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講 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三) 一、考點24: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b)社會八P87-97;九年級上P70-78。◆考點分解1. 知道近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2. 根據史實列舉這些侵略戰爭對近代中國的影響;二、考點25:知道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概況及其影響(a)社會八年級下P98-100,P102-105。◆考點分解1. 知道洋務運動的概況;2. 知道戊戌變法的概況;3. 概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影響;一、鴉片戰爭(1840~1842年)背景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完成 ,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急需尋求海外市場;導火線:1839年6月,林則徐在廣州虎門主持銷煙。沉重地打擊了英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經過第一階段1840年6月,英軍到達中國海面,封鎖珠江口,戰爭正式爆發。第二階段1841年初,英軍占領香港島,清政府感到有失尊嚴,又同英軍作戰。戰斗一年多,清軍節節失利。1842年8月,英軍艦船闖入南京長江江面,清政府求和,被迫與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 》。至此,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告終。結果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影響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 。鴉片戰爭是 的開端。《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性質)。條約內容帶來危害割讓 給英國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賠款 銀元加重了人民的負擔開放 五處為通商口岸打開了中國 的門戶,長期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被打破,海關主權受損。④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必須和英國協商破壞了中國的 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背景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要求修改條約,擴大侵略權益,遭到清政府拒絕。性質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經過(1)1856年, 對中國發動戰爭。(2)1858年5月,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炮臺,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簽訂《 》。(3)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陷天津、北京,野蠻洗劫北京城,闖入圓明園,大肆搶劫,縱火燒毀清朝皇家園林—— 。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法兩國簽訂《 》。俄國趁火打劫侵占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天津條約》(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2)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3)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通航;(4)英法兩國獲得巨額賠款。《北京條約》(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2)增開天津為商埠;(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4)增加大量賠款。影響(1)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延續,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使中國喪失了更多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三、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背景日本明治維新以后,逐漸強大起來,開始圖謀侵略中國,并選擇朝鮮為跳板。1894年,日本利用朝鮮爆發起義之機,引誘清軍入朝,繼而以反對清軍入朝為借口挑起戰端,中日戰爭爆發。主要經過戰役1894年9月,日本艦隊與中國北洋艦隊在黃海上激戰。北洋艦隊將士奮勇殺敵(致遠艦、鄧世昌),重創日軍。這次戰役,北洋艦隊遭受一些損失,但主力尚存。戰役1895年初,日軍進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結果中國戰敗,1895年,清政府派李鴻章到日本求和。在日本馬關簽訂了中日《 》。影響(1)《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重 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2)甲午戰爭慘敗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與虛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后幾上后,列強紛紛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馬關條約》內容危害《馬關條約》是《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國把遼東半島、 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進一步破壞了 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加重了人民負擔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侵略勢力深入內地,進一步便利對中國的侵略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經濟侵略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阻礙了民族工業發展四、瓜分狂潮和“門戶開放”(1897~1898年)1.背景:甲午戰爭慘敗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與虛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中國被視為可以任人宰割的獵物。2.經濟侵略:開設銀行、強迫貸款、投資鐵路、開礦設廠。3.瓜分狂潮: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第二年,清政府被迫將膠州灣租借給德國,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范圍。其他列強競相效仿,紛紛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4.“門戶開放”:美國因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而失去了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的機會,于是在1899年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在承認列強在華勢力范圍和已經取得的特權的基礎上,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租借地以及勢力范圍,使美國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機會。21教育網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背景列強劃分勢力范圍后,外國傳教士在各地胡作非為,引起人民的激烈反抗,爆發了義和團運動。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列強極為不安,決定聯合鎮壓。侵華國家英、美、俄、日、德、法、意、奧主要經過1900年, “八國聯軍”,從天津租界出發向北京進攻。最后攻占天津和北京。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后,燒殺搶掠,并在北京城劃區駐扎。結果再次戰敗,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主要內容(1)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2)劃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3)拆毀大沽炮臺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個炮臺;(4)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重要地區允許外國軍隊駐守;(5)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影響(1)《 》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2)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淪為“ ”。(3)中國完全淪為 。七、洋務運動1.歷史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內外交困,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的統治,由此掀起了一場向 的運動。這些人被稱為洋務派。這場運動也就被稱為 。21·cn·jy·com2.代表人物: 等。3.洋務運動的主要措施:領域主要措施軍事方面(自強)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創辦于上海的 是洋務派開設的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訓練新式海陸軍,至甲午戰爭爆發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經濟方面(求富)興辦輪船、鐵路、電報、采礦、紡織等各種民用工業。1872年, 在上海成立,這是洋務派創辦的最大的民用工業。文化教育創辦三十多所新式學校,培養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18721—1875,每年派30名幼童走美國留學)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 ,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堂。3.結果:并沒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命運。4.影響:洋務運動使中國的社會面貌發生了許多變化。大量西方科技和機器的引進, 。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對傳統自然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洋務運動培養了一批對西方事務認識較為深刻的人才,對日后改革大有幫助。www.21-cn-jy.com八、戊戌變法1.歷史背景:1895年,《 》簽訂的消息傳到了北京,在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們十分憤慨,他們在康有為、梁啟超的帶領下,給光緒帝上了一份奏疏,要求拒和、遷都、變法。這次上書被稱為“ ”。這次上書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從此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19世紀末,中國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2.維新思想傳播,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1)公車上書失敗后,康有為、梁啟超聯合部分思相比較開明的官員,在北京組織強學會,定期集會講演,議論時政,宣傳維新變法。2·1·c·n·j·y(2)1896年后,維新變法思想繼續發展,各地學會、學堂和報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 》居于輿論界的領導地位。梁啟超在《 》上發表系列文章,明確提出中國要變法圖強,必須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呼吁“伸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大大推進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嚴復在《國聞報》上介紹西方社會進化論名著《天演論》,特別強調“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進化論觀點,認為國家只有實行變法,才能由弱轉強,否則將會走向滅亡,嚴復運用進化論來闡述自己的變法主張,讓國人耳目一新,轟動一時。【來源:21·世紀·教育·網】(3)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維新派倡導立學會、辦報紙的活動起到了啟發民智、制造輿論的作用。議論時政、集會結社成風,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3.戊戌變法: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采納維新派的建議和主張,頒布詔書,開始變法。史稱“戊戌變法”。4.戊戌變法的主要措施: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裁并機構,精簡人員,任用維新人士,允許百姓向朝廷上書等。設立農工商總局和鐵路、礦產總局,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等。訓練新式海軍陸軍,裁減舊軍隊等。廢除八股文,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翻譯西方書籍,派人出國留學等。5.結果:遭到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的強烈抵制和反對。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捕殺維新派,變法失敗。這場變法運動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6.影響: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掀起了 流,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它以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臺為特征,成為中國 前奏。此后,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仿效西方國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21cnjy.com1.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過程)2. 比較資本主義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戰爭名稱起訖時間目的條約影響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年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大門,侵略、掠奪中國,把中國變成其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開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英法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北京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年日本為了侵略、掠奪中國。《馬關條約》大大加重了中國的民族災難,隨后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日本三十年代的侵華戰爭1931~1945年轉嫁危機,緩和國內矛盾。一方面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另一方面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巨大覺醒。3.日本三十年代的侵華戰爭(1931~1945年)(1)背景: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經濟遭受沉重打擊:生產萎縮,貿易銳減,失業增加。為了轉嫁危機,緩和國內矛盾,加快了對中國侵略掠奪的步伐。21·世紀*教育網(2)四次重大事變: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3)侵華罪行:南京大屠殺、七三一部隊、三光政策。(4)影響:一方面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另一方面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巨大覺醒。【例1】中國近代既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反抗史、探索史。請按時間順序為下列事件排序(??? )①鴉片戰爭 ②《馬關條約》 ③中日甲午戰爭 ④《南京條約》⑤洋務運動 ⑥義和團運動 ⑦戊戌變法 ⑧太平天國運動⑨八國聯軍侵華 ⑩《辛丑條約》 A.?①④⑧⑤③②⑦⑥⑨⑩B.?①②⑦⑧③④⑤⑥⑨⑩C.?①⑦⑧⑤⑥②③④⑨⑩D.?①②⑧⑨⑩⑤⑥⑦③④www-2-1-cnjy-com【答案】A 【考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2-1-c-n-j-y【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發生于1840年6月~1842年8月;鴉片戰爭清軍戰敗后于1842年8月29日簽訂《南京條約》;中日甲午戰爭以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義和團又稱義和拳、義和團事件、庚子事變,拳匪、拳亂、庚子拳亂等,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為止,歷時103天;太平天國的起始時間是1851年~1864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起始時間是 1900年5月28日–1901年9月7日,清政府戰敗簽訂《辛丑條約》,所以排序依次是①④⑧⑤③②⑦⑥⑨⑩。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例2】《全球通史》:“在這個世界里,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它(工業革命)不但為西歐諸民族所分享,也為俄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21*cnjy*com①明治維新后,日本出現洋樓、西餐 ②中國洋務派興辦新式民用工業③工業革命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④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中國教育模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答案】A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治維新后,日本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大力發展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推行文明開化政策,于是出現洋樓、西餐,所以①正確;面對內憂外患,洋務派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以“求富”為口號,創辦各種新式民用企業,所以②正確;“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是從新航路開辟開始,故③不正確;“徹底改變中國教育模式”中“徹底”兩字表述不準確,故④也排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對世界各國影響的理解。【例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5~16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逐漸擺脫了教會的束縛和控制,推動了歐洲向近代化社會的轉變;18世紀的啟蒙思想使人們進一步擺脫了封建專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縛,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18世紀中期起,工業革命迅速擴展,大機器生產方式確立,歐美國家相繼實現工業化。【來源:21cnj*y.co*m】材料二: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開展了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先后爆發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結束了專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沒有實現;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爆發了要求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出處:21教育名師】——陳達凱主編的《中國現代化史》 (1)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中西近代化過程中的兩種不同路徑。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西近代化路徑不同的原因。 【答案】(1)西方路徑:思想(精神)―制度―器物(技術);中國路徑:器物(技術)―制度―思想(精神)。(2)原因:西方是伴隨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與發展,資產階級的出現與壯大,進而首先在思想上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再到構建制度,發展生產力。中國自明朝資本主義萌芽后,長期處于萌發狀態,一直沒有誕生新興的資產階級;近代隨著西方的入侵,先進的中國人首先認識到西方船堅炮利,因而近代化率先從學習技術開始;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國人對西方文明的認識日益深刻,從器物過渡到制度,再上升到思想文化。 【版權所有:21教育】【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航路開辟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15—16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逐漸擺脫了教會的束縛和控制”“英法美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18世紀中期起,工業革命迅速擴展”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西方近代化的途徑。材料“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開展了洋務運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先后爆發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中國近代化的途徑。故答案為:西方路徑:思想(精神)―制度―器物(技術);中國路徑:器物(技術)―制度―思想(精神)。(2)本題考查中、西近代化路徑不同的原因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原因:西方是伴隨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與發展,資產階級的出現與壯大,進而首先在思想上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再到構建制度,發展生產力。中國自明朝資本主義萌芽后,長期處于萌發狀態,一直沒有誕生新興的資產階級;近代隨著西方的入侵,先進的中國人首先認識到西方船堅炮利,因而近代化率先從學習技術開始;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國人對西方文明的認識日益深刻,從器物過渡到制度,再上升到思想文化。【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適中,考查中、西近代化不同路徑的相關知識。第九講 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三) 一、考點24:列舉近代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及其影響(b)社會八P87-97;九年級上P70-78。◆考點分解1. 知道近代中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對中國的侵略;2. 根據史實列舉這些侵略戰爭對近代中國的影響;二、考點25:知道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概況及其影響(a)社會八年級下P98-100,P102-105。◆考點分解1. 知道洋務運動的概況;2. 知道戊戌變法的概況;3. 概述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影響;一、鴉片戰爭(1840~1842年)背景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急需尋求海外市場;導火線虎門銷煙:1839年6月,林則徐在廣州虎門主持銷煙。沉重地打擊了英國鴉片販子,維護了中華民族的利益。經過第一階段1840年6月,英軍到達中國海面,封鎖珠江口,戰爭正式爆發。第二階段1841年初,英軍占領香港島,清政府感到有失尊嚴,又同英軍作戰。戰斗一年多,清軍節節失利。1842年8月,英軍艦船闖入南京長江江面,清政府求和,被迫與英國簽訂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至此,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告終。結果中國戰敗被迫簽訂了中英《南京條約》影響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南京條約》——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性質)。條約內容帶來危害①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和主權獨立②賠款2100萬銀元加重了人民的負擔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打開了中國東南沿海的門戶,長期實行的閉關鎖國政策被打破,海關主權受損。④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必須和英國協商破壞了中國的關稅自主權二、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背景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不滿足既得利益,要求修改條約,擴大侵略權益,遭到清政府拒絕。性質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經過(1)1856年,英、法對中國發動戰爭。(2)1858年5月,英法聯軍攻陷大沽炮臺,直逼天津。清政府被迫與英、法簽訂《天津條約》。(3)1860年10月,英法聯軍攻陷天津、北京,野蠻洗劫北京城,闖入圓明園,大肆搶劫,縱火燒毀清朝皇家園林——圓明園。結果清政府戰敗被迫與英、法兩國簽訂《北京條約》。俄國趁火打劫侵占我國150多萬平方千米領土。《天津條約》(1)外國公使進駐北京;(2)增開漢口、南京等十處通商口岸;(3)外國軍艦和商船可以在長江各口岸自由通航;(4)英法兩國獲得巨額賠款。《北京條約》(1)清政府承認《天津條約》繼續有效;(2)增開天津為商埠;(3)割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4)增加大量賠款。影響(1)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延續,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使中國喪失了更多領土和主權,外國侵略勢力開始擴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三、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年)背景日本明治維新以后,逐漸強大起來,開始圖謀侵略中國,并選擇朝鮮為跳板。1894年,日本利用朝鮮爆發起義之機,引誘清軍入朝,繼而以反對清軍入朝為借口挑起戰端,中日戰爭爆發。主要經過黃海戰役1894年9月,日本艦隊與中國北洋艦隊在黃海上激戰。北洋艦隊將士奮勇殺敵(致遠艦、鄧世昌),重創日軍。這次戰役,北洋艦隊遭受一些損失,但主力尚存。威海衛戰役1895年初,日軍進攻威海衛,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結果中國戰敗,1895年,清政府派李鴻章到日本求和。在日本馬關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影響(1)《馬關條約》的簽訂,大大加重 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2)甲午戰爭慘敗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與虛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隨后幾上后,列強紛紛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馬關條約》內容危害《馬關條約》是《南京條約》以來最嚴重的不平等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國把遼東半島、臺灣島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進一步破壞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加重了人民負擔允許日本在中國通商口岸開設工廠侵略勢力深入內地,進一步便利對中國的侵略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經濟侵略方式由商品輸出為主轉變為資本輸出為主,阻礙了民族工業發展四、瓜分狂潮和“門戶開放”(1897~1898年)1.背景:甲午戰爭慘敗徹底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與虛弱,刺激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中國被視為可以任人宰割的獵物。2.經濟侵略:開設銀行、強迫貸款、投資鐵路、開礦設廠。3.瓜分狂潮:1897年,德國強占膠州灣,第二年,清政府被迫將膠州灣租借給德國,山東成為德國的勢力范圍。其他列強競相效仿,紛紛在中國強占租借地,劃分勢力范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21教育網4.“門戶開放”:美國因忙于和西班牙爭奪殖民地而失去了在中國劃分勢力范圍的機會,于是在1899年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在承認列強在華勢力范圍和已經取得的特權的基礎上,要求列強開放在華的租借地以及勢力范圍,使美國享有均等的利益和機會。www.21-cn-jy.com五、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背景列強劃分勢力范圍后,外國傳教士在各地胡作非為,引起人民的激烈反抗,爆發了義和團運動。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列強極為不安,決定聯合鎮壓。侵華國家英、美、俄、日、德、法、意、奧主要經過1900年, “八國聯軍”,從天津租界出發向北京進攻。最后攻占天津和北京。八國聯軍侵占北京后,燒殺搶掠,并在北京城劃區駐扎。結果再次戰敗,1901年9月,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辛丑條約》主要內容(1)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2)劃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3)拆毀大沽炮臺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個炮臺;(4)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重要地區允許外國軍隊駐守;(5)清政府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影響(1)《辛丑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2)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淪為“洋人的朝廷”。(3)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七、洋務運動1.歷史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內外交困,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的科技,維護清朝的統治,由此掀起了一場向西方學習的運動。這些人被稱為洋務派。這場運動也就被稱為洋務運動。21cnjy.com2.代表人物:奕?、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3.洋務運動的主要措施:領域主要措施軍事方面(自強)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創辦于上海的江南制造總局是洋務派開設的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訓練新式海陸軍,至甲午戰爭爆發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經濟方面(求富)興辦輪船、鐵路、電報、采礦、紡織等各種民用工業。1872年,輪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這是洋務派創辦的最大的民用工業。文化教育創辦三十多所新式學校,培養翻譯、軍事和科技人才。選派留學生出國深造。(18721—1875,每年派30名幼童走美國留學)1862年,在北京設立的京師同文館,是中國最早的官辦新式學堂。3.結果:并沒有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慘敗的命運。4.影響:洋務運動使中國的社會面貌發生了許多變化。大量西方科技和機器的引進,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對外國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對傳統自然經濟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洋務運動培養了一批對西方事務認識較為深刻的人才,對日后改革大有幫助。21·cn·jy·com八、戊戌變法1.歷史背景: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了北京,在京參加科舉考試的舉人們十分憤慨,他們在康有為、梁啟超的帶領下,給光緒帝上了一份奏疏,要求拒和、遷都、變法。這次上書被稱為“公車上書”。這次上書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從此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19世紀末,中國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2.維新思想傳播,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1)公車上書失敗后,康有為、梁啟超聯合部分思相比較開明的官員,在北京組織強學會,定期集會講演,議論時政,宣傳維新變法。【來源:21·世紀·教育·網】(2)1896年后,維新變法思想繼續發展,各地學會、學堂和報刊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上海的《時務報》和天津的《國聞報》居于輿論界的領導地位。梁啟超在《時務報》上發表系列文章,明確提出中國要變法圖強,必須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呼吁“伸民權”、“設議院”,實行君主立憲制度,大大推進了維新變法思想的傳播。嚴復在《國聞報》上介紹西方社會進化論名著《天演論》,特別強調“物競天擇”、“優勝劣汰”的進化論觀點,認為國家只有實行變法,才能由弱轉強,否則將會走向滅亡,嚴復運用進化論來闡述自己的變法主張,讓國人耳目一新,轟動一時。21·世紀*教育網(3)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維新派倡導立學會、辦報紙的活動起到了啟發民智、制造輿論的作用。議論時政、集會結社成風,維新變法新局面逐漸形成。3.戊戌變法: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采納維新派的建議和主張,頒布詔書,開始變法。史稱“戊戌變法”。4.戊戌變法的主要措施: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裁并機構,精簡人員,任用維新人士,允許百姓向朝廷上書等。設立農工商總局和鐵路、礦產總局,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等。訓練新式海軍陸軍,裁減舊軍隊等。廢除八股文,開辦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翻譯西方書籍,派人出國留學等。5.結果:遭到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的強烈抵制和反對。9月21日,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捕殺維新派,變法失敗。這場變法運動歷時103天,史稱“百日維新”。6.影響: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掀起了近代中國第一個思想解放的潮流,對中國人民的覺醒和進步起到了顯著的作用。它以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初次登上政治舞臺為特征,成為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前奏。此后,越來越多的人認為,要救中國,必須進行革命,推翻清朝統治,仿效西方國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www-2-1-cnjy-com1.近代中國向西方學習不斷深入的過程(中國近代化的探索過程)2. 比較資本主義列強發動的侵華戰爭戰爭名稱起訖時間目的條約影響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1842年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大門,侵略、掠奪中國,把中國變成其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中英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開始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年英法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北京條約》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了。中日甲午戰爭1894~1895年日本為了侵略、掠奪中國。《馬關條約》大大加重了中國的民族災難,隨后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年為了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辛丑條約》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日本三十年代的侵華戰爭1931~1945年轉嫁危機,緩和國內矛盾。一方面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另一方面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巨大覺醒。3.日本三十年代的侵華戰爭(1931~1945年)(1)背景: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卷入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經濟遭受沉重打擊:生產萎縮,貿易銳減,失業增加。為了轉嫁危機,緩和國內矛盾,加快了對中國侵略掠奪的步伐。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四次重大事變: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八一三事變。(3)侵華罪行:南京大屠殺、七三一部隊、三光政策。(4)影響:一方面給中華民族帶來了空前的災難,另一方面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巨大覺醒。【例1】中國近代既是一部屈辱史,更是一部反抗史、探索史。請按時間順序為下列事件排序(??? )①鴉片戰爭 ②《馬關條約》 ③中日甲午戰爭 ④《南京條約》⑤洋務運動 ⑥義和團運動 ⑦戊戌變法 ⑧太平天國運動⑨八國聯軍侵華 ⑩《辛丑條約》 A.?①④⑧⑤③②⑦⑥⑨⑩B.?①②⑦⑧③④⑤⑥⑨⑩C.?①⑦⑧⑤⑥②③④⑨⑩D.?①②⑧⑨⑩⑤⑥⑦③④2-1-c-n-j-y【答案】A 【考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21*cnjy*com【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發生于1840年6月~1842年8月;鴉片戰爭清軍戰敗后于1842年8月29日簽訂《南京條約》;中日甲午戰爭以1894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的爆發為開端,至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字結束;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義和團又稱義和拳、義和團事件、庚子事變,拳匪、拳亂、庚子拳亂等,是19世紀末中國發生的一場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農民運動;戊戌變法從1898年6月11日開始實施,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發動戊戌政變為止,歷時103天;太平天國的起始時間是1851年~1864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起始時間是 1900年5月28日–1901年9月7日,清政府戰敗簽訂《辛丑條約》,所以排序依次是①④⑧⑤③②⑦⑥⑨⑩。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近代中國重大歷史事件的識記。【例2】《全球通史》:“在這個世界里,充滿了流線型汽車、有軌電車和飛機;……它(工業革命)不但為西歐諸民族所分享,也為俄國人、美國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還在某種程度上為中國人和印度人所分享。”能體現這一觀點的是【來源:21cnj*y.co*m】①明治維新后,日本出現洋樓、西餐 ②中國洋務派興辦新式民用工業③工業革命后,世界開始走向整體 ④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中國教育模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答案】A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資本主義的擴張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工業革命影響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明治維新后,日本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大力發展近代資本主義工商業,推行文明開化政策,于是出現洋樓、西餐,所以①正確;面對內憂外患,洋務派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以“求富”為口號,創辦各種新式民用企業,所以②正確;“世界開始走向整體”是從新航路開辟開始,故③不正確;“徹底改變中國教育模式”中“徹底”兩字表述不準確,故④也排除。故選擇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工業革命對世界各國影響的理解。【例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5~16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逐漸擺脫了教會的束縛和控制,推動了歐洲向近代化社會的轉變;18世紀的啟蒙思想使人們進一步擺脫了封建專制和宗教愚昧的束縛,成為資產階級革命的思想武器;英法美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18世紀中期起,工業革命迅速擴展,大機器生產方式確立,歐美國家相繼實現工業化。【出處:21教育名師】材料二: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開展了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先后爆發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結束了專制制度,但真正的民主共和沒有實現;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爆發了要求民主與科學的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版權所有:21教育】——陳達凱主編的《中國現代化史》 (1)依據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中西近代化過程中的兩種不同路徑。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西近代化路徑不同的原因。 【答案】(1)西方路徑:思想(精神)―制度―器物(技術);中國路徑:器物(技術)―制度―思想(精神)。(2)原因:西方是伴隨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與發展,資產階級的出現與壯大,進而首先在思想上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再到構建制度,發展生產力。中國自明朝資本主義萌芽后,長期處于萌發狀態,一直沒有誕生新興的資產階級;近代隨著西方的入侵,先進的中國人首先認識到西方船堅炮利,因而近代化率先從學習技術開始;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國人對西方文明的認識日益深刻,從器物過渡到制度,再上升到思想文化。 2·1·c·n·j·y【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航路開辟 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對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15—16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使人們逐漸擺脫了教會的束縛和控制”“英法美等國通過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統治”“18世紀中期起,工業革命迅速擴展”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西方近代化的途徑。材料“19世紀60年代起,洋務派開展了洋務運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先后爆發了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的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結合所學知識可得出中國近代化的途徑。故答案為:西方路徑:思想(精神)―制度―器物(技術);中國路徑:器物(技術)―制度―思想(精神)。(2)本題考查中、西近代化路徑不同的原因及學生的分析比較能力,屬于開放性試題,言之有理即可。如:原因:西方是伴隨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與發展,資產階級的出現與壯大,進而首先在思想上要求擺脫封建束縛,再到構建制度,發展生產力。中國自明朝資本主義萌芽后,長期處于萌發狀態,一直沒有誕生新興的資產階級;近代隨著西方的入侵,先進的中國人首先認識到西方船堅炮利,因而近代化率先從學習技術開始;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國人對西方文明的認識日益深刻,從器物過渡到制度,再上升到思想文化。【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適中,考查中、西近代化不同路徑的相關知識。第八講 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三)達標檢測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45分)1. 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下趕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而早在“這場戰爭”發生前的二百年,此時的西方國家(? ) A.?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 B.?啟蒙運動達到高潮C.?美國確立了共和體制 D.?英國開始資產階級革命2·1·c·n·j·y2.《清議報》(1898年12月創刊)在第16冊發表的時政評論中說:“豈不知寡不可敵眾,若不可敵強哉!然出于愛國之心,忍之無可忍,故冒萬死以一敵八,翼國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評論的是( )??????? 【來源:21·世紀·教育·網】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五四運動3.如圖是20世紀注明漫畫家何劍士的漫畫《小磨香油》,漫畫反映了( )A.?清朝頑固派拒絕接受西方新技術 B.?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C.?中華民國政府遭到反動勢力攻擊 D.?北洋軍閥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4.近代中國與西方列強簽訂的某不平等條約規定:“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該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5.1889年5月出使美國的清朝政府大臣張蔭恒奏請清政府以長方形黃色龍旗為國旗,旗面黃色為滿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龍則象征皇帝。這面國旗于1900年在全國開始懸掛,直至清朝滅亡。黃龍旗在全國懸掛之際,正值國家危難之時。這里的“國家危難”是指 (? )??????? 21教育網A.?鴉片戰爭爆發?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C.?清政府割臺灣給日本 D.?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6.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與探索史實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鴉片戰爭——洋務運動 B.?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亥革命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新文化運動7.某小組確定的學習主題是“洋務運動”。下列選項與該主題直接相關的有( )①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 ②廢除科舉制,創辦京師大學堂③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 ④建成了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8. 2014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陪同到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中南海瀛臺散步時說,光緒帝時,國家衰敗了,他搞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慈禧太后關在這里。文中所指的百日維新( ) 21·cn·jy·comA. 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 B. 是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C. 啟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D. 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9.有學者認為,甲午戰爭后,中國開始由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轉向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這里的“政治制度” 應理解為 ( ) www.21-cn-jy.comA. 宣傳馬克思主義 B. 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治體制C. 在思想領域里開展新文化運動 D. 建立無產階級政權 二、非選擇題(共55分)10. (18分)中日關系的歷史演變告訴我們,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上任的杭州知府林啟曾說:“東方蠶業日本進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國養蠶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奪我中國蠶利。”www-2-1-cnjy-com材料二:城頭蓮蓬雷大鼓.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制臺灣去……”——黃遵憲《臺灣行》材料三:《開羅宣言》聲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日本“奪我中國蠶利”之原因。 (2)歸納材料二,并簡述中國人民是怎樣將材料三的聲明變成現實的? (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日兩國的競爭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并依據材料,談誡新形勢下我國怎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21*cnjy*com11.(18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中國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受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圓明園被焚的極大刺激與震撼,感到學習西方先進軍事技術勢在必行,終于啟動了一場持續30多年(19世紀60~90年代)的自強運動……從而啟動了中國現代化的最初步伐。【出處:21教育名師】——馬克堯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乃知其戰亂之源,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而在議院上下同心,教善得法;興學校、廣書院、重技巧,別考課,使人盡其才……育才于學校,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電線、鐵路,此其用也。【版權所有:21教育】——鄭觀應《盛世危言·自序》材料三 臣窈聞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民共論一國之政法也。蓋出自三權鼎立說,以國會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總之……故人主與千萬之國民為一體,國安得不強。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康有為 (1)材料一中的“自強運動”指我國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運動?這場運動的口號是什么? (2)材料二與“自強運動”相比,在“學習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認識? (3)材料三反映出維新派哪些主張? (4)結合所學知識,概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如何“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們的使命”的? 2-1-c-n-j-y12.(19分)“中國夢”是中國人追求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之夢。近代以來,輩輩仁人志士,為追求“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幾多教訓,幾多啟示。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來源:21cnj*y.co*m】【中體西用】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江蘇巡撫李鴻章總理衙門原函》21*cnjy*com材料二:梁啟超認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夢喚醒,始自甲午戰敗”。有人認為戊戌變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憲的目標和理想,在經濟上呢,它要推動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共和之路】材料三:中國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1)材料一反映了李鴻章的一種什么主張?李鴻章所搞的洋務運動有人認為是成功的,有人認為是失敗的,你的觀點是什么,并說明理由。 21cnjy.com(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戰敗極大地喚醒了中國人,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希望通過改革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改革最終失敗。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3)依照材料三中國同盟會綱領,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體制的“民國”?其勝利果實被誰篡奪? (4)【思想風暴】辛亥革命失敗后,一些先進中國人認為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為批判封建文化,主張學習西方文化,提出了哪兩大口號? (5)從洋務運動到新文化運動,中國人對救國道路的探索,在對西方的學習上,體現了一種怎樣的規律? 第八講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二)達標檢測時間:45分鐘 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每題5分,共45分)1. 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下趕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而早在“這場戰爭”發生前的二百年,此時的西方國家(? ) A.?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 B.?啟蒙運動達到高潮C.?美國確立了共和體制 D.?英國開始資產階級革命【答案】D 【考點】鴉片戰爭,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鴉片戰爭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場戰爭”是指1840年爆發的鴉片戰爭,而早在“這場戰爭”發生前的二百年即1640年,此時英國開始資產階級革命。【點評】本題難得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鴉片戰爭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了解。2.《清議報》(1898年12月創刊)在第16冊發表的時政評論中說:“豈不知寡不可敵眾,若不可敵強哉!然出于愛國之心,忍之無可忍,故冒萬死以一敵八,翼國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評論的是( )??????? A.?太平天國運動 B.?洋務運動 C.?義和團運動 D.?五四運動【答案】C 【考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分析題干材料可知,此事件發生于1898年之后,故排除選項AB.義和團勃興時,恰逢晚清革命聲勢由弱至強的當口.革命黨人對懷有反抗意識的義和團引為同道,說他們“出于愛國之心,忍之無可忍,故冒萬死以一敵八,冀國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故選項D也不符合題意.故選C.【點評】本題考查義和團運動,解題的關鍵是對題干材料的分析.本題考查義和團運動,需要準確掌握義和團運動的性質及“扶清滅洋”等.www.21-cn-jy.com3.如圖是20世紀注明漫畫家何劍士的漫畫《小磨香油》,漫畫反映了( )A.?清朝頑固派拒絕接受西方新技術 B.?清政府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C.?中華民國政府遭到反動勢力攻擊 D.?北洋軍閥政府榨取老百姓的血汗【答案】B 【考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題目漫畫描寫的是一個清政府官員將寫有“民”的芝麻倒入寫有“政府”的磨盤中,磨出的“香油”淌進了寫有“外國”的容器中,形象地反映了《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大肆掠奪人民以滿足列強的要求,進而使清政府茍延殘喘,成為列強統治中國工具的史實.故選B.【點評】本題考查的是《辛丑條約》的影響.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了學生對材料的解讀理解和分析能力.???4.近代中國與西方列強簽訂的某不平等條約規定:“大清國國家應允將大沽炮臺及有礙京師至海通道之各炮臺一律削平.”該條約是( )??????? A.?《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答案】D 【考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從題干材料我們可以解讀出,清政府答應列強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臺,這顯然屬于《辛丑條約》的內容.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辛丑條約》.此題旨在考查考生對材料挖掘有效信息的能力,考點為清政府和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內容,屬于容易題.???21cnjy.com5.1889年5月出使美國的清朝政府大臣張蔭恒奏請清政府以長方形黃色龍旗為國旗,旗面黃色為滿族的代表色,旗上的龍則象征皇帝。這面國旗于1900年在全國開始懸掛,直至清朝滅亡。黃龍旗在全國懸掛之際,正值國家危難之時。這里的“國家危難”是指 (? )??????? A.?鴉片戰爭爆發? B.?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C.?清政府割臺灣給日本 D.?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答案】D 【考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解析】【分析】題文的" 1900年”是解題的關鍵信息。1900年,英、美、俄、日、法、德、意、奧組成八國聯軍,由西摩爾率領進犯北京,8月中旬,攻占北京,到處燒殺搶掠。故選D。?【點評】掌握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相關知識。?【來源:21·世紀·教育·網】6.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強的侵華史,也是一部中華民族救亡圖存、富國強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與探索史實對應正確的一組是(? ) A.?鴉片戰爭——洋務運動 B.?第二次鴉片戰爭——辛亥革命C.?甲午戰爭——戊戌變法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新文化運動【答案】C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史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自第二次鴉片戰爭后開始,所以AB錯誤;甲午戰爭后,為挽救民族危機,資產階級維新派發動了戊戌變法,所以C正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后,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資產階級革命黨迅速發展,發動革命,而新文化運動發生在北洋軍閥政府通知時期,所以D錯誤。故選擇C。21·世紀*教育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中國近代史重大事件的理解。7.某小組確定的學習主題是“洋務運動”。下列選項與該主題直接相關的有( )①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 ②廢除科舉制,創辦京師大學堂③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 ④建成了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答案】D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②錯誤,科舉制度除于1905年.京師大學堂創辦于戊戌變法時期,可排除,故選擇D。2-1-c-n-j-y【點評】本題比較容易,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的了解。8. 2014年11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陪同到訪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中南海瀛臺散步時說,光緒帝時,國家衰敗了,他搞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失敗后被慈禧太后關在這里。文中所指的百日維新( ) 21*cnjy*comA. 是一場救亡圖存的政治變革 B. 是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C. 啟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 D. 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答案】A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維新變法性質和影響的認識。維新變法運動是康有為、梁啟超等領導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它雖然失敗了,但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作用,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快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BD是辛亥革命的性質和意義,C是洋務運動的影響。所以此題選A 。 2·1·c·n·j·y【點評】掌握對維新變法性質和影響的認識。9.有學者認為,甲午戰爭后,中國開始由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轉向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這里的“政治制度” 應理解為 ( ) 【來源:21cnj*y.co*m】A. 宣傳馬克思主義 B. 建立資產階級的政治體制C. 在思想領域里開展新文化運動 D. 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答案】B 【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 【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維新變法的認識。中國開始由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失敗后,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北京,正在北京參加考試的康有為等發動“公車上書”,要求光緒帝實行變法。“公車上書”揭開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維新變法運動是康有為、梁啟超等領導的資產階級改革運動,目的是學習西方的資產階級的政治體制。故選B。 【點評】掌握維新變法的認識。 二、非選擇題(共55分)10. (18分)中日關系的歷史演變告訴我們,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上任的杭州知府林啟曾說:“東方蠶業日本進步最猛,由其采取外國養蠶成法,日人一一仿行,遂以奪我中國蠶利。”材料二:城頭蓮蓬雷大鼓.蒼天蒼天淚如雨.倭人竟制臺灣去……”——黃遵憲《臺灣行》材料三:《開羅宣言》聲明。日本攫取的中國領土.如中國東北、臺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日本“奪我中國蠶利”之原因。 (2)歸納材料二,并簡述中國人民是怎樣將材料三的聲明變成現實的? (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日兩國的競爭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并依據材料,談誡新形勢下我國怎樣才能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 【答案】(1)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采取外國養蠶成法”,在競爭中獲利。(2)材料二反映甲午戰爭失敗,簽《馬關條約》,割臺灣等給日本。通過全民族抗戰,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臺灣回歸祖國,使材料三的聲明變成現實。(3)經濟競爭,科技競爭,軍事競爭。學習先進技術,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等。(若從國防建設、國際合作等角度回答亦可。) 【考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資本主義的擴張,抗日戰爭的勝利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日本明治維新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結合所學知識,19世紀后半期,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學習西方先進技術,“采取外國養蠶成法”,在競爭中獲利。(2)本題考查的是甲午中日戰爭和抗日戰爭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二反映甲午戰爭中國失敗,簽訂《馬關條約》,把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抗日戰爭紅通過全民族抗戰,我國打敗日本帝國主義,臺灣回歸祖國,使《開羅宣言》的聲明變成現實。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3)本題考查的是中日競爭的有關知識。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日兩國的競爭具體表現在經濟競爭、科技競爭、軍事競爭。新形勢下我國要想在國際競爭中占據主動地位,必須學習先進技術,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等(學生若從國防建設、國際合作等角度回答亦可)。【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日本明治維新的了解,對甲午中日戰爭、抗日戰爭的識記,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11.(18分)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中國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受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圓明園被焚的極大刺激與震撼,感到學習西方先進軍事技術勢在必行,終于啟動了一場持續30多年(19世紀60~90年代)的自強運動……從而啟動了中國現代化的最初步伐。——馬克堯主編《世界文明史》材料二 乃知其戰亂之源,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而在議院上下同心,教善得法;興學校、廣書院、重技巧,別考課,使人盡其才……育才于學校,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務實而戒虛,謀定而后動,此其體也。輪船、火炮、洋槍、水雷、電線、鐵路,此其用也。——鄭觀應《盛世危言·自序》材料三 臣窈聞東西各國之強,皆以立憲法、開國會之故。國會者,君與民共論一國之政法也。蓋出自三權鼎立說,以國會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總之……故人主與千萬之國民為一體,國安得不強。——康有為 (1)材料一中的“自強運動”指我國近代化探索中的什么運動?這場運動的口號是什么? (2)材料二與“自強運動”相比,在“學習西方”方面有何新的認識? (3)材料三反映出維新派哪些主張? (4)結合所學知識,概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知識分子是如何“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們的使命”的? 【答案】(1)洋務運動; 自強,求富。(2)材料二不僅認識到西方船堅炮利,更認識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進。(3)三權分立,設議院,開國會,制憲法,君主立憲。(4)康有為、梁啟超等掀起了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孫中山等發動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陳獨秀等發起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洋務運動的時間:19世紀60~90年代,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一場持續30多年(19世紀60~90年代)的自強運動……從而啟動了中國現代化的最初步伐”,“自強運動”是指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口號是“自強”“求富”。【版權所有:21教育】(2)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分析材料可知,材料一主張學習西方先進軍事技術——船堅炮利;材料二,認識到“富強之本,不盡在船堅炮利”,“而在議院上下同心,教善得法;興學校、廣書院、重技巧,別考課,使人盡其才……育才于學校,論政于議院,君民一體”——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21*cnjy*com(3)本題考查的是維新變法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維新派的政治主張:“立憲法”“開國會”“自三權鼎立”(三權分立)“故人主與千萬之國民為一體”——君主立憲制。(4)本題考查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的知識分子救亡圖存的過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康有為、梁啟超等掀起了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孫中山等發動辛亥革命,建立中華民國;陳獨秀等發起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21教育網【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識記。12.(19分)“中國夢”是中國人追求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之夢。近代以來,輩輩仁人志士,為追求“中國夢”而不懈努力,幾多教訓,幾多啟示。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中體西用】材料一:“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江蘇巡撫李鴻章總理衙門原函》21·cn·jy·com材料二:梁啟超認為,“我支那四千年之大夢喚醒,始自甲午戰敗”。有人認為戊戌變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憲的目標和理想,在經濟上呢,它要推動民族工商業的發展。【共和之路】材料三:中國同盟會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1)材料一反映了李鴻章的一種什么主張?李鴻章所搞的洋務運動有人認為是成功的,有人認為是失敗的,你的觀點是什么,并說明理由。 www-2-1-cnjy-com(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戰敗極大地喚醒了中國人,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希望通過改革在中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但改革最終失敗。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3)依照材料三中國同盟會綱領,資產階級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體制的“民國”?其勝利果實被誰篡奪? (4)【思想風暴】辛亥革命失敗后,一些先進中國人認為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為批判封建文化,主張學習西方文化,提出了哪兩大口號? (5)從洋務運動到新文化運動,中國人對救國道路的探索,在對西方的學習上,體現了一種怎樣的規律? 【答案】(1)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應該否定.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而且其軍事企業仍為封建的官辦工業,主觀上洋務派并不希望中國出現資本主義,其官辦民營(封建買辦性)的特點對中國民族工業的產生是不利的;應該肯定: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說明了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走不通。(3)1912年;袁世凱。(4)民主、科學。(5)由學習技術(或器物)到學習制度,再到學習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層層深入) 【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洋務運動的有關知識。由材料“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莫如學習外國利器”可知,李鴻章主張向西方學習先進技術。根據所學可知,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故可選擇任一角度進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2)本題考查的是戊戌變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資產階級維新派缺乏反帝反封的斗爭勇氣,采取改良途徑,發展資本主義,希望寄托在無實權的皇帝身上,對列強和封建反動勢力又寄予幻想,脫離廣大人民群眾,終于失敗,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走不通。(3)本題考查的是辛亥革命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南京臨時政府實行總統制,建立了共和體制的“民國”。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標志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篡奪了。(4)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從1915年起,進步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高舉等 “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5)本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化探索歷程的有關知識。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中國近代化探索的歷程,先后經過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發展近代工業(主要是興辦近代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以強兵富國,維護清朝的統治.維新變法、辛亥革命主要是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或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宣傳了民主和科學的思想,促進了人民思想的解放。【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的識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九講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三)24-25考點(考綱分析 +知識遷移+典例精講 )學生版.doc 第九講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三)24-25考點(考綱分析 +知識遷移+典例精講 )教師版.doc 第九講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三)24-25考點(達標檢測) 學生版.doc 第九講西方的興起與近代世界的變遷(三)24-25考點(達標檢測) 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