而使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用真誠的心對待別人,建立人為事物的聯系。教學重難點 重點 聯系的客觀性建立人為事物聯系難點 聯系的多樣性,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 轉移教學策略 與設計說明 三環六步教學核心要求是以學為本,有效引導;培養能力,著眼發展。 三大環節是出示目標——完成目標——檢測目標。 六個步驟:自主—合作—展示—點播—鞏固—檢測。 理論依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的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習是建構內在心里表征的過程,學習者并不是把知識從外界搬到記憶中,而是以原有的經驗為基礎,通過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構建新的理解。”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1.李克強答記者問2.結合學案,出示目標 (1)播放視頻出示問題聯系的定義及特征 教師點評指導練高考題總結做題方法布置作業(5)同步板書(2分鐘)—見板書設計 ? (6)PPT課堂小結; ?? (1)學生觀看視頻 (2分鐘) 小組討論并展示做題 (3分鐘)采取小組合作搶答模式。 (4)完成作業 1.激發學生興趣 ? 2.學生以主人翁的意識參與進來,進而豐富升華知識。 3.檢測學生掌握知識情況 ,感染鼓舞學生。 4.整個課堂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學位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課堂小結 2分鐘 通過PPT展示板書設計,整合知識。 布置作業 1分鐘 金版教程 限時規范特訓 板書設計 第七課世界是普遍聯系的1 聯系的定義2 聯系的普遍性3聯系的客觀性 自在事物聯系和人為事物聯系4聯系的多樣性 一切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教學反思 這節課全體政治教師聽課,并進行了攝像機全程錄像。課后多次觀摩,反復對照錄像進行研討,查找不足。主要有如下體會: 本節課我依據建構主義教學理論,運用“三環六步教學”教學環節,結合學案的運用。重難點突出,結合學生實際,錯題匯集。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4.課堂練習到位。結合學案,將試題以多媒體展示,每個重難點都及時配以試題,學生討論作答。 盡管學生的學習達到了我的預期,但是這一節課也有一些小的瑕疵。 1.學生不會靈活運用,理解掌握聯系的客觀性及條件性。 2.學習過程中全程錄像學生有些緊張。這些都需要多適應。 3.學生代表發言,個別緊張,有的不能深入課堂的重難點。 4. 設計課堂、組織學生學要更加科學性,利用好現代化的微課設計,做到精益求精。5 讓學生的易錯點充分暴露,讓課堂有針對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